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docx

《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料.docx

资料

《瞭望》文章:

后三峡建设发力

  纲要的实施可以看作一个信号:

经过17年的移民搬迁建设,三峡库区正迎来“后三峡工程时代”建设发力期

经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五年规划纲要》日前开始全面实施,纲要对未来五年支援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进行了部署。

在百万移民搬迁安置基本结束、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之际,纲要的实施可以看作一个信号:

经过17年的移民搬迁建设,三峡库区正迎来“后三峡工程时代”建设发力期。

关键配套工程始终同步推进

作为迄今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自1992年开工以来,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就一直同步推进百万移民安置、库区建设与发展、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性工程。

17年来,国家投入480多亿元(静态投资)用于三峡移民迁建。

在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与拼搏下,在全国各省市的共同支援下,通过外迁、后靠等多种形式,三峡库区已经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24万多人。

百万移民搬迁安置的任务基本完成,为三峡工程分期蓄水及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移民搬迁以来,三峡库区的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峡江两岸新建城市、县城13座,集镇114座,三峡地区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观,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库区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峡水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也不断加强。

实施了三峡库区上游污染防治规划,从2001年至2010年,国家投入将近400亿元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及其他相应配套的措施;建设库周绿化带100多万亩,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加剧;投入120多亿元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启动了消落带环境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了水库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2003年6月蓄水以来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的范围以内,水库的水质、泥沙、地震等方面的情况好于预期。

三峡库区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和因灾造成人员伤亡事件。

移民迁建的过程中,全国对三峡库区大力实施对口支援,自1992年以来,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济合作类项目到位资金450亿元,无偿援助社会公益类项目资金30亿元。

16年来,对口支援项目安置移民26000多人次,安排移民劳务近7万人次,培训各类人才近34000人次。

通过对口支援,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三峡库区,库区柑橘、畜牧等优势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有新的发展。

大规模移民迁建结束以后,三峡库区工作重心由移民搬迁转移到促进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上。

针对一段时间内,库区一些企业关闭破产、产业空虚,在巨额移民建设投资的基础上,中央又先后设立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电力扶助专项资金,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扶持库区产业发展。

目前各项扶持政策的“撬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三峡库区各区县主动“突围”,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逐渐走出了一条破解“产业空虚”的路子。

产业的逐渐兴起,使三峡库区经济实现了由“破”而“立”,移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统计显示,1993年至2007年底,三峡库区20个移民区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余亿元增长至3000余亿元,增长近15倍;地方财政收入由不到13亿元增长至200多亿元,增长15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00多元,增长7倍多,库区农村人均纯收入由600元增长到3500元,增长近6倍。

但库区生态承载能力有限、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仍然存在;移民劳动力就业尚不充分,移民收入偏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库区产业和基础设施薄弱,同时面临着发展与环保“两难”困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

在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需要国家三方面扶持

去年以来,中央对三峡库区工作提出“三有一新”的明确要求,要求努力使库区人民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

国家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有望投入1000亿元大中型水利建设基金,用于解决三峡库区遗留问题及“后三峡工程时代”生态建设、产业发展问题,为移民安稳致富、库区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全国对口支援库区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各对口支援省市将把对口支援资金纳入省、市财政年度预算,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援资金渠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三峡库区多位基层干部都认为,随着百万移民搬迁安置基本结束,三峡库区进入到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攻坚阶段。

移民安稳致富、库区和谐发展亟须库区结合自身的资源、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适宜产业,同时也需要国家从三个方面对库区进行扶持:

首先,三峡库区亟待建立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体系。

着力构建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库周交通、港口和码头、铁路、旅游支线机场、骨干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构建生态安全支撑体系,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加强库区水环境治理、消落区整治,加快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库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库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工业、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等。

其次,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地方政府承担能力有限,国家应按照“谁开发,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库区生态环境实施补偿,建立库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对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扶持;应该考虑出台政策,以减轻库区人口负载为突破口,通过“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劳务移民”、“地灾移民”等措施,促进三峡库区人口大量向库区外和二、三产业转移,并对库区人口实行“奖出”、“限入”。

