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0639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docx

小学科学36年级下实验操作指导汇报材料

小学科学3-----6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操作指导材料

三年级下册

1、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使学生知道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是学生会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零下20摄氏度——110摄氏度)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4、培养学生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实验材料:

冷热不同的水、玻璃杯、水温计等

在前面一课中,学生已经对温度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度。

要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在选择时主要是考虑温度计的测量值区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C——100°C之间。

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C——100°C范围的温度计。

选择好温度计,就要正确的来测量水温,在测量时,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是以模仿为主的。

教师如果操作不规范,学生就很难学会准确的操作方法。

在操作方法上,教材提供了一个正确操作的示意图,同时用文字表明了操作的方法及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教学时,教师可以边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边和学生一起分析,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

接下来教材安排了两项操作实践活动。

一、测量四种不同温度的水。

二、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2、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使学生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培养学生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并使学生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实验材料:

保温杯、冰块、试管、纯净水、温度计

这个实验是使学生亲历水结冰的过程,水结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夏天学生经常会将水放入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就会结冰。

但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来改变外界的条件使水结冰,亲眼看到水结冰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冰这一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

教材中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出了这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和实验要求。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这个实验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建议尽量使用纯净水(水中杂质少,容易结冰),水量不要太多,8毫升左右即可,盛水的试管应选择细而短的。

选择细的试管做容器,有利于热传递,加快水结冰的速度;选择短的试管,可方便观察试管中的水的变化及温度计的读数。

另外,冰块中加的食盐,也要尽可能多些。

3、冰融化了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C,冰的温度升至0°C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C,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使学生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使学生能够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冰块的方法。

4、使学生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使学生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实验材料:

烧杯、冰块、温度计、可封口的小塑料袋

前节课中,学生们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液态水——固态冰),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固态冰——液态水)的观察。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冰的融化。

虽然冰的融化并不是稀奇的事,但很少有学生观察过一块冰融化的全过程,更不会去测量冰块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这个活动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个观察过程。

教材上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观察、记录的步骤和方法。

在测量冰、冰水混合物及水的温度时,还要观测周围空气的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的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的空气温度。

第二个活动是加快冰的融化。

这个活动可以设计成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们去思考和想出各种加快冰融化速度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

学生们为了尽快融化冰块,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法,如:

在两手间来回摩擦冰块;轮换着将冰块捂在手心里;把冰块放在屋内温度较高的地方等等。

学生间的彼此竞争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最快的融化冰块的方法,进一步强化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重要因素的认识。

时间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分钟

盛水烧杯内空气温度

 

 

 

 

 

 

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

 

 

 

 

 

 

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

 

 

 

 

 

 

4、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使学生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使学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实验材料:

不锈钢长柄汤勺、蜡烛、火柴等

这个实验就是让学生探究这样的问题:

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

给水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

要探究这个问题,就要做个对比实验:

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3分之2的水。

把其中一只勺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只勺则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的水里不多时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

过几分钟后,钢勺里的水就干了。

而另外一只不加热钢勺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

这样就证明了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注意事项:

1、用布或胶带将钢勺的长柄缠住,以防烫伤。

         2、不要靠近正在加热的钢勺,以防被开水溅伤。

         3、用火焰的外焰加热,节省时间。

在《磁铁》单元中,需要磁铁的数量和样式较多,如果实验室磁铁数量和样式不多,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寻找一些磁铁。

学生带来的磁铁往往是生活用品上的,这些磁铁磁力强,形状多、磁极无标记,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

教师也要留心搜集一些磁铁,报废的扬声器、柜门或房门上的磁吸、磁性擦玻璃器、小电动机等还可以买一些白板用的小磁贴、柜子磁吸拆用里面的磁铁也是办法之一。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就要观察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了解磁铁被使用在很多地方,要根据需要选用磁铁。

有了前面学生搜集磁铁的经历,对这里的教学就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是初始接触磁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引入环节中,可以利用磁铁做些有趣的小演示实验。

如空中悬针、奇怪的纸盒子、遥控小车、悬空的圆环。

5、磁铁的两极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使学生会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3、使学生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

实验材料:

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志的磁铁、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等。

本课的开始设置了一个小实验情景,就是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小钢珠,小钢珠总是被吸引到磁铁的一端,就是用手把小钢珠放在磁铁中间,它也会很容易滚到这端或那端,而吸在两端的小钢珠再不会滚到中间去。

这个小实验可以使学生作出假定性解释:

磁铁两端磁力可能大些的猜想。

下一步就是想办法检验这个猜想。

到底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呢?

