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83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docx

质量管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

1、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是(C)。

A.持续改进原理B.系统理论

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D.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2、以下属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有(ABD)。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领导作用

C.业绩评定D.全员参与

3、(C)所阐述的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期望的结

果。

A.系统方法B.统计方法

C.过程方法D.决策方法

4、(A)是组织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

A.持续改进总体业绩B.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C.管理的系统方法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5、第一次提出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和过程方法的标准是(D)。

 

6、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组织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时应用的标准是(B)。

A.

ISO9000:

2000B.ISO9001:

2008

 

A.ISO9000B.ISO9004C.ISO10015D.ISO19011

8、关于ISO9004标准,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BC)。

A.标准强调实现持续改进

B.标准适用于组织的各个过程

C.标准不拟用于认证、法规和合同目的

D.标准可作为ISO9001的实施指南

9、关于ISO19011标准,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BD)。

A.标准第一次明确了审核原则

B.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提供了指南

C.标准原则上不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审核

D.标准对审核员能力和评价提供了指南

10、以下不能用于认证、合同目的的标准有(ACD)。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D.ISO1901111、将顾客满意和产品质量目标拓展为相关方满意和组织业绩的标准是(C)。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D.ISO19011

12、当组织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2000版

(B)标准给出了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A.GB/T19000B.GB/T19001C.GB/T19004D.GB/T19011

13、GB/T9001—2000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C)

A.小型企业B.大中型企业C.任何组织D.制造业

14、GB/T19001—2000标准允许组织对其认为标准中某些不适用的内容进行删减,但删减的内容仅限于(D)。

A.第4章“总要求”的范围B.第5章“管理职责”的范围

C.第6章“资源管理”的范围D.第7章“产品实现”的范围

15、GB/T19001—2000标准允许的条件包括(BCD)。

A.必须征得顾客的同意B.内容仅限于“产品实现”的范围

C.不影响满足基本要求的能力D.不免除满足基本要求的责任

16、GB/T19001—2000标准要求组织建立(ABC)。

A.符合标准各项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B.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

C.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D.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

17、关于GB/T19001—2000标准文件要求,理解正确的是(AC)

A.组织应以灵活的方式将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

B.组织应将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活动都形成文件

C.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和内容应适应组织的质量目标D.组织应制定少量的文件以证实其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

18、GB/T19001—2000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减少了对形成文件的要求,但

(AB)的理解是错误的。

A.体系文件的数量肯定少了

B.体系未必一定要形成文件

C.对文件要求给予了更多灵活性

D

.标准的通用性更强了

19、质量手册是组织规定(

B

)的文件。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管理体系

C.质量计划

D.质量检验和试验计划

20、以下属于质量手册应包括的内容的有(

ABC)。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标准所要求的对文件控制等6项活动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标准所要求的记录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D)。

A.对某一组织而言,质量管理体系是唯一的

B.文件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文件的可追溯性

C.记录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记录的有效性

D.记录通常不需要控制其版本

22、管理职责”指的是对(B)的职责。

A.管理者B.最高管理者C.最高管理层D.管理者代表

23、质量方针应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

B.质量方针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C.质量方针不是文件,但形成文件就要按文件控制程序严格控制

D.质量方针需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24、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

A.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B.质量目标不是文件,但形成文件就要按文件控制程序严格控制

C.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D.质量目标必须是定性的

25、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最高管理者应亲自参与策划

B.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应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应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D.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和实施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26、最高管理者应在管理层中指定一名管理者作为(B),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

理、监视、评价和协调。

A.质量监督员B.管理者代表C.质量经理D.黑带大师

27、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包括(BCD)

A.制定并正式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C.管理、监视、评价和协调质量管理体系

D.在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质量意识

28、最高管理者应进行的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重点是对质量管理体系(BCD)的评审。

A.符合性B.适宜性C.充分性D.有效性

29、管理评审主要是评价(ABC)。

A.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B.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

C.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要D.组织的卓越绩效

30、管理评审是一个过程,其过程输入主要有(ABC)。

A.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C.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D.改进的决定

31、最高管理者需要亲自参与的管理职责有(BCD)。

3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至少应提供的资源包括(ABD)。

 

C.开发和设计

36、产品实现策划应考虑和确定的内容包括(D)。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文件和资源需求

C.检验或验证等活动D.A+B+C(单选题形式)

37、质量计划通常是(A)的结果之一。

A.质量策划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D.管理评审

38、组织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A)。

A.所有要求B.重要要求C.部分要求D.关键要求

3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除了顾客明确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包括D)的要求。

A.顾客未明示,但产品用途所必需B.与产品有关法律法规

C.组织确定任何附加的D.A+B+C(单选题例)

40、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实施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D)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描述与合同不符的要求已解决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D.A+B+C(单选题例)

41、GB/T19001—2008标准对设计和开发的要求是针对(A)。

A.产品设计和开发B.过程设计和开发

C.体系设计和开发D.人力资源设计和开发

42、为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B)。

A.审核B.评审C.验证D.确认

43、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D)。

D.确认

A.审核B.评审C.验证

44、关于设计和开发的更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是对评审、验证或确认的设计结果的更改

