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890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docx

环境生态学自考资料

1、单项选择题

在污染土壤自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

A.土壤藻类B.土壤动物C.土壤微生物D.气候

好氧活性污泥法治理水体污染主要利用下列D种微生物。

A.酵母菌B.细菌C.厌氧细菌D.好氧细菌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C

A.兔子B.牛C.老虎D.羊

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A.藻类B.兔子

C.狼D.人类

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的高低应该以D作为判别标准。

A.生产力B.污染物含量

C.生态系统服务功能D.人类的健康

群落中优势度大的物种被成为C

A.大量种B.建群种C.优势种D.附属种

急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毒物的LD50,其中LD50是指 D

A.半致死浓度B.半数效应剂量C.致死剂量D.半致死剂量

一个能独立发生功能的生态系统至少应包括C

A.消费者、还原者、无机环境B.消费者、还原者、无机环境

C.生产者、还原者、无机环境D.生产者、消费者、无机环境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C

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生物圈

寒带森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寒带森林土壤中B

A.没有分解者B.分解者分解能力弱

C.分解作用强D.微生物代谢旺盛

近年来,我国很多湖泊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该现象属于C

A.种群平衡B.种群增长C.种群爆发D.种群降低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是在 A

A.张家界B.黄山C.武夷山D.峨眉山

昆虫所采用的生存对策是C

A.k-对策B.t-对策C.r-对策D.g-对策

在原生的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C

A.逆行演替B.次生演替C.原生演替D.旱生演替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平均值为D

A.15%B.5%C.20%D.10%

年轮是生物对B的适应表现。

A.光周期现象  B.气候变化  C.温度变化 D.水分变化

豆科植物根部生有很多根瘤菌,这些根瘤菌可以固氮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植物则提供给菌根生存母体,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C

A.寄生B.互生C.共生D.偏利共生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B

A.拟态B.趋同适应C.互利共生D.趋异适应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C

A.现在洞庭湖里所有的鱼B.现在洞庭湖里所有能光合作用的植物

C.2009年洞庭湖中所有的黄鳝D.洞庭湖里所有的黄鳝

氧化塘法治理水体污染主要利用下列D与藻类共生完成的。

A.真菌B.藻类C.原生动物D.细菌

下列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的是D

A.生物钟B.休眠C.双重呼吸D.警戒色

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C

A.多个种群共存B.种群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B

A.生物质能B.石油C.水能D.风能

下列属于旱生植物对陆生环境适应的是A

A.根系发达B.叶片宽大

C.通气组织发达D.贮水组织发达

“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态学原理是D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

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B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

C.牛蚯蚓鸡D.秸杆蘑菇人

人们经常说乔木、灌木和草,这是由于下列D造成的。

A.群落的镶嵌性B.群落的水平成层

C.群落的交错性D.群落的垂直成层

阿伦规律描述的是 B

A.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B.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C.动物对高湿环境的适应D.动物对光作用的适应

下列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

A.湖泊B.城市C.农田D.鱼塘

温室效应加剧不会导致D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

C.冰川融化D.大气中二氧化碳深度降低

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A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D.遗传适应

从赤道到两极,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D

A.增强B.不变C.略为增强D.减弱

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的形状为B

A.上宽下窄B.中间宽上下窄C.上窄下宽D.中间窄上下宽

动物的体形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有差异,内温动物在寒冷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大,在温暖气候条件下,身体趋向于小,这一规律是A

A.贝格曼规律B.阿化规律C.利比希规律D.阿利氏规律

下列哪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行为适应B

A.运动B.种间竞争C.防御和抗敌D.警戒色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不属于其主要体现的为D

A.种群个体数量增加B.动物活动区域扩大

C.物种的分化加快D.物种的遗传变异加速

下列几组气体中,每一组分都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B

A.氟氯碳、、甲烷、氮气B.二氧化碳、氟氯碳、甲烷

C.氧气、甲烷、二氧化硫D.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 B

A.填埋、堆肥、化学处理B.填埋、堆肥、焚烧处理

C.填埋、湿法氧化、固化处理D.填埋、焚烧、湿法氧化处理

污染后的土壤在自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动物D.气候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D

