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082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浅析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体育教育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二零一四年五月

摘要

锻炼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关注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和维持体育锻炼,以及关注由体育锻炼所引发的的心理效应的科学。

而现在的在校大学生是以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其健康状况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随着现今大学生体质日趋变差,导致身心疾病日益泛滥,这严重影响了个人健康满意感、生活满意感等主观健康和心理感受。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喜欢体育锻炼且有锻炼计划的大学生和没有锻炼计划且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其中每次锻炼间隔较短和每次锻炼时间平均在1个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和锻炼时间间隔长,每次锻炼时间短的大学有又有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目录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1引言..........................................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文献综述...................................................1

1.2.1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阐述.........................1

1.2.1.1体育锻炼

1.2.1.2心理健康

1.2.1.3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1.3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1.3.2.1文献资料法

1.3.2.2比较分析法

1.3.2.3问卷调查法

2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状况的分析

2.1现阶段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

2.2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2.3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计划调查

2.4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的调查

2.5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的调查

3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分析

3.1现阶段大学生自我感觉自身健康的调查

3.2现阶段大学生自认是否心理健康的调查

3.3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调查分析

4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4.1体育锻炼中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

4.2体育类专业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且,大学生体质的日益变差也越来越严峻,导致身心疾病日趋泛滥,从而影响个人健康满意感、生活满意感等主观健康和心理感受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体力活动不足或者久坐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前10项原因之一,每年约造成190多万人的死亡。

然而,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很多人并未感到危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习以为常,自我辩解,以为厄运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现如今,中国大学生体质日益变差,大学生运动时间正在逐渐减少,面临的健康问题也日趋严峻。

国家也不得不颁布政策,试图改变在校大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所以,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希望能促进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改变体育锻炼的观念,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身心健康问题。

本篇论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时间和项目的选择,得出我国现今在校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使大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又通过必要性分析得出在我国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需要性以及加大力度督促贯彻实施的各方面具备的条件,使大家对于体育锻炼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最后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得出来结论,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大学生们引起重视,积极参与进体育锻炼中来。

(2)文献综述

2.1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阐述

2.1.1体育锻炼

体育起源于劳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展的。

在我国,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动项目,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人民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它是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不仅是群众体育的基本活动方法和形式,也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方法。

总而言之,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的耐力,调节情操,削减疲劳感,使人精神愉悦,对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1.2心理健康

健康这一词语在古代英语中有强壮、完整之意。

最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是单纯的从身体上的健康来评判的,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和缺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可以说是指在正常的智能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良好个性、较好的处事能力和不错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特点。

2.1.3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本文对心理健康的评判采用了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是用来早期发现大学生心理卫生和人格健康的调查问卷。

是我国高校运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

量表把受测试者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是确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第二类是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第三类是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一共3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在网上收集关于锻炼心理学的文献资料,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文献资料。

通过登录中国期刊网和维普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查阅大量的锻炼心理学方面的书刊,对其进行整理与研究。

3.2.2比较分析法

结合大量统计数据,将各项数据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并针对的做出相对应对策及研究。

3.2.3问卷调查法

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的共计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重庆大学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看法、喜欢项目、参加方式和锻炼时间等。

根据论文需要,设计了“大学生运动状况及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以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法对学生运动状况和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本研究的准确性,采取了现场发放填写形式,对30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发放情况见(表1-1),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体育专业学生50人,随机抽取的学生250人,实际收回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

表1-1发放和回收问卷统计

人数及比例

调查对象

男生

女生

合计

重庆大学

35

14

49

重庆邮电大学

55

37

92

重庆师范大学

27

69

96

体育专业学生

40

10

50

合计

157

130

287

二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状况的分析

(1)现阶段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喜爱程度越深,对这一事物就越感兴趣,也就是可以说,对某一件事越喜爱,我们就更愿意去做这一件事情。

从而,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表2-1显示,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有49.1%的男生喜欢体育锻炼,40.1%的男生较喜欢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较喜爱的人达到89.2%,只有1.9%的男生讨厌体育锻炼。

女生有43.1%的人喜欢体育锻炼,有47.7%的人较喜欢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较喜爱的人达到90.8%,只有3.8%的女生讨厌体育锻炼。

