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086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2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3页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3页
亲,该文档总共1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附图11:

主体工程措施典型设计图;

附图12:

道路综合防治图;

附图13:

工业场地及弃渣场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图。

1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1项目概况

xxx省xxx县xxxx石料厂(以下简称“xxx县xxx石料厂)位于xxx县xx乡xx村委会辖区范围,东邻永仁边界,南邻赵家店烂泥田,西邻赵家店石板箐小组,北邻永仁大田房。

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XXX~XXX,北纬XXX~XXX。

矿山至xx乡运距约7Km。

距xxx县城公路运距30Km,地处XXX公路旁,交通较为方便,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xxx县xxx石料厂矿区由4个拐点圈定,面积0.024km2,开采深度1885m~1960m,矿区内资源储量为34.16万m3(87.45万吨),设计利用资源量为33.47万m3,设计采出矿石量30.74万m3。

xxx县xxx石料厂设计开采规模为3万m3/a,属小型矿山,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1年。

xxx县xxx石料厂销售产品为建筑用块石、碎石料。

购买单位或个人自行组织车辆到矿山堆料场拉运。

xxx县xxx石料厂由矿山开采区、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办公生活区、弃渣场及配套设施区组成,占地面积4.12hm2。

占地林地、草地及荒山(主要为岩石裸露地表)。

其中占用林地1.13hm2,占用草地1.11hm2,占用荒山1.88hm2。

工程占地中,永久占地4.11hm2,临时占地0.01hm2(临时占地主要为辅助设施区占地)。

工程建设期间将产生土石方开挖总量约7627m3,其中表土596m3,矿石4004m3,其它土石方3027m3;

挖方中用于回填3027m3,可利用矿石4004m3,废弃表土596m3,废弃表土将堆放在弃渣场,用于矿山封场绿化时覆土。

矿山在生产运行期间,矿山设计规模为3万m3/a,剥采比为0.03,每年产生剥离量约900m3,矿山服务期内共将产生剥离及废土总量9222m3,剥离物中主要为表层土和土石间废土,堆放于弃渣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

xxx县xxx石料厂由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

项目总投资约2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98.64万元。

矿山建设期设计为6个月,计划2010年10月开工,2011年4月完工,2011年4月投入试生产,2022年4月封场。

1.1.2项目建设必要性

随着xxx县公用、民用建筑的发展,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料的用量不断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不仅企业盈利,还可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税收,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增加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

因此,该采矿山对普通建筑材料用砂岩矿生产石料的开发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同时也能解决xxx县建材市场手缺口。

1.1.3项目前期工作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

xxx县xxx石料厂为新建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前,本项目已取得了《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备案证(XX备案[XX]XXX号)获得核准,完成的设计资料有《xxx省xxx县xxxx石料厂普通建筑材料用砂岩矿勘查地质报告》、《xxx省xxx县xxxx石料厂普通建筑材料用砂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目前工程还未动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专题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编制,业主正积极开展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本工程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单位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6月委托我单位进行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编制工作。

接到委托任务后,我单位按照有关规范及要求于2010年6月开展了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及报告编制工作,于2010年7月初编制完成了《xxx县xxx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送审稿)。

根据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5号),xx水利局于2010年8月27日组织对该报告书的评审,与会专家对该报告书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编制单位组织相关技术力量根据与会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于8月下旬完成《xxx县xxx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报批稿)。

在方案编制、送审过程中,设计单位得到了xxx县水务局、工程建设单位、方案评审专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1.4项目区概况

矿区位于xxx高原中北部,为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山顶浑圆,山脊呈长垅状,总体地势南部高,东部低,自然坡度为5°

~50°

矿区附近最高点为矿区西北部山顶,海拔为2020米,最低点为东北部山谷底,高程约1770米左右,相对高差约250米。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项目区地处xxx县北部的昙华山山体斜坡区,有干湿分明,总体湿润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14.9℃。

年降平均雨量为1300mm。

年平均日照时数2488.4小时,年蒸发量为2610.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8%,以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3.9m/s,全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58.4天。

矿区属xxx水系,位于xxx次级支流xx河上游左岸斜坡地带,区内地表水不发育,矿区两侧树枝状支沟发育,均无常径流。

项目区一带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和黄棕壤。

项目区及项目区周边主要乔木树种有xxx松、旱冬瓜、西南桦、栎类等;

主要灌木类有厚皮香、棠梨、杨梅等;

主要草种类有野青草、野古草、灰金草、紫草、五爪金龙、旱茅等,项目区内森林覆盖率20%。

根据水利部〔2006〕第2号文“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和xxx省人民政府xxx〔xxx〕xxx号文“x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xxx县xxx石料厂所在的xxx县属国家级长江流域金沙江下游重点治理区,同时也是xxx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中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的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Ⅰ级标准。

