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948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高频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练习题.docx

《高频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练习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频练习题.docx

高频练习题

高频选择填空判断题库

鉴于电信的同学的大题付老师会在课上划题,so画图,大题就不给答案了。

祝成功!

加油

一.填空:

1.用电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通信系统)。

2.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不同的信道有不同的传输的特性,信道的种类大体分为

(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和光信道。

3.通信系统按传输的基带信号不同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

4.全部由线性或(处于)线性工作状态的元器件组成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

5.电路中只要含有一个元器件是非线性的或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的电路,称为(非线性)电路。

6.通信系统中,输入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信号源输入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称之为基带信号。

7.无线信道是利用(自由空间电磁波)来传送信号。

8.有线信道是利用(电缆光缆)来传送信号。

9.光信道是利用(光导纤维)来传送信号。

10.把待传的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去的过程称为(调制)。

11.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一是沿地面传播,叫(地波);

二是依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叫(天波);

三是空间直线传播,叫(直线波)。

12.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直线传播,叫(直线波)。

13.通信系统的种类很多,按所用信道的不同可分为(有线信道)系统和(无线信道)系统。

14.直接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15.线性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和(频率)相同,只是幅度发生了变化。

16.非线性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波形)和(频率)分量都不相同。

17.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就可以实现(调制)。

18.传输数字信号(即基带信号为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19.正弦波高频振荡的三个基本参量为(振幅)、(频率)和(相位)。

20.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基带信号的过程。

21.无线电波通过天线传播时,只有当天线的长度与信号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辐射。

一.单项选择:

1.无线信道是利用(A)传送信号。

A.自由空间电磁波;B.线缆;

C.光导纤维;D.以上都不对。

2.超外差式接收机结构特点是具有(C)。

A.高放;B.检波;C.混频器;D.低放。

3.载波的振幅不变,用基带信号去改变的频信号的频率,让其频率随基带信号的规变化,所获得的己调波称为(B)。

A.调幅波B.调频波C.调相波D.脉冲调制波。

4.无线电波在空间的沿地面传播,叫(B)。

A.地波B.天波C.直线波。

5.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B)。

A.340米/秒B.每秒30万千米C.300米/秒D.3000米/秒。

6.依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叫(A)。

A.地波B.天波C.直线波。

7.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就可以实现(D)。

A.调制;B.倍频;C.混频;D.放大。

8.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A)。

A.

;B.

;C.

﹦.

;D.无任何关系。

9.无线电波通过天线传播时,只有当天线的长度与信号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辐射。

那么发射天线的尺寸至少应该发射信号波长

的(D)。

A.3倍;B.4倍;C.5倍;D.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用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频。

(错)

2.非线性电路在电路分析时,完全适用叠加原理。

(错)

3.非线性电路当作用信号很小,工作点取得适当,非线性电路也可以近似按线性电路进行分析。

(对)

4.载波的频率相位不变,载波的振幅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称为调幅。

(对)

5.载波的振幅不变,载波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称为调频。

(对)

6.载波的振幅不变,载波的瞬时相位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称为调相。

(对)

7.把待传送的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信号上去的过程称之为解调。

(对)

8.超外差式接收机中的混频器,其作用时将接收到的不同载波频率转换成为固定的中频。

(对)

9.非线性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波形和频率分量都是相同的。

(错)

10.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就可以实现混频。

(错)

11用待传输的基带信号去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就可以实现调制。

(对)

12.直接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

(对)

13.线性电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波形和频率相同,只是幅度变大了。

(错)

14.传输数字信号(即基带信号为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对)

15.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基带信号的过程。

(对)

四.画图.

1.画出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的方框图。

2.画出无线电调幅广播发送设备组成框图。

3.画出超外式调幅接收机组成框图。

五.简答:

1.什么是超外差式接收方式?

2.通信设备中,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

3.非线性电路有何基本特点?

它在通信系统中有哪些用途?

