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10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17 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docx

实验17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

实验17时分复用/解复用(TDM)实验

通信1301

王少丹

20130803010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时分多路复用的概念;

2.了解本实验中时分复用的组成结构;

二、实验仪器

1.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

I

2.PCM/ADPCM编译码模块,位号:

H

3.增量调制编译码模块,位号:

D

4.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

G

5.20M双踪示波器1台

6.电话单机1部*

7.光信道(光端机、尾纤—选配)

三、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为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通常需要把若干低速的数据码流按一定格式合并为高速数据码流,以满足上述需要。

数字复接就是依据时分复用基本原理完成数码合并的一种技术。

在时分复用中,把时间划分为若干时隙,各路信号在时间上占有各自的时隙,即多路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被传送,各路信号在时域中互不重叠。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数字信号按时分复用方式合并成单一的合路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复接,其实现设备称为数字复接器。

在接收端把一路复合数字信号分离成各路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分接,其实现设备称为数字分接器。

数字复接器、数字分接器和传输信道共同构成数字复接系统。

本实验平台中,数据发送单元模块的39U01内集成了数字复接器,数据接收单元的39U01内集成了数字分接器,连接好光传输信道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复接系统。

数字复接的方法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三种;按照复接时各路信号时钟的情况,复接方式可分为同步复接、异步复接与准同步复接三种。

本实验中选择了按帧复接的方法和方式。

下面介绍一下“按帧复接”方法和“准同步复接”方式的概念。

按帧复接是每次复接一个支路的一帧数据,复接以后的码顺序为:

第1路的F0、第2路的F0、第3路的F0、第4路的F0、„„,第1路的F1.第2路的F1.第3路的F1.第4路的F1.„„,后面依次类推。

也就是说,各路的第F0依次取过来,再循环取以后的各帧数据。

这种复接方法的特点是:

每次复接一支路信号的一帧,因此复接时不破坏原来各个帧的结构,有利于交换。

同步复接指被复接的各个输入支路信号在时钟上必须是同步的,即各个支路的时钟频率完全相同的复接方式。

为了接收端能够正确接收各支路信码及分接的需要,各支路在复接时,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告警码及信令等,PCM基群就是这样复接起来的。

准同步复接是在同步复接分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同步复接增加了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环节。

在复接前必须将各支路的码速都调整到规定值后才能复接。

本实验中数字复接系统方框图,如下图17-1:

定时单元给设备提供一个统一的基准时钟。

码速调整单元把路率不同的各支路信号,调整成与复接设备定时完全同步的数字信号,以便由复接单元把各支路信号复接成一个数字流。

本实验中,码速调整单元将PCM编码数据、CVSD编码数据、拨码器开关设置的8BIT数据都调整为同步的512KHZ码元,然后复接进同一个数据码流中,并在第1路时隙中加入帧同步信号.本实验中同步复接的帧结构如图17-2所示。

在出厂程序中仅提供了三路数据参加复接,加上同步帧头,所以还有4路时隙空闲,可供升级。

在默认控制下,各路数据占据的时隙位置如下表17-1,不同的版本将稍有改动,请实验者通过实验验证。

数字分解器由同步、定时、分接和恢复单元组成。

同步单元的功能是从接收信码中提取与接收信码同步的码元时钟信号。

定时单元的功能是通过同步单元提取时钟信号的推动,产生分接设备所需要的各定时信号,如帧同步信号、时序信号。

分接单元的功能是把复接信号实施分离,形成同步支路数字信号。

恢复电路的功能是把被分离的同步支路数字信号恢复成原始的支路信号。

一般情况下,帧同步提取有时会出现漏同步和假同步现象。

四、实验设置

1.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

39SW01:

模块功能设置。

“设置为1111”,选择复接解复接功能。

复接端:

39P01:

4SW01拨码器设置的8比特数据复接输入铆孔。

39P02:

PCM编码数据复接输入铆孔。

39P03:

CVSD编码数据复接输入铆孔。

39P05:

8路数据复接输出铆孔。

解复接:

FX0:

解复接时提取的帧脉冲信号。

39P04:

解复接数据输入铆孔。

39P06:

解复接PCM编码数据输出铆孔。

39P07:

解复接CVSD编码数据输出铆孔。

D0~D7:

解复接8比特数据显示。

2.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4SW02:

设置01111,即CVSD和PCM编码时钟为64K。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

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按照下表放置实验模块

模块名称

放置位号

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G

增量调制编译码模块

D

PCM/ADPCM编译码模块

H

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

I

对应位号可见底板右上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

2.信号线连接

使用专用导线按照下表进行信号线连接:

源端

目的端

连线作用

P03(底板)

6P01(D)

将DDS信号源信号送入增量调制编码输入端;

6P03(D)

39P03(I)

将增量调制编码输出数据送入复接输入端;

P05(底板)

34P01(H)

将用户电话输出信号送入PCM编码输入端;

34P02(H)

39P02(I)

将PCM编码后数据送入复接输入端;

4P01(G)

39P01(I)

将8bit基带数据送入复接输入端;

39P05(I)

39P04(I)

将复接后输出数据送入解复接输入端;

39P06(I)

34P03(H)

将解复接的PCM数据送入PCM译码输入端;

39P07(I)

7P01(D)

将解复接的增量调制数据送入增量调制译码输入端。

3.实验设置

按照下表设置拨码开关:

模块

拨码开关

设置值

作用

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4SW02

01111

使PCM编码、增量调制编码及8bit基带数据工作在64K时钟;

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

39SW01

1111

使解复用模块工作在时分解复用状态

4.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

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

5.复用观测

(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复接前8bit基带数据,PCM编码数据,增量调制编码数据,结合前面实验获取的指示,判断编码数据是否正确。

(2)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复接后帧同步信号FX0(I),并将示波器调整到同步稳定状态。

(3)用示波器通道2观测复接后数据(39P05(I)),观测复接后的数据,并对应实验原理部分,理解复接后各个时隙的数据内容。

为方便观测,可以将复接的3路数据临时去掉两路,以便于观测。

6.解复用观测

(1)用示波器分别测量39P06(I)和39P07(I),观测解复接后PCM编码数据和增量调制编码数据。

和编码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是否正确。

(2)将增量调制译码输出(7P02(D))连接P14(底板),译码信号送入接收滤波器及功放,听取译码信号质量。

(3)将PCM译码数据输出(34P04(H))连接P14(底板),译码信号送入接收滤波器及功放,按下电话按键,听取译码信号质量

(4)修改4SW01(G)的值,观测解复接后对应的8个LED指示灯亮灭变化。

7.关机拆线

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时分复用、解复用三个信源及信宿的详细实验方框图,并叙述其工作过程。

2.画出时分复用、解复实验过程中各测量点的波形图,注意对应相位、时序关系。

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有何改进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