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074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2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要点和详细资料.doc

不够时间可以只背这个简约版的(56-最后是教育学的。

(南开大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科学的方法:

A、系统观察B、直接实验

三、科学的重要标准:

A、客观性B、准确性C、可检验性

四、心理学的发展及流派:

A、构造主义心理学:

[Structuralism]

�代表人物:

德国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铁钦纳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强调使用内省法[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的描述]

B、机能主义心理学:

[Functionalism]

�代表人物:

美国詹姆斯1890年《心理学原理》提出“意识流”杜威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

C、行为主义心理学:

[Behaviorism]

�代表人物:

美国华生1913年《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人的行为”用“刺激——反应[S-R]”

D、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

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

德国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体验”,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E、精神分析学派:

[Psychoanalysis]

�代表人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

主张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对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

F、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psychology]

�代表人物:

美国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

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

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G、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

瑞士皮亚杰美国奈瑟《认知心理学》

�主要观点:

主张心理学不只研究人的行为,而且研究内部活动规律。

他们采用了“口语报告法”。

五、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A、实验心理学:

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传统核心的课题:

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

等。

B、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

创造性活动。

C、人格心理学:

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

D、社会心理学:

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E、发展心理学:

研究心理的发展规律。

现不仅研究儿童期

F、心理测量学:

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间接)进行。

G、生理心理学:

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六、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A、临床与咨询心理学B、教育与学校心理学C、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广告与消费心理学E、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所作记录进

行分析,以期发现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B、测验法:

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

究方法。

C、实验法:

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目的为控制情景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间内在关系)

实验情境不同分两种�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D、调查法:

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

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问题表自行填)�谈话法(一问一答)�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八、学习心理学的三大意义和作用

A、、认识内外世界:

�了解自身及心理特征;�解释自身心理活动;�人际交往

B、调整和控制行为

C、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

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

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人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二、意识的内容:

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C、对自身的觉知

三、意识的状态: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第一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四、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五、注意的特点:

A、指向性B、集中性

A、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

度或紧张程度。

六、注意的功能:

A、选择功能B、维持功能C、调节功能

七、注意与意识的区别

A、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B、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被个体觉察到才能产生意识;C、睡眠状态意识未完全停止分五阶

八、注意的种类:

A、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a刺激物本身的特点b人自身的状态

B、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a活动的目的和任务b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c主体的知识经验、活动

的组织d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

C、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九、生物节律:

A、1年B、28天(月)C、24小时(日)(对人影响较大实则25小时)D、90分(分钟)

十、睡眠:

状态脑电波形态频率维持时间备注

清醒状态β13~24

过渡期α8~12第一阶段1~7分钟

轻睡期θ4~7第二阶段10~25分钟4~

6次

循环

沉睡期δ2~4第三四阶段30分钟梦游梦呓尿床

快速眼动睡眠

又到—轻睡期

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赵小比例越高做梦

十一、失眠:

A、情境性失眠:

生活情境改变。

亲人去世、离婚、考试来临、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睡眠环境改

变。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生物钟改变,生活程序突变。

飞行时差、倒班。

D、药物性失眠:

十二、梦:

A、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B、霍尔[梦的特征]:

�与自己有关[第一特征]�受生活环境影响�内外刺激可影响梦的内

容。

十三、催眠:

布瑞德1841年

十四、容易被催眠的人:

A、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B、容易集中精神而不易分散的人C、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感的人。

十五、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A、感觉麻痹(手术却不痛)B、感觉扭曲或幻觉(将电视机看成方盒)C、解除抑制(当众脱

衣施暴)D、对催眠经验记忆消失

十六、催眠理论:

A、角色扮演B、意识分离

十七、心理促动药物:

A、镇静剂:

�鸦片�吗啡�海洛因

B、兴奋剂:

�咖啡因�可卡因�尼古丁�安非他明�冰毒�摇头丸

C、迷幻剂:

�LSD�墨斯卡灵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根据信息来源分三类:

A、远距离感觉:

�视觉�听觉

B、近距离感觉:

�味觉�嗅觉�皮肤觉:

a触觉b温度觉c痛觉

C、内部感觉:

�饥�渴�胃痛

二、感受性:

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三、感觉阈限: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A、绝对感觉阈限:

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50%机会被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B、差别感觉阈限:

人们对两刺激量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韦伯定律]

四、视觉:

A、可见光:

波长在400~750毫微米

B、波长:

宇宙射线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雷达FM电视短波

短←——————————————→长

C、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分为:

�明适应�暗适应

�暗适应的主要机制不是瞳孔的变化,而是视紫红质的恢复。

两基本过程:

瞳孔大小的变化和视

网膜感光化学物质的变化。

主要是棒体细胞的功能

D、颜色的三属性:

�色调�亮度�饱和度

E、网膜:

锥中棒外,锥颜棒明

�锥体细胞:

位于网膜中央,主要对颜色起作用

�棒体细胞:

位于网膜四周,主要对亮度起作用

F、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

杨-黑理论:

红绿蓝[RGB]正后像——电影的原理

�拮抗理论:

黑林红绿、黄蓝、黑白成三对互补色

五、听觉:

A、声音的三属性:

�音强[振幅大小分贝db]�音高[频率20~20000Hz]�音色(混合音)

B、声音的物理属性:

�波形(正弦波最简单属纯音如音叉,生活中多复合音)�频率�振幅

C、长波频率低,短波频率高。

成反比率两个混合音,相差小则为拍音,相差大则为掩蔽

D、听觉理论:

�位置学说�频率匹配学说

六、知觉:

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

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七、知觉的特征:

A、知觉的整体性:

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

特性。

B、知觉的选择性:

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

是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

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

D、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八、知觉整体性中的格式塔原则:

A、接近性B、相似性C、连续性D、封闭性E、良好图形

九、与知觉对象的选择有关的因素:

A、强度较大B、色彩鲜明C、具有活动性的客体D、客体本身的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和

规律性。

十、知觉分类:

A、器官:

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嗅知觉;B、主观特性:

空间、时间、运动、社会知觉

十一、深度知觉线索:

A、来自刺激物的深度线索:

�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立体电影是用双眼视差的知觉现象使人获得深度知觉而制作

B、来自视觉系统本身的线索:

眼肌的�调节�幅合

十二、时间知觉的线索: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B、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C、借助计时工具

十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含分辨确认估量预测

A、感觉通道的性质:

声音间隔1/100s;触觉1/40s;视觉1/20s。

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十四、社会知觉:

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

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十五、社会知觉的内容:

A、对人的知觉B、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十六、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A、对象的独特性B、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C、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十七、社会认知的过程

A、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误差、偏差、忽略多数人的统计

B、信息的整合过程:

�首因效应[卢钦斯]:

a先入为主b一见钟情

�近因效应:

a见异思迁b喜新厌旧

�晕轮效应[戴恩]—根据个人好恶判断:

a爱屋及乌b一俊遮百丑c情人眼里出西施

�社会刻板效应:

无奸不商、法国人浪漫、英国人绅士——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的

认识,含积极和消极作用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一、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

A、编码B、保持C、提取

三、提取的方式:

A、回忆:

无提示的提取——名词解释、复述电话号码、记得

B、再认:

有提示的提取——选择题

四、记忆的类型:

依据记忆的内容分:

A、陈述性记忆[可发言语表达的]:

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

观念

[托尔文]

�情景记忆:

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一般用“我记

得在什么时候……”表达。

�语义记忆:

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

一般用“我知道某事……”

表达。

B、程序性记忆[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

又称技能记忆,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只能

意会,不能言传。

五、记忆的三存储模型:

A、感觉记忆:

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寄存器,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的称为视像或声像,是有效拷

贝。

B、短时记忆:

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主要以声音代码储存,也有视觉代码和语

义代码,20~30秒[康拉德]乔治·米勒[容量:

7±2个组块]

�扮演意识的角色�能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图像�起着暂存储器作用。

C、长时记忆:

语义代码视觉代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节省法]

是一个对信息地建构过程,以语义代码和视觉代码两种形式储存。

图式图式图式图式:

一种心理网络结构,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许多的具体事物。

�图式的一般性知识为编码新信息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接受新事物并具个人特点

�提取出信息经过推理进行建构,是按照图式改造过的信息。

六、储存中的复述:

A、保持性复述B、精细复核(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了联系)

七、遗忘的原因:

A、消退B、干扰: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由干扰造成。

前摄干扰:

以前学过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

倒摄干扰:

学习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干扰。

八、影响信息提取的因素:

信息提取的有效性

A、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序

B、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情境依存性记忆:

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

�状态依存性记忆:

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作为一种提取线索编入长时记忆

C、情绪的作用:

当要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保持的信息没多少联系时,情绪对记忆的作用最大。

九、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A、地点法B、韵律法C、记笔记

十、学习: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或者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十一、学习的分类:

A、按学习方式分:

�接受学习:

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发现学习:

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情况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意义学习:

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机械学习:

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注意:

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

是机械的;发现学习也存在意义与机械之分。

B、按学习内容分:

�知识学习: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

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

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

通过学习而天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要解决会不会做的问题

a心智技能学习b操作技能学习

�社会规范的学习:

把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人类所独有的

十二、学习策略:

A、复习策略:

主要目的在于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要与其他学习策略共同作用以促进学习

效率的提高。

复习的时间、复习次数(50℅)、复习方法

B、组织策略:

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使之结构合理化。

�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列提纲�写标题做笔记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一、思维:

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

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A、间接性:

利用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

B、概括性:

保护儿童爱护花木—共同特征的一类事物

C、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本质区别

三、思维的过程:

A、分析和综合: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如把计算机分为主机、显

示器……

综合: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

一个整体的过程。

如将文章各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思想

B、比较:

把各种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去商店从不同品牌的商品中选择一个

C、抽象和概括:

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如笔都可以“写字”

概括:

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四、思维的种类

A、按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分:

�直觉动作思维:

掰手指数数,3岁前幼儿

�具体形象思维:

脑中有图,几何辅助线,3—7岁,艺术家、作家、设计师的形象思维发达。

�抽象逻辑思维:

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判断、推理解决。

——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B、按思维活动探索的目标的不同方向分:

�聚合思维(找最适当的答案,是有方向、有条理、

有范围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

不同方向、多方面、多样性答案

C、根据对已知经验的依赖方式分:

�常规思维(据已有经验,按现成方案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公式解决)�创造性思维(重组经验,提出新方案,创造新思维成果)

五、概念:

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

[词]的形式来表现

A、日常概念(忽略本质特性)和科学概念(要用言语进行科学解释)

B、内涵与外延:

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

A、人工概念:

赫尔1920年首创,心理学用以研究概念形成而产生的程序上模拟的概念。

布鲁纳

的“假设检验模型”之研究最著名,基本模式:

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

B、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

六、信息加工论问题的三个部分:

或缩小问题空间

A、初始状态(接受问题)B、目标状态(希望达到状态)C、认知操作(步骤)

七、问题解决的三个特征:

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A、目标指向性B、操作系列性(回忆电话号码不算问题解决活动)C、认知性操作[学会骑车

后的骑车不活动不算问题解决]

八、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A、算法式:

正规的、机械的,一一尝试,费时的

B、启发式:

能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解

�手段——目的分析法:

问题分解,减少差异;�爬山法:

增加差异,以退为进�逆向工作法

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A、问题的表征方式B、无关信息的干扰C、功能固着性(传统功能限制思维)D、心向[心理

定势用证明有效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十、想像: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像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图形信息]

十一、想像的基本特征:

是创造性活动中精髓的部分。

A、新颖性B、形象性

十二、创造性思维:

人们创造、发明、想像、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与实物的心理活动。

十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敏感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独创性E、再定义性F、洞察性

十四、创造性的测量:

发散思维测验

A、1960年吉尔福特南加利福利亚大学创造力测验

B、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散思维测验: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言语创造思维测验: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

�图画创造思维测验:

�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

注意:

创造力是一种能力;创造性是一种倾向。

十五、推理:

从一组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A、归纳推理:

具体——一般

B、演绎推理:

一般——具体

�三段论(气氛假设):

所有、某些、没有

�线性推理(可传递关系):

A比B长,C比B短,A比C长吗?

�条件推理(假言):

如果球滚向左边则绿灯亮,现在球滚向左边了,则绿灯亮了。

如果A,就B

十六、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A、智力因素(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B、人格因素C、环境因素(宽

松和激励)D、动机因素(内在动机)

十七、高创造性个体具有的典型人格特征: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审美取向

E、冒险精神

十八、国内学者创造性思维训练A、发散思维训练:

头脑风暴法B、直觉思维训练:

大胆猜测、大胆

假设、大胆想像C、形象思维训练:

在大自然中发展表象系统。

教师敏捷转正考试中心为了你我利益,请不要外传

第六章智力

一、智力:

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

是个体在遗传的基

础上,受到外界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二、能力:

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能力的类型:

A、按照倾向性分:

�一般能力:

a观察力b记忆力c注意力d想像力e思维力

�特殊能力:

a数学能力b音乐能力c绘画能力d体育能力e写作能力

B、按照功能分:

�认知能力:

a知觉b记忆c注意d思维e想像

�操作能力:

a劳动能力b艺术表现力c体育运动能力d实验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

a组织管理能力b言语感染能力

C、按照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的经验的关系分:

�模仿能力:

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

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四、智商:

A、比率智商[比内]:

只适用于儿童

B、离差智商[韦克斯勒]:

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