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允许流失量为500t/km2.a,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强度为1599.9t/km2.a,属轻度侵蚀。

1.1.5方案设计深度、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xxx县xxx石料厂主体工程设计已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主体设计达到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工程还未开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4月。

工程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xxx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Ⅰ级标准,结合项目区及工程特点确定防治目标为:

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植被覆盖率27%。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分析:

①从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占地性质、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生产运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等评价分析,工程选址不在国家划定的相关敏感区范围内,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工程选址的基本要求。

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本工程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

②主体工程未开工建设,现阶段新建工程未造成任何水土流失,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从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中已考虑的水土保持措施,具有减少径流冲刷、保持水土的功能。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方案从综合防治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对主体工程中不到位的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作典型的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针对该矿建设生产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特征,在综合分析评价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对各区的预防保护,建立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量。

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主体工程的建设无制约性因素,是合理可行。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xxx县xxx石料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工程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27hm2,工程建设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4.12hm2,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15hm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两个防治区,即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又分为矿山开采区、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进场道路、弃渣场和辅助设施区。

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xxx县xxx石料厂项目因建设活动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为4.1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2.24hm2。

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94hm2,运行期水土流失面积为2.71hm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为3.79hm2。

本项目共产生土石方开挖总量约324249m3,其中剥离表土及矿石间夹土9818m3,矿石311404m3,其它土石方3027m3;

挖方中用于回填3027m3,可利用矿石311404m3,废弃剥离表土9818m3(松方13255m3,松方系数取1.35),废弃剥离表土堆放在弃渣场,用于矿山封场绿化时覆土。

预测时段内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2597.37t,原生水土流失量为827.44t,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769.93t,矿山开采区及弃渣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应为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

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土壤流失量增加;

(三)对景观影响。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

主体工程设计时,从矿山安全生产角度出发,在矿区边界以外设置截水沟,拦截坡面汇水;

进场道路设置排水沟,路面还考虑碎石硬化;

工业场地考虑场地硬化;

办公生活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布置建筑物,区内排水设施考虑周全,场坝还采取砼硬化,沿边还布置带状绿化;

弃渣场还布置了挡渣墙,有效的保护渣体稳定和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功效。

水土保持方案在主体工程已考虑措施的基础上,新增了矿山开采区、工业场地、弃渣场封场绿化措施,建设期间还在工业场与矿山开采区之间新增挡墙、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弃渣场主要堆渣区外围截排水沟及沉沙池,进场道路种植行道树及排水沟末端沉沙池,有效弥补了主体工程设施时对水土保持考虑不周。

(一)建设期主体工程考虑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计入水土保持方案投资的措施工程量为挡渣墙68m,截排水沟740m,绿化100m2。

水保方案新增工程措施:

本方案新增挡墙墙133m,截排水沟210m,沉沙池5个,土石方开挖454m3,土石方回填102m3,M7.5浆砌石256m3,M10浆砌砖60m3,M10水泥砂浆抹面175m2;

新增植物措施:

方案新增行道树400m,撒草绿化0.01hm2。

种植墨西哥柏200株,撒播狗牙根0.8kg。

未新增临时措施。

(二)生产运行期间,主体工程设计排水沟450m。

本方案新增植物措施:

植树种草面积3.63hm2,穴播马桑3.63hm2,栽植爬山虎6800株,撒草3.63hm2,覆土9818m3,块状整地6800个,抚育管理3.63hm2,场地清理9100m2。

无工程措施及临时措施。

1.6水土保持监测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4.12hm2,监测时段为建设期和运行期,建设期重点监测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和水土流失危害,运行期重点监测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监测主要采用以监测为主,定位调查为辅,资料收集、巡查为辅的方法进行监测,共设置5个监测点。

监测时段为2.5年,包括建设期0.5年,运行期2年。

建设期雨季每月监测1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

旱季每季监测1次。

运行期雨季每两月监测1次,旱季每季度监测一次,R24h≥50mm时需加测一次。

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xxx县xxx石料厂水土保持估算总投资78.0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5.02万元,所占比例为32.06%;

植物措施23.68万元,所占比例为30.35%;

临时措施0.62万元,所占比例为0.79%;

独立费用22.14万元,所占比例为28.37%;

基本预备费3.21万元,所占比例为4.11%;

水土保持补偿费3.36万元,所占比例为4.31%。

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42.94万元,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

运行期水土保持估算投资为35.09元,从生产成本中计列。

建设期水土保持投资42.94万元(其中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投资13.94万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29.0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20.97万元,所占比例为48.84%;

植物措施0.81万元,所占比例为1.89%;

临时措施0.16万元,所占比例为0.37%;

独立费用16.19万元,所占比例为37.70%;

基本预备费1.45万元,所占比例为3.38%;