数据表明,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喜爱体育运动。

表2-1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对体育锻炼喜爱程度调查结果

性别

喜欢

较喜欢

不太喜欢

讨厌

合计

77

63

14

3

157

比例/%

49.1

40.1

8.9

1.9

54.7

56

62

7

5

130

比例/%

43.1

47.7

5.4

3.8

45.3

合计

133

125

21

8

287

比例/%

46.3

43.6

7.3

2.8

100

(二)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不同的锻炼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参加不同项目的人的有不同的影响。

从表2-2中可以看出,男生参加最多的是球类项目。

体现了男生喜欢技术性强和具有对抗性的体育锻炼方式,表现出男性的自信顽强、勇敢拼搏的精神。

女生参加的体育锻炼多以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塑造形体的项目。

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锻炼项目中男女选择的差异。

表2-2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调查结果

项目

散步、跑步

53

33.8%

52

40.0%

球类

88

56.1%

41

31.5%

游泳

29

18.5%

31

23.8%

骑单车

5

3.2%

9

6.9%

瑜伽

1

0.6%

12

9.2%

舞蹈

6

3.8%

19

14.6%

其他

18

11.5%

16

12.3%

(三)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计划的计划调查

无论做什么事情,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有计划,有目的的参加体育锻炼,所达到的效果肯定不一样,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

从表2-3中可以看出,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中,男生有23人有体育锻炼计划且坚持,占总人数的14.6%,女生有14人有锻炼计划且坚持,占10.8%。

从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一个完整有效的锻炼计划,这对于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2-3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有无锻炼计划且坚持的调查

有锻炼计划且坚持

没有锻炼计划

合计

男生

23

134

157

比例%

14.6

85.4

100

女生

14

116

130

比例%

10.8

89.2

100

(四)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的调查

体育锻炼的频度对于体育锻炼的效果有直接相关性,从表2-4中可以看出,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有89人,占全部人数的56.7%,几乎不运动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9%,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58人,占总人数的44.6%,几乎不运动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12.3%。

上述数据表明,只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女生中几乎不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人数较多。

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还不够,对于自己的身体还不够重视。

表2-4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锻炼频度的调查

几乎每天

1~2天

3~5天

几乎不运动

合计

男生

36

53

65

3

157

比例%

22.9

33.8

41.4

1.9

100

女生

17

41

56

16

130

比例%

13.1

31.5

43.1

12.3

100

(5)现阶段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的调查

从表2-5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男生有2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5.9%,女生有52人,占女生总人数的40%,女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男生。

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无规律的男生有18人,占总人数的11.5%,女生有46人,占总人数的35.4%。

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少于男生,大多数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规律,不稳定。

表2-5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30分钟

一小时

两小时

更多

无规律

合计

男生

25

57

44

13

18

157

比例%

15.9

36.3

28.0

8.3

11.5

100

女生

52

19

11

2

46

130

比例%

40

14.6

8.5

1.5

35.4

100

三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分析

(1)现阶段大学生自我感觉自身健康的调查

从表3-1可以看出,有86.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健康没有问题,13.9%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有问题。

男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没有问题的有140人,占男生总人数的89.2%,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健康没有问题的有107人,占女生总人数的82.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生认为自身健康有问题的人数比男生多,所占比重也大于男生,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3-1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感觉自身健康是否有问题

男生

比例%

女生

比例%

合计

概率%

17

10.8

23

17.7

40

13.9

没有

140

89.2

107

82.3

247

86.1

合计

157

100

130

100

287

100

(2)现阶段大学生自认是否心理健康的调查

从表3-2中可以看出,有90.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9.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

男大学生自认心理健康的有14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92.4%,女大学生自认为心理健康的有115人,占女生总人数的88.5%,其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的比例。

 

表3-2随机抽取的300名大学生感觉自身是否心理有问题的调查

男生

比例%

女生

比例%

合计

比例%

12

7.6

15

11.5

27

9.4

没有

145

92.4

115

88.5

260

90.6

合计

157

100

130

100

287

100

(三)现阶段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调查分析

表3-3中,第一类学生是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

第二类学生是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该类学生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

第三类学生是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

由表3-3可以看出,只有38.7%的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有14.3%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

男大学生中有39.5%的人完全没有心理卫生问题小于女大学生37.7%的比例。

第一类学生男生有17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0.8%,女生有24人,占女生总人数的18.5%。

第二类男生的比例(49.7%)大于女生的比例(43.8%)。

有以上数据可见,男生和女生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和性别差异没有关系。

表3-3随机抽取的300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调查结果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合计

