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0918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 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茶陵三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课外调查得到某一河流各月平均径流数据,绘制成下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自内向外增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有两次汛期,汛期时间长B.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C.水位不稳定,季节变化大D.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

2.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B.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C.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D.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是在3、4月份属于春汛,一次是在7、8月份属于夏汛,但是汛期时间都较短,A错误;河流各月的径流量均大于零,所以没有出现断流现象,B错误;该河流各月径流量变化较大,说明水位不稳定,季节变化大,C正确;图中没有具体径流量的数值,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不能够确定,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根据中国不同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读图可知该河流应当位于中国东北地区。

该地区大部分属于中温带,春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春小麦主产区之一,A错误;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因而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B正确;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商品率高,C错误;黑土流失、湿地减少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D错误。

故选B。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下图为“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从弗里曼特尔到蓬塔阿雷纳斯的最短距离约为

A.1050kmB.6300km

C.10500kmD.12500km

4.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中山站沿最近的线路飞往长城站,结合所学的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A.一路正西B.先西南,后西北

C.先东南,后东北D.先西北,后西南

【答案】3.C4.B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

由材料可知,弗里曼特尔位于(32.1°S,115.8°E),蓬塔阿雷纳斯位于(53.1°S,70.9°W),两地经度相差173.3°,可推知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间最短距离为经过南极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两地纬度相差94.8°,故其最短距离为94.8×111千米=10522.8千米,C选项最符合题意。

故选C。

【4题详解】

从中山站到长城站的最短航线应为过两站的大圆劣弧的距离,即在图中为连接两站线段,所以其飞行方向应是先向西南方向飞,过纬度最高点时,再向西北方向飞,故选B。

【点睛】经纬网应用中,1度的经线长=111km;纬线只有赤道1度=111km,其它纬线1度=111x对应纬度的余弦值。

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饲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

某次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

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浸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

5.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蓄洪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6.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5.D6.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在北半球,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顺着河流流动方向的右岸(即西侧)更容易被侵蚀,河水较深、流速较快,堤坝的西侧更易发生垮塌,A选项错误;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拦沙,B选项错误;堤坝上游河段,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侧是沉积岸,河水较西侧浅,C选项错误;丁处位于河流的右岸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较大,比较浑浊,D选项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钓钩的投放地点。

根据材料可知,钓点宜选在饲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甲、丁位于河流的凹岸,为河流的冲击岸,不适合投放,A、D选项错误;乙处位于凸岸,水流较平缓,但丙位于沙洲的前缘,受沙洲的阻挡,与乙相比,水流流速缓,泥沙易堆积,饵料丰富,且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水流扰动小,河水相对清澈,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故选C。

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至11月5日再度大规模喷发已持续喷发十多次,截止到11月23日,死亡人数升至322人。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造成印度尼西亚多火山的原因是(  )

A.处在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B.处在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C.处在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D.处在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8.火山喷发过后,当地许多农民会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欣赏火山喷发的景观B.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C.温泉众多,是疗养胜地D.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答案】7.D8.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8题详解】

注意题目中强调农民,故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破坏力很大,但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中P城为所在国的首都,2012年11月22日,以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赢得了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关于上图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大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水域面积广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水源丰富,水稻种植业为主

10.下列不是上图中P城赢得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的主要优势是()

A.亚欧大陆腹心位置优越

B.太阳能、风能等丰富,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越

C.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

D.人口众多,科技发达,都是发达国家

【答案】9.A10.D

【解析】

考查中亚的地理特征。

【9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湖泊等信息可以判断图中为中亚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较少,C错误;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平原面积广大,A正确;图示东南部山地地区因地形抬升,降水较多,B错误;水资源短缺,不适合水稻种植,D错误。

故选A。

【10题详解】

优越的位置,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便利的交通是P城赢得2017年世博会举办权的主要优势,ABC不合题意。

而中亚地区科技不发达,都是发展中国家,故D选项不符合该地的地理特征,故也不是主要优势。

本题要求选择不是优势的选项,故选D。

下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a、b、c、d、e五个城市中(  )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C.气温年较差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D.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12.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D.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答案】11.B12.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bcde五个城市自西向东,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大西洋影响越来越小,气候

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量变小,故选B。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bcde五个城市自西向东,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大西洋影响越来越小,且受西风的影响逐渐减少,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气温年较差变大,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故选A。

加里曼丹岛(下图)是亚洲第一大岛,世界第三大岛,岛上大部分地区经济贫困,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岛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是

A.东部B.北部C.中部D.南部

14.岛上内陆地区的降雨量多于沿海,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洋流

15.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开发程度低,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B.海拔高,气温低

C.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D.洪涝灾害频繁,开发难度大

【答案】13.D14.C15.A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岛的南部地带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说明该区域的地势相较于其他区域是比较低平的,结合选项可知岛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是南部地带,D正确,ABC错误。

故选D项。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该岛屿上的河流都是发源于其中部地区的,说明该岛屿的中部地区的海拔是比较高的,其地势比较高,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比较明显,岛屿的中部地带相较于沿海地带多地形雨,因此可知岛上内陆地区的降雨量多于沿海,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正确,ABD错误。

