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47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卷含答案.doc

1.以下哪一个不是突发事件的特征?

()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被动性

D、破坏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于哪一年颁布的?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

()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救援队伍?

()

A、综合性救援队伍

B、专业救援队伍

C、志愿者队伍

D、新闻媒体

一级预警发布的标识颜色为()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黄色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分类管理

B、分步实施

C、分别组织

D、集中管理

7、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8、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应急队伍的建设

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

B、影响生产

C、引发地区

D、影响区域

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D、公共信息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

B、快速通道

C、特殊通道

D、直线通道

.()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

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

1.判断:

因为专业限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一般不可能对这些损失实现精确的估计,所以只需对损失进行观察和登记,为日后的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

正确错误

2.判断: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是指对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各项处置行为(非常态下),包括应急准备、预警监测、先期处置、扩大应急、应急结束、后期处置乃至恢复重建的评估。

()

正确错误

判断:

所谓心理干预是指专业人员通过交谈、疏导、抚慰等方式,帮助心灵遭遇短期失衡的人员进行调整,帮助当事人从危机状态中走出,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

()

正确错误

判断:

目前,我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大(Ⅲ级)和一般(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

()

正确错误

判断:

社区应急能力建设要点之一是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组织和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

正确错误

名词解释: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具有突发性与紧急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应急决策,是应急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一次突发事件处置活动的成败。

学者薛澜将其定义为:

组织(决策单位或个人)在有限的事件、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某种紧急情况下,为了不错失良机而打破常规,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的速度做出的决策。

教育领域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含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指向学生、教职工、学校本身、国家或社会,已经危及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并继续或可能扩大上述突发事件的突发事件。

简述:

简述中国突发事件的分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突发事件的动因性质、形成过程、严重程度等,可将突发事件分类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

在突发事件分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各类突发事件彼此并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互之间往往呈现多元和共时的特征,在特定的情形下还可能相互转化,即产生次生、衍生事件及其耦合事件,形成灾害链或复合式灾难。

2、突发事件类型的具体规定,必须为各种新情况、新变化预留空间,并适时调整和更新。

简述应急物资储备的方式。

应急物资储备的方式分为实物储备、合同(或市场)储备,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三种方式。

实物储备是以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后备性、保险性实体物资储存形式,这种应急物资的实物积累,也是政府财政的实物组织部分,应对突发事件时,实物储备有时比货币储备更重要,是应急物资储备的首选方式。

合同或市场储备,是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形式,让有一定规模存放能力、具备承储资格的企业负责储存实体应急物资的一种储备方式。

生产能力和技术储备,是在对区域内各个工矿企业工作产品的研制技术和产出能力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一种应急物资来源进行储备。

论述题:

简述中国应急管理的政策体系及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答:

1、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国家从组织机构入手,逐步在应急管理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上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模式。

在组织结构上,从2006年5月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模式,相继建立了各地的应急管理办公室。

在预案上,从2005年1月开始,国务院编制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在立法方面,我国最终以法定的形式于2007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突发性和紧迫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何谓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构成,学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管理由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四个阶段构成。

我国的应急体制存在着明显的以行政主导为主、政治动员能力强的特点,同时,把重心放在了应急管理的救济上,不注重平时应急的预防和预警工作,也就是说风险管理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从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状态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各地政府应急办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混乱,职能发挥受限;二是突发事件指挥部与同级的应急办之间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三是常态管理部门缺失,常态管理力度严重不足;四是、社会组织能力低下,社会参与性差。

另外在信息发布的及时透明、应急对外交流合作的高效对等上,我国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2、国外应急管理机制对于我国的启示

  通过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发现我国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为了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我国应急管理法律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指导性作用,保障我国应急处理行为的合法性。

笔者认为国外的应急管理机制对于我国有如下的启示:

  第一,确立我国的应急指挥机关。

应急指挥机关作为应急处理的决策机关和操纵机关,应该具有实权性,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机构中设立的应急办只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并无指挥、调动各类应急资源的职权,给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很大困难。

笔者以为可以由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应急管理的指挥机关,在社会发生突发事件之时,应急指挥机关有权调动社会的各项应急资源,协调社会各个机关、部门的应急行动,发挥整个社会的巨大力量,形成“应急指挥机关—社会部门—公民”三位一体的大社会的多元协作的应急处理主体。

在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统一集权的应急管理指挥机关的调控下,社会各项资源被有效、合理、有序的运用和分配。

  第二,必须具有灵敏的应急沟通机制。

灵敏的应急沟通机制是社会整体协作应急的保障,如果缺乏沟通机制,社会的资源将很难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应急指挥机关的指挥也很难顺畅的传达下去。

建立灵敏的应急沟通机制可以使国家的中央政府及时的了解突发事件的进展,掌握最新的动态,为中央统筹整个国家应对、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快速反应的沟通机制还可以保障应急指挥机关的指令能够顺畅、快速的传达,有利于稳定社会的秩序,控制突发事态的继续发展,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处理突发事件,它可以形成清晰的指挥链,实现指令的迅速传递,是应急机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三,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应该建立可行的问责机制。