另外,要进一步完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扩大库区对口支援成果,加快推进“输血型”支援向“造血型”支援的转变,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将重点国有大型企业纳入对口支援工作范围,对库区区县实施结对帮扶。

《瞭望》文章:

着眼“后三峡”

三峡大坝已经全线建成,百万移民已经基本完成,蓄水将至175米,主体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如今进入了检验成果的时节。

但是,三峡建设并非一劳永逸,着眼于即将到来的“后三峡时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三峡工程的论证期较长,建设期也较长,这使得当地错过了一些发展良机。

三峡工程建设完毕之后,中西部准备承接产业转移之时,库区却受制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要素不足,缺乏自我积累和“造血”能力。

安稳致富,增强产业,保护生态,是“后三峡”时代摆在库区干部群众面前的三大任务。

高山峡谷,土地贫瘠,生态脆弱,本来就承载能力较差的库区基础条件,因水库蓄水、移民迁建而更显捉襟见肘,农民生产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都面临短缺。

经过库区干部群众十多年的艰辛努力,三峡移民“搬得出”的目标实现了,但是生产生活标准还很低,产业发展不足,移民就业困难,民生大计处于攻坚阶段,“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既要承载千万人的生存发展,百万移民的安稳致富,又要承担保障“一库清水”的历史重任,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的三峡库区干部群众,正在全力以赴,探求一条符合库区特色和要求的科学发展之路。

眼下正是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如火如荼之际,经过几年的负重前行,三峡库区经济总体实现了由“破”而“立”,产业发展逐渐起步。

道远并非无途,重拾机遇,不仅需要库区自身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也需要全国上下,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受益者,防洪、用电单位的共同努力,更大力度地给予政策扶持,给予对口支援,给予生态补偿,齐心协力直面“后三峡的挑战,抓住和创造库区发展新机遇”。

《瞭望》文章:

巨型水库的生态课题

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关乎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国家淡水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的生存与发展

三峡工程完成175米蓄水进入正常运行后,大坝上游将形成一个涉及多个省市、数十条次支河流,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公里,库容超过200亿立方米,核心区包括20多个区市县、上千万人口的巨型水库。

三峡水库的生态环保问题不仅关乎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还关系到国家淡水战略储备库的安全及库区千万人的生存与发展。

三峡地区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在建坝蓄水以前就一直是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三峡工程建设初步设计时,保护和改善三峡地区生态环境就被列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三峡工程上马之前及开工以后,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水库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目前三峡水库水位已经超过160米,迄今为止工程没有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灾害。

生态环境总体较好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在移民搬迁、水库蓄水的同时,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同步推进。

先后实施了三峡库区上游污染防治规划,大大提高了库区治污能力;自2004年以来,三峡水库两岸建成库周绿化带100多万亩,有效防止了库岸水土流失加剧。

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三峡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目前整个库区已发现的崩塌、滑坡达4000多处。

为保证三峡工程安全运行,2001年以来,中央已投入120多亿元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对涉及13个县级以上城市和100多个乡镇集镇的滑坡进行了监测、搬迁避让、库岸防护,确保了库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水库运行。

为探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综合治理措施,国务院三峡办还于2007年启动了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流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农村截污、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试点示范项目及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效能评估项目的“7+1”专项计划。

 三峡水库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的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的范围以内,水库的水质、泥沙、地震等方面的情况好于预期。

次支河流水质恶化

尽管总体情况较好,但受自身地理环境所限,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长期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生态退化。

目前三峡库区人口众多、发展致富压力巨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仍显不足,蓄水以来,由于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次级河流开始出现水华现象,三峡“一库清水”面临着挑战。

据本刊记者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以后,长江干流水质基本稳定,多数河段水质逐渐变好,但次级河流污染有所加重。

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和干流较大河汊多次暴发水华,部分河段和河汊还出现大量浮萍、水葫芦等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巫山县境内3条主要一级支流在蓄水后都发生过水华。

大宁河自2003年9月以来累计发生水华30多次,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大宁河唐家湾段水华持续暴发,水体长时间变黑、发臭。

2007年4月上旬,云阳澎溪河回水区浮萍疯长,尤其是高阳段最严重,每平方米河面浮萍湿重达到5公斤,江面完全被覆盖,为此当地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打捞浮萍2万吨。

