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055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7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Na:

23C:

12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

H2SO4

Ca(OH)2

MgCl2

C

BaSO4

B

Mg(OH)2

CuSO4

CaO

S

CO2

C

MgSO4

KOH

NaCl

H2

SO3

D

HCl

NaOH

NH4Cl学.科.网...

O2

P2O5

 

A.AB.BC.CD.D

【答案】D

【解析】按酸、碱、盐、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D。

A.BaSO4属于盐。

B.氢氧化镁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氧化钙属于氧化物。

C.硫酸镁属于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种类。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并运用在医学上,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关于青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有机物

【答案】B

【解析】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关于青篙素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属于有机物。

故A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

B.C15H22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C.一个青篙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

3.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滤液飞溅B.

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

C.

弄脏滴管污染试剂D.

液体或晶体向外飞溅

【答案】B

【解析】A.漏斗下端没有靠近烧杯壁,滤液飞溅。

B.俯视,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

C.滴管没有悬空弄脏滴管污染试剂。

D.没有玻璃棒搅拌,液体或晶体向外飞溅。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N②Na+   ③

   ④P2O5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C.③中数字“8”表示原子核外共有8个电子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答案】B

【解析】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④⑤。

故A错误。

B.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故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的含义。

5.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A.甲、乙、丙B.丙、乙、甲

C.丙、甲、乙D.乙、甲、丙

【答案】B

【解析】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B.丙吸收水分、乙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一氧化碳反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方案。

6.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

A

检验汗液中是否有Cl-

滴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B

测量溶液的PH值

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用比色卡比较

C

除去NaOH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稀盐酸,反应后蒸发

D

鉴别木炭粉和CuO粉

加入稀硫酸,微热后观察现象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与操作方法

A

检验汗液中是否有Cl-

滴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生成沉淀,不溶于硝酸。

故A正确。

B

测量溶液的PH值

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用比色卡比较。

故B正确。

C

除去NaOH固体中的Na2CO3

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过滤。

故C错误。

D

鉴别木炭粉和CuO粉

加入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微热后观察现象。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设计。

7.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作用只能是加快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H4=C2H4+2H2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是分解反应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

【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作用只能是改变反应速率。

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H4

C2H4+2H2。

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是分解反应。

故C正确。

D.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示意图的含义。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学.科.网...

C.t3℃时,a点的甲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浓度低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相等的,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乙物质更加陡峭,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乙物质更大,所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方法不唯一,如果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剂质量将减少;D甲和乙物质溶解度变化随温度变化相差较大,所以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来提纯甲。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

溶解度曲线类型的题目属于中考的热点题目,可以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比较单一,审题须细心。

9.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C。

A.PH应逐渐升高最后等于7.故A错误。

B.硫酸锌质量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故B错误。

D.溶液质量,先增加后不变。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添加在食品中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环保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帮助增产

用Ca(OH)2中和酸性土壤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公共交通、共享单车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碘--防止患甲状腺疾病。

故A错误。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添加在食品中。

故B正确。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环保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帮助增产

用Ca(OH)2中和酸性土壤。

故C正确。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公共交通、共享单车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安全,化学与农业,化学与环保等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5分)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里水的颜色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下图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进气管口是____端(填“a”或“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图甲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集气瓶底不放入少量水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高锰酸钾进入到水槽(3).a(4).B(5).CaCO3+2HCl==CaCl2+CO2↑+H2O(6).石蕊试液变为红色(7).Ca(OH)2+CO2═CaCO3↓+H2O(8).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9).溅落的高温熔融物引起集气瓶底部炸裂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装置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里水的颜色变为紫色,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高锰酸钾进入到水槽;若用下图装置来收集一瓶氧气,进气管口是a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为红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4)图甲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在集气瓶底不放入少量水的后果是:

溅落的高温熔融物引起集气瓶底部炸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原理,收集方法等知识。

12.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黑色固体单质,D是红棕色固体,E是红色固体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气体G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Y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学.科.网...

(3)C物质固态时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产生气体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O

(2).H2(3).3CO+Fe2O3

2Fe+3CO2(4).还原剂(5).制冷剂(人工降雨)(6).Fe+CuCl2==Cu+FeCl2(7).置换反应(8).金属铁与过量的盐酸反应

(3)C物质固态时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制冷剂(人工降雨)。

(4)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Cu+FeCl2。

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5)产生气体G的原因是金属铁与过量的盐酸反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13.将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20克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写符号)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克。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Na+Cl-;

(2)1.6;(3)7.3%

【解析】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Cl-。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16g×10%=1.6克。

﹙3)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1.6g20g×x

x=7.3%.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