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613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docx

轧辊系列问题解决方法

什么是检测?

答:

检测是"检验"与"测量"的统称。

所谓"测量",就是将被测的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数量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如果以Q表示被测量,u表示计量单位,二者比值为x=Q/u,则有

                      Q=Xu

即测量所得量值为用计量单位表示的被测的量的数值。

所谓"检验",通常是指采用"综合量规"(如轧辊辊型测量样板)检查被测要素是否在图样上规定的公差带内,从而判断其合格与否,而不要求确切知道被测要素的具体尺寸。

返回顶部

为什么要对轧辊实施检测?

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正确的检测轧辊是认识轧辊几何形状及其精度状况的基本手段。

通过检测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1)、正确判断轧辊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即判断其合格性。

(2)、根据测量得到的尺寸误差值,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工艺,以保证和不断提高轧辊的加工精度。

对轧辊检测的基本要求:

一是准确性,即对轧辊的检测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实现检测的目的。

二是经济实用性,在检测中所花费的代价,是轧辊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经济合理的方式方法,在保证轧辊质量的同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返回顶部

对轧辊实施测量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

对新制造的轧辊,要测量轧辊的各部分尺寸,主要包括:

轧辊总长;辊身长度与直径;轧辊轴颈的长度、锥度与直径;轧辊两端轴头的各台阶长度与直径;轧辊辊身与轧辊轴颈及各台阶圆柱的同轴度等。

对于轧钢厂正使用的轧辊,由于轧钢过程中辊身上辊型的磨损,下轧机后要测量轧辊的磨损量,以确定其在磨床上修复辊型时的磨削量。

对于磨削后的这些轧辊要重点测量:

辊身直径;辊型误差;以及辊身工作圆与支承圆(轴颈)的同轴度等。

返回顶部

为什么在生产中要测量轧辊的同轴度?

答:

轧钢时轧辊的辊身工作圆轴心如果与支承圆(轧辊轴颈)轴心不同轴,将导致轧机运转不稳定。

如轧制板带钢,轧制时就会产生厚薄不匀、波浪弯曲、凸凹边缘,不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还会减少轧机、轴承等机件的寿命。

对加工后的轧辊,其工作圆轴心与轴承支承圆轴心是否能满足同轴度的要求,则必须通过测量来实现。

返回顶部

测量轧辊的同轴度常用测量方法有哪些?

答:

目前常用测量方法有两种:

(1)、将被测轧辊支撑在加工机床上测量。

若是使用带有的测量系统的高精度磨床测量轧辊同轴度,其测量精度较高,但由于这种磨床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只有一少部分生产厂家具备这种条件。

现在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磨床不带测量系统,在这种磨床上测量轧辊同轴度,就需在机床溜板上安置量表,用量表在被测轧辊的多个截面的不同方向上按测量跳动的方法来测量,读出各截面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取其中的最大差值数据视同轧辊的同轴度误差。

用这种方法测量,机床的自身跳动误差带入测量结果,其测量精度不高,且测量时必须在机床上进行,麻烦又浪费资源。

(2)、用便携式的专用轧辊同轴度测量仪测量。

由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生产的"ZTC系列轧辊同轴度测量仪"就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轧辊同轴度的便携式测量仪器,仪器的结构形式与测量原理(见下图)。

由于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且不受现场有无机床的限制,现在已经有数十家板带生产厂(如本钢、唐钢、天钢、攀钢等)采用该方法测量轧辊的同轴度。

返回顶部

ZTC系列轧辊同轴度测量仪是如何使用的?

