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7800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冷暴力》word版.docx

《家庭冷暴力》word版

家庭冷暴力

不同于可见的肉体摧残的家庭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更多的是通过暗示威胁、语言攻击、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达到用精神折磨摧残对方。

这种方式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会使对方接近崩溃,同时伴随着的是婚姻的隔阂与不信任,最终导致婚姻的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家庭暴力时候,多是男性针对女性,而在家庭冷暴力事件中,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成为实施家庭冷暴力的一方。

目前的社会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是家庭冷暴力多发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多因为这一类人群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强的自尊心,对感情和精神的需求比一般人要细腻的多。

基本信息

调查结果

危害程度

专家分析

解决途径

1.平静

2.分析

3.交谈

4.抉择

5.说服

6.小别

正确应对

主要类型

1.冷嘲热讽

2.提醒惩罚

3.不管不顾

4.听之任之

测试题目

基本信息

调查结果

危害程度

专家分析

解决途径

1.平静

2.分析

3.交谈

4.抉择

5.说服

6.小别

正确应对

主要类型

1.冷嘲热讽

2.提醒惩罚

3.不管不顾

4.听之任之

测试题目

基本信息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

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

夫妻双方都是冷暴力后的受害者,两败俱伤。

  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

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残对方,使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在某种程度上比肉体的伤害更可怕。

家庭冷暴力1

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女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都会同情梅湘南的遭遇,痛恨安嘉和的暴戾。

其实,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些家庭暴力正是由“冷暴力”肇始,日积月累酿成悲剧。

据统计,八成离婚案件存在着家庭冷暴力。

  一个本该是避风躲雨的“港湾”竟然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冰窖。

可以看出少数婚姻能在这样的低温下生存,真没有这个必要。

  家庭暴力可以由警方介入,那么“冷暴力”呢?

消除“冷暴力”,靠外力强制介入显然不现实,此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理建设。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用“夫妻本是同命鸟,病苦来时相扶持”来形容“家”的重要。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就是家庭。

所以,“家庭暴力”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所以,我们要对社会做贡献。

首先,搞好家庭的幸福美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调查结果

  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法学会曾对浙、湘、甘三省3500多个家庭作过调查,发现在有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的家庭出现过“冷暴力”。

中国离婚网站长、著名律师柯直则说:

“实际上几乎百分之百的家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冷暴力现象。

  2005年10月11日,CCTV的一档调查节目——《历程》,做了一个关于城市家庭婚姻现状遭遇家庭冷暴力的问卷调查。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历时16个月,足迹遍及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

结果表明,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至此,一度备受关注的“冷暴力”话题又重新被提起。

  关于冷暴力,社会上的说法有很多。

那么究竟什么是冷暴力?

是言语上的谩骂攻击?

精神上的漠不关心?

还是性生活的冷落拒绝?

观察记者根据长时间以来对这个现象的关注,从“冷暴力”的字面意义上将其拆解成了三个内在含意,即“冷酷”、“暴戾”、“杀伤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会失守于情感婚姻的阵地?

这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究竟藏匿着怎样令人震惊的事件?

家庭冷暴力究竟体现在何处?

为什么说高知家庭冷暴力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们每天几乎都不说话,我有时想和他作一些沟通,可是他却一副冷冷的样子,我的话根本就说不出来。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精神真的要崩溃了。

”这是一位正在遭受“冷暴力”伤害的中年女士的诉说。

  夫妻双方存在这样的冷淡关系,已经在现代的家庭中成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家庭“冷暴力”。

“冷暴力”,让许多妇女都“痛在心里”……

  88%的夫妻经常互不理睬

  中国法学会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

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多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48%的家庭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现在我们总是强调家庭暴力,那是因为有太多的妇女由于家庭的暴力而忍受痛苦。

但是冷暴力在现在这个社会中逐渐地凸显出来,我们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北京市妇联权益部的工作人员说,“而针对这一块的工作实在是太难判定了,我们也力不从心。

家庭冷暴力

  男性的声音

  “其实不是所有的女性经受着这样的痛苦,有的男性也深受家庭冷暴力的痛苦。

”吴先生说,他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经常是工作了一天后,特别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妻子说上几句贴心的话,以缓解一天下来的工作压力。

