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307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docx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说明书

60-S601C-A01-01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总说明书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004年2月西安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330kV石中送电线路初步设计

卷册总目录

文件名称名称文件编号

综合部分

总说明书及图纸60-S601C-A01

专题报告

导线选择专题报告60-S601C-D01

杆塔优化专题报告60-S601C-T01

基础优化专题报告60-S601C-T02

环境保护专题报告60-S601C-P01

勘测部分

水文气象报告60-S601C-W0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0-S601C-G01

概算书60-S601C-E01

总说明书目录

附件:

1.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文件西电发[2003]52号,《关于开展330kV眉岘-雍城、石城-中卫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委托函》

2.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部门文件计划[2003]2号,关于印发《眉岘-雍城、石城-中卫330kV送变电工程可行性研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

3.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西北电网计[2003]13号,关于印发《330kV石城-中卫送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4.中卫县人民政府关于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工程路径意见书

5.中卫县人民政府关于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工程路径意见书

6.景泰县人民政府关于330kV眉岘~雍城送电线路工程路径意见书

7.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关于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工程通过中卫沙波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路径意见书

 

1.总述

新建330kV石中送电线路,起于甘肃省景泰县县城东侧约3km的330kV石城变电所,途经甘肃省景泰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终于中卫县县城北侧约4km的330kV中卫变电所。

线路基本呈东偏北走向,沿线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约1800m,最低海拔约1200m。

可研路径长度122km,初步设计优化路径长度为118km。

1.1.设计依据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文件西电发[2003]52号,《关于开展330kV眉岘-雍城、石城-中卫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的委托函》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部门文件计划[2003]2号,关于印发《眉岘-雍城、石城-中卫330kV送变电工程可行性研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文件西北电网计[2003]13号,关于印发《330kV石城-中卫送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

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设计范围

a.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工程线路本体。

b.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对邻近电信线路及无线电设施的影响及防护设计。

c.工程概算书。

d.施工组织设计

e.设备招标技术文件

注:

一根地线采用OPGW,OPGW的设计及概算列入系统通信工程。

工程进度要求,2004年2月底完成初步设计,满足3月初审查,5月中开始提交施工图,8月底完成所有施工图,确保年底前工程投入运行。

建设单位: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公司。

施工单位:

待招标确定。

运行单位:

待定。

设计单位:

西北电力设计院。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落实,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也高度增长起来。

为保证西北地区的经济能够持久快速增长,加快电网建设尤为重要。

甘宁第4回330kV联络线建设的必要性如下:

1)2003年由于受电网交换能力的制约,部分用电得不到满足。

2002年西北电网统调最大负荷为13650MW,同比增长18.2%,全网用电量为863.7亿kWh,同比增长12.85%,由于黄河来水年连年偏枯,2002年来水更是历史特枯,加上国家给天津调水,导致黄河上游水电厂的出力大幅度下降,龙羊峡水电厂甚至可能出现全停的局面。

2002年宁夏电网统调用电量171.95亿kWh,同比增长18.1%。

统调最高发电负荷2540MW,同比增长18.1%。

2002年宁夏电网向外区购电17.63亿kWh,比2001年多购电8.73亿kWh。

宁夏电网再次出现限电状况。

根据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3年2月编写的《西北电力系统2003年运行方式》,2003年西北电网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青海大量从主网受电将不可避免。

由于甘肃西部和宁夏负荷也较大,也需要从主网受电,但由于受制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约束,部分用电得不到满足。

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建成后,甘宁之间南电北送和北电南送水平将分别提高25万kW和5万kW。

2)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网安全性评价专家组2003年9月对西北电网输电网安全性评价,目前西北电网输电网结构有多处薄弱环节,危害电网安全。

西北地区从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黄河来水持续偏低,2002年黄河上游来水特枯,网内一些地区高耗能工业发展迅猛,电力电量潮流从原来的西电东送变为东电西送,加上输电网薄弱环节,电力电量不足,以及其它一些原因,除陕西省外,其他各省不同程度地出现拉闸限电。

《西北电网输电网安全性评价报告》中认为目前西北电网输电网结构有多处薄弱环节,危害电网安全。

网内除西部和东部凤翔(雍城)~天水、凤翔(雍城)~秦安及桃曲~西峰3回330kV线路组成的断面电力电量交换上存在瓶颈,南北方向的交换通道也有瓶颈。

由青铜峡变~靖远电厂和大坝电厂~固原变共3回330kV线路组成的南北断面,北电南送只有65万kW,南电北送也只有70万kW能力,而且北电南送对陕甘西电东送极限有制约。