答:

使用该仪器测量轧辊同轴度有两种测量方式:

(1)、静态测量:

手持仪器绕静态的轧辊测量。

(2)、动态测量:

在机床上轧辊慢速转动时,手持仪器测量。

其操作方法是:

(1)、将仪器放在被测轧辊正上方的适当位置,使测架体上的测量定位面与被测轧辊的辊身(或轧辊轴承安装位)接触。

(2)、旋松两横梁紧定螺,左、右移动横梁至适当位置,将两横梁紧定螺旋紧。

(3)、旋松左、右两测量杆紧定螺,调左、右两测量杆向下,使两测量杆测头一个与被测轧辊的辊身接触并受到一定的压缩(在百分表量程的中部位置),另一个与被测轧辊的轴承安装位置接触并受一定压缩(也调整到百分表量程的中部位置)推拉仪器绕轧辊小幅来回转动,使仪器定位板的定位面确实都与轧辊辊面接触,转动两百分表的表盘,使表盘"0"位刻线都与量表指针对正。

(4)、仪器绕轧辊相对回转一圈(静态或动态),两量表读数(通常其中一表的读数还为"0")的最大差值即为轧辊的同轴度误差。

(5)、为防止轧辊轴向尺寸变化影响测量结果,测量时可将仪器轴向定位(设计有轴向定位装置)。

返回顶部

为什么要测量板带钢轧辊的辊型

答:

在板带钢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提高板带钢的质量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持生存、保持发展的重要条件。

要生产出"尺寸精确板形好、表面光洁性能高"的板带钢产品。

轧辊的辊型设计、控制与检测就至关重要。

随着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轧制某种材质的材料,轧辊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辊型,才能保证轧制时辊缝均匀一致并生产出高质量的板带材,也日趋成为定数。

目前设计的板带钢的辊型是在保证辊身每一横截面圆度好的前提下,沿辊身长度方向上的凸度、凹度、波度(如S型)、锥度等几何参数。

经磨削后的轧辊,或轧制一定数量的板带材后的轧辊,还能否满足这些设计参数要求,就必须通过测量来检验。

返回顶部

测量板带钢轧辊的辊型常用测量器具有那些?

答:

(1)、千分尺

(2)、鞍式辊型测量仪

(3)、轧辊多参数测量仪

(4)、高精度智能辊型测量

(5)、带有测量系统的高精度磨床

返回顶部

测量板带钢轧辊辊型的现状如何?

答:

自五十年代起,板带钢轧辊辊型参数一直采用千分尺和马鞍仪测量。

千分尺只能测量直径,主要有弓形架、固定测量砧和测微螺旋读数装置组成。

马鞍仪只能测量轧辊辊身的轴向形状,主要有鞍式滑车、V型尺架、调整滑座等组成。

由于这两种测量器具都是采用调整对径测量,都存在结构大、精度低、测量范围小、测量参数单一,要求操作者素质高和不能动态测量的不足,很难适应现阶段对轧辊辊型测量的要求。

近年来已有不少板带钢生产厂家使用了安装有辊型测量系统的轧辊数控磨床,这种设备加工和测量精度都很高(可达μm级,甚至更高),自身配置有计算机,具有测量过程半自动化、数据处理、显示辊形曲线、显示辊径尺寸、数据存储及打印等功能。

但由于这种设备价格昂贵,进口一台高精度轧辊数控磨床需上千万元人民币,制约了实力不太雄厚的中小企业的购置使用。

几年前,由武钢热轧厂提出研究课题,军械工程学院、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共同研制开发了"ZDC系列轧辊多参数测量仪",它是一种能准确迅速测量板带钢轧辊(不适用于CVC轧辊)多种参数的新型仪器。

该仪器为国家专利技术,已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定型鉴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型式批准"并颁发了生产许可证。

目前,也已有上百家板带钢的生产企业测量轧辊辊型使用了该仪器。

经冷轧、热轧宽带厂(武钢、本钢、攀钢、鞍钢、太钢、天津薄板等)、窄带厂(承钢、凌钢、杭钢、天钢、成钢、唐钢等)、中厚板厂(舞钢、邯钢、济钢、南钢、上钢、太钢、重钢)等上百家钢厂使用,大家一致反映,该系列测量仪构思新颖、设计巧妙、原理简单、体小质轻,具有较好经济性。

测量快准、实用方便,达到和超过同类任何仪器水平。

使用它不仅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更有利于保证辊型质量。

是减少配辊事故,提高轧板质量的好助手,是测量轧辊的强有力工具。

最近(2003年),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与本钢热连轧厂联合研制开发了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形测量仪,该仪器是一种测量板带钢生产中的柱体轧辊辊形(如S型、凸度、凹度、锥度等)的高精度智能测量仪器(适用于CVC轧辊),已获得国家专利。

该仪器由于采用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小质轻、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配有接口,便于和各种计算机相连,实现测量的智能化;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的特点。

2004年,本钢热连轧厂在具备了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形测量仪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带钢生产厂家共同关心而又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轧辊自身温度(有时存在热凸度)对轧辊辊型测量的影响有多大?

