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04293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_2篇(共8页)5100字.docx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

  读了四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和新教育有关的书籍,听了几场领导从海门学习归来的讲座,让我的头脑经历了一番洗礼。

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

新教育的定位到底在哪里?

怎么样的教育真的不愧于&;新教育&;的称号呢?

  &;&;新教育是一种理想。

教育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第一,新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

实施新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第二,新教育的发展推进过程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过程。

新教育倡导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第三,新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第四,新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新教育是一种价值。

它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影响着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影响着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首先,新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其次,新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但新教育不满足于每个人的一般的、共同的发展,而是根据人的千差万别自然本性,鼓励并极力创造条件促进个性的发展。

第三,新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新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和活动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

最后,新教育是指向大众主义的教育。

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从单一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的转变。

  &;&;新教育是一种境界,新教育要创造学生好学、爱学、乐学,教师喜教、爱教、乐教的境界。

有创造才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一要树立学生创造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先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如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怪想法,不要训斥,轻易否定。

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实现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要营造创新气氛和环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才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

具体方面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极力避免给学生造成害怕因素的心理压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及自由的环境。

其次,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教学相长,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若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跨世纪的学生,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知困难然后能自强,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三要开展多种创造性的活动,创设动手的机会和空间。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

原因何在?

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向美国汲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一些创造性的任务。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扩展思维,并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通过读书和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墨守成规、守株待兔、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调整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迎接教育的变革,主动地去适应、参与教育实践,用我们的热情挖掘我们的智慧,去追逐前沿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和技巧。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感悟

  新教育提出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个有用的东西自然包括知识、技能等,但落实在学生的一生中,我认为首要有用的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应该是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纵观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

营造书香校园是为了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师生共写随笔是为了养成学生思考总结的习惯,聆听窗外的声音是为了养成学生学习交流的习惯,培养卓越口才为了养成学生正确表达沟通的习惯,缔造完美教室是为了养成学生爱美创造美的习惯&;&;也只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卓越课程才能高效地开展,我们的家校合作共建才能落在实处!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读书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总结的习惯、不会沟通交流。

因为阅读量少从而缺乏审美向善的素养,他们就不会懂得在楼道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因为没有独立思考总结的习惯,他们才会在学习中过多的依赖老师、家长,不能做到在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下去主动积极地学习。

因为没有学会沟通交流,所以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不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导致好多极小的矛盾不能及时化解,最终酿成更大的危害,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

  所以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最核心的一点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什么叫习惯?

习惯就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的思维方式。

它具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的特点。

正因为习惯是后天影响的,且具有可塑性、稳定性、自动性的特点,我们老师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才有可能,从而也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学生一生的成长中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我们听很多名校老师的公开课中,总是被课堂上学生敏捷的反应、流畅的语言所折服,内心中不自觉的在埋怨自己学生的愚钝;我们也亲身感受过一些几千人的大校在学生的组织下有秩序的在举行升旗仪式,那种肃静井然让我们不禁羡慕这些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文明,但静下心来想一想:

这些优秀的学生背后无不浸润着老师和家长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良好行为教育的培养。

  &;我们不能光在秋天的时候羡慕别人果实的丰硕,而不去体会别人在春天播种时的辛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我想:

我们若能在学生的春天注重他们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一两年后我们也定会享受到收获万颗籽的欢悦。

  我们要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而不是只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我们教学生知识,这只是做了他们的老师,我们培养了他们的好习惯,这才是做了他们的导师。

若干年后,只做学生老师的人会被无数个老师所替代,因为你说做的是无数的老师都能做到的;而做了学生导师的人,你的教诲永远指引着他前进,你的名字也将永远被学生铭记!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物质的拥有上被世人轻视,但我们一定要在精神的拥有上让世人尊重!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

教师的幸福感也应该就在这里吧!