3回线路潮流分配不均。

3)运行部门建议增加甘宁第4回330kV联络线。

宁夏电网与主网间3回330kV联络线北电南送控制在65万kW,南电北送控制在70万kW。

2003年宁夏电网负荷增长较快,截止到8月底已通过主网向宁夏供电15.63亿kWh,最大供电负荷73万kW,最大日供电量1740.24万kWh,宁夏限电2.76亿kWh。

运行部门认为新建输电线路是解决目前西北电网联络线输送能力受阻的根本举措,为解当前电网燃眉之急,应首先考虑在陕甘、甘宁等断面增加330kV联络线。

4)宁夏南部将以发展330kV电网为主,结合宁夏南部330kV电网改造工程,330kV石城-中卫送电线路的建设将为宁夏南部330kV电网提供有力的电源支撑。

2.线路路径

2.1.变电所进出线

2.1.1.330kV石城变电所进出线

330kV石城变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县城东侧约3km的白银公司农场,南侧紧靠景泰~五佛寺公路。

已建成投运多年,330kV出线间隔共有4回,全部向西出线,其中330kV出线间隔北侧已投运两回分别为白银-石城、靖远-石城,南侧两回间隔为备用,本工程330kV线路从最南侧备用间隔出线。

变电所向东现有110kV出线共11回。

详见图S601C-A01-05。

2.1.2.330kV中卫变电所进出线

330kV中卫变为新拟建变电所,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进行可研阶段设计。

推荐所址位于中卫县城正北约4km的白桥村西侧,330kV出线间隔共有7回,全部向北出线,本工程规划为西起第3间隔,详见图S601C-A01-06。

2.2.路径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通过现场踏勘,线路路径从大趋势上选择了南、北两个大方案。

设计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北方案。

可性行研究审查结论中指出:

同意设计推荐的北方案,请设计院在下一阶段设计中进一步优化路径,缩短线路长度,并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路径协议进一步落实。

初步设计阶段,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选择路径基础上,按照可研审批意见,经过现场进一步调查踏勘,对可研所选南、北两路径方案做了进一步细选优化。

2.2.1.北方案

(1)线路走径

线路从330kV石城变的西边南侧出线,自终端塔转向南跨过景泰~五佛寺的公路,然后向东约2km,再跨回景泰~五佛寺的公路绕过石城变向东北方向走径,线路相继跨越石城变110kV出线段的3回110kV线路,经兰炼三八农场、跨过大沙河、岗东沟,过榆树槽子、地湾尚至甘井沟,线路转向东经陈家湾、红山窝、狼峡沟、石墩井、新井沟至包兰铁路一碗泉站南侧,线路西段路径至此北、南两方案汇合,同时,线路在该处出甘肃省景泰县境,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北方案西段路径(甘肃省景泰县境内)长度约63.7km。

线路转向东北跨过110kV甘塘~迎水桥Ⅰ、Ⅱ回线及西气东输管道和省道201,于包兰铁路红卫站西约3km处跨过包兰铁路,线路转向东进入腾格里沙漠南边缘走径,经沙蒿湾、二道墩、沟脑、长流水至包兰铁路孟家湾车站北侧,线路再转向东北经下茶房庙、沙坡头站北侧、过荒草湖、马场湖、高墩湖北侧转向东跨过110kV迎大线,经姚家滩北侧、王家槽、刘桥转向东南进入330kV中卫变电所。

宁夏中卫线境内线路长度约58.3km。

线路全长约122km。

详见《路径图》(S601K-A-02)。

(2)沿线地形、地质、地貌情况

北方案沿线以高山大岭、山地、丘陵、沙漠和黄河阶地为主。

山间河谷较窄,平地较少,耕地分布在河谷两岸及低丘岗地上,有旱田和水田。

线路走径最高海拔1900m,最低处海拔约1200m。

石城变~兰炼三八农场

为山间盆地,地形相对平坦,地面标高1556~1609m。

含黄土状粉质粘土、粉砂、黄土状粉土、卵石、砂岩。

兰炼三八农场~大沙河

为山地丘陵,含黄土状粉土、碎石、砂岩。

碎石杂色,稍密,呈次棱角状,成分以变质岩、沉积砂岩为主。

砂岩为第三系砖红色砂岩、粘土岩和砂质粘土岩,和上部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厚度一般大于20m,下伏三叠系浅紫红、灰紫色砂岩