我们选择大的条形磁铁来做这个实验,把这块磁铁分成4段,5个点,分别是A、B、C、D、E,然后将每个点的下方分别吸上回形针。

实验结果很明显,A、E点吸上来的回形针最多,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

在对磁铁两极的研究中,让学生手握两块没有标志的磁铁,将它们的两极相互接近。

学生通过用两只手握住磁铁两极去相互接近,让两只手去感觉两块磁铁接近时产生的力,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会感到中间有一股力量挡着,往两边推,学生还会感到手会抖,中间有一股力量使它们一下子就吸上了……学生充分体验了力是相互的。

6、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使学生能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习改变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细致、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多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透明胶等

一个磁铁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两个或多个磁铁组合在一起,磁力大小就会发生改变了,有的磁力会增大,有的磁力会减小。

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不会改变的问题。

教材选用小环形磁铁做实验,是考虑到用这种磁铁比用大磁铁容易操作,特别是多吸几块磁铁的时候。

具体方法:

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一条并不厚的木条,在木条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条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在小钩上挂回形针。

挂回形针的多少能表示出磁力的大小。

注意事项:

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形状、大小相同的磁铁,磁力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我们需要磁力大小基本相同的磁铁做实验。

教师课前可用简单的方法检查一下磁铁磁力的大小,分一分类,以保证同一小组的磁铁磁力大小基本相同。

2、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

这个方法相同是指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否则就看不出数据变化的规律。

这个测量磁力大小的实验,可以根据所使用磁铁的磁力大小,选择调节木片的厚薄,使实验中挂回形针的多少比较适中,吸太多了不好挂,吸太少了数据不便比较。

承载磁铁的木片要长一点,杯子或其他放木片的东西要高一点,便于操作挂回形针。

要指导学生把回形针先挂在钩子上,再把小钩子往磁铁上吸。

要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实验。

要提示学生,最好把实验用的第一个磁铁始终放在最底下,后吸上的磁铁依次往上叠,避免因磁铁磁力大小差别带来的误差。

教师要自己先做一遍,以便发现问题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在做的时候,可以把实验扩展一下。

除了用环形磁铁外,再用条形、蹄形磁铁试试。

1、环形磁铁

环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一般在两个圆面上,让环形磁铁异极相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一些,但不是与磁铁个数成倍地增加;把环形磁铁同极相对着强行粘在一起,磁力会减小。

2、条形磁铁

让条形磁铁异极相吸,磁力会增大;把同极相对强行粘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如果让条形磁铁并列着异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大减弱;而并列着同极强行靠在一起,磁力会有很大的增强。

3、蹄形磁铁

蹄形磁铁异极吸在一起,磁力会大大减弱;如果并排着同极强行靠在一起,磁力会有很大增强。

 

四年级下册

1、点亮小灯泡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使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纪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像与推测。

3、使学生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像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实验材料:

小灯泡、电池、导线等

要点亮小灯泡,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的意义。

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电路中的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观察和认识,那么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观察的重点。

学生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

导线大约10厘米长,两端分别除去外包皮约1.5厘米;干电池是1.5V的;小灯泡最好挑选电压最低的那种,这样连接在电路中比较亮,容易观察。

有了这些材料,学生们就可以尝试着点亮小灯泡了。

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

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才能使灯泡发光。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四种连接方式,这四种连接方式比较典型,让学生都要尝试连一连,知道哪种连接小灯泡亮,哪种连接小灯泡不亮,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

(亮)

2、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

(不亮,短路)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接触。

(亮)

4、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与电池旁的外壳,小灯泡的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

(不亮,断路)

2、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知道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使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3、激发学生对电探究的兴趣,发展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实验材料: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等

通过前一个实验,学生对电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样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

这时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这些元件,并讲解安装步骤。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步操作可以强化学生对前一课学到的知识的理解。

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我们的小灯泡亮了。

学会使用电池盒、小灯座后,用这些材料来组建一个比较复杂电路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

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意味着要提供比较多的材料,也就是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4根导线、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

如果电量不够,再加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但两节电池的安装要提示学生。

学生只要使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等元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就会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里不必向学生介绍串联和并联的名称,但教师要心中有数。

3、电路故障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2、使学生学会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实验材料:

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在《电》这一单元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有故障的电路,面对有故障的电路一般可以用两种方法检测——检查法、替换法。

检查法就是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替换法是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

那么,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使学生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方法:

把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

需要注意的是,做好电路检测器后,一定要试试灵不灵。

在检测故障电路时,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

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注意安全:

不准用它来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4、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实验材料: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铝丝、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等20种待检测的物体,1个电路检测器。

这个实验是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我们以一块橡皮为例,这个活动的意图显然不在于对一块橡皮的检测结果,而在于展开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

我们要展示给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一检测过程和这样做的意义。

在检测前,要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确性,若检测工具出了问题,所有的活动都将失去意义。

检测时,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

然后重复检测一次,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

每检测一次,都要检查检测器是否好使。

接下来开始用我们的电路检测器研究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在对这些物体进行检测时,应该按照“检测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开展活动。

我们要让学生搜集足够的活动材料,至少20种,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在学生搜集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

在检测时,要强调材料从右边的盒子内拿出,待检测完毕后,应放到左边的盒子里,使学生形成严谨、有序的操作习惯。

 

5、做个小开关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开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2、使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材料:

小木块、图钉、曲别针、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电池、导线等

孩子们通过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活动,能够了解开关的开和关与小灯泡的亮和灭之间的关系。

这个活动要注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感受开关的功能。

明白了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孩子们会想到为自己制造的电路设计一个开关,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怎么操作呢?

在讨论中孩子们会渐渐明确:

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中连接上一个导体,电路就通,断开导体,电路就不通。

用上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好一个方案以后就来试着做一个开关吧。

值得老师们注意的是:

这些组装活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经历,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的组装活动,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自己设计一种开关。

6、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实验目的:

1、使学生知道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2、使学生会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实验材料:

电路检测器、4个接线头的盒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小灯座、导线等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是通过一个暗箱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的课题。

首先请学生观察只有接线头的封闭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让学生去解决“盒子里导线是怎样连接的?

”学生会意识到用我们用过的“检测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样连接的。

在实际操作中先请学生推测4接线头盒子,哪两个接线头之间是通的、哪两个是不通的。

在第一个活动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检测,指导他们一边检测一边把结果记录下来,并把检测结果写在黑板上,集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检测和记录检测结果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任意两个接线头之间都进行检测,不遗漏也不要重复检测,也就是启发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测。

有了检测的结果之后,教学的第二个活动就进入了对外部获得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推断的活动阶段。

活动的开展是根据4接线头的检测结果,推测盒子里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又有一定智力挑战性的活动。

要让孩子们把推测的结果画下来,有几种推测就画几张图。

假如检测的结果是1和2、1和4、2和4是通的,3和另外几个接线头都不通,那么大多数孩子在推测过程中会认为1和2、1和4、2和4之间肯定有电线连接,但也会有学生想到,如果把1和2之间的这根电线拿掉,电路也是通的。

这个学生的思维显然比别的学生向前跨了一步。

下一项活动是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活动一、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法。

可以把电池串联,也可以把电池并联,然而小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因为1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伏,所以小灯泡就比较亮;两节电池并联在一起电压还是1.5伏,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活动二、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

小灯泡同样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而且串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暗,并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亮。

因为两个小灯泡串联时,1节电池的电压平均分配给两个小灯泡,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1节电池电压的一半,所以小灯泡比较暗;两个小灯泡并联时,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池的电压相同,所以比较亮。

7、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实验目标:

1、使学生知道食物可以分为生吃的和熟吃的;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2、能用酒精灯烧熟食物。

3、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实验材料: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小碗、生的鸡肉等。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课是在研究了食物营养的基础上,进而研究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的探究课,为后面研究食物发霉变质过程作了铺垫。

是一堂由静态观察转为动态观察的转折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共有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感知生、熟食物,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炼出食物的两大分类,让学生明白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有的食物必须熟吃;第二活动是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特采用了自主探究方式,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加深对生、熟食物表象特征的理解;第三个活动是观察、描述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尽量描述出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细节。

三个活动从初步感知到表象理解再到本质探究,层层推进,铸就了一条完整的思维推进主线。

     食物的生熟变化在动物类食物中非常明显,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

教材选择了鸡肉作为动物类食物的代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亲自去经历加热鸡肉的过程。

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要做好操作指导,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则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

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一,少于其容积的三分之二。

在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

1、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