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26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docx

高中化学选修四选修五综合测试

 

1、下列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        B.乙醛

C.蚁醛        D.溴苯

2、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

A.无水硫酸铜     B.生石灰        C.金属钠           D.胆矾

3、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某烷烃的结构为: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B.3—异丙基—4—甲基已烷

C.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D.3—甲基—4—异丙基已烷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6、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产物的种类(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全称为3﹣乙基﹣1﹣丁烯

B.

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由2﹣氯丙烷制取1,2﹣丙二醇CH2CH(OH)CH2OH时,经过的反应消去→加成→取代

D.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8、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的是(     )

A.CH3CH2CHBrCH2Br               B. CH3CH(CH2Br)2

C.CH3CHBrCHBrCH3                D.(CH3)2CBrCH2Br

9、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10、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苯酚易溶于水

B.苯酚俗称石碳酸,具有微弱的酸性,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

D.洒落皮肤上的苯酚可以用氢氧化钠稀溶液洗涤

11、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下列实验能证明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  )

①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褪色则有苯酚,不褪色则无苯酚 ②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 ③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没有白色沉淀则无苯酚 ④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全部

12、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mol·L-1的硫酸铜溶液2mL和0.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mL,在一个试管里混合后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氢氧化钠的量不够      B.硫酸铜的量不够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

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

D.1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14、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下列关于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溶液和HClO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的强弱:

HCN>HClO

B.pH:

HClO>HCN

C.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HClO>HCN

D.酸根离子浓度:

c(CN-)

15、下列实验操作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石油中来蒸馏石油

  B.混有乙烯的乙烷气体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发生反应,得到纯净的乙烷

  C.取样灼烧,可以鉴别某白色纺织品是棉织品还是羊毛制品

  D.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并且加热,观察现象,判断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3.4mol          B.3.2mol          C.2.8mol         D.1.2mol

1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

C(s)+2NO(g)

 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C.若状态B、C、D的压强

分别为PB、PC、PD,则 PC=PD>PB

  D.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

18、高聚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则合成M的单体不可能有(   )

      

      

19、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已知: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8.

25℃时,对于含Fe2(SO4)3、FeSO4和CuSO4各0.5mol的1L混合溶液,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5的溶液中:

Fe3+不能大量存在

B.混合溶液中c(SO

)∶c(Fe3+)+c(Fe2+)+c(Cu2+)]>5∶4

C.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过滤,可获得较纯净的CuSO4溶液

20、在体积都为1L,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图所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1、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属于芳香烃的      ;

(2)属于醇类的有     ;(3)含有醛基的有       ;

(4)属于羧酸的有      。

22、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研究获得了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两个,如图1所示: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  .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  个峰(信号).

(3)用核磁共振氢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简要说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C2H6O分子结构的方法是 .

23、1)pH=13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  11(填“>”“=”或“<”)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  NaOH溶液的pH(填“>”“=”或“<”);

(2)pH相等时,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  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酸 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l﹣),则混合后溶液呈  性,盐酸的体积  氨水的体积(填“>”“=”或“<”);

(5)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该溶液中c(H+)  c(OH﹣)+c  (填“>”“=”或“<”).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每空?

分,共?

分)

 

24、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⑴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1。

⑵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⑶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υ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      υ1(填“>”“=”“<”),且c3           1.0mol・L-1(填“>”“=”“<”)。

⑷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酒精、乙醛、蚁醛都易溶于水,无法与水分液。

答案 D

2、A

3、【分析】先判断该分子符合哪类烃的通式,再根据题意判断含有的官能团,再判断其同分异构体.