大沙河~甘井沟~白崖岘

以高山大岭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复杂。

含黄土状粉土、砂岩。

标高范围1253~1881m,地层以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岩石为主。

白崖岘~一碗泉~西梁头北

为山前台地,地形相对平坦,一般标高范围1752~1798m,为戈壁滩,生长有骆驼刺。

含黄土状粉土、碎石。

碎石杂色,稍密,呈次棱角状,成分以变质岩、沉积砂岩为主。

沙蒿湾~荒草湖

线路经过的沙漠为腾格里沙漠的南缘,以粉砂为主,褐黄,干燥,松散~稍密,含粘性土,成分以长石、云母为主,有时渐变为细砂。

铁路以北见新月形沙丘,最高可达10多m,最大移动距离为10m左右。

多以波状沙丘或窝状沙丘出现,植被稀少。

荒草湖~中卫变

为黄河阶地,地形平缓,标高范围1218~1236m。

含粉质粘土、粉细砂、卵石。

本线路在大地构造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其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断块隆起带与断陷盆地带相间分布,且均呈向北东凸出的弧性带状展布,活动断裂位于断块隆起带与断陷盆地带的交接部位。

从南向北有海原断裂带、景泰~兴仁断陷盆地带、五佛寺~窑洞水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块隆起带、中卫~同心断裂带、中卫~腾格里断陷盆地带。

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沿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基于

类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45s。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

在河床两侧的漫滩、阶地和坡麓地带,地下水位埋深0.5~1.5m左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条件较好;在景泰石城山间盆地位置地下水位埋深14.8m左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径流条件较差,后受景电引黄灌溉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近年来有所抬升;在低山丘陵处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0m,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在0.5~1.0m左右。

在沙坡头一带据了解,地下水位在80m以下;在漫滩、阶地、坡麓地带及山间凹地、山间盆地位置,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线路跨越的河流有:

大沙河、小沙河。

大沙河地面标高介于1521~1536m之间,小沙河地面标高介于1392~1453m之间。

(3)沿线水文气象情况

本线路跨越大的河流大沙河和小沙河,其它的均为季节性干沟仅在洪水期才有水流。

大沙河地面标高介于1521~1536m之间,小沙河地面标高介于1392~1453m之间。

线路所经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且多风沙。

春季冷热多变,降水少风沙多;夏季炎热而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凉爽、秋霜早,降水少,晴天多,冷暖交替;冬季寒冷,气候干燥,降雪稀少且风沙较多。

(4)最大设计风速

根据景泰气象站和中卫气象站历年实测最大风速资料,采用耿贝尔法曲线进行数理统计,求得15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为23.7m/s和24.5m/s换算到15m高分别为25.3m/s和26.1m/s。

考虑到景泰气象站和中卫气象站距本线路最近约4km,最远约60km,稀有气象数据未能统计全面。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6.0.3条规定,110~330kV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因此本线路采用的最大设计风速取值:

30m/s。

(5)覆冰厚度

景泰县和中卫县气候干燥,降水量少,植被稀疏,不具备覆冰厚度太大的自然条件。

线路所在地区覆冰主要是雾凇,当地俗称为“树挂”。

发生于寒冷的冬季,一般于晴朗的夜间,因辐射冷却而形成,当太阳升起后很快消融,由于雾凇持续时间短,比重小,对线路工程而言影响较小。

当地的雨凇很少出现。

就甘肃省来讲,白银地区的110~330kV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均采用10mm,自投运以来没有出现过因为导线覆冰而发生的事故。

从景泰330kV石城变运行班的班长介绍:

景泰所有110~330kV线路几十年来没有出现过冰害事故。

景泰气象局工作人员高同志讲:

景泰这个地方很少出现导线覆冰现象,从他工作至今且将要退休,也没听说过此地区因导线结冰而导致广播线、通讯线中断。

因此,参照已运行线路设计覆冰条件,考虑本工程甘肃境内走径以中低山、河流阶地为主的特点,甘肃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采用10mm,长度约72km。

宁夏段线路走于腾格里沙漠的南缘,植被稀少,地形起伏不大。

线路经过的中卫区域已投运的110~220kV线路设计冰厚均为5mm,运行未出现导线覆冰而发生的事故。

特别是与本线路走径相近的110kV甘塘~迎水桥线路设计冰厚5mm,运行十几年情况良好。

因此,本工程宁夏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采用5mm,长度约50km。

(6)沿线交通条件

石城变~兰炼三八农场段:

线路主要沿景泰~五佛寺的公路走径,农场里的乡村道路都可以通车,交通条件良好。

兰炼三八农场~陈家湾段:

沿线路走径几乎没有平行的路,但是和线路交叉的大车路较多,交通条件一般,部分道路需要拓修。

陈家湾~-碗泉段:

线路主要沿运煤的大车路的北面走径,交通条件良好。

一碗泉~高墩湖段:

线路沿铁路以北的固沙林带的边缘走径,多数地段有大车路可以到达。

交通条件尚好。

中卫变进线段:

线路走在村庄的平地里,乡间大车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良好。

(7)沿线矿产、林木、拆迁、军事设施等情况

甘肃景泰县:

线路在石城变出线约6km范围内,村庄较多,需要拆迁一定数量的房屋,个别山上有人防国防工事。

在经过兰炼农场和兰炼三八农场的时候,道路两边的杨树需要砍伐通道。

从甘井沟到一碗泉范围内,沿线路周围分布有零星个体小煤矿,其中在新井沟有一个县办国营煤矿。

线路经过以上地段均做了避让。

宁夏中卫县:

线路在中卫变出线约4km范围内,走在平地里,村庄密集,需要拆迁一定数量的房屋。

道路两边的杨树需要砍伐通道。

在姚滩有兰州空军地勤94020部队兰空驻中卫雷达站。

线路已经对雷达站进行了避让,留够了安全距离。

从红五滩到孟家湾线路走在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孟家湾到沙蒿湾线路个别地段走在沙坡头铁路固沙林场里,线路尽量沿自然保护区和铁路固沙林场的边缘走径,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以上两个区域的影响。

2.2.2南方案

(1)线路走径

线路从330kV石城变的西边南侧出线,自终端塔转向南跨过景泰~五佛寺的公路,向东经老湾大队到墩墩岘。

线路向东北走线,在总四泵站东侧跨过景泰~五佛寺的公路后,再跨过3回110kV电力线,线路一直沿景泰~五佛寺的公路的北侧走径,跨过大崖子后,线路左转经过黑土水、孙家湾,跨翠柳沟、拉牌水沟,经拉牌水到包兰铁路一碗泉站南侧,线路至此出甘肃景泰县境、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甘肃景泰县境内线路长度约63.7km。

线路继续向东北走经,跨过110kV甘塘~迎水桥Ⅰ、Ⅱ回线及西气东输管道。

线路主要沿包兰铁路的南侧向东走线,过井沟洼、马路滩、红石沟门经孟家湾南侧到大沟门,在大沟门南侧约500m处跨过黄河,为避让小口子到东大沟的煤矿,线路走在南山台子的靠南的一边,跨过烟洞沟、东大沟后,线路左转向东北方向走径,下南山台子到平地里,线路跨过规划中的中宁~孟家湾段的高速公路和西气东输管道到杨家庄,在杨家庄东侧约800米处跨过中卫~常乐的公路,经张家滩到大板湾,在大板湾跨过2回220kV电力线后再一次跨过黄河到张家涝池,在张家涝池东侧线路跨过201省道后左转向正北方向走线约500m处跨过包兰铁路到崔家营,线路右转向东北方向经王家庄子,刘桥转向东南进入330kV中卫变电所。

宁夏中卫线境内线路长度约58.8km。

线路全长约122.5km。

详见《路径图》(S601K-A-02)。

(2)沿线地形、地质、地貌情况

南方案沿线以高山大岭、山地、丘陵、河流阶地和台地为主。

山间河谷较窄,平地较少,耕地分布在河谷两岸及低丘岗地上,有旱田和水田。

线路走径最高海拔1900m,最低处海拔约1200m。

石城变~墩墩岘西

为山间盆地,含黄土状粉质粘土、粉砂、黄土状粉土、卵石、砂岩。

墩墩岘~白崖岘

为高山大岭,地形起伏较大,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复杂。

含黄土状粉土、碎石、泥岩。

碎石为杂色,稍密,呈次棱角状,成分以变质岩、沉积砂岩为主。

泥岩为紫色~黄色,以砂质泥岩为主,有时变为灰白色砂岩或细砂岩。

表层有风化。

标高范围1253~1881m,地层以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岩石为主。

白崖岘~一碗泉~井沟洼

为山前台地,地形相对平坦,一般标高范围1752~1798m,为戈壁滩,生长有骆驼刺。

含黄土状粉土、碎石。

碎石杂色,稍密,呈次棱角状,成分以变质岩、沉积砂岩为主。

井沟洼东~大沟门

以山地丘陵为主,含黄土状粉土、碎石。

标高范1331m-1773m。

烟洞梁~石门坎北

为高山大岭,地形起伏较大,山大沟深,地质构造复杂。

含黄土状粉土、碎石、泥岩。

碎石为杂色,稍密,呈次棱角状,成分以变质岩、沉积砂岩为主。

泥岩为紫色~黄色,以砂质泥岩为主,有时变为灰白色砂岩或细砂岩,表层有风化。

地层以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岩石为主。

杨家庄~中卫变

为黄河阶地,地形平缓,标高范围1218~1236m。

含粉质粘土、粉细砂、卵石。

本线路在大地构造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其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断块隆起带与断陷盆地带相间分布,且均呈向北东凸出的弧性带状展布,活动断裂位于断块隆起带与断陷盆地带的交接部位。