针对该问题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已研制出"带温度测量的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形测量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返回顶部

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形测量仪的结构形式如何?

具有哪些特性?

测量原理是什么?

如何进行数据处理的?

答:

结构形式:

仪器共有六大部分组成(见下图)

1-鞍车测量架体2-专用电脑电器箱3-电源充电器

4-上位计算机5-专用打印机6-脉冲测长机构

仪器的性能特点:

(1)、上图中的鞍车测量架体、专用电脑电器箱、脉冲测长机构三部分构成测量体,使仪器具有便携机动性(见现场使用图片);

(2)、带刻度滑动臂及四轮可滚动鞍车,使仪器测量范围可调和操作方便、测量稳定;

(3)、滑动臂上轧辊的对径位置上前后安装了两组(4个)高精度电测量传感器,使仪器测量过程中具有"和差补偿",测量精度更高(分辨率:

0.001mm、示值误差:

0.003mm);

(4)、仪器设计有测量长度脉冲编码器机构,使得轧辊轴向测量步距的高精度及测量点数的可选择;

(5)、配置有专用电脑电器箱,使得仪器具有操作"可人机对话"、"输入轧辊各种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自动采取数据"、"数据处理"、"存储测量结果"、"显示和传输各种数据"的功能。

配置上位计算机后,可实现"建立理论辊型曲线"、"存储大量轧辊数据"、"数据分析处理"和"打印实测、理论及误差曲线"等智能化功能。

测量原理:

见下图

数据处理方法如下图所示

  ①零点:

仪器在右端各路独立调零,确认后自动测零点。

  ②测量值:

测完零点后可以移动测量仪,每移动一个步距,自动进行一点测量。

  ③测量时A和B、C和D通过专用电脑电器箱内的"加法器"各合成一路。

每个测量点一组两个数据。

测量值Vab=Vab′-Vab0,Vab′是未去除零点值的数据;

Vcd′=Vcd″-Vd0,Vcd″是未去除零点值的数据。

  ③数据处理值:

每数据点一个数据,(K-n+1)个测量点,(K+1)个数据。

右开始段,Vi=Vab(i),i=0,1,2,…,n-1

覆盖段,Vi=[Vab(i)+Vcd(i-n)]/2,i=n,n+1,n+2,…,k-n

左结束段,Vi=Vcd(i-n),i=k-n+1,k-n+2,…,k

其中,Vcd是经过处理的数据。

处理依据的是客观一致协调条件:

在覆盖段右端点处有两个测量值:

Vab(n)和Vcd′(0),两者实际应该相等,但由于AB和CD两组传感器测零点时轴向位置不同,使得Vab(n)和Vcd′(0)未处理前不等。

由于Vcd′(0)=0,说明Vab和Vcd由于零点位置不同造成的基准差值为Vab(n),

所以有Vcd(i)=Vcd′(i)+Vab(n),i=n,n+1,n+2,…,k-n

返回顶部

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形测量仪的上位计算机能做哪些工作?