今年6月份,秭归县香溪河暴发蓝藻,持续时间10多天。

这是三峡库区次级河流首次暴发蓝藻。

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环境科学院、湖北省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专家研究后认为,主因是水体营养成分中含氮量过高,加之河水流速缓慢,藻类在适宜的温度与光照条件下疯长所致。

他们认为,库区部分支流水华已出现由河流型(硅藻、甲藻等)向湖泊型(绿藻、隐藻、蓝藻等)演变的趋势。

受访的库区环保干部、专家坦言,三峡水库次支流水质的变化,主要是由面源污染引起的,一是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的流失;二是镇场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

尤其是目前库区多数区县仅县城和个别集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而大多数乡、镇均未建设水环境项目,居民所产生的污水大多数通过溪沟直排江河,生活垃圾无法处理,造成一定污染。

消落带生态隐患有待治理

三峡工程完成175米蓄水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按照“防洪、发电,蓄清排浊”的要求,水库水位将在145米至175米之间交替变化。

每年6月至9月水位回落时,库区两侧将形成长2000多公里、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

由于水位涨落幅度过大,消落带露出成陆期正值炎热潮湿、降雨频繁的夏秋之际,易引发环境灾害。

三峡水库近几年的运行表明,消落带潜藏的库岸污染、地质脆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生态隐忧已经有所显现。

175米蓄水以后,水库消落带的水位落差和裸露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受访的环保专家和库区干部指出,在局部工程治理的基础上,应尽快启动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研究和综合治理,以防止生态隐患加剧威胁水库安全。

156米蓄水后,虽然水位涨落基本维持在十多米,但消落带潜藏的生态隐忧已经有所显现。

首先是消落带库岸地质险情露头,据万州区国土局统计,156米蓄水以来,万州段已经先后发生6起涉及消落带的库岸滑坡、塌岸,主要原因就是水位变动导致消落区库岸失稳;此外,因消落带植被淹没消失,库区两岸失去了天然生态屏障,导致更多的污染物随水土流失进入消落带,经滞留积累进入水体;消落带大面积裸露还影响到库区景观,库区主要城镇和名胜景点,如白帝城、石宝寨、张飞庙等都坐落在消落带边缘,水位大幅变动后,消落带大面积的裸岩或堆积淤泥、污染物的裸地,宛如“牛皮癣”附着在库岸上。

重庆市移民局有关人士介绍,水库蓄水后,为防止消落带生态恶化,库区采取了一些治理举措。

如国家投入近2亿元在开县新城下游拦河修筑水位调节坝,治理消落带20平方公里,确保消落带常年没入水下,解决环境污染隐患。

但有关库区环保干部、专家认为,由于库区消落带面积庞大、形态多样,工程治理的成本过高,生物治理技术进展缓慢,难以有效应对这一区域的生态问题。

目前库区绝大部分消落带仍处于“治理空白”状态。

在一些滩涂类消落带,农民还大量种植农作物,造成新的污染。

对于消落带的污染累积,库区环保、水利等部门也只能采取人工清除的办法。

175米蓄水后,三峡水库将全库运行,库区水位最大变化达到30米,消落带的生态隐患有可能进一步凸显。

多位受访的库区干部认为,应该立即启动库区消落带综合治理,尽快研究、探索出适用、有效的治理措施;在对库区消落带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区域、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有些地方适合生物治理就用生物治理,城市库岸可以采取工程性措施,有的地方可以进行生态综合治理,有的地方可以作为湿地予以保护;应该尽快启动生态修复为重点的消落带治理示范项目,对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变迁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消落带生物治理技术科研攻关的投入。

地灾治理存在漏洞

在135米蓄水之前,国家就已经投入了40亿元专项资金,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所涉及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确保了三峡工程如期蓄水、通航和发电。

对于175米蓄水线下的地质灾害处理,国家又投入了近80亿元,开展了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经阶段性检查验收和技术顾问单位评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涉水项目在175米蓄水情况下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但目前库区还存在一些因为治理不到位或者未纳入治理规划而留下的地灾防治漏洞。