从南向北有海原断裂带、景泰~兴仁断陷盆地带、五佛寺~窑洞水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块隆起带、中卫~同心断裂带、中卫~腾格里断陷盆地带。

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沿线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基于

类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45s。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

在河床两侧的漫滩、阶地和坡麓地带,地下水位埋深0.5~1.5m左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条件较好;在景泰石城山间盆地位置地下水位埋深14.8m左右,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径流条件较差,后受景电引黄灌溉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近年来有所抬升;在低山丘陵处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0m。

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在0.5~1.0m左右。

在漫滩、阶地、坡麓地带及山间凹地、山间盆地位置,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3)沿线水文气象情况

本线路跨越大的河流只有黄河,其它的均为季节性干沟仅在洪水期才有水流。

黄河地面标高介于1228~1246m之间。

线路所经地区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且多风沙。

春季冷热多变,降水少风沙多;夏季炎热而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凉爽、秋霜早,降水少,晴天多,冷暖交替;冬季寒冷,气候干燥,降雪稀少且风沙较多。

(4)最大设计风速

根据景泰气象站和中卫气象站历年实测最大风速资料,采用耿贝尔法曲线进行数理统计,求得15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分别为23.7m/s和24.5m/s换算到15m高分别为25.3m/s和26.1m/s。

考虑到景泰气象站和中卫气象站距本线路最近约4km,最远约60km,稀有气象数据未能统计全面。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6.0.3条规定,110~330kV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因此本线路采用的最大设计风速取值:

30m/s。

(5)覆冰厚度

甘肃段南方案与北方案走径地理条件基本相同,覆冰厚度取10mm。

宁夏段线路除两处跨越黄河段覆冰取10mm外,其余同北方案取5mm。

南方案10mm覆冰段长度约77km,5mm覆冰段长度约48km。

(6)沿线交通条件

石城变~五佛寺段:

线路主要沿景泰~五佛寺的公路走线,交通条件良好。

五佛寺~-碗泉段:

线路进入无人区,几乎没有和线路平行走线的大路,只有个别的路和线路垂直交叉,但是不能通大车,需要大量拓宽和新修道路,交通条件极差。

一碗泉~大沟门段:

线路主要沿201省道南侧走线,个别地段有交叉的大车路可以到达,交通条件尚可。

大沟门~常乐段:

为避让煤矿,线路走在南山台子靠南的一侧,有大车路可以到达,交通条件一般。

常乐~中卫段:

线路走在村庄的平地里,乡间大车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良好。

(7)沿线矿产、林木、拆迁、军事设施等情况

甘肃景泰县:

线路在石城变出线约6km范围内,村庄较多,需要拆迁一定数量的房屋,个别山上有人防国防工事。

道路两边的杨树需要砍伐通道。

宁夏中卫县:

线路在中卫变出线到常乐范围内,走在平地里,村庄密集,需要拆迁一定数量的房屋。

道路两边的杨树需要砍伐通道。

小口子到东大沟分布有个体煤矿,线路已经做了避让。

2.3.路径优化及方案比较

本阶段对全线路径进行进一步优选,眉岘侧两方案优化为一个方案,路径长度为52km。

雍城侧东、西两方案优化后的路径长度分别为68.5、69km。

雍城侧东、西两方案利用航片优化后的路径比较见表2-1。

各方案主要技术条件如表4-1所示。

表4-1:

各方案线路概况

方案

项目

北方案

南方案

路径长度(km)

122.0

122.5

海拔高度(m)

1200~1900

1200~1900

地形及所占比例

山地:

65%

丘陵:

15%

平地:

6%

高山大岭:

14%

山地:

35%

丘陵:

5%

平地:

12%

高山大岭:

48%

交通条件

较好

一般

地质条件

较好

一般

压矿情况

跨越220kV

0次

2次

跨越110kV

7次

6次

跨越35kV

4次

3次

跨越河流

1次

2次

跨越铁路

1次

1次

跨越等级公路

4次

6次

灌注桩基础

3基

气象要素

风:

30m/s

冰:

10、5mm

风:

30m/s

冰:

10、5mm

根据上表差异较大的几项比较情况,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