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279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自贡市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自贡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

1.合理膳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列有关健康饮食的观点,错误的是(  )

A.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

C.身体疲惫时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可明显增强免疫力

D.长期摄入过量的动物内脏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样的膳食才能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

【详解】青少年要积极锻炼,合理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满足身体需要,A正确;高温能消毒,且能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因此和吃熟鸡蛋相比,吃生鸡蛋更不容易消化而且很不卫生,B正确;服用核酸类保健口服液时,核酸会被分解,因此不会明显增强免疫力,C错误;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因此长期摄入过量的动物内脏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危及生命,D正确。

故选:

C。

【点睛】1、高温能杀菌消毒,也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2、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

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

B.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进行对照实验

C.鉴定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可选择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

D.通过淀粉酶水解淀粉、蔗糖的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高温下过氧化氢会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H2O2作为底物,A错误;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对而言的,因此如果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鉴定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可选择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C正确;通过淀粉酶水解淀粉、蔗糖的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D正确。

故选:

A。

【点睛】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H2O2作为底物,因H2O2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

2、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的实验思路:

可以采用同一种酶,不同底物进行验证,如通过淀粉酶水解淀粉、蔗糖进行实验;也可采用同一种底物,不同的进行实验,如通过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的水解进行实验。

3.下列对生物体内物质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B.细胞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实现相互识别

C.溶酶体膜一般不会被溶酶体内的酶水解D.H2O经水通道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两类:

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

水通道与人体体液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例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

【详解】糖类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细胞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实现相互识别,B正确;溶酶体膜一般不会被溶酶体内的酶水解,C正确;H2O经水通道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D错误。

故选:

D。

【点睛】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2、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4.如图为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细胞中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B.⑤上合成的物质可自由通过结构③

C.①是图中唯一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

D.③的组成成分可通过结构④转移到细胞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结构①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②是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结构③是核膜;结构④是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结构⑤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详解】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⑤上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结构③,B错误;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①和③,C错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③的组成成分可通过结构④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膜,D正确。

故选:

D。

【点睛】1、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2、核孔是大分子物质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自由通过核孔,例如DNA不会通过核孔出细胞核。

5.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或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刹车”作用。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

B.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恢复了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

C.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D.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CTLA-4或PD-1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2、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和清除。

【详解】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A正确;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消除了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刹车”失效,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恢复,B正确;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C正确;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中的CTLA-4或PD-1基因表达,合成CTLA-4或PD-1D两种细胞膜蛋白,D错误。

故选:

D。

【点睛】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当使用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

6.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3、4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B.图中的染色体只有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

D.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1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同,都是Fghj;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fGHJ,与1号、2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4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fGHK,发生了易位;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JmnO,与1号、2号、3号、4号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

【详解】3、4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的结果,A错误;图中的染色体4和5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由于3号、4号染色体与1号、2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C正确;染色体l、2、3、4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其中1、2为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3、4也是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

C。

【点睛】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

(1)缺失: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

(2)重复:

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3)倒位:

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 

(4)易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上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物体死亡。

7.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生长素是植物细胞间传递______的分子,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内源激素。

在农业生产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用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主要的原理是______。

(2)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激素。

上图表示科研人员以苋菜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探究实验的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据图分析,油菜素内酯的作用特性是具有______性。

【答案】

(1).信息

(2).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类似物更为敏感,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起到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3).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苋菜幼苗生长(株高)的影响(4).两重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可以在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

分析坐标图可知:

横坐标表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油菜素内酯的浓度,纵坐标表示因变量----苋菜的平均株高,可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苋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详解】

(1)生长素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内源激素。

在农业生产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用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主要的原理是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类似物更为敏感,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起到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2)根据曲线的横坐标、纵坐标意义判断,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苋菜幼苗生长(株高)的影响;据图分析,油菜素内酯的作用特性是具有两重性。

【点睛】1、生长素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时要注意其作用的两重性,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