以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奉节县为例,由于二期、三期地灾治理工程没有衔接好,存在一些地灾隐患,在奉节境内300多公里的库岸沿线上,还有100多个地灾点,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位于梅溪河右岸的卧龙岗滑坡,其一号滑坡的大部分和二号滑坡的中、前部将被库水淹没,极可能导致滑坡整体下滑,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将中断奉节县新县城惟一的进出境陆路通道。

这个滑坡从2003年实施监测至今,但一直没有实施工程治理。

不仅如此,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情况变动也很大。

湖北巴东县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干部介绍,自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特别是今年汛期水库水位回落期间,巴东县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经初步调查,巴东库区共有地质灾害点198处,有滑动迹象或明显变形的42处,其中已纳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进行防治的33处,未纳入规划进行防治、发生明显变形的有9处。

受访的库区干部呼吁,175米蓄水后,在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不能只考虑二期、三期,应给予常态投入,长期进行预防、监测、治理,以保库区群众的长治久安及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行。

为此他们建议:

一是对未治理、治理不彻底以及新发地质灾害进行及时治理,治“漏”了的要补治,并对整个库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

针对库区面临的地灾形势,还要及时做好四期地灾治理项目的启动工作,为了保障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启动四期高切坡治理。

二是不能“只治不管”,加强对已防治地质灾害的后期维护管理。

对已经治理的项目,必须实行长期监测,并开展群测群防;此外,针对普遍面临的治理和监测经费不足,库区干部建议,应设立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专项基金,将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和维护费用纳入国家专项资金范围统筹解决。

库区生态承载能力面临考验

受高山、峡谷地理因素影响,长江三峡地区人口承载能力历来较差。

三峡工程实施后,因水库蓄水、移民迁建,库区大量可用土地被淹没、占用,生存容量进一步减小。

本刊记者在三峡库区调研发现,移民任务基本完成后,生态脆弱、土地量少且贫瘠的库区,既要承担保障三峡水库“一库清水”的历史重任,又要承载千万人的生存发展、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显得力不从心、进退两难。

 据初步统计,移民搬迁、建设、水库蓄水后,三峡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数达45万亩以上,目前库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50人以上,是全国平均数的2.1倍、国内同类型山地丘陵的4倍以上。

生态承载严重超“负荷”,使得急于破解移民“安稳致富”难题的库区陷入“想发展,要素不足且影响环境,不发展又影响生存”的两难困境。

生态承载能力不足,地质条件差、山高坡陡,淡水、电力、交通开发利用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库区产业发展。

移民搬迁时,国家在库区实施了柑橘、畜牧、水产、旅游四大“环境友好型”产业,但受水土资源、环保要求及景观变迁的制约,这些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仍然有限。

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也受制于水、土条件,缺少拓展空间。

云阳县经过5年开发,建设起一个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8亿元,安置2000多移民就业,但由于从长江取水成本过高,只能引来山区小型水库的水,导致一些企业经常因供水不足影响生产。

为解决移民就业,奉节县近年来依托农林、矿产资源优势,达成了一批产业引进协议,但全县找不到一片能建设厂房的完整地块,经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才获准以回填三峡水库朱依河口、治理消落区的方式获得2200亩的工业园区用地。

进入“十一五”以后,国家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库区农村种养殖业受面源污染的限制,发展规模受限,一些劳动力密集但污染治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无法进入库区。

因三峡水库是环境敏感区域,环保门槛高,一些区县费尽周折引进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最终被迫放弃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库区采访时,基层干部谈到生态与发展问题时就感到进退两难。

他们认为,在库区容量有限、人口众多、移民安稳致富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各个区县纷纷加快上马工业项目,加快城集镇的建设,实在是“救穷”“救急”的“无奈之举”。

但发展能源、化工等工业项目又必然带来新的环境隐患,城集镇扩展、农业生产发展使污水、垃圾排放量持续增加,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还不能有效治理。

亟须建立三峡水库生态补偿机制

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大半个中国、关系子孙后代的历史重任。

受访的库区干部和专家提议,中央应该考虑形成国家、库区、工程受益地区多方承担的三峡库区生态建设补偿投入机制

国家应当按照“谁开发,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库区生态环境实施补偿,从三峡发电收入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缴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库区生态环境补偿基金,采取统一划拨、专款专用,对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扶持。