A.兔B.羊C.牛D.狗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大型消费者C

A.真菌B.植物C.肉食动物D.细菌

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B

A.寄生B.共生C.捕食D.竞争

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C

A.种类B.个体C.种群D.群落

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D

A.氧气B.氢气C.氮气D.二氧化碳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旱生植物通常A

A.根系发达,叶面积较小B.根系较发达,叶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面积较大

下列属于种群间正的相互作用的有C

A.竞争B.捕食C.共生D.偏害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LC50是指A

A.半致死浓度B.半致死剂量C.半致死时间D.半数效应浓度

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演替是A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逆行演替

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B

A.农田B.荒漠C.草原D.森林

一个猴群占据某个山头,不让其他猴群进入,这一现象在生态学中称为D

A.种群调节B.密度效应C.自疏现象D.领域行为

某种群的年龄锥体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A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下降型

生态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物种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难以长期共存的原因是D

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

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C

A.湖泊B.草原C.果园D.热带雨林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称,绿色植物属于A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下列生物种,属于分解者的是C

A.老虎B.蝗虫C.真菌D.水稻

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B解释。

A.贝格曼规律B.阿仑规律C.谢尔福德规律D.高斯假说

地衣中真菌与藻类的关系是D

A.寄生B.捕食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

环境生态学诞生的标志是(A)

A.《寂静的春天》问世B.《只有一个地球》问世

C.《人口炸弹》问世D.《保卫我们的家园》问世

人们常说某夫妻二人具有夫妻像,其原因是A

A.趋同进化B.趋异进化C.拟态D.遗传

下列属于种群间正的相互作用的有(C)

A.竞争B.捕食C.共生D.偏害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D)

A.兔B.羊C.牛D.狗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以为主。

(D)

A.真菌B.藻类C.原生动物D.细菌

()通常被看作生态系统反馈机制复杂和完善与否的一种结构上的标志(A)

A.后备力B.恢复力C.反馈D.抵抗力

(B)的生物生产力很低,所以被称为“生物学的荒漠”

A.沙漠B.海洋C.沙漠和海洋D.草原

在土壤自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

A.微生物B.植物C.植物和土壤动物D.土壤动物

群落中优势度大的为群落的。

(D)

A.量大种B.附属种C.共建种D.优势种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LC50是指。

(A)

A.半致死浓度B.半致死剂量C.半致死时间D.全致死剂量

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D)

A.生物种B.休眠C.双重呼吸D.警戒色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D)

A.现在洞庭湖中所有的鲤鱼B.现在洞庭湖中所有的鱼

C.洞庭湖中所有的鲤鱼D.1996年洞庭湖中所有的黄鳝

动物的体形随外界环境温度不同而有差异,内温动物在寒冷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大,在温暖气候条件下,身体趋向于小,这一规律是:

(A)

A.贝格曼规律B.阿化规律C.利比希规律D.阿利氏规律

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行为适应;(B)

A.运动B.种间竞争C.防御和抗敌D.警戒色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不属于其主要体现的为:

(D)

A.种群个体数量增加B.动物活动区域扩大

C.物种的分化加快D.物种的遗传变异加速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层次间能量转化效率平均为(C)。

A.20%B.23%

C.10%D.18%

环境质量的高低,应该以它对()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的标准。

(C)

A.人类B.生物质量C.人类健康D.生物

污染后的土壤在自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动物D.气候

活性污泥法治理水污染中活性污泥中的哪 种微生物为主.

A.真菌B.藻类C.原生动物D.细菌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的是 

A.兔子B.牛C.老虎D.羊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A.生物钟B.警戒色C.变色D.休眠

环境质量的高低,应该以它对    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标准.