答:

上位计算机安装有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研制开发的,在WindowsXP系统下运行的"轧辊辊形测量处理系统"专用软件。

开机后显示"桌面",在桌面上有"轧辊辊形测量处理系统"图标,双击该图标进入该系统,界面显示"欢迎使用GX-1型轧辊辊型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及选择"菜单",内容包括:

"数据传入"、"辊形数据查询"、"理论辊形曲线输入"、"导入数据"、"返回选择"、"退出"。

数据传入:

选择"单辊数据传入"或"全数据传入"。

传入内容包括"轧辊编号"、"施测序号"、"轧辊测长"、"测量步距"、"检验员"、"检验日期"等设置内容及"协调处理"后的数据。

传入完毕后返回前页菜单。

辊形数据查询:

进入该页面后应显示"以时间为顺序前在后、后在前"的一个列表,内容包括"轧辊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该三项内容又可列为选择项,选择某一项后,显示该项对话框,输入对应内容,显示该内容的列表。

查找到列表中选项的内容,双击后调出该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显示误差曲线及数据(最大值及点序、最小值及点序、最大误差),显示界面见图1(示意,还应包括设置内容)。

图1

图2

在此界面状态下设置有"打印"和"与理论辊形曲线比较"选择功能。

"理论辊形曲线"要事先设置,可设置成多种,以不同的序号表示,以便选择。

选择后经处理界面显示见图2。

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理论辊形曲线"与"实测辊形曲线"的比较处理,输出"比较误差"及"比较误差曲线"。

理论辊形曲线输入:

设计为"人机对话"的'人工输入'和"计算机输入"的可选择方式。

理论辊形曲线模型数据由用户提供或用户自己输入,建立多少条曲线不限。

对于“带温度测量的便携式高精度智能辊型测量仪”,增加了在测量轧辊辊型曲线的同时可测量轧辊表面的温度(0℃-350℃)数据,并能建立沿轧辊线方向的温度曲线,且将该曲线叠加在辊型曲线的坐标图内。

上位计算机除实现轧辊辊型测量与处理的功能外,还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日常管理工作。

返回顶部

ZDC系列轧辊多参数测量仪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其结构特征如何?

它的数学模型(测量原理)是如何建立的?

答:

主要用途:

(1)轧辊磨床(或车床)上,动态(轧辊磨削过程中)和静态测量轧辊的辊型(凸度、凹度、锥度等)和直径。

(2)上、下轧辊的配辊操作。

(3)轧辊上轧机前的配辊检验(测量下轧辊不需吊去上轧辊)。

(4)测量轧辊在轧机内(停轧状态下)和轧制后的磨损量、表面伤痕、脱层深度。

(5)探索轧辊的磨损规律、测量轧辊的热凸度等。

仪器的结构特征

该系列测量仪(见图)的测架体为整体铸造铝镁合金弓型架,其大小根据被测件而定,能适应被测轧辊直径变化范围Φ18~Φ2000mm(通常每100mm范围设计成一种规格),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左右两扶向定位板用螺丝固定连接,定位板与被测工件的接触处采用高速工具钢(W18Cr4V等)材料。

测量杆安装在测架体上中部的圆孔内,根据被测件的大小可上下调整。

其上端安装有测量表(也可安装电测量传感器,配置计算机,实现数据处理、显示辊型曲线、打印和数据存储功能),通过测量杆内部的导向传动杆与测量头相连。

用测架体中部的旋扭固定测量杆的位置。

测架件体中部侧边附加安装游标测量尺,可测量轧辊直径。

数学模型的建立

从上表可知,当切顶角2α=60°时,h=R,那么Δh=ΔR。

由上式可知,被测轧辊(圆柱体零件)直径D(D=2R)是切顶角2α及切顶点至被测件表面的垂直距离h的函数。

通过测量切顶点到工件表面的变化量可达到测量辊径的目的。

而当切顶角2α=60°时,Δh=ΔR,即量表指示的变化量等于被测圆半径的变化量。

若沿轧辊辊身轴向测量,就可方便的测出轧辊辊型。

同时,若仪器选用大量程量表或安装游标测量尺,再利用标准圆标定直径起始值后,就可以测量轧辊直径(D),D=标定值+2倍测量尺读数。

返回顶部

怎样使用轧辊多参数测量仪测量轧辊的各种参数?