  要想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避免思想上的短视行为。

我们不能只是流于行政执行,只是为了完成学校或者某一部门下发的任务,而在思想上对于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根本的认识。

  就一节课而言,我们大多数老师在开学初没有详细的给学生讲清自己课堂上的要求,或者没能在以后的课堂上去具体落实这些要求的执行情况,而是进了课堂就开始急急忙忙讲课,永远只是在做一个忙忙碌碌毫无头绪的老师,忽视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重要,殊不知我们只有勤&;磨刀&;才能快&;砍柴&;;这种&;磨刀&;看似繁琐,但对你的教学生活是必要的甚至是缺一不可的;要不然,作为老师的你将会永远生活在学生的坏习惯带给你的阴影中!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把思考进行得更深刻一点,试想想:

我们认为可有可无的小学一年级入学前两周的入学教育,中学、高中、大学进校前的军训,其目的都是在有意识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在思想上重视不在行动上落实养成教育呢?

  同时,作为老师,我们又应该把眼光放近一点,有道是: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们的学生连走路慢步轻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懂得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明白在集会时保持安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等等这种一个&;小屋子&;都不能打扫干净的行为都不能做到,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扫天下&;的人才?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旷野上最后一课。

哲学家说:

&;你们已经不用再学什么了,这里有很多杂草,而我想要知道除掉这些杂草的方法,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道试题。

&;

  弟子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在研究深奥的真理,因此乍一听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片刻后,其中一个弟子率先答道:

&;用手拔掉就可以了。

&;另一个弟子说道:

&;利用锄头的话会更轻松一些。

&;最后一个弟子的答案更加简单:

&;烧掉就可以了。

&;

  哲学家静静地听完他们的答案,站起来说:

&;课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

&;

  一年中弟子们用各种方法除去了地里的杂草,可过不了几天草又长了出来,反复几次草都不能彻底除干净。

一年后,弟子们带着疑惑再次相聚,发现原来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只想告诉他们&;如果想除掉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

&;

  同样我想说的是:

我们要想改掉学生的坏毛病,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新教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范文

  校推广新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从我XXXX年来到这所学校开始,就在听&;新教育&;的各种活动、理念。

大致浏览了这本书才知道学校进行的各种活动源于新教育,比如晨诵、卓越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每月一个活动主题、营造书香校园等。

新教育实验源于朱永新教授XXXX年读到一则故事萌发出对教育的理想,按我的理解,新教育实验就是有共同教育梦的一群人在探寻,在行动,这群人有教育管理者、老师、家长。

我心中也有这样的梦想,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新教育这样的目标:

  

(1)是学生享受成长的乐园;

(2)是老师专业发展的平台;(3)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4)走出一条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我们平凡的工作如何能撑起这样大而空的理想,我们的肩膀如何能担起这份重担。

在一阵热血后我们剩下些什么?

值得我思考。

新教育的哲学基础就是: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这句话适合我,适合学生,也适合家长。

而我作为老师应该坚持什么?

具体行动是什么?

对于新教育我应该改变些什么?

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教师行为的改变,新教育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实现的。

我要牢记这句话,平时教学的感触很多,大多都在办公室的闲谈中消耗了,说过算一遍,写下来才是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智慧,是教育的幸福。

只有在多种形式的教育写作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才会有收获,才会有奇迹。

  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才不是一句空话。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是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基础。

我也常常在想:

对于小学生,他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幸被列为差生的行列,孩子接下来几年的生活该有多灰暗,多没希望啊,他的精神状态会是怎样的?

我的眼前立马出现了一棵即将晒干的小草,可叹、可悲啊!

新教育强调的是师生潜能的开发,我们不当蜡烛,我们自信能帮助这样的孩子,获得师生的共同进步。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也是四个追求:

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即教师脸上有笑容,追求教师充满激情的追求总结的发展;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即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改变;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都和书香校园关系密切。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是改变教研的科研范式,我们的科研上不能影响决策,下不能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离现实教育问题越来越远,要这样的科研只是装门面。

新教育理想下的科研关注鲜活的教育生命,怎么关注?

(1)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

(2)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

我读到这里,对新教育不在有雾里看花的朦胧感,感觉新教育不是哗众取宠的空理论,他从改变教师精神生活,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出发,是校本科研的新范式,是属于走自己教育生活的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