A.植物初级生产力B.人类的健康

C.动物D.植物

群落中优势度大的物种被成为 

A.量大种B.建群种C.优势种D.附属种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层次间能量转化效率平均为 

A.25%B.10%C.50%D.30%

下面哪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绿色生物的初级生产力最低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在环境生态学的急性毒性试验中,LD50是指 

A.半致死浓度B.半致死时间C.全致死时间D.全致死剂量

在原生的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  

A.逆行演替B.次生演替C.原生演替D.旱生演替

1859年澳大利亚引进穴兔,导致草场破坏,在生态学上叫 

A.种群爆发B.生态入侵C.季节波动D.生态对策

豆科植物的菌根可以固氮提供营养,植物则提供给菌根生存母体,这种中间关系在生态学上称为 

A.寄生B.捕食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是如何进入人类体内威胁人类健康的 

A.农作物吸收后在食物链中的传递B.皮肤吸收

C.经过呼吸道吸收D.人类健康状况下降

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通常呈 

A.J型指数增长B.直线增长C.逻辑斯蒂增长D.下降增长

一个能独立发生功能的生态系统至少应该包括 

A.生产者、还原者、无机环境B.消费者、还原者、无机环境

C.生产者、无机环境D.生产者、消费者、无机环境

我国目前的酸雨属于

A.盐酸型酸雨B.碳酸型酸雨C.硫酸型酸雨D.次氯酸型酸雨

下列哪种动物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

A.人类B.兔子

C.狼D.鹰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层之间能量转化的效率平均为

A.60%B.25%C.30%D.10%

下面哪种物种的种群增长属“J”型指数增长

A.人类B.老虎C.蚊子D.大熊猫

下面哪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绿色生物的初级生产力最低 

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荒漠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现在洞庭湖里所有的鱼B.现在洞庭湖里所有能光合作用的植物

C.2009年洞庭湖中所有的黄鳝D.洞庭湖里所有的黄鳝

活性污泥法治理水污染中的活性污泥中以哪种微生物为主.

A.真菌B.藻类C.原生动物D.细菌

人体内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属于

A.偏害共生B.互利共生C.寄生D.捕食

一个能独立发生功能的生态系统至少应该包括 

A.生产者、无机环境B.消费者、还原者、无机环境

C.生产者、还原者、无机环境D.生产者、消费者、无机环境

环境质量的高低,应该以它对    的适宜程度作为判别标准.

A.植物初级生产力B.人类的健康

C.动物D.植物

2、多项选择题

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ACDE

A.能量输入输出稳定B.无有害物质输入C.结构稳定

D.功能作用稳定E.生物多样性复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ABCD

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C.物质循环

D.信息传递E.种间竞争

下列表示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的有ABCD

A.出生率B.死亡率C.年龄结构

D.性比E.生物多样性

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所采用的方法有ABDE

A.填埋B.焚化C.制作建材

D.制作沼气E.堆肥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ACD

A.鹰B.羊C.狼

D.虎E.牛

世界酸雨的主要类型有ACDF

A.盐酸型B.碳酸型C.硝酸型

D.硫酸型E.次氯酸型

种群在自然界的生态对策有CD

A.m-对策B.p-对策C.r-对策

D.k-对策E.q-对策

指示生物应具有特征的特征是ABCD

A.健康B.对污染物敏感C.有代表性

D.有多功能E.症状不确定性

下列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的是ABCE

A.生物钟B.休眠C.双重呼吸

D.警戒色E.保护色

下列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是ABC

A.《寂静的春天》B.《人口爆炸》C.《只有一个地球》

D.《计划生育政策》E.《大熊猫保护对策》

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BCDE

A.新陈代谢B.生殖C.遗传

D.反应及调节E.变异与进化

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

(234)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

从环境中分析出来的各种要素或条件单位,称为环境因子。

如:

(345)

①工业因子②农业因子③气候因子④生物因子⑤土壤因子

生命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345)

①新陈代谢②生殖③遗传④反应及调节⑤变异与进化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下列项:

(1234)

①生物生产②能量流动③物质循环④信息传递⑤种间竞争

下列()是表示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1234)

①出生率②死亡率③年龄结构④性比⑤多样性

群落中优势度大的为群落的。

(14)

①建群种②附属种③共建种④优势种

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有(123)

①兔②羊③牛④狗

在原生裸地上开始进行的群落演替为(12)

①进展演替②原生演替③逆行演替④次生演替⑤后生演替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23)

①种群个体数量增加②动物活动区域扩大

③物种的分化加快④物种的遗传变异加速⑤个体变大.

