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700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docx

八上期末考试复习题精讲

复习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

习题1.1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视觉的误差

2.长度的单位是:

_______,符号:

_________。

常用的单位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使用刻度尺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的单位是:

__________,符号:

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

________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___。

5.在测量长度或者时间时,测量值_________(一定、可能、一定不)等于真实值,我们叫它____________。

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2×10-2mm=________μm

(2)100nm=________m(3)1m=_____________mm;

(4)10μm=__________nm;(5)160mm=__________dm;(6)25dm=___________km;

(7)2×10-3km=________cm;(8)1μm=___________m.

2.请你将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_________

A.太阳的直径为7×1011cmB.原子核的半径为2×10-15m

C.人高度为1.7×103mm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km

E.万里长城全长为6.7×1012μmF.课桌长为1m

3.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

4.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

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______,课桌的宽度为0.65______,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人跑步的速度大约是8______。

5.

(1)如图,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m。

(3)如图所示,停表的分度值是______,时间是_________。

 

6.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A.17.31cmB.17.32cmC.17.52cmD.17.30cm

7.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B.82.0cmC.82.00D.820.0mm

8.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9.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A.避免测量误差B.减少测量误差C.消除测量误差D.同时避免测量误差和错误

10.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A.74.38cmB.74.4cmC.74.5cmD.74.375cm

11.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13.98cm、13.99cm、14.02cm、14.01cm、14.99cm,物体的长度记为(  )

A.13.945cmB.14.00C.13.95cmD.1.400dm

15.如下图,能正确测量出硬币直径的是()

16.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紧密地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有32匝细铜丝的铅笔的长度L=4.95cm.则正确的表示细铜丝直径的是____________。

二、运动描述

1.什么样的物体运动了呢?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正在盛开的花朵_________(是、不是)机械运动。

2.同一个物体,我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这取决于我选取的_________;它的定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同一个物体,它是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描述的运动状态一般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

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

晚上,说“乌云遮住了月亮”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正在行驶的货车中的货物,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是静止的。

4.坐在向东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若以车为参照物,他看到的树木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

5.两辆汽车同向行驶,坐在甲车里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__车开得快

6.关于参照物,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人和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

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7.小木船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B.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D.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8.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____参照物;“是船行”,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9.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参照物。

10.如图所示是“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情景,对接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八号”是________的.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________的。

对接过程中,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

(选“神州八号”或“天宫一号”)。

11.车站有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甲、乙两火车都在向西运动D.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12.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

三、运动的快慢

1.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怎么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2min行驶1200m,飞机2s飞行1000m,哪个快呢?

3.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换算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一个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10m/s=____km/h54km/h=____m/s15m/s=____km/h18km/h=____m/s

2.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v=S

/t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v不与S成正比,v也不与t成反比,即v与S、t无关

B.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

C.v相等时,S与t成正比

D.v只与S/t的比值有关

3.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4.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

5..如图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小车在0~3s内运动的路程为(  )

A.1mB.2mC.3mD.4m

6.甲、乙、丙三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分别为v甲=750m/min;v乙=15m/s;v丙=3.6km/h,其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  )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B.6.25m/sC.6.75m/sD.7.5m/s

9.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在第1s内物体的速度为_________,从第2s至3s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_,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_________,4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11.爆破用的导火线的长度为0.8m,燃烧速度为2cm/s,某人点燃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跑到距180m的安全区呢?

 

12.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13.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

已知火车运动速度不变,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

 

习题1.2

一、测量平均速度: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

如何变化?

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

(提醒: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50.0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过小,以免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__cm,tBC=_______s,VAC=________m/s.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_(填“大、小”).

二、练习: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

3.甲乙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甲乙均做直线运动,丙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经过10s甲乙相距多远?

(2)丙与甲速度相等时,甲运动的路程为多大?

(3)丙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

此时丙运动的速度

为多大?

(丙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加追上乙速度的一半)

5.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图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6.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75次/min.则:

(1)根据甲的心率为75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___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_______mm/s.

(3)乙的心率为________次/min.

7.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A.24km/hB.35km/hC.36km/hD.48km/h

8.某自动扶梯用20s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A、50sB、10sC、12sD、20s

9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主波比次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s,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s.已知某次地震震源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_______s传到我市?

10.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运动可看做是绕地心的匀速圆周运动,即相等时间内通过圆弧的长度相等.卫星绕地球完整一周所用时间叫做运行周期T,如图A、B分别为地球人造卫星,周期分别为TA和TB(TA>TB),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O为地球中心,则A、B两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至少需要经过的时间为(  )

A.TA-TBB.1/(TA−TB)C.TATB/(TA−TB)D.(TA−TB)/TATB

11.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__________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第2章声现象

习题2.1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鼓面振动时的幅度很小,不易观察,所以我们将__________放到鼓面上。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听不见。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______。

4.声音是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向前传播的。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当发出的声音和回声的时间差大于________s人们就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

6.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两条途径,其一是通过_______传声,其二是通过______传声,________效果好。

练习:

1.判断对错

(1)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

(2)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指出下列声源

(1)风声_____________

(2)雨声____________(3)读书声_____________(4)鸟类__________

(5)青蛙_____________(6)蝉_____________(7)蟋蟀______________(8)蝈蝈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4.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5.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则经过_________秒传到离开680米远的同学的耳中,如果该同学对大山喊话,至少距大山__________米,才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回声。

6.15℃的气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写出一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如果铁管足够长,可以听到_____次声响,要想分清两次声响,铁管至少要__________m。

8.一同学将耳朵贴近钢管,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结果听的同学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时间相隔了0.27s.已知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则两人间的距离为多少?

 

9.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测得第一名的成绩是11秒。

这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比,是偏好还是偏坏?

比较客观的成绩应该是多少?

(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10.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多远?

 

11.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高度是3400m,飞行速度是声速的1.5倍,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飞机在他前方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1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

 

13.一个人想估测两山之间的距离,他站在两山之间大声呼喊,2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1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速为340m/s.两山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米?

 

14.某人站在相距1200m的两山之间开了一枪,开枪后,他听到两次回声相差5s.问此人距两山距离分别是多少米?

(设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15.某同学乘坐的汽艇经过一座高崖,汽艇向高崖鸣笛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试求:

(1)若汽艇静止停泊在水面上,则汽艇距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行驶,则汽艇鸣笛时距离高崖有多远?

(3)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行驶,则汽艇上的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崖有多远?

 

二、声音的特性

1.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结论:

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__________。

2.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符号:

___________。

3.人能听到的频率的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低于20Hz的声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高于20000Hz的声音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

5.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发现,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_。

6.另外,响度的大小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同一声音离声源越近,响度___________。

7.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决定的。

练习:

1.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

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

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

2.千百年来,不论是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还是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都离不开鼓。

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鼓。

鼓,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你认为图中的鼓手们要提高击鼓声音的响度,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用更大的力击鼓,使鼓面振动振幅大些B.改变频率高一些的鼓来敲击

C.离击鼓处远一些,听到的声音就会强些D.击鼓击得快些

3.《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对王熙凤的描写: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只见得一听此声音,仆人们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原们人们都知道这是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要进来了。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也能判断谁在说话,依据是()

A.说话的响度不同B.说话的音调不同C.说话的音色不同D.说话的语气不同

4.手机拜年是时下最“闪亮”的拜年方式,小强大年三十就收到了一个同学的祝福电话,他一听就知道是小伟打过来的,他感觉音量比较小,调节了一下音量大小,声音更加清晰了,这其中先后涉及的声音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