完善的问责机制应该具有统一的制度建设,问责机制的启动要有明确的规范,不能受非制度性的影响,随意启动。

问责机制要理性,不能随意受到社会环境、大众舆论和其他外来压力的影响,严格根据问责机制的设计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科学合理的问责机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处罚失职人员的善后处理功能,更重要的是,问责机制可以发挥其教育功能,惩教结合,提高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问责机制也有助于赢得其他事故各方的尊重,防止事态的升级、恶化,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

  第四,建立社会动员的长久机制。

《突发事件应对法》缺乏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操作性措施。

不可否认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主导作用,但是,发挥社会每一个公民的作用显然更能凝聚巨大的力量,公民和社会民间力量的参与也有利于树立公民的责任感,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的稳定。

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社会动员的长久机制,确立民间组织、慈善组织参与救援的地位和方式,更有效的调动社会的整体力量参与应急处理。

  第五,建立具有可行性的应急物资的保障性制度。

我国现有的应急法中关于应急物资的筹备、应急场所的建设,应急资金的来源,应急人员的培训等,应急演练的效果,规模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导致很多制度形同虚设。

必须加强应急管理法律的具体可行性,保障应急物资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不能只是笼统的规定应急物资的保障性制,应急法律是我国应急管理指挥机关处理突发事件的法律依据,如果应急管理法律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势必使应急指挥机关的应急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受到社会的怀疑,不利于应急管理的进行,难以保障突发事件的快速解决。

窗体顶端

1.危险要素可以分为自然危险要素、人为危险要素、技术危险要素和()要素四类。

A、社会危险要素

B、主观危险要素

C、客观危险要素

D、环境危险要素

2.突发事件的类型按形成过程可分为()

A、蔓延性突发事件/周期性突发事件/突发性事件

B、直接性突发事件/间接性突发事件

C、显在性突发事件/潜在性突发事件

D、内部突发事件/外部突发事件

3.应急预案的分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

A、单项预案

B、特殊预案

C、个别预案

D、单位预案

4.物资储备的方式包括实物储备、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

A、市场储备

B、生产技术储备

C、人才储备

D、能源储备

5.以下为引咎辞职的官员是()

A、孙政才

B、黄菊

C、孟学农

D、赖昌星

6.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

A、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

B、城市是多发地区

C、高年级学生更易发生事故

D、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责任制度。

A、分级负责

B、属地管理

C、一把手

D、以上都对

窗体顶端

8.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A、教学管理人员

B、后勤人员

C、保卫部门人员

D、以上都不对

9.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

A、快速奔跑

B、大声呼救

C、俯身慢走

D、静止不动

10.禽流感病毒可通过()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

B、空气

C、食用煮熟的禽肉

D、食用禽类的蛋

11.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

B、地震的余波

C、地震引起的火灾

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洪爆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B、碰到因遭受泥石流、塌方等导致受伤的人,首先要将其受伤的部位固定下来,不要发生晃动。

C、应对地震灾害时,就近躲避,选择教室内结实、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D、以上说法都对

13.如果发生食堂食物中毒,下述应对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学生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法;

B、如果服用时间已经超过2~3小时,且精神较好,可服用些泻药;

C、如果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D、以上说法都对

14.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

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

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15.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

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

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

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

判断题

-

1.判断:

在紧急情况下,大型公共场所,如体育馆、礼堂、教室、医院等,均为应急避难场所。

()

正确错误

2.判断:

应急救援队伍是根据指令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和应急控制的任务,且可以参与突发事件的预测、响应与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各项工作的队伍。

()

正确错误

3.判断:

突发事件的分级是有绝对标准的。

()

正确错误

4.判断:

突发事件就是紧急状态。

()

正确错误

5.判断: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行为。

()

正确错误

主观题

1.名词解释:

危险要素

所谓“危险要素”,就是指“可能对人、财产和特定地方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危险源或极端事件”。

危险要素可以分为自然危险要素、人为危险要素、技术危险要素和环境危险要素四类。

2.2.名词解释:

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3.名词解释:

SARS

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

4.简答题:

简述影响突发事件分级的要素。

突发事件客观属性、作用对象承受能力、社会整体控制能力。

5.简答题:

简述应急预案的分类。

综合预案(总体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现场预案,如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预案。

单项预案,如奥运火炬传递预案。

6.论述题:

简述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

答:

一、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在各行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规范下,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组织实施预案的演练活动。

但由于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在演练活动前,没有编制演练方案或演练方案缺陷较多,导致活动未能达到检验预案的目的。

因此,编制科学实用、贴近实战、可提高演练成效的事故救援演练方案,成为应急管理工作应重视的问题。

二、方案章节设置

  一套成熟实用的演练方案,必须有清晰的章节、完善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

  应急演练活动是应急预案从书面走向实战的桥梁,能够检验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也为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减灾功能提供了最佳途径。

模拟演练并不是简单地将预案中的程序或措施通过口头或行动表现出来,而是假设事故或事件场景出现后,应急人员应当顺利有效地处置突发危害因素的行动。

因此,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应以某项应急预案为基本框架,以演练人员动作节点和程序节奏为主要内容的动作脚本。