六.计算:

1.如果广播电台发射的信号频率为936KHZ,接收机中频为455KHZ,问接收机的本机振荡频为多少?

练习题2

三.填空:

1.谐振回路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它具有(选择信号)及(阻抗)变换作用。

2.由于LC并联回路具有选频特性,因此,单调谐放大器具有(选频放大)功能。

3.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为(10)。

4.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远大于1,谐振曲线与矩形相差太远,所以单调谐放大器的选择性(比较差).。

5.衡量放大器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程度用(Ps/Pn)来表示。

6.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有(谐振调谐)、(选择性)和(通频带)。

7.集中选频放大器由集成(宽带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构成。

8.LC并联谐振回路在谐振时,相移为(0)。

9.并联谐振回路在谐振时其等效阻抗为纯电阻,且为(最大)。

10.选择性是指回路从含有不同频率信号总和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

11.以谐振回路为选频网络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称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或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2.单谐振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有一最大值或最小值,这一特定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13.由电感、电容组成的单振荡回路在谐振频率和谐振频率附近工作时,称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电路)。

四.单项选择:

1.电感L和电容C与交流信号源并联可以组成(B)。

A.串连谐振回路;B.并联谐振回路;C.放大电路。

2.并联谐振回路具有(B)。

A.抑制干扰作用;B.放大作用:

C.限幅作用;D.没有作用。

3.LC串联回路的谐振条件是(B)。

A.L=C;B.XL=XC;C.Z=Y;D.ωL=ωC=0。

4.LC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ƒo为(A)。

A.1╱2п

;B.1∕LC;C.1∕

;D.LC。

5.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通频带是指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谐振电压增益的(B)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

A.

;B.

;C.

;D.

6.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并联在电感两端的电阻称为(B)电阻。

A.集电极;B.阻尼;C.负载;D.滤波。

7.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并联在电感两端的电阻叫阻尼电阻,其作用是(B)。

A.缩小通带;B.展宽通带;C.为集电极提供电流;D.没有作用。

8.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并联在电感两端的电阻使回路的Q值变(B)。

A.高;B.低;C.不变。

9.K0.1值越小越好,在接近(A)时,说明放大器的谐振曲线就越接近理想曲线,放大器的选择性就越好。

A.1;B.2;C.3;D.4。

10.理想变压器中,若初、次级匝数比为n,初级电流为i1,次级电流为i2,则下式正确的是(C)。

A.i2=i1∕nB.I2=n2i1;C.i2=ni1;D.i2=i∕n2。

11.单级并联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是(A)。

A.约为10;B.8;C.6;D.1。

12.实际应用中,选择性常用谐振回路输出信号∣

∣下降到谐振输出电压∣

∣的0.1倍,即下降到(C)的频带

A.10dB;B.15dB;C.20dB;D.25dB。

13.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当失谐时,如果

>

,回路的阻抗特性呈(B)。

A.感性;B.容性;C.纯电阻;D.纯电容。

14.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当失谐时,如果

<

,回路的阻抗特性呈(A)。

A.感性;B.容性;C.纯电阻;D.纯电容。

15.如图所示,在电容分压器阻抗变换电路中,设

无损耗,当

>>

时,n等于(C)。

A.

;B.

;C.

;D.

16.如图所示,在自耦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中,设

无损耗,当

>>

时,n等于(A)。

A.

;B.

;C.

;D.