答:

(1)、测量前的准备

  a、将测量仪从仪器箱中取出,擦拭测量杆及测量定板上的涂油。

  b、将量表(百分表或千分表)安装在测量杆上的端的连接孔中,当量表测头与内传动杆接触时旋紧量表紧定螺,将量表固定。

  c、"0"位调整

将仪器骑放在被测轧辊上(见下图),旋松测量杆旋钮上下调整测量杆,使测量头与被测轧辊相接触并受一定的压缩(最好在量表量程的中部)时旋紧测量杆旋钮。

手持仪器,绕轧辊圆周方向(或左、右方向)推拉仪器,使仪器测量定位板的定位面四点同时与轧辊接触时,转量表表盘使表盘"0"位与指针对正。

  d、测量及读数方法:

将仪器放在所选测量截面上,使仪器测量定位面与轧辊同时接触时量表上读取数值。

如果第一测量截面处量表指示为"0",第二次测量截面量表指针过"0"位,停留在顺时针方向,表示第二次测量位置的轧辊直径比第一次测量处的直径小。

指针指不到"0"位时,表示比第一次测量截面处的直径大。

因测量仪已设计为量表示值变化量等于被测轧辊直径变化量的二分之一,故有仪器沿辊身全长范围测量时,量表示值变化量即为轧辊辊形变化量。

(2)测量参数与测量点的选择

  a、锥度测量

在轧辊的两端截面各测一次,两次读数之差2倍为两截面的直径差(测量锥度时仪器的测量头应放在轧辊的两端部位)。

  b、凸凹度测量

测量两端截面后,再测量中间截面与之比较,即可知轧辊的凸、凹情况。

  c、辊形曲线测量

在轧辊辊身方向多个截面测量,并将各截面对应测量的读数记下,绘制出的曲线即辊形曲线。

(可推仪器沿辊身轴向滑动,也可测一截面,拿起仪器一次。

  d、椭圆度测量

将仪器被测轧辊上,轧辊转动(或仪器绕轧辊转动)一周量表指示的最大变化量即为椭圆度。

  e、磨辊时的上下配辊操作

在磨好辊上使仪器对"0"位后,再磨需配的辊时,用该仪器进行反复测量,并调整磨削量,直至仪器仍指示为"0"位。

(可实现上、下辊"0"对"0")。

  f、轧机上下配辊的检验。

测下轧辊不需吊去上轧辊,仪器可以从侧边测量。

  g、轧辊的表面脱层深度测量

将仪器放置在被测轧辊上,测量头在不脱层与脱层两处测量,读数之差即为表面脱层深度。

  h、直径测量

将仪器放在所选测量截面上,使仪器测量定位面与轧辊同时接触,推直径测量尺杆与被测轧辊的辊面接触时,在测量尺上读取数值(X)

被测轧辊直径(D)=标定值+2倍测量尺读数(X)

返回顶部

如何用鞍式辊型测量仪(马鞍仪)测量轧辊辊型?

答:

用马鞍仪测量轧辊辊型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测量方法。

测量时首先根据被测轧辊的大小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马鞍仪。

然后对仪器进行调整:

(参见下图)将仪器放置在被测轧辊的正上方,使鞍座上的四滚轮都与被测轧辊的辊面接触;调整定位重锤使其定位端部在被测轧辊的最大直径附近将其固定;安装调整百分表及其滑座,使百分表测头与被测轧辊的辊面接触,并使百分表测量杆受到一定压缩(量表指针在量程的中部附近)将其固定。

仪器调整完毕后,推拉仪器沿轧辊轴向移动,由于测力定位重锤的作用,在仪器移动时保证了重锤杆的端部始终与被测辊面接触,当被测轧辊直径变化时,测量表即指示出变化量。

为保证仪器能测量到轧辊的两端,测量时一般应该在轧辊的中部两次调整"0"位,先测量轧辊的左(右)半部,再测量轧辊的右(左)半部。

返回顶部

通常的轧辊轴颈锥度的锥度值是多少?

答:

1/5、1/5.647058、1/10、1/12、1/30等。

返回顶部

如何测量轧辊轴颈锥度?