B.组织应对更改加以识别,并保持记录

C.更改的内容不需要再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

D.更改实施前必须得到批准

45、关于“采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采购的产品包括采购品,也包括服务和过程

B.组织应对影响组织产品的采购产品及其供应方进行控制

C.组织提供的采购信息应准确表述采购产品,规定采购要求

D.组织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方法就是进货检验。

46、控制采购过程的主要途径有(D)。

A.评价和选择供方B.规定采购产品的要求

C.采购产品的验证

47、确定检验规程和产品接收准则是在(

A.产品实现的策划

C.采购

D.A+B+C(单选题例)A)过程。

B.设计和开发D.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48、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或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组织应对该过程进行(D)。

A.审核B.评审C.验证D.确认

49、为了防止产品的误用或混淆,将不同的产品用色标进行标识,这种标识可认为是(A)。

A.产品标识B.状态标识C.唯一性标识D.防护性标识

50、特殊过程是指(BD)。

A.关键过程B.过程的输出不易验证

C.对产品有重大影响的过程D.过程的输出不能经济的验证

51、组织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控制,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时,应对以往的测量结果的(D)进行评价。

A.符合性

52、(AB

A.内部审核53、关于“内部审核”,以下正确的说法有(A.是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B.内部审核应形成文件C.内部审核程序至少应包括审核的策划、实施、D.内部审核员必须对自身工作进行审核54、特殊情况须具备(A.最高管理者批准C.有关授权人批准55、发现不合格品必须(A.采取纠正措施C.评审和处置56、工人按操作规范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可认为A.对不合格品的控制C.纠正措施

57、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有(A.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C.预防措施

58、

(C)。

A.对不合格品的控制C.预防措施59、在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中,A.产品的放行和交付C.不合格品控制60、内部审核通常也称为(A.第一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61、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A.第一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62、审核准则是A.程序63、(C

A.审核结论64、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能够证实的(A.程序B.要求65、审核结论以(DA.审核结论C.审核准则

B.适宜性

)是组织建立自我评价、

B.管理评审

C.充分性

D.有效性

CD

促进自我改进机制的手段。

C.验证制度

ABC

D.外部审核

结果报告和记录

)。

)条件,产品方可放行和交付使用。

B.管理者代表批准

D.适用时顾客批准

)。

B.采取预防措施D.返工或返修是一种(B.纠正D.预防措施BCB.纠正措施D.数据分析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C

AB

因所采取的措施是

组(

ABD

B.要求

B.纠正措施

D.数据分析

BCD)程序应形成文件。

B.内部审核

D.纠正和预防措施

A)。

BC

B.第二方审核

D.管理评审

B.第二方审核

D.正式审核

C.证据

)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以确定符合性的依据。

B.审核方案C.审核准则

CD

C.记录

)为基础。

B.审核方案

D.审核发现

D.方针

D.审核发现

)。

D.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66、关于审核术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针对一次具体审核,审核准则应形成文件

B.审核证据必须是定量的

C.审核发现除判定评价结果的符合性外,还可以识别改进的机会

D.审核结论是由审核组长得出的审核结果

67、关于“审核委托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

A.可以是要求对供方进行审核的顾客

B.可以是要求对自己进行审核的受审核方

C.可以是受命对组织进行审核的审核方

D.可以是依法要求对组织进行审核的独立机构

68、以下(A)不属于审核的目的。

A.发现尽可能多的不符合项

B.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C.评价管理体系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D.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机会

69、按(A)分类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A.审核方B.受审核方C.审核委托方D.审核对象

70、由组织自己或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可称为(A)。

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管理评审D.自我评价

71、第一方审核用于(ABC)。

A.管理评审B.质量改进

C.自我合格申明的基础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2、组织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以称为(BD)。

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D.外部审核

第三章计量基础

1、我国《计量法》的调整对象包括(ABCE)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A.企业使用计量单位B.企业建立计量标准

C.公司进口计量器具D.学校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

E.社会团体调解计量纠纷

2、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ABCE).A.遵循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

B.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C.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D.严格遵守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不得跨区和跨部门进行

E.由持有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的人员执行

3、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被称为(B)。

A.测量B.计量C.检定D.检测

4、《计量法》规定,我国采用(A)。

A.国际单位制B.市制C.公制D.米制

5、根据计量的作用和地位,计量可分为(ABE)。

E.工程计量

A.科学计量B.法制计量C.贸易计量D.试验计量

6、以下关于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BDE)。

A.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

B.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C.计量的对象就是物理量

D.计量涉及社会各个领域

E.计量不同于一般的测量

ABCD)。

B.量值传递与溯源

D.计量管理

ABCE)。

7、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C.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E.测量仪器制造工艺

8、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国务院制定的计量行政法规

C.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D.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E.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9、以下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有(ABDE)。

A.实行法定计量单位是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重要决策

B.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

C.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不得使用

D.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定地位

E.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0、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中,质量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是(C)。