五.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第2章:

1.为了判断实际的谐振曲线偏离(或接近)理想的矩形曲线的程度,引入矩形系数,定义为:

K0.1=

(√)

2.在并联谐振回路中,Q值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

(√)

3.单级并联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是K0.1=10。

(√)

4.放大器工作时,噪声对信号的影响程度用信噪比来表示。

(√)

5.矩形系数越接近于1,则谐振回路幅频特性曲线越接近矩形,回路的选择性也就越好。

(√)

6.电感、电容、信号源三者串联,构成并联谐振回路。

(×)

7.电感、电容、信号源三者并联,构成串联谐振回路。

(×)

8.选频网络的作用是选出需要的频率分量,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

9.噪声系数是评价放大器性能好坏的一个性能指标,它定义为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噪比

与输出端的信噪比

的比值。

(×)

10.信号源、负载不仅会使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下降、选择性变坏,而且还会使回路谐振频率产生偏移。

(√)

11.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是晶体管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存在结电容,常用的稳定措施是中和法和失配法。

(×)

四.画图.

1.画出压电陶瓷片的等效电路和电路符合。

2.画图表示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和选择性。

五.简答:

1.集中选频放大器如何构成的?

它有什么优点?

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有何特点?

3.何谓矩形系数?

它的大小说明什么单谐振回路的矩形系数等于多少?

六.计算:

并联谐振回路如图所示,已知:

C=300pF,L=390μH,Q=100,信号源内阻

Rs=100kΩ,负载电阻

=200kΩ,求该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及通频带。

 

练习题3

六.填空:

1.不需要外加激励,自己就能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度的交流信号输出的现象叫(自激振荡)。

2.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称为(振荡器)。

3.放大器需要(电压)激励信号控制电路中能量的转换。

4.振荡器电路依靠电路(反馈)产生的信号控制能量的转换。

5.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应包括(选频网路)(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

6.用(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的反馈振荡器,称为LC正弦波振荡器。

7.三点式振荡器中,与发射极相连的为(同性质)电抗,不与发射极相连的为(异性质)电抗。

8.电感三点振荡器又叫(哈脱莱)振荡器。

9.构成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形式有俩种,分别为(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

10.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叫(考毕兹)振荡器。

11.正弦波振荡器用于产生一定频率和一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12.正弦波振荡器,按组成选频网络的不同,可分为(LC)、(晶体)和(RC)振荡器三类。

13.正弦波振荡器,按组成原理不同,可分为(反馈)和(负阻)振荡器。

14.振荡器在起振阶段是(小信号)工作,而平衡状态是(大信号)工作。

七.单项选择:

1.振荡器的平衡条件是(D)。

A.︱AF∣=1;B.Φa﹢Φf=2nП;

C.∣AF∣>1;D.∣AF∣=1并且Φa﹢Φf=2nП。

2.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D)。

A.︱AF∣=1;B.Φa﹢Φf=2nП;

C.∣AF∣>1;D.∣AF∣>1并且Φa﹢Φf=2nП。

3.振荡器中,判断是电感三点式,还是电容三点式的法则,是看与(B)相连的电抗。

A.基极;B.发射极;C.集电极。

4.LC振荡器中,尽管采取了各种稳频措施,但实践证明,它的频率稳定度一般很难突破(C)数量级。

A.

;B.

;

C.

;D.

5.在三点式振荡器中,判断能否振荡的法则,是看与发射极相连的电抗为(A)。

A.同性电抗;B.异性电抗;C.无所谓。

6.考毕兹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为(C)。

A.

;B.

;

C.

;D.

7.如果振荡闭合环路构成正反馈,满足了振荡的相位条件,则电路必须满足环路增益(大于1),就能产生正弦波振荡B。

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以上都不对。

8.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又称(C)振荡器。

A.考毕兹;B.西勒;C.哈脱莱;D.克拉泼。

9.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A)振荡器。

A.考毕兹;B.西勒;C.哈脱莱;D.克拉泼。

10.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由于反馈信号取自电感两端的电压,因此振荡器输出信号中的高次谐波分量较大,信号波形较(B)。

A.好;B.差;C.很好;D.一般。

1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反馈信号取自电容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容的特性,反馈信号中高次谐波分量小,因此振荡器输出信号波形较(D)。

A.差;B.很差;C.一般;D.好。

八.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放大器和振荡器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外加激励信号控制电路中能量的转换;后者依靠电路本身产生的信号控制能量的转换。