 一是三峡建设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的开发建设业主,承担着在三峡工程开发建设中和三峡水库形成后,所引发的库区生态环境一系问题的主体责任,建议从发电收益中拿出一部分钱来恢复、建设、治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二是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对三峡库区给予必要的生态补偿,国家可根据库区付出的经济代价和生态环保建设负担能力不足的实际,按照受益地区的受益程度,出台相应的政策;

三是从移民、库区和谐稳定的角度考虑,国家可考虑从每年的财政增收盘子中划出一定份额,给予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必要的特殊支持;四是库区地方各级政府每年按一定比例适当安排;

期待百万三峡移民安稳致富

库区人多地少、就业岗位不足等矛盾未根本缓解,安稳致富仍然需要库区强力“突围”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

本刊记者走访看到,如今三峡工程移民“搬得出”的目标基本实现;移民迁建基本结束以后,百万移民安稳致富成为库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积极致力于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支撑体系,努力破解“产业空虚”,多途径解决移民就业和生计问题,库区产业发展逐渐起步,百万移民踏上了安稳致富的新征途。

但库区人多地少、就业岗位不足等矛盾未根本缓解,移民安稳致富仍然需要库区强力“突围”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

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三峡库区工作重点正在向产业发展转移,促进移民就业、致富。

经过多年的负重前行,库区经济总体实现了由“破”而“立”,目前库区产业逐渐兴起,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移民就业出现转机。

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以来,库区农村交通、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有所改善。

截至去年底,仅重庆库区就已经建成乡镇移民公路1735公里,建成移民柑橘果园6.4万亩和4个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帮助7万多移民发展致富;完成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040个,近30万移民从中受益;农村移民需转移的11.94万人中已实现转移就业8.24万人;通过后期扶持,关系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最现实、最急迫的困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农村移民收入逐年增加。

统计表明,重庆库区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2535元增加到2007年的3782元。

移民搬迁后,库区城镇移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均住房面积较搬迁前增加了十余平方米,达到25平方米以上,移民就业状态也逐渐好转。

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提出让每个城镇三峡移民家庭至少有一人拥有工作岗位,每个农村移民家庭至少一人在非农产业实现就业的计划,这一计划使近1万名受帮扶的城乡移民实现了就业和转移就业,重庆库区移民“零就业家庭”去年就已经全部消除。

今年以来,重庆市又实施移民区县“千名劳务经纪人、千名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工程,目前共培育移民劳务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2100多人,带动4.3万名三峡移民实现就业。

重庆库区还通过对口支援、职业教育促进库区劳动力转移,组织三峡库区向重庆主城区输出劳动力近5万人,向对口支援省市输出劳动力6万余人。

上万名三峡库区移民子女还能享受免费中职、高职教育,大批掌握劳动技能的移民子女走出库区,在重庆主城区及沿海地区找到了工作。

随着产业发展,库区城镇移民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移民就业出现重大转机,2007年底重庆库区城镇35.09万移民劳动力已就业24.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04年的20%降至9.3%,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28元。

人多地少、岗位不足矛盾仍突出

根据三峡工程建设规划,三峡水库175米蓄水以后,最终淹没库区耕园地36万亩,移民安置区内的城集镇、居民点、工矿企业及基础设施复建占用7万亩耕园地,加上近几年库区城镇建设、地灾治理、工业用地,库区丧失的耕园地总数达45万亩以上。

耕园地严重不足使库区部分农村移民生计受到很大影响。

据重庆市移民局调查,目前重庆库区农村移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8亩,其中40%的后靠移民耕地在0.5亩以下,不足0.3亩的有2.8万人,而且相当一部分土地因坡度大、地力贫瘠,基本失去利用价值。

库区移民干部认为,1999年移民政策实施“两个调整”以后,20余万农村移民外迁出库区,大大缓解了后靠安置容量不足的压力。

但目前库区“人地矛盾”仍然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外迁政策实施前就已经后靠安置的部分农村移民,因土地匮乏生活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此外,由于库区“产业空虚”仍未根本破解,移民本身缺少技能,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导致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