可是妻子却总是一副冷面孔。

吴先生说:

“男人有时候比女人脆弱,我的妻子不理我可能有她自己的想法。

但是她如果不和我说话,我就会认为我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令她不满意了。

这样很容易使我在繁忙的工作中增加更大的压力。

”“妇女有三八节,可以找妇联诉苦,我找谁啊……”吴先生显得很无奈。

  知识分子家庭多有冷暴力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社科院院长吴海鹰说:

“现在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高收入家庭等也都有家庭暴力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不和,长期不说话或很少说话,夫妻发生冲突时,恶语相加甚至威胁咒骂等等,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这也是一种家庭暴力,即精神冷暴力。

”王维忠代表说。

  调查发现,一般的家庭暴力大多发生在文化层次不高、经济条件不如意的家庭里,而精神暴力却频频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

  专家分析说,知识分子往往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但对感情和精神的要求却比一般人更加细致,“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也就更加突出。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杭州武林广场某茶馆。

54岁的单宁(化名)说:

明天,我的婚姻将画上一个句号。

此时,他脸上的表情很难被形容。

  这天中午,单宁请妻子在饭店共进最后的午餐。

妻子问,以后你还理我吗?

单宁回答,你始终是孩子的母亲,离婚后,我们还是朋友,你要换个煤气什么的,都可以叫我。

妻子流泪了,结婚20多年来第一次往单宁碗里夹了菜,之后问了一句:

我们能不能不离婚?

  相似的一幕刚刚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播映过:

刘东北和娟子办完离婚手续后在马路上依依不舍,女的问:

“我们以后还是好朋友吗?

”男的说:

“当然是啦。

”然后犹豫了一下问:

“我们还是复婚吧?

我还是很爱你的。

”一瞬间,女的禁不住热泪盈眶,抱着男人的肩膀哭道:

“我也是……”

  幸福的家庭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平衡,而在即将远离时,才发现对方身上其实有着种种的优点,但已经为时过晚。

危害程度

  家庭婚姻问题专家指出,“冷暴力”对受害人的伤害比显性暴力更大,常常会造成受害人产生严重精神疾患。

但由于其隐蔽性很强,法律制裁的操作难度较大,目前法律界对此还没有明确界定。

  法学专家认为,新《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因而对这种行为的处理方法是,轻者可视为违反夫妻双方应尽的抚养义务,严重的可以归为遗弃。

  “君子动口不动手”难倒法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研究所的心理专家徐岫茹分析,在家庭暴力中精神暴力发生频率非常高。

她分析说,一些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顾忌“君子动口不动手”观念,觉得用拳脚相加这种暴力方式有失身份。

还有的是丈夫掌握妇女的心理,知道从精神上折磨对方,更能从精神上使其“主动就范”,对自己俯首帖耳。

  另外,随着家庭暴力现在在社会上愈演愈烈,很多妇女对拳脚上的暴力有了很大的维权意识,渐渐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如果拳脚相加,使对方身上留下伤痕,弄不好就要吃官司。

于是,一些人就采用另一种更“高级”的冷暴力方式。

  由于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隐藏性的特点,加上没有伤痕,不见鲜血,不能作伤情鉴定,即使闹到法庭上,法官也难以认定谁是过错方。

  导致自杀、外遇和孩子孤僻

  专家称,每个家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家庭冷暴力。

如果严重了对家庭的和谐生活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家庭冷暴力的极限会使很多妇女产生报复心理,如果严重了,妇女会产生极端的做法。

可能会自杀,甚至伤害自己的丈夫,如果家里有孩子还有可能伤及孩子。

  第二,夫妻双方的冷暴力,也会使丈夫或者妻子有外遇,致使家庭矛盾进一步加深。

  第三,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容易使孩子产生孤僻的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致使孩子不能健康地发展,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

  危害婚姻

  中国法学会曾对浙、湘、甘三省3500多个家庭作过调查,发现在有矛盾的家庭中,六成以上的家庭出现过“冷暴力”。

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的调查,发现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都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近年来关于家庭“冷暴力”的投诉越来越多,以下的一些对话令笔者感到心酸。

“他从没动过我一根手指头,但这几年他这个大学文凭的高材生没少给我这个初中水平的打工妹脸色看,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以‘没文化、扫把星’等词语数落我,让我无法忍受。

  “自从有了钱,他就让我回家当专职太太,一开始还给家用,后来就一分钱都没有了,有时买些生活用品还要问邻居借,最近连家都不回了。

  “我们每天几乎都不说话,我有时想和他作一些沟通,可是他却一副冷冷的样子,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精神真的要崩溃了,可为了孩子,我是该维持还是该离婚呢?