(×)

2.反馈振荡器是把反馈电压作为输入电压,以维持一定的输出电压的闭环负反馈系统。

(×)

3.克拉发振荡器与考毕兹振荡器比较,仅在谐振回路电感支路中增加了一个电容。

(√)

4.频率稳定度的定义是:

在规定时间内,规定的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

(√)

5.采用一般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减小负载与振荡器的耦合,也是提高输出幅度稳定度的重要措施。

(√)

6.振荡器在起振阶段是小信号工作,而平衡状态是大信号工作。

(√)

7.反馈振荡器既要满足起振条件,又要满足平衡条件,其中相位起振条件与相位平衡条件是一致的,即振荡闭合环路必须有正反馈,这是构成振荡电路的关键之一。

(√)

8.放大器不需要外加激励信号控制电路中能量的转换。

(×)

9.振荡器电路是依靠外加激励信号控制电路中能量的转换。

(×)

10.三点式振荡器组成的一般原则是接在发射极与集电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为同性质电抗,接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为异性质电抗。

(×)

四.画图.

1.画出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结构。

2.画出石英谐振器电路符号及等效电路。

五.简答:

1.正弦波反馈振荡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产生振荡的条件是什么?

2.何谓三点式振荡器?

其电路构成有什么特点?

3.石英谐振器使用时必须注意什么?

六.计算:

1.若石英晶片的参数为:

=4H,

=6.3×

pF,

=2pF,

=100Ω,试求①串联谐振频率

;②并联谐振频率

相差多少?

③晶体的品质因数Q和等效并联谐振电阻为多大?

练习题4

九.填空:

1.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参数的电路,称为(调谐电路)。

2.根据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不同,调制可为(解调)和(混频)电路两大类。

3.把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成另一载频的电路,称为(混频)电路。

4.振幅调制与幅度解调电路属于(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5.振幅调制简称调幅,调幅有(普通AM)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和(单边带)调幅。

6.普通调幅信号单频调制时的数学表示式为(Uct=UcmCOS(wct)=UcmCOS(wct))。

7.DSB信号单频调制时的数学表示式为(UDSB(t)=ReUe(t)cos(wct))。

8.在调幅波中,载波并不含有任何有用信息,要传送的信息只包含在(基带信号)之中。

9.在AM调制中,边频的振幅反映了调制信号幅度的(大小),边频的频率虽属于高频范畴,但反映了调制信号频率的(高低)。

10.对振幅检波电路的主要要求是检波效率高、(失真小),并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

11.混频电路是超外差接收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要求混频电路的混频增益(大)、失真(小)、抑制干扰信号能力(强)。

12.在超外差接收机中,抑制镜像干扰的主要方法是提高接收机前级电路的()。

13.峰值包络检波器两种特有的失真为(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

一十.单项选择:

1.把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成另一载频的电路,称为(A)电路。

A.混频;B.放大;C.调制;D.检波。

2.普通调幅的英文缩写为(C)。

A.DSB;B.SSB;C.AM;D.FM。

3.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的英文缩写为(A).

A.DSB;B.SSB;C.AM;D.FM。

4.单边带调幅的英文缩写为(B)

A.DSB;B.SSB;C.AM;D.FM。

5.普通调幅波在负载RL上消耗的功率等于(D)。

A.边带总功率;B.载波功率;

C.载波功率的(1+ma)倍;D.载波分量功率与两个边带分量之和。

6.普通调幅中,输出已调波中含有信息的最大功率是载波功率的(C)。

A.2倍;B.1倍;C.0.5倍;D.1∕3。

7.普通调幅中,当ma=1时,输出已调波中含有信息的功率占整个调幅波功率的(C)。

A.

;B.

;C.

;D.

8.调制波的调制系数ma,一般要求不要大于(D).