答:

用轧辊轴颈锥度测量规与千分尺配合测量。

因为轧辊轴颈锥度测量规是按被测轧辊的轴颈锥度(如1/10、1/30等)要求制作的标准锥度块,测量时标准锥度块在扶向架(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生产的轧辊轴颈锥度测量规带磁力定位装置)及定位杆的共同作用下,保证其支撑面与被测轧辊的轴颈面确实接触,并使标准锥度块的中心面与轧辊的轴切平面重合。

如果被测轧辊的轴颈锥度准确,则轧辊轴颈锥面的下素线与标准锥度块的上测量平面中心线就形成平行关系,通过千分尺测量其平行性,就可知道轧辊轴颈锥度是否正确。

对于轴颈锥度准确的轧辊,根据轴颈锥度测量规的已知参数,就可计算出轧辊轴颈测量截面的直径。

测量计算方法如下:

返回顶部

为什么要检测轧辊的轴承箱参数?

答:

轧辊的轴承箱是连接轧辊并将轧辊放置于轧机牌坊的中间部件,其尺寸精度和形位误差只有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保证轧机的机械装配关系正确,轧机才能正常运转,才能轧制出高质量的产品。

因此,严格检验新生产的或使用中磨损的轧辊轴承箱的各参数是极其必要的。

返回顶部

怎样检验轧辊轴承箱(与轧机牌坊配合处)的外尺寸?

答:

轧辊轴承箱与轧机牌坊配合通过安装在轧辊轴承箱体外面的衬板来调整配合间隙,轧机工作过程中其磨损程度是不均匀的,通常边部磨损严重而中间磨损很少。

而用一般千分尺测量检查时,由于尺架中部大圆弧的干涉,只能测量轴承箱的边部尺寸,而中部尺寸测量不到,致使检测结果失真。

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生产的仿型外测量千分尺,由于它们形状和尺寸根据轧辊轴承箱制作,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测量方式见下图:

返回顶部

为什么要测量轧辊的轴向各长度尺寸(台阶长度)?

答:

轧辊台阶的长度尺寸,是轧辊产品加工、验收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现代化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如CVC轧机就是靠上下工作辊(两个"S"形辊)的轴向相对移动(即窜辊)来实现轧辊辊型变化的。

这类轧辊,它们的轴向各长度尺寸只有达到足够的精度,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来测量这些尺寸,以判别它们的合格性。

返回顶部

测量轧辊的轴向各长度尺寸(台阶长度)常使用哪些测量器具?

答: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轧辊,可用钢板尺或综合量规(尺寸样板)测量。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轧辊,可用数控机床上的测量设备或河南省商丘市计量测控研究所生产的轧辊台阶长度测量尺测量。

返回顶部

如何使用轧辊台阶长度测量尺测量轧辊的轴向各长度尺寸?

答:

本系列测量尺具有二维移动和磁力定位的功能。

结构形式(见下图)

操作方法

(1)擦净测量尺,特别是测量定位面及测量杆测头部位的涂油和赃物。

(2)选择轧辊上的测量起始端面,并根据轧辊台阶直径变化的大小调整高低调整尺(测量杆)的位置。

(3)测量:

将测量尺的测量定位面轻轻与被测轧辊测量起始端面接触,借助于定位磁体使其有一定的吸合力,左手持测量主尺的左端,右手推拉测量尺框,使测量杆下端的左面(或右面)与被测轧辊的另一测量面接触时,读取测量尺上的游标读数(用右面测量时应加测量头宽度)。

注意:

测量时高低调整尺杆要在被锁紧状态,各测量面都要擦试干净。

经常在平板面上检查测量尺的零位(或起始位),不可随意调整和松动零部件。

返回顶部

跨辊身的大长度尺寸如何测量?

答:

对于跨辊身的大长度尺寸测量可采用下图所示方法:

用固定尺寸的连接体,左、右两端各连接一个二维测量尺,测量尺寸=左测量尺读数+右测量尺读数+连接体尺寸。

有些轧辊,跨辊身的大尺寸要求精度很高,(如宝钢的1420、1580轧机的轧辊,其中有一尺寸为3米负0.2毫米的公差,跨辊身且不在一个测量平面内。

)用一般方法很难测量,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用标准尺寸(标准长度杆或大量块组成)校对测量尺后"比较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