水土保持补偿费3.36万元,所占比例为7.82%。

运行期水土保持投资35.09万元(其中主体工程设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投资4.05万元,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投资31.0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4.05万元,所占比例为11.54%;

植物措施22.87万元,所占比例为65.18%;

临时措施0.46万元,所占比例为1.31%;

独立费用5.95万元,所占比例为16.96%;

基本预备费1.76万元,所占比例为5.02%。

建设期通过实施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拟定的各种防护措施,可使拦渣率达到98%,土壤流失控制比0.7,达到方案目标值。

矿山封场后,严格按照主体设计和本方案新增措施,可使项目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8.8%,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8.8%,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7%,林草覆盖率89.1%。

1.8方案结论及建议

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免,把工程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小。

因此,从水土保持的角度看,只要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本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不大,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建议主体工程堆料区增加遮盖措施。

本方案建议下一阶段设计单位在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中要充分采纳水土保持方案中的设计内容,并进一步细化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设计。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竞标时,主体工程投标文件应包含本方案设计内容,并在标书中明确提出施工过程中如何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按照本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在项目施工基建期间,落实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措施;

落实并加强临时施工场地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本项目矿山服务期为11年,建设期0.5年,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原则规定为10年后,建设单位在方案服务期末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委托有资质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修编。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

xxx县xxx石料厂

流域管理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

涉及省区

xxx省

涉及地市或个数

xxx州

涉及县或个数

xxx县

项目规模

年开采能力为3万m3,属小型矿山

总投资(万元)

200

土建投资(万元)

98.64

动工时间

2010年10月

完工时间

2011年4月

设计水平年

2012年4月

项目组成

建设区域

长度/面积(hm2/m)

挖方量(m3)

回填利用方量(m3)

矿山开采区

2.40

建设期3504/运行期316622

建设期3354/运行期307400

工业场地

0.47

846

630

办公生活区

0.08

500

进场道路

0.25/400

2747

2517

弃渣场

0.91

/

辅助设施

0.01

30

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xxx省水土流失治理区

地貌类型

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

土壤类型

紫色土和黄棕壤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xxx松林区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

a)]

1599.9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

5.27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

项目建设区(hm2)

4.12

扰动地表面积(hm2)

直接影响区(hm2)

1.15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

2.24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2597.37

新增水土流失量(t)

1769.93

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

弃渣场和矿山开采区

防治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92

土壤流失控制比

1

拦渣率(%)

98

林草植被恢复率

99

林草覆盖率(%)

27

防治措施

分区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主体工程设计截排水沟280m,采场平台排水沟450m,本方案新增排水沟末端沉沙池1座

建设期无植物措施,生产期末植被恢复2.25hm2

方案新增挡墙46m

/建设期无植物措施,生产期末植被恢复0.47hm2

主体设计排水沟60m,方案未新增工程措施

主体工程考虑绿化100m2

主体工程设计排水沟400m;

方案新增排水沟末端沉沙池一座及外侧边坡挡墙87m

方案新增行道树200株

主体设计挡墙68m,方案新增主堆渣区外围截排水沟210m,沉沙池3座

建设期无植物措施,生产期末植被恢复0.91hm2

辅助设施区

方案新增撒草绿化0.01hm2

投资(万元)

25.02

23.68

0.62

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

78.03

独立费用(万元)

22.14

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

3.00

监测费(万元)

10.35

补偿费(万元)

3.36

方案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

地址

联系人及电话

传真

电子信箱

2方案编制总则

2.1编制目的及意义

为了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预防、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使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编制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科学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拟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各项保证措施以及监测计划,从而经济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工程建设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营,实现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

2.1.1编制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编制《xxx省xxx县xxxx石料厂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以下简称《方案》)主要目的在于:

(1)为项目建设单位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通过科学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能够为合理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编制《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文件精神,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落实防治义务,明确防治目标;

(2)为施工单位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编制《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3)为项目水土保持施工监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水土保持工程是拟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数量和进度。

《方案》明确了主要的建设内容和投资额度,能够为施工监理提供依据;

(4)为项目实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编制《方案》,提出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主要任务、监测方法和资金投入,能够为项目建设单位选择咨询服务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5)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施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防治开发建设活动产生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方案》界定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了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和投资,能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施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6)为本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产使用。

编制《方案》,能够为“xxx县xxx石料厂”建设做准备,也为将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和依据。

2.1.2编制意义

编报的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复后,具有强制实施的法律效力。

《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将纳入主体工程的后续设计中,并与主体工程相协调,实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使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地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保证主体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进步。

本《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为项目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明确了具体内容,有以下重大意义:

(1)落实《水土保持法》,水利部令第5号、第12号、第16号和第24号等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2)明确项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义务;

(3)在对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对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提出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预防、控制、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

(4)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真正实现项目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同步实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编制依据

2.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