8.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结合,直接产物是TP(磷酸丙糖)。

如图是小麦植株的叶肉细胞中相关代谢途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RuBP羧化酶在叶肉细胞内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图中TP到RuBP的变化需要在酶和______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暂时产物,其运出叶绿体时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将通过图中的______转运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

蔗糖运输进入根细胞后将水解为______,再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3)一般说来,当小麦植株净光合速率为零时,植株内某一叶肉细胞内消耗的CO2量会明显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这是因为______。

【答案】

(1).叶绿体基质

(2).[H](或NADPH)、ATP(3).GR(4).葡萄糖和果糖(5).植株中有若干非绿色细胞存在,它们只进行细胞呼吸。

当整个植株消耗的CO2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时,一个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除来自细胞自身呼吸产生外,还有其他非绿色细胞呼吸产生的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TP(磷酸丙糖),进而合成淀粉,可知该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淀粉是光合作用的暂时产物,需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葡萄糖将通过GR转运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详解】

(1)根据题干: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结合,直接产物是TP(磷酸丙糖)即C3化合物,推知RuBP羧化酶参与暗反应过程,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NADPH)可以被卡尔文循环所利用,图中TP(C3)到RuBP(五碳化合物)的变化需要在酶和[H](或NADPH)、ATP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2)根据图示可知,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图中GR指向蔗糖,即葡萄糖将通过图中的GR转运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形成的二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3)植物有绿色部分的茎叶等,也有非绿色部分的根、花等,非绿色部分需要绿色部分提供有机物,植株中有若干非绿色细胞存在,它们只进行细胞呼吸,故当整个植株消耗的CO2 量等于产生的CO2 量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一个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 除来自细胞自身呼吸产生外,还有其他非绿色细胞呼吸产生的。

【点睛】1、在光下植物不仅进行光合作用,还进行呼吸作用,当植株消耗的CO2 量等于产生的CO2 量时,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但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为植株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2、光反应产生[H]和ATP,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中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需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

9.内环境中的葡萄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葡萄糖在胰岛B细胞的______完成氧化分解,释放的一部分化学能贮存在______中为K+通道的磷酸化供能,并导致K+通道关闭。

(2)研究发现,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细胞内的基础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小鼠,这是由于前者的K+通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Ca2+通道______的结果。

分析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将抑制胰岛素的释放,理由是______。

【答案】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ATP(3).持续开放(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K+外流恢复正常,Ca2+内流受阻,抑制胰岛素释放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胰岛B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是通过GLUT2进入细胞的,GLUT2属于葡萄糖的载体。

葡萄糖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ATP,造成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则膜内钾离子的含量增加,进一步打开Ca2+通道促进Ca2+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详解】

(1)由图示可知,葡萄糖在胰岛B细胞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的完成氧化分解,释放的一部分化学能贮存在ATP中为K+通道的磷酸化供能,并导致K+通道关闭。

(2)研究发现,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细胞内的基础Ca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小鼠,这是由于K+通道基因敲除小鼠细胞内K+通道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Ca2+通道持续开放的结果。

分析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将抑制胰岛素的释放,理由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K+外流恢复正常,Ca2+内流受阻,抑制胰岛素释放。

【点睛】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使胰岛素释放,而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不会促使胰岛素释放,该过程体现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10.椪柑是自贡地区主产水果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用椪柑作原料制作果酒果醋,探索农产品转化的可行性。

请分析问题:

(1)在实验选用的两种微生物中,醋酸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整个发酵过程需要有氧气参与的微生物是______。

(2)果酒发酵过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通过______溶液来检测,若发酵液出现______色,说明发酵基本成功。

(3)纯化酵母菌菌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而统计发酵液中活菌的数目时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4)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制作柑橘酒的矿泉水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请你从发酵瓶的发酵情况分析,帮助该同学找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并改正:

______。

【答案】

(1).醋酸菌没有核模包围的细胞核

(2).醋酸菌(3).酸性重铬酸钾(4).灰绿(5).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取样的多少、最初画线处生长出来的菌落聚集在一起无法计数、灼烧接种环时死亡的菌体数无法估算(6).①酒精发酵瓶没有及时放出二氧化碳,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放出二氧化碳②发酵瓶中发酵物太少,发酵瓶的发酵物应当装满发酵瓶的2/3

【解析】

【分析】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

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

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

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详解】

(1)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醋酸菌没有核模包围的细胞核;果酒发酵过程应该是先通气后密封,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醋酸发酵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氧气参与。

(2)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纯化酵母菌菌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而统计发酵液中活菌的数目时不能用平板划线法,原因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取样的多少、最初画线处生长出来的菌落聚集在一起无法计数、灼烧接种环时死亡的菌体数无法估算等。

(4)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制作柑橘酒的矿泉水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从发酵瓶的发酵情况可推知该同学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酒精发酵瓶没有及时放出二氧化碳,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放出二氧化碳。

②发酵瓶中发酵物太少,发酵瓶的发酵物应当装满发酵瓶的2/3。

【点睛】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大量繁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醋酸发酵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氧气参与。

3、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但平板划线法不能用来计数。

11.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

侵染病毒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马铃薯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往往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转移到马铃薯体内。

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酶)处理。

目的基因转录过程中,__________能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使用了__________法,要用__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然后将它们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以完成转化过程。

③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要通过检测与鉴定,马铃薯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病毒的__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答案】

(1).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4).终止子(5).农杆菌转化(6).Ca2+(7).DNA分子杂交技术(8).抗性

【解析】

【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

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比较经济有效,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就是用钙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完成转化过程。

【详解】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可以用来培养脱毒苗,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基因表达载体中的终止子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下来。

②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内用农杆菌转化法,用Ca2+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转变为感受态,使外源基因容易导入。

③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

(3)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可降低抗性作物对害虫的选择性,使害虫种群中的抗性基因频率增长率减慢。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难度适中。

12.盛产于我市的家兔毛色有灰色与白色之分,这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科研工作者给灰毛兔腹腔注射一定量的ENU(一种化学诱变剂),并通过几代繁殖,获得了黑毛、褐毛等毛色突变型家兔。

请分析回答

(1)基因突变是指______;上述实验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2)研究发现,经过人工诱变后的家兔种群中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控制:

G1-灰色、G2-白色、G3-黑色、C4-褐色。

为研究各种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科研人员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实验①:

黑毛兔×黑毛兔→F1黑毛兔:

白毛兔=3:

1

实验②:

黑毛兔×白毛兔→F1黑毛兔:

褐毛兔=1:

1

实验③:

灰毛兔×灰毛兔→F1灰毛兔:

白毛兔=3:

1

实验④:

褐毛兔×灰毛兔→F1褐毛兔:

灰毛兔:

白毛兔=2:

1:

1

由实验结果判断,家兔各种毛色基因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是______(用“>”符号连接),实验②F1中褐毛兔的基因型是______。

(3)在对家兔进行人工诱变的实验中,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种显性基因A,当A基因存在时家兔的毛色均为白色。

现用多只基因型为AaG2G2的白毛兔和实验③中的亲代灰毛兔交配,则F1中灰毛兔:

白毛兔=______;若让F1的灰毛兔和白毛兔交配,理论上______(能/不能)推测出F2出现灰毛兔的概率,理由是______。

【答案】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不定向性(3).G3>G4>G1>G2(4).G4G2(5).1:

3(6).不能(7).无法判断A、G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

实验①:

黑毛×黑毛→黑毛:

白毛=3:

1,说明黑毛对白毛为显性,白毛为隐性,其基因型为G2G2,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基因型均为G3G2,说明G3>G2。

实验②:

黑毛×白毛→黑:

褐=1:

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G3G4,白色G2G2,杂交后代褐毛兔基因型为G4G2,说明G3>G4>G2。

实验③,灰毛兔×灰毛兔→F1灰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