A.克,gB.毫克,mgC.千克(公斤),kgD.克,G

11、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质量计量单位包括(AC)。

A.吨B.磅C.原子质量单位D.微克E.市斤

12、以下时间计量单位中,属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是(ABCE)。

A.秒,sB.分,minC.小时,h

D.年,yE.天,d

13、根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质量单位的表示中正确的是(AD)。

A.千克(kg)B.微千克(μkg)

C.毫克(mg)D.吨(t)

14、以下关于法定计量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有(ABDE)。

A.实行法定计量单位是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重要决策

B.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

C.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不得使用

D.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定地位

E.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15、量值溯源性是通过(C),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

的特性。

A.检定和校准B.测量仪器的比对

C.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

D.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16、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测量标准是(B)。

A.部门建立的最高测量标准B.社会公用测量标准

C.工作标准D.工作基准

17、计量基准由(A)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一规划,组织

建立。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18、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AE)。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B.工作标准

C.核查标准D.传递标准

E.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19、测量仪器检定(D)。

A.必须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p101

B.是对测量仪器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C.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D.必须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20、量值溯源体系中包含的内容有(ABCD)

A.计量检定系统表B.不同等级测量标准的选择

C.测量标准的特性D.溯源链中所用的比较装置

E.测量仪器的校准或检定

21、以下关于校准和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E)。

A.校准是企业的自愿行为,而检定具有法制性

B.校准装置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示值误差,而检定则是全面评定其计量特性和技术要求

C.校准和检定都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D.校准规范和检定规程可由企业自行制定

E.校准和检定是实现量值溯源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22、强制检定的特点是(ABD)

A.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B.由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执行

C.用户自行确定检定周期D.定点送检

23、将2.71828和57.65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正确的结果是(A)。

A.2.7,57.6B.2.7,57.7

C.2.8,57.6D.2.8,57.7

24、将6000.501化为4位有效数字,正确的是(B)。

A.6.000×103B.6.001×103

C.6000000D.6001000

25、将12.5499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的正确写法是(D)。

A.12.50B.12.55C.12.6D.12.5

26、若将2.154546,只取4位有效数字时,应为(B)。

A.2.1545B.2.155

C.2.15455D.2.154

的砝码进行无穷次(指次数充分大)测量,得平均值为

0.999kg的系统误差是(C)kg。

B.+0.014

D.+0.003

A.一0.014

C.+0.011

28、在重复性条件下,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被称为(C)。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

C.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

29、关于测量结果与测量误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E)。

A.测量结果只是被测量的近似值或估计值

B.被测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美无缺的测量才能获得

C.任何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之和D.误差是一随机变量

E.系统误差可以用适当的修正值予以补偿,尽管这种补偿是不完全的

30、假设某量的绝对误差为4,相对误差为2%,则量的真值为(C)。

A.800B.400C.200D.100

第四章质量检验

1、产品质量检验是要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AD)的规定。

A.技术标准B.订货合同C.设计文件

D.检验规程E.管理者

2、质量检验是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B)检查活动。

A.管理性B.技术性C.可靠性D.适用性

3、质量检验的目的主要是取得(C)的证据。

A.作业人员能力B.设备技术状态完好

C.产品质量D.产品生产过程能力

4、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产品质量主要受(ACE)等因素的影响。

A.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B.作业过程长短

C.生产设备的技术能力D.产品生产规模E.零部件质量

5、关于质量检验的定义,正确的是(A)。

A.是对产品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或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状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B.根据产品标准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合格与否给出结论

C.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D.通过技术专家对产品使用性能进行评价6、质量检验依据(ABD),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A.技术标准B.作业文件C.政府法令D.检验规程

D.试验

7、质量检验定义中所涉及的活动有(ACD)。

A.测量B.调查C.观察

8、质量检验是一项确定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D)活动。

A.测量和试验B.管理性检查

C.专家技术研讨D.技术性检查

9、质量检验要把检测所得到的被测物的特性值和被测物性能的(C)作比较。

A.公认值B.计算值C.规定值D.推断值10、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和试验,其目的是取得证实(D)。

A.产品作业技术状态正常的证据

B.产品作业过程的人员能满足要求的证据

C.产品作业过程需要改进的证据

D.作业过程形成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11、根据定义,检验是(C)的过程。

A.用测量工具对被测物件进行度量和评价B.靠人体的感官感知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况并做出评价C.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进行符合性评价D.专业技术人员对产品性能作出的正确评价

12、根据质量检验的根本目的是取得(D)。

A.证实检测手段适用性的证据

B.证实作业过程合理可行的证据C.表明作业设备状态正常的证据D.证实产品质量符合性的证据

)所必要的过程。

13、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ABE

A.提供证据证实要求已得到满足

B.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C.实施不合格品控制

D.必要的管理性验证E.必要的技术认定

14、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是(ACDE)。

A.确认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等规定要求

B.根据检验结果确定产品合理价位

C.对确认合格的产品,出具证明合格的证件

D.对确认不合格的产品实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