  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姚萍认为,“冷暴力”的主体多为家庭中政治、经济地位相比之下较强势的一方,因此被侵权方的顾虑会更多,如维权后的家庭关系如何处理、家庭财产如何分配、子女归属如何划分等。

  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姚萍建议,妇女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家庭发生冷暴力时,夫妻双方要善于沟通,以便更好解决家庭问题。

  因为“冷暴力”难以取证,因此靠外力强制介入显然不现实,此时我们更需要的就是心理建设。

为防止家庭暴力,3月3日,杭州市妇联正式成立杭州市妇女维权与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团。

志愿服务团有律师、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婚姻家庭专家等112名志愿者。

志愿者将在普法、关注热点、信访、约访等形式上帮助妇女解决难题。

  对于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姚萍分析认为,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男尊女卑、夫权意识根深蒂固有关,因此受害者多为妇女,她建议女士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

专家分析

  专家认为,造成家庭“冷暴力”的原因主要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歧视、夫妻性格不合、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婚外恋、女方失去生育能力等等。

  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家庭冷暴力

  现在不少遭受家庭“冷暴力”的教师、公务员、外资企业职员等职业女性,配偶也有相当的职业地位,由于工作压力大,夫妻双方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容易使夫妻感情冷淡,最后将工作上的压力转移到家庭中,导致夫妻感情危机。

所以夫妻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缓解工作压力,有助于减少家庭冷暴力的发生。

  “冷暴力”缘何成为婚姻杀手

  肉体上的创伤可以愈合,心灵上的创伤却不容易愈合。

事实上,在“冷暴力”处境中的女性,在受到伤害的程度上,与直接的肉体折磨造成的健康问题同样严重。

武力造成的结果是明显的身体外伤和家庭裂痕,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而“冷暴力”没有明显可见的证据,很难受到社会和法律的制裁,由于家庭“冷暴力”具有反复性、隐藏性的特点,即使当事人将“施暴者”告上法庭,案件也无法得到处理。

深受“冷暴力”之苦的当事人,心理上和精神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她们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受伤害的一方可能因为长期的精神上的折磨得不到宣泄和缓冲做出过激行为,造成更为恶劣的后果。

  司法机关曾判决过一个案例,妻子在长期忍受丈夫的婚外情带来的精神折磨后,终于忍不住举起利剪除掉了丈夫的命根子——这就是“冷暴力”行为带来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家庭“冷暴力”大多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

由于本身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就采用这种更“高级”的暴力方式。

  在家庭矛盾爆发时,夫妻双方选择“冷暴力”,企图以无声对抗有声,用沉默表示不满,事实上这样选择是于事无补的。

交流,可以说是夫妻生活永恒的话题,也是家庭生活的精髓。

夫妻之间若没有语言交流,就像两个凑巧站在一个电梯里的陌生人一样,分手是必然的。

  在冷暴力处境中的男女,身心都会受到伤害,尤其是女性,与直接的肉体折磨造成的健康损害同样严重。

  俗话讲:

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面对矛盾必须正视它,回避是没有出路的,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发生质的变化,冷暴力就像埋藏在夫妻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随时发现及时排除,很有可能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由于冷暴力使受暴的一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很容易发生婚外情,这是施暴方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夫妻间化解矛盾的最好办法是沟通,冷落、漠视对方、性惩罚等各种精神虐待都是不可取的。

  “冷暴力”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做法,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西方,夫妻一般会接受“婚姻治疗辅导中心”的咨询。

在我国,类似的机构很少。

即使不去接受心理治疗,双方也应敞开心扉,加强沟通和交流,解开心结,让“冷暴力”不再害人害己。

  至于“被施暴者”要破除“家丑不可外扬”、“委曲求全”的陈腐观念,一旦认定与对方和好无望,实在无法再维持下去的话,就要勇敢作出决定。

与其维持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家庭空壳,倒不如把自己解放出来,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