  演练方案的章节是构成方案内容的骨架,为演练程序、动作提供了支撑。

一份演练方案要由全面的章节构成:

演练的具体目的;演练类型、规模与响应级别;假设目标和模拟事故与演练时间;参演人员构成及其职责;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相关说明等。

三、方案主要内容

  演练方案的内容是成功进行演练的关键,内容的缺陷或偏差会导致演练组织者的目的不能顺利实现,因此方案内容设置至关重要。

演练方案中各章节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演练的目的

  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预案的类别、级别是不同的。

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分别建立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预案。

进行演练时,一并将所有预案一起实施是不可能的,只能择其中一两项来进行,每个项次的演练都有不同的具体目的。

因此方案首先要规定某项演练的具体目的,为演练活动指明总体目标。

  2.演练类型、规模与响应级别

  明确演练类型。

预案的演练类型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3种类型。

演练活动应遵循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桌面演练开始,逐步推进为全面演练;由口述场景演练,逐步推进为动作行动演练。

  明确演练规模与响应级别。

无论是政府制定的预案,还是企业制定的预案,都规定了突发事件后应急响应的级别,级别越高影响范围越大,演练规模也就越大。

在演练方案中,应当明确参与人员是单部门参加还是多部门参加;演练是否需要上级或外部给予响应或支持。

例如: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实战过程中,是否需要单位外部的消防资源给予响应配合,应在方案中明确出来。

  3.假设目标和模拟事故与演练时间

  尽管各生产经营单位属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规模,但都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部分单位还存在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标注的重大危险源。

根据要求,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每年都应对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因此,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首先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结果,筛选确定适宜的危险点作为演练的假设目标与类别。

其次,根据自然季节确定以季节性灾害为假设目标的演练,以使方案具有针对性。

例如:

在雷雨多发季节前,就应对雷击引发的次生事故预案进行演练。

  确定演练的具体时间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各类参演人员参加演练的时段不影响自身的工作;其次应尽量避免过多干扰居民生活、社会道路交通。

演练方案中明确演练启动时间是必需的要素,但是在演练前应当对参与演练的行动人员保密,以真实地反映行动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参演人员构成及其功能、职责

  为了达到演练的目的,在演练行动中,需要各类参演人员,即应急行动人员、进程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模拟人员、观摩人员等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预案规定的程序或动作。

参演人员需要对演练进程和关键动作进行记录,才能得出对预案文本和演练行动的评价结论。

因此在演练方案中,应明确各参演人员的类别、数量及其职责。

  应急行动人员是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执行应急预案中预定程序或动作的人员。

由预案中规定的现场指挥、现场救援、应急通信、物资支援等类人员构成。

  演练进程控制人员是管理并设置场景,控制演练行动节奏,监护行动人员的安全,指挥解决现场出现问题的人员,承担现场导演的职责。

在演练中,控制人员应确保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或动作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练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演”的手段达到“练”的目的。

由于演练进程控制人员是关系演练能否成功的关键人员,所以应当由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演练方案的人员担任。

  评价人员在演练行动中的工作是观察行动人员和模拟人员的行动,并记录演练的详细经过,如:

时间、地点、人物、出现的事件、行动是否有效等。

在演练过程中,评价人员不应干涉演练人员执行的具体任务,应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记录,便于在演练效果评价时点评演练过程并出具演练报告。

为了能够便捷地进行记录,评价人员应事先根据预案和演练方案设计制作评价记录表,以便记录各个事件或动作。

进行规模较大的功能演练或全面演练前,评价人员还应当对不同的行动人员进行分工评价,以确保对演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模拟人员是演练场景中,与应急行动人员相互作用的人员。

其主要功能是:

模拟事故场景中的人员(负伤者、干扰者等)、外部救援机构的人员、围观人员、自愿行动的志愿者等。

模拟人员的设置应当与场景设置相统一,其现场动作越逼真,就越能够检验出应急行动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的水平。

  外部观摩人员一般由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企业上级机关的领导、应急管理专家、友邻企业或附近居民的代表构成。

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来说,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人员都可构成演练观摩人员,不同类别和规模的演练可邀请不同的观摩人员参与。

观摩人员到场实地观摩演练过程,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作为外部人员的评价意见缺少感情色彩,具有客观性,且外部专业管理人员和专家的指导对提升本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作用明显,同时演练单位还可以借此机会向政府、上级部门、友邻单位、附近居民展示本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

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是方案中的重点章节,是演练方案的重心,各种类型、规模的演练都应事先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文件准备阶段:

a确定演练目的和规模与响应级别。

B确定各类参演人员。

C设计演练场景,如:

人员受到伤害或者围困;现场对外通信中断;火势凶猛,初期扑救失败,现场火势扩大,威胁附件其他物质;警戒失效,围观人群堵塞消防通道;危险化学品泄漏,学校重大食物中毒等等。

d设计模拟人员的动作。

e评估演练过程中潜在的事故风险,制定防控措施。

f编制演练方案,编制演练评价记录表格,编制演练规则。

g评审演练方案。

h确定批准演练方案。

(2)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