男生

17

78

62

157

比例%

10.8

49.7

39.5

100

女生

24

57

49

130

比例%

18.5

43.8

37.7

100

合计

41

135

111

287

比例%

14.3

47.0

38.7

100

 

四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中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

表4-1不同锻炼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类别

因素

 

是否有锻

炼计划

每次体育锻炼

间隔时间(天)

每次锻炼

持续时间(小时)

1-2

3-5

>5

<1

>1

无规律

第一类

4

37

2

27

12

27

5

9

比例%

10.8

14.8

1.4

22.3

63.2

35.1

3.4

14.1

第二类

12

123

53

76

6

33

59

43

比例%

32.4

49.2

36.1

62.8

31.6

42.9

40.4

67.2

第三类

21

90

92

18

1

17

82

12

比例%

56.8

36

62.5

14.9

5.3

22.0

56.2

18.7

合计

37

250

147

121

19

77

146

64

比例%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由表4-1可以看出

(1)有训练计划且坚持的大学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中所占的比例都要小于没有训练计划的大学生,而在第三类中,有锻炼计划且坚持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又远远大于么有训练计划的大学生。

由此可见,有体育锻炼计划且坚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2)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5天以上的大学生在第一类中占63.2%>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3-5天的大学生在第一类中所占的22.3%>每次体育锻炼间隔时间在1-2天的大学生在第一类中所占的1.4%;而在第三类学生中,锻炼间隔时间5天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5.3%<锻炼间隔时间在3-5天的14.9%<锻炼间隔时间在1-2天的62.5。

由此可以看出,较为频繁的参加体育锻炼比很长时间才锻炼一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所以,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在第一类学生中: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3.4%<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的35.1%;在第三类学生中: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56.2>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的大学生占的22%。

由此可以看出,持续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二)体育类专业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

表4-2体育专业和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类别

专业

第一类

学生

第二类

学生

第三类

学生

合计

体育专业

2

13

35

50

比例%

4

26

70

100

随机抽取

39

122

76

237

比例%

16.5

51.5

32.0

100

合计

41

135

111

287

比例%

14.3

47.0

38.7

100

由表4-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第一类学生中占的比例(4%)小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占的比例(16.5%);在第二类学生中占的比例(26%)小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51.5%);而在第三类学生中,体育专业所占的比例(70%)又远远的大于随机抽取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32%)。

由此可以得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要优于随机抽取出来的大学生。

体育专业的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受到了较为专业的体育锻炼指导,具有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育锻炼计划,从而导致了在心理健康方面要远远优于随机抽取出来参加测试的大学生。

所以,体育锻炼能够良好的促进心理健康。

 

五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1)当今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不是很乐观。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3)拥有一个科学完整的训练计划并且坚持对心理健康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参加体育锻炼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对心理健康效应不同,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较长,间隔时间较短的效果更加明显。

(4)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具有专业的知道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体育锻炼效果有显著影响,对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体育锻炼是一个可以挖掘和利用起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条重要途径。

5.2建议

(1)加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和建设。

(2)注重体育教师的选拔,优化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3)健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体系。

(4)建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气氛,提供健全的运动设施。

(5)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兴趣为主导,以体育教师为引导的模式促进学生参加锻炼。

(6)加强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从而全面改善大学生参加运动现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伟.大学生锻炼层次影响因素的考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

73-76.

[2]刘洪俊.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

98-101.

[3]袁毅、黄艳红、曾明.拉丁舞锻炼对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11,32(3):

75-77.

[4]邱芬、季浏、崔德刚、杨剑.锻炼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J].体育学刊,2011,18

(2):

86-90.

[5]姚强.附加体育锻炼对南京市肥胖大学生的作用[J].体育科技,2010,31(4):

102-105.

[6]黄晓丽.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心理探究[J].体育科技,2010,31(4):

89-94.

[7]许昌、张涵劲.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

(1):

117-120.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4):

70-75.

[9]刘君、王晓玲、杨佳宁.社会躯体焦虑对女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6):

75-79.

[10]李东蕾.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

55-59.

[11]马楚虹、钱永东、田仙花.大学生健身快走与慢跑锻炼的心肺负荷动态观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

96-101.

[12]张万勇.简式POMS量表对体育锻炼女大学生心境状态的适用评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

508-512.

 

附录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及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

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心理健康的状况,拟开展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您所提供的信息是研究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