解决途径

  大多数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无人可诉,无处可断,无法可依。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问题专家介绍了六种方式,用以应对家庭“冷暴力”。

平静

  如果你发现你的配偶开始出现冷暴力倾向,在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要大吵大闹,那样会适得其反,你一定要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心情来分析你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分析

  你需要一支笔和一张纸,把你们生活中有可能激发对方冷暴力的问题一一列出,哪怕是最小的可能也不放过,然后再把跟你无关的因素也列出来,同时再把你的配偶的性格特点也写出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刺激他(她)对你实施冷暴力的。

交谈

  当你准备好平静的心情和分析好所有的原因后,你就应该主动提出谈话。

谈话要在没有第三者的场合下,要开诚布公,把一切有可能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

你需要的是对方对你同样的开诚布公,如果仅仅是家庭内部矛盾或源于你的矛盾,这种谈话气氛有90%以上解决问题的可能。

如果是你配偶本身的问题,像有外遇什么的,这样也能有助于让你了解事情的真相,或者说,至少让你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所受的委屈和失败是因为什么。

抉择

  是和是散,在你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应该有个决定了,当你们谈话之后,你就更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从心理感受来讲,你主动做出的选择要比你被动接受的选择要好很多,尤其是由于对方造成的问题,你主动原谅会表现你的大度,你主动分手会比对方有更好的回旋余地。

说服

  感情的丧失使说服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用过去的爱情、用家庭、用父母、用孩子甚至用财产和名誉都不可能打动去意已决的对方,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反客为主,用体贴的形式做出帮助对方的姿态,从帮助对方策划与新人的交往、到帮助对方设计他(她)未来的生活。

  你这样做会让对方措手不及,就像别人在挖苦讽刺你的时候,你也随着挖苦讽刺自己,别人会觉得很没趣那样,你会让他(她)忽然发现你的另一面,包括你的聪明和通情达理,并意识到自己对你的歉疚,通常情况,你这一手,可以挽回局面的概率是80%以上。

小别

  要是你们之间仅仅是处在一个较长时间的“冷战”阶段的话,暂时的出差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但要记住,分开的时间别超过一个月,你回到家后,也千万别分居,那样就什么都说不清也继续不下去啦!

正确应对

  [2]

  “冷暴力”在《婚姻法》中并未出现,离婚要件也只规定了“家庭暴力”,但不可否认,家庭“冷暴力”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面临婚姻问题家庭可能遭遇的实际问题。

尤其目前的社会环境,生活观念的变化。

对婚姻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

在婚姻出现危机而又无法调和时,很多人采取了“冷暴力”的处理方式,即“三不”原则:

不看、不管、不问。

长此发展,势必会对另一方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尤其引人深思的是,“冷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一方,可以说,针对男人的不理不睬,不回家甚至不提供任何经济开支,她们往往无计可施。

这样的情况在众多离婚案中比例正逐渐攀升。

那么,一方(尤其是女方)该如何应对家庭“冷暴力”呢?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配偶权,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具体建议如下:

一、考虑向对方提出以协议方式约定双方具体权利义务,虽然不能解决根本冲突,但在不离婚的前提下应该是可行的。

二、“冷暴力”也应视为家庭暴力的一种,在长期遭受冷暴力下,受害方应该注意保留证据,离婚时作为无过错方要求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

  给女性朋友:

坚持让丈夫感到你的爱

  对于家庭冷暴力,专家为妇女们支了几招:

  第一,夫妻双方不愿说话,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交流,比如发个短信、写封邮件。

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写在纸上,把想与对方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如果家里有孩子,可以从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话题逐步地产生交流,达到沟通的畅通。

如果没有孩子,可以考虑两口之家增加一个新成员。

  第三,如果有什么两人都不愿提的话题,可以先暂时不说。

先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然后逐步地真诚地进行沟通。

  第四,妻子在丈夫的眼中永远都是弱者,即使你再有能力,丈夫也有保护你的想法。

去迎合他,每天要求他抱你10分钟,只要坚持,时间长了两个人的感情会大有改观。

  第五,把家内冷色调的灯光换成暖色调的,在丈夫回家前将灯光调暗。

回家后他会觉得非常温馨。

主要类型

  以下是对经常实施冷暴力人群的分型,看一看,你是否在不经意中成了家庭“冷暴力”的主角?