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4)

①生物种②休眠

③双重呼吸④警戒色

下列生物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34)

①大熊猫②羊③猫④狗

下列哪几项不属于物种对环境的行为适应;(24)

①运动②种间竞争③防御和抗敌④取食

在气候条件适宜时,各类型生物群落的一般规律是(14)

①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小②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位大

③群落结构简单,生态位小④群落结构简单,生态位大

⑤群落结构复杂,生态不变

下列哪几项属于物种对环境的生理适应:

(123)

①生物种②休眠③双重呼吸④警戒色

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城市垃圾所采用的方法有:

(1234)

①填埋②焚化③制作沼气④堆肥⑤制作建材

生态监测中所说的指示生物通常具有特征。

(1234)

①健康②对干扰反应敏感③有代表性④有多功能⑤反应指标的不确定性

生态工程设计的原则是(134)

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实用性③高效益④严谨的科学定量

不属于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12)

①种间竞争②捕食者③污染④温度

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实现的(234)

①信息传递②恢复力③反馈④抵抗力

生态环境背景质量的客观表征有:

(1234)

①实体性②时空可变性③可度量性④周期性

下列几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成分;(123)

①CH4②NO③CFCS④NH3⑤N2

风有很重要的生态作用,它可以导致:

(12)

①植物传粉②小型动物迁移③气候变化④水循环加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对生物种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23)

①种群个体数量增加②动物活动区域扩大

③物种的分化加快④物种的遗传变异加速

下列属于种群间负的相互作用的有(14)

①寄生②原始协作③共生④偏害

臭氧层是维持整个地球生物圈平衡的主要因素,它的破坏将可能产生下列生态危害;(124)

1.农作物减产2.水生生物生长受害

3.金属材料腐蚀4.人类健康受影响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

(234)

①卫生清理法②生物膜法③活性污泥法④浅氧化塘法

3、填空题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是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气候恶化等。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种群不仅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动态生命表又分为同龄群生命表、水平生命表或特定年龄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中所包括的项目有年龄、各年龄开始的存活数目、各年龄开始存活分数、各年龄死亡的个数、各年龄的死亡率、生命期望

概括起来,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型,一是生态破坏问题,二是环境污染问题。

关于顶级群落的学说有单顶极学说、多元顶级学说和顶级群落——格局学说。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氮氧化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

海洋生态系统通常可分为海岸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和远洋生态系统。

化学净化作用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化合和分解、吸附、凝聚、变换、综合等途径未完成。

净化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三类。

九大公害事件中发生在日本的公害事件分别是四日市气喘病、富山骨痛病、水俣病、多氯联苯中毒。

陆地生态系统按照人为影响的强度不同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目前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分别是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年龄锥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人们习惯上根据植物的形状、大小、分枝等外部特征及植物生命期的长短,把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木、附生植物和草本植物等。

森林受到破坏后,其恢复过程较缓慢,一般都要经过草本植物期、灌木期和盛林期。

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是生态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和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

生态系统的各种信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又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

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奠基阶段、建立初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

生物的生理适应包括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适应

生物的行为适应类型包括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等类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形态构造、行为、生理的适应。

生物群落可简单地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三大类。

水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等不同类型。

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有无机无毒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无毒物、有机有毒物、其他污染物等

酸雨污染主要是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污染造成的。

温室效应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自然和人为温室效应。

我国目前的酸雨属硫酸型酸雨。

物理净化作用主要是通过稀释、扩散、淋洗、挥发和沉降等途径来完成。

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等。

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共生、原始协作、互利共生等。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的扩散有三种形式,即迁出、迁入和迁移。

种群的生态对策类型包括r—选择和k—选择两种类型。

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它们被称为初级种群参数。

种群密度的种间调节包括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等形式。

种群密度的种内调节包括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等形式。

种群密度调节的途径有三个,即种内、种间、食物调节。

种群密度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种群生物学的最初来源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沃弗斯特提出的逻辑斯谛方程。

种群数量变化特征表现为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周期性、及无规律

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