故选C项。

【15题详解】

由本题组的第二题的解析可知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是多山地的,且该岛屿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区域的气候比较湿热,且多森林分布,不利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因此可知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开发程度低,主要原因是其气候湿热,森林茂密,A正确。

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气温并不低,B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只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开发程度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

由第二题的解析可知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多山地,其地形起伏比较大,排水条件挺好,该区域是不易产生洪涝灾害的,D错误。

故选A项。

【点睛】由图中

经纬度信息可知,加里曼丹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 )

A

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7.图中洋流( )

A.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答案】16.D17.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图中大陆为非洲大陆南部。

A.非洲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A项错误;

B.东非大裂谷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B项错误;

C.图中大陆中部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项错误;

D.甲地位于非洲南端,为地中海气候,形成的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项正确。

综合分析,D项正确。

【17题详解】

根据非洲南部沿海洋流分布分析:

A.①为西风漂流,其形成受南半球盛行西风西北风影响,A项错误;

B.②为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受其影响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B项正确;

C.③为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渔场,C项错误;

D.30°S大陆东岸暖流经过,西岸寒流经过,所以东岸水温高于西岸水温,D项错误。

综合分析,B项正确。

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

右图为左图中甲地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8.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D.全年高温多雨

19.6月记者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0.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基尔运河

【答案】18.C19.D20.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C正确,ABD错误。

故该题选C。

【19题详解】

读图德班纬度比约翰内斯堡纬度高,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故A错误;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德班比约翰内斯堡纬度高,白昼短,故B错误;6月份为南半球冬季,C错;德班位于沿海,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

约翰内斯堡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故选D。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乌拉尔河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基尔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

故该题选B。

二、综合题(本题有3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鄱阳湖湖区简图。

2011年11月,位于图中M沙地的风力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请分析说明M地建风力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冬季风和夏季风均从湖面而来,摩擦力小;且由于湖面狭窄,(狭管效应)加剧风力;风力资源丰富;沙地地价较低,降低成本;风力发电绿色清洁,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扶持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电站的区位条件。

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要从资源本身的状况、地形、土地成本、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

【详解】风力发电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风力资源和市场、政策等因素,解题时应重点分析当地的风力资源状况和风力资源开发效益。

图中,M沙地位于洞庭湖湖滨,该处湖面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当地盛行风风向一致,湖面摩擦小风力大,狭长湖面还可加剧风力,说明当地风力资源丰富。

风力资源开发效益主要有经济上沙地地价较低,可降低建设成本;环境上风力发电绿色清洁,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

鄱阳湖地区人口周密,城市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扶持等等。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现在的首都是雅加达,这个世界一线城市有1000多万人口,而雅加达只有740平方公里。

2019年当地时间8月26日,印度尼西亚总统维多多发表电视讲话,称“经过三年缜密研究”,政府已经正式决定,将首都从全国最大城市雅加达迁走。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红土型镍矿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材料三:

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雅加达不再作为印度尼西亚首都的原因。

(2)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

自然原因。

(3)简述印度尼西亚开发并出口红土镍矿对印度尼西亚的意义。

(4)简述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针对该国气候,为保障劳工身体健康,例举在新首都建设过程中需要防范的问题。

【答案】

(1)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交通拥堵;污染严重(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最多

3分)

(2)原因:

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3)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提供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4)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原因:

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需要防范的问题:

高温、中暑、晒伤、食物中毒等(任答2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印度尼西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问题、工业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由材料信息可知雅加达的城市面积是比较小的,其城市的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雅加达人口数量较多,该市的交通拥堵比较严重;雅加达人口密度比较高,其城市污染比较严重。

(2)原因分析:

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其海域面积广阔;印度尼西亚的纬度较低,其热量较为充足,生物生长速度比较快;由材料信息可知印度尼西亚的河流众多,其入海河流比较多,鱼类的饵料比较丰富。

(3)印度尼西亚开发并出口红土镍矿利于将国内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印度尼西亚开发并出口红土镍矿利于完善国内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印度尼西亚开发并出口红土镍矿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利于增加国民的经济收入;印度尼西亚开发并出口红土镍矿利于促进国内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4)特征:

雅加达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全年高温多雨;形成原因分析:

雅加达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需要防范的问题:

热带雨林气候区气温比较高,在这里施工需要防范高温、中暑、晒伤、食物中毒等。

【点睛】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国位于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附近。

中国与该国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达成一系列共识和合作计划,积极启动双边自贸谈判,重点推进港口建设和运营、临港工业园开发建设,以实现互利共赢。

图示意海上丝绸之路(局部)和甲国区域。

指出A港获得开发的区位优势

【答案】接近北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且大致位于主航线中点,地理(交通)位置优越;货物运输量大;位于河口,地势平坦利于港口建设;河流为港口提供淡水;与铁路相连,水陆联运便利;政策支持;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港口开发条件。

【详解】港口的开发条件可从港口的地理位置、港区内的货物运输量、建港的陆域和水域条件、淡水资源、政策支持、陆上交通联系等方面回答。

根据材料A港口位于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附近,位置优越;通航能力强,运输量大;地处河口,地势平坦,陆域条件良好;河流为港口提供淡水同时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