冷嘲热讽

  有一类人从来不喜欢赞美别人,哪怕是对丈夫或是妻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比如妻子有些想法想征求丈夫的意见时,丈夫就说“你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就跟别人学”、“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再漂亮的东西套在你身上也好不了”;比如夫妻因为财务问题有异议,做妻子的就说“你要是像她老公一样能挣钱,我还用跟你说这些”、“如果你还是个男人,就别让我操这份心”、“我真是瞎了眼,找了一个这么没用的人”;还有,“你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自己最清楚”等等一些刺伤人自尊心的话。

提醒惩罚

  这是一种女人喜欢用的方法,通常她们并不想真让丈夫伤心或痛苦,只是用行为表示出她的不高兴,提醒丈夫注意她的感受,反醒一下做错了什么。

比如摔东西、拒绝或敷衍性生活、对着孩子说爸爸如何不好、一句话不说转身回娘家……总之,丈夫不喜欢怎样她就怎样。

不管不顾

  不关心对方的烦恼和家庭中的饮食起居,不再做以前一直由自己主动承担的家务;临时出门不再通知对方;没有任何原因地“失踪”,让对方找不到踪影;懒得和对方说话;不喜欢单独面对对方。

听之任之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说明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大的危机,正在丧失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对方所做的和所说的一切好像都与自己无关,只是为了维持婚姻的形式。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而冷暴力的发生也没有特别的前兆和过程,可能就是为一件小事斗气开始的,夫妻间这么亲近的关系,你想没想过:

为什么要以冷漠相对,为什么有话就是不能好好说呢?

测试题目

  你是否面临家庭“冷暴力”?

  下面有13个问题,请回答“是”或“不是”。

  1、下班回家有点晚,发现家中锅冷盘空。

他(她)根本没想到为你做饭。

  2、周末,一觉醒来,发现他(她)独自在看电视,你从旁边经过,他(她)目不斜视。

  3、你们在路上走,偶然碰到他(她)的朋友,他(她)将你撇在一边,甚至不引荐。

  4、把你的衣服和他(她)的衣服分开来洗。

  5、他(她)变得不喜欢和你一起看电视了。

  6、询问东西放在哪儿,平时精明的他(她)一问三不知,甚至懒得答话。

  7、你提议去看场电影,他(她)让你一个人去,哪怕是他(她)喜欢的片子也找理由不去。

  8、当你热情高涨时,他(她)却冷冰冰地推开你。

  9、点燃香烟,最讨厌抽烟的他(她)却只是远远地走进另外一间房。

  10、房间越来越乱,但显然他(她)无动于衷。

  11、他(她)不再喜欢亲昵地挽着你,而是一个人快点走在前面。

  12、你睡过了头,上班快迟到了,来到客厅,他(她)正不紧不慢地在吃早餐。

  13、他(她)不知从何时开始吝啬笑容,但你却亲眼看见他(她)对别人笑逐颜开。

  测试分析:

  有1-5个“是”——别紧张,还好,你们之间只是有点小摩擦,至少,他(她)目前来说还是爱你的。

赶紧仔细想想,最近几天有什么地方惹他(她)生气了,又或是哪儿做错了,“改过自新”还不晚。

  有6-10个“是”——你一定大大地得罪了他(她)。

要不就是他(她)长期以来对你的不满已经积累到大爆发的地步了。

不过,这时他(她)的心里正在经历比较激烈的斗争,他(她)还舍不得完全丢下你不管。

所以,趁这个时候赶紧检讨一下自己吧,或是找个机会和他(她)好好谈一谈,了解他(她)最真实的想法,好好补救你们的爱情。

  有11-13个“是”——这已经是典型的家庭“冷暴力”了。

你们几乎走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他(她)已经视你如粪土,或许只是因为家庭义务或是责任仍然留在家里,但他(她)的心早已不在你身边了。

  这时,如果你仍然深爱他(她),你就应该马上千方百计使他(她)回心转意;如果你并不在乎,那么此时和平地分手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他(她)都是一件好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