A.5B.4C.3D.1。

9.有一载频为10MHz的AM波,其调制电压为

,则AM波的带宽为(B)。

A.1.2KHz;B.4KHz;C.6.28KHz;D.12.56KHz。

12.有一载频为10MHz的AM波,其原调制电压为

,现调制电压改为

则AM波的带宽为(B)。

A.6.28KHz;B.8KHz;C.15.56KHz;D.25.12KHz。

13.普通调幅波中的载波分量功率(C)未调载波功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D.没有关系。

一十一.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普通调幅,边频功率随ma的增大而增加,ma=1时,边频功率为最大。

(√)

2.AM信号频谱中,含有载频、上边带和下边带。

已调波的包络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

(√)

3.DSB信号频谱中只含有上、下边带,没有载波分量,其包络直接反映原调制信号的形状。

(×)

4.振幅调制与幅度解调电路、混频电路属于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

(√)

5.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是将输入信号频谱沿频率轴进行不失真的搬移。

(√)

6.频谱搬移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频谱沿频率轴进行不失真的搬移。

(√)

7.调幅系数ma,它表示已调波的振幅受调制信号控制的程度。

(×)

8.在AM调制中,调制信号的振幅越大,调幅系数越小。

(√)

9.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非线性器件,其伏安特性都是非线性的,因而它们都能实现相乘作用。

(√)

10.交叉调制干扰不是由混频器非线性的高次项所引起的。

(×)

11.相乘器是一种完成两个信号相乘功能的电路或器件,它由线性器件构成。

(√)

12.在AM信号中,边频的振幅反映了调制信号幅度的大小,边频的频率反映了调制信号频率的高低。

(√)

13.调幅的关键在于实现调制信号与载波的相加。

(×)

四.画图.

1.画出变容二级管的特性及符号。

2.画出单频调制时调幅波波形图。

五.简答:

1.混频器的输入端除了有用信号ƒc=20MHZ外,同时还有频率分别为ƒN1=19.2MHZ,,

ƒN2=19.6MHZ的两个干扰电压,已知混频器的中频ƒI=ƒL-ƒC=3MHZ,试问这两个干扰信号电压会不会产生干扰?

为什么?

2.超外差式广播收音机,中频ƒI=ƒL-ƒC=465KHZ,试分析下列现象属于何种干扰,当接收ƒC=560KHZ电台信号时,还能听到频率为1490KHZ强电台的信号?

六.计算:

1.已知调幅波输出电压

(t)=5COS(2π×

t)+COS[2π(

+5×

)t]+COS[2π(

-5×

)t]V,试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

2.已知调幅表示式

(t)=[2+COS(2π×100t)]COS(2π×

t)V,若已知RL=1Ω,求载波功率,边频功率,调幅波在调制一周期内的平均总功率?

练习题5

一十二.填空:

1.产生调频的方法较多,但大多数采用(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

2.角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频率)或(相位)而实现的调制。

3.调频和调相都表现为载波信号的(瞬时相位)受到调变,所以称为角度调制。

4.当调制信号在波峰时,调频波的瞬时频率为最大,调频波波形最(密)。

7.单音调制时调频信号数学表示式为(书上有打着太麻烦)。

8.单音调制时调相信号数学表示式为(书上有打着太麻烦)。

9.调频波的抗干扰性能比调幅波要(优良)。

10.鉴频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调频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鉴频特性)曲线。

11.调频信号在鉴频前,限幅器将调频信号中的寄生(调幅)消除。

12.调制信号的频率与调制电压的关系,称为(调频特性)。

13.鉴频器的带宽,要求大于调制信号的最大频偏的(两倍)。

一十三.单项选择:

1.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相比,具有(D)。

A.传播距离远;B.调制过程简单;

C.音质较差;D.抗干扰能力强。

2.瞬时角频率ω(t)等于瞬时相位Ф(t)对时间的(A)。

A.微分;B.积分;C.导数。

3.瞬时相位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