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1396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docx

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教材分析

本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有69人,其中男同学28人,女同学15人。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

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

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

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

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本册教材特点:

1、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体现了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重难点知识分析: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①教学重点:

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教学关键:

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①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教学难点:

量角的方法。

③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教学重点:

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③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④教学难点:

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教学难点:

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

统计

①教学重点:

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①教学重点:

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教学难点:

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总复习

①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教学难点:

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本册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

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

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

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本册课时安排: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一亿有多大?

————————————————————————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本单元重点难点:

1.大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2.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本单元课时安排:

1.亿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数的产生—————————————————————————————1课时

3.十进制计数法———————————————————————————1课时

4.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5.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

6.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

1亿有多大?

————————————————————————————1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都有连贯性。

老师要树立整体意识,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解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要求:

1、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射线,。

2、会用量角器画角。

3、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本单元重点难点:

1、直线射线和角。

2、会使用量角器。

 

本单元课时安排: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

2.、角的度量--------------------------------------------1课时

3.、量角的练习------------------------------------------1课时

4、角的分类和画法--------------------------------------1课时

5、单元测试---------------------------------------------1课时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

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3.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本单元教材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

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

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

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

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1:

145×12、例2:

160×30、106×30和例5:

49×104≈?

)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单元以单列一个例题的方式(例5),组织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

如,例5的教学通过解决购票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将票价和购票的张数适当的估大一些,并把它们分别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这样才能方便算出足够的钱买票。

另外,教材在练习十中安排了6个需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的简单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4.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整数运算中有关乘法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本单元练习的题量与第一学段相比稍有增加,使学生通过一定题量的练习,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同时,带“*”的题与思考题的数量也增加了,本单元每个练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带“*”的题和思考题,以体现“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课改理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设想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

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

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单元在练习设计中,安排了多个引导学探索数值规律的练习,如练习六中的第8题、思考题,练习七中的第12、13题、练习八中的第10题等等。

这些题虽然都打上了“*”号,不作教学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划分:

9课时

口算----------------------------------------------------------------------------------2课时左右

笔算----------------------------------------------------------------------------------7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表

标题

例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垂直与平行

例1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平行和垂直。

例2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

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例1

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画高。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本单元教学设想:

这是一节概念教学,也是一节几何图形的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针对这部分的教学,我始终本着“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做数学中来学数学。

”这一理念,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也在努力去这样做。

1.用关注焦点作情境,情爱交融创氛围。

情境是现在教学中常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要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在导入环节,针对我校的操场维修这一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来创设情境,那上瞬间,学生眼睛流露出的惊喜之情,脸上满是迫切的神态,让我心头一震!

如果说,求知欲是学生生存的本能,好奇心是打开知识的钥匙,那么爱校情就是起航探照灯知的驱动力。

2.用亲身体验作手段,合作探究获知识。

现代数学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只有亲自做的,才能记忆深刻。

所以,本节课中,学生始终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合作中进行不断获取知识。

有突出,有补充,有延伸。

这样获得的知识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时,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将两种图形的特征一一总结概括出来。

在交流中,也从别人那里获得了不同的操作方法。

交流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收获。

3.用课件想像作辅助,形象抽象固新知。

几何图形的表象特征要让学生清晰而准确地在头脑中建立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从具体到抽象。

图形的形状,看到实物是一种表象,用手势来“描绘”是一种想像,而对于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课件的演示更加形象地感知,这种形象抽象交互的使用和运用,对学生思维也是一种锻炼。

以形象感知表象,以抽象巩固特征。

正如那句话所说:

“教学永远都是一门带有缺憾的艺术。

”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自己处理不当的地方。

如在探究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研究的是特殊的梯形,没能有效地进行解决,虽加以解释,但从效果来看,个别学生主观还是认为梯形的左右两边应该相等。

另外,对在点子图中画图这个地方处理过于简单,指导或强调得不到位。

想说,又怕说多,不说,又觉得缺少点什么,不够精细。

纵观这节课,我觉得从学生学习主动性这个角度来说,自己做得还不够,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自己的教学。

本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划分:

6课时

垂直与平行-------------------------------------------------------------3课时左右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左右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知识点:

1.口算除法,用整十数除整一位十整百的数。

,2.笔算除法。

(1)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2)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要求;

1.几十的数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讨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教材说明:

学生学习整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是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现行九年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给书打包.读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口算除法:

二课时

笔算除法:

四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