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607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及答案.docx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是(   )

A. 亚洲南部                             B. 南美洲东部                             C. 欧洲                             D. 亚洲东部

【答案】B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地区中,亚洲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南美洲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

B。

【点评】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而在高纬度高寒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和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比较稀疏。

2.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

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

C。

【点评】

(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

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我国有许多古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安徽省的是(    )

A. 皖南古村落                 

B. 滇西丽江古城                 

C. 粤开平碉楼与村落                 

D. 晋中平遥古城

【答案】A

【解析】【分析】解:

皖是安徽省的简称,滇是云南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3类,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云南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北京长城、甘肃敦煌莫高窟、福建土楼等。

4.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最有可能形成聚落。

故答案为:

C。

【点评】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5.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D

【解析】【分析】解:

汉语不仅在中国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地区都有分布;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东南亚居民很多人使用汉语,也有越南语,泰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故答案为:

D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6.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A. 城市聚落                           

B. 工业生产                           

C. 乡村聚落                           

D. 农业生产

(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

A. 水运发达                           

B. 商业落后                           

C. 水流湍急                           

D. 全年少雨

(3)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苏绣(   )

A.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                             

B.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

C.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                             

D.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

【答案】

(1)A

(2)A

(3)D

【解析】【分析】

(1)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

(2)据图可知,该地区商业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该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江苏属于南方地区,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

人物、植物、动物等,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

(1)A;

(2)A;(3)D;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

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8.(自贡)如图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199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  )

A.  10%                                    B. 16%                                    C. 26%                                    D. 30%

(2)该国乡村人口最多时出现在(  )

A. 1961年                              

B. 1976年                              

C. 1995年                              

D. 2010年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示199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30%,所以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30%。

(2)根据图示:

乡村人口数最多时出现在1995年前后,乡村人口接近90000万。

故选:

(1)D

(2)C

【点评】

(1)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解答该题要会判读地理图表。

9.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

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

(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10.图示意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   )

A. 中部和南部                       B. 中部和北部                       C. 南部和北部                       D. 东部和西部

(2)影响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水源和土壤         B. 气候、矿产和土壤         C. 地形、水源和矿产         D. 地形、水源和气候

(3)下列传统民居中,能反映山西省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A. 冰屋                                  

B. 高架屋                                  

C. 窑洞                                  

D. 蒙古包

【答案】

(1)A

(2)D

(3)C

【解析】【分析】

(1)农耕型古村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从图中可知,山西省农耕型古村落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2)从图中可知,农耕型古村落都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的地区,故影响山两省农耕型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水源和气候。

(3)山西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上,窑洞是山西当地的传统民居,冬暖夏凉,依山而建。

故答案为:

(1)A;

(2)D;(3)C。

【点评】

(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

(3)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典型民居为冬暖夏凉的窑洞。

11.下图为馕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馕带分布区(  )

A.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B.为人口稠密区

C.通用阿拉伯语

D.以白色人种为主

(2)下列民居中,与甲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馕带”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西亚、埃及等地,该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A正确;“馕带”分布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是人口稀疏区,B错;埃及、西亚的阿拉伯国家通用阿拉伯语,新疆、巴基斯坦、印度不使用阿拉伯语,C错;西亚、北非、巴基斯坦、印度主要以白色人种,新疆区内汉族,各少数民族不是都是白色人种,D错。

故答案为:

A。

(2)图中甲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因此该地房屋墙体厚,窗户小,房子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垒土、土砖、泥房等,C项中的建筑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

A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B项是气候湿热地区的干栏式民居,D项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故答案为:

C。

【点评】

(1)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2)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

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气候相对比较干燥,人们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

 

12.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日语                                  

D. 英语

【答案】C

【解析】【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故日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故答案为:

C。

【点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13.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下列哪个宗教的活动(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

【答案】C

【解析】【分析】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基督教堂,星期日到教堂做礼拜是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故答案为:

C。

【点评】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

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

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

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经典是《古兰经》。

14.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答案】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

15.读北半球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南部临地中海

B. 甲地区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C. 乙地和丙地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D. 丁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答案】

(1)B

(2)D

【解析】【分析】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乙地,这里是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人口稀疏,故选B。

(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甲地区是欧洲,南部临地中海;甲地区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乙地和丙地都以白色人种为主;丁国是印度,人口总数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故选D。

【点评】

(1)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16.西成高铁开通后,两地运行时间缩短为4小时。

该线路穿过地区自然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

图a为西成高铁路线图,图b为西成高铁沿线剖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西成高铁穿越的地形区是(   )

A.①——关中丘陵

B.②——秦岭

C.③——四川盆地

D.④——横断山脉

(2)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是(   )

A.穿越众多的河流和山脉

B.跨越北方和南方地区

C.穿过不同的季风气候区

D.穿过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3)坐高铁到西安旅游,能看见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

A.

B.

C.

D.

【答案】

(1)B

(2)A

(3)D

【解析】【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关中平原,②为秦岭,③为汉中平原,④为大巴山,故B正确。

故答案为:

B。

(2)西成高铁从西安至成都,该铁路穿越多条河流和山脉,施工难度较大。

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

由此可判定,西成高铁施工过程中需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穿越河流和山脉众多,故A正确。

故答案为:

A。

(3)陕西省的著名景点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

(1)西成高速铁路,又称“西成客专”,简称“西成高铁”,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沟通了陕西与四川两省。

西成高速铁路的通车,缩短了西安到成都的出行时间。

(2)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状况、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资金、技术、经济发达程度等)。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

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7.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 亚洲东部                          

B. 欧洲                          

C. 北美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