【解答】解:

该烃的分子式符合2n﹣6的通式,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所以含有苯环;根据题意知,该分子含有丁烷烷基,所以只判断丁烷烷基的同分异构体即可;丁烷烷基的碳链同分异构体有:

苯的同系物中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必须含有H原子,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基

,与苯环相连的C原子上不含H原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选:

B

 

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系统命名法第一步是选最长链为主链称某烷,这个有机物分子中最长链的碳原子个数为6个,称为己烷,第二步是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再写出取代基的名称及位置,取代基小的在前面,所以

命名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说法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说法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说法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烷烃的性质,烯烃的性质和用途,乙醇的性质,溴乙烷的性质,同分异构体

【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简单的一类题目,要求在平时学习中夯实基础知识,能构对知识做到灵活运用。

有机物中的取代反应包括:

烷烃和卤素单质反应(状态是气体)、苯的硝化和溴代、卤代烃的水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等,因此记忆时要注意细节,一般常用的包装塑料有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聚乙烯一般用于食品包装,聚氯乙烯不能作为食品包装,因为在光照下能产生有毒物质,污染食品,不能混用,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相似相溶、形成分子间氢键、发生反应,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溴乙烷则不能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分子式都是C2H4O2,但前者属于酸,后者属于酯,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类物质,要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因此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延伸,反应条件等。

6、D

7、【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分析】A、烯烃在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B、此有机物中的母体为乙炔基、苯环和乙烯基;

C、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Cl变化为两个﹣OH,应先消去生成C=C,再加成引入两个卤素原子,最后水解即可;

D、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

A、烯烃在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即为戊烯,从离官能团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则在3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碳碳双键处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故名称为3﹣甲基﹣1戊烯,故A错误;

B、此有机物中的母体为乙炔基、苯环和乙烯基,乙炔中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苯环上对位的碳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由于此有机物是用苯环取代了乙烯中的氢原子,故与苯环直接相连的乙烯基中的C原子可以共直线,故此有机物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共直线,故B错误;

C、2﹣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

①先发生氯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C=C,

②再发生丙烯的加成反应引入两个卤素原子,

③最后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生成CH3CH(OH)CH2OH,故反应经过消去→加成→取代,故C正确;

D、油脂相对分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烯烃的命名、有机物中碳原子的共直线问题和有机物的制取路径,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8、【答案】B                    

9、解析:

选B 醇是指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B中有机物羟基与苯环相连,属于酚。

10、【考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分析】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B、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

C、纯净的苯酚为白色;

D、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

【解答】解:

A、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A错误;

B、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很弱,但其酸性强于碳酸氢根,故苯酚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故B正确;

C、纯净的苯酚为白色,被氧化后变为粉红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是强碱,有强腐蚀性,且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故洒落在皮肤上的苯酚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涤,应用酒精洗涤,故D错误.

故选B.

 

11、C [①书本上没有说明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可以推理,苯酚在空气中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空气中的氧气的氧化能力强还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强?

当然是后者强,因此苯酚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①是正确的;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仍是有机物,易溶于苯,所以不会出现沉淀,这正是命题者设计的陷阱,所以③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C。

]

12、解析:

选A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NaOH必须过量,而本次实验中所加NaOH还不足以使CuSO4完全沉淀为Cu(OH)2。

13、解析:

选D A项,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可与羧酸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B项,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羟基可以与邻位甲基上的氢原子发生消去反应,也可以与邻位亚甲基(—CH2—)上的氢原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四烯烃,B项正确;C项,橙花醇的分子式为C15H26O,1molC15H26O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mol=21mol,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1mol×22.4L·mol-1=470.4L,C项正确;D项,1mol橙花醇含有3mol碳碳双键,能消耗3molBr2,其质量为3mol×160g·mol-1=480g,D项错误。

14、解析:

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相应酸的酸性越弱,其强碱盐溶液的碱性越强。

NaCN溶液的pH比NaClO大,说明HCN的酸性比HClO弱。

答案:

D

15、C

 

16、C

17、D

18、C

19、【答案】D

20、C 

解析:

很多学生错选了A选项或D选项

PH=2的盐酸,其浓度为0.01mol/L,则PH=2的醋酸,由于电离度只有1%,则醋酸浓度1mol/L

A错误的原因为:

起始时PH不等于2 

B中图像盐酸和醋酸标位颠倒了

D中盐酸是强酸,C(H+)的浓度下降速率快,斜率大,最终达到平衡,

正确图像如下:

二、填空题

21、

(1)⑨ 

(2)①  (3)⑦⑧(4)⑧⑩(每个答案1分,每空错1个0分)

22、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专题:

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

(1)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种峰,说明分子种有1种H原子,根据等效氢结合选项判断;

(2)由图可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则A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A为1,2﹣二溴乙烷,A、B分子式相同,则B为1,1﹣二溴乙烷,分子种有2种H原子;

(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峰可以判断有3个信号峰,则为乙醇,有1个信号峰时为甲醚.

解答:

解:

(1)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种峰,说明分子种有1种H原子,乙烷分子种有1中H原子,丙酮分子中有1种H原子,而乙酸与乙酸甲酯分子中都有有2种H原子,故AD正确,BC错误,

故答案为:

AD;

(2)由图可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则A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A为1,2﹣二溴乙烷,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A、B分子式相同,则B为1,1﹣二溴乙烷,结构简式为Br2CHCH3,分子种有2种H原子,

故答案为:

BrCH2CH2Br;2;

(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峰可以判断有3个信号峰,则为乙醇,分子结构为HOCH2CH2OH,有1个信号峰时为甲醚,分子结构为CH3OCH3,

故答案为: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峰可以判断有3个信号峰,分子结构为HOCH2CH2OH,有1个信号峰时,分子结构为CH3OCH3.

点评:

本题考查核磁共振氢谱、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掌握核磁共振氢谱中的信号峰等于分子中不同氢原子数目是关键.

 

23、【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

【分析】

(1)加水稀释促进醋酸钠水解,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

(2)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相同pH的(NH4)2SO4与NH4Cl溶液的水解程度是否相等,二是NH4HSO4电离时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NH4+的水解被抑制;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Na+)、c(CH3COO﹣)相对大小;

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醋酸浓度远远大于NaOH,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Na+)、c(CH3COO﹣)相对大小;

(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l﹣),根据电荷守恒判断溶液酸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

(5)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解:

(1)加水稀释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所以pH>11,水解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越大,所以CH3COONa溶液的pH>NaOH溶液的pH,

故答案为:

>;加水稀释使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右移;>;

(2)相同pH的(NH4)2SO4与NH4Cl溶液中,都是强酸弱碱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判断二者NH4+浓度相等,由于NH4HSO4电离时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NH4+的水解被抑制,因此NH4HSO4中NH4+的浓度小于(NH4)2SO4,

故答案为:

①=②>③;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

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醋酸浓度远远大于NaOH,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c(Na+)<c(CH3COO﹣),

故答案为:

碱;>;酸;<;

(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4+)=c(Cl﹣),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H﹣),溶液呈中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的体积<氨水的体积,故答案为:

中;<;

(5)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2c(SO42﹣),存在物料守恒c(Na+)=c(SO42﹣),所以c(H+)=c(OH﹣)+c(SO42﹣),

故答案为:

=;SO42﹣.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根据溶液酸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解答,难点是

(2)题,题目难度中等.

 

三、简答题

24、【解析】

(1)VA=0.8mol・L-1-0.67mol・L-1/10min=0.013mol・(L・min)-1。

  

(2)对比实验1与实验2可知,从10min到20min,实验1的A的浓度相同,说明是同一平衡状态,即c2=1.0mol・L-1,又因实际反应的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说明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3与实验1可知,从10min到20min,实验1的A的浓度变化值为0.13mol・L-1,而实验3的A浓度变化值为0.17mol・L-1,这就说明了υ3>υ1。

又知从0min到10minA的浓度变化值应大于0.17mol・L-1,即c3>(0.92+0.17)mol・L-1=1.09mol・L-1。

  (4)对比实验4与实验1可知,两实验的起始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达平衡时实验4的A的浓度小,说明了实验4A进行的程度大,即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

(1)0.013

(2)1.0;催化剂(3)>;>(4)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