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256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docx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

  作文家乡的风俗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

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

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玩手机。

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

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

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妈一起去串亲戚。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

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

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

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

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

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

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

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

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爸妈打牌,爷爷奶奶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有些比我们大的孩子,就斗地主,把瓜子当钱,可有趣了。

到了十二点的时候,奶奶就会开始准备汤圆了!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几就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

我是四川人!

  

  六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700字

  作文家乡的风俗2

  “过新年,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热热闹闹过大年吧,每家每户过新年时都有很多习俗吧,我们家过年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你想知道吗?

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

  贴春联

  我奶奶家原来在乡下,贴春联可不像城里人家只贴在一个门上,那可是个大工程。

年三十中午前,家里的男人们都要发动起来,把所有的院门、房门、仓库门都贴上,连鸡舍和牛棚都不放过。

贴好春联后,还要在大院的门口放一根桃树枝,表示全家人都到齐了,外人就不能来串门啦。

  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我可最高兴了。

吃完年夜饭,我就和哥哥放鞭炮,到村口看扭秧歌,然后就和全家人看电视,等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终于,听到了钟声响起,鞭炮齐鸣,我就赶紧去给长辈拜年收红包啦。

当然,除夕的饺子也是我盼望的,因为我们家的饺子里面有钱呢,为了吃到饺子里的硬币,每次我都要把肚子吃的圆鼓鼓的,生怕吃不到钱啊。

  拜年

  年初一早上,我还睡的迷迷糊糊的,就陆续有人到家里来拜年了,我只好起床穿好新衣服,赶紧也和大人们去别人家里拜年,拜年要规规矩矩的问好,不能乱跑乱跳的。

在城市里,人们都已经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了,可是在乡下,还保留了到家里拜年的习俗。

  图吉利

  从小到大,我也过了好多个新年了,关于过年的吉祥话我也知道一些了。

比如,吃饺子的时候,饺子如果破了不能说“破”,得说“挣”了;还比如,年夜饭要吃桃子罐头和杏罐头,寓意逃离灾难,幸福永远;还有诸如年三十一整晚都不能关灯啊,初一不能扫尘啊等等,都是很多人家过年的习俗。

  哦,对了,现在我奶奶家已经搬到了崭新的大楼上,比原来的平房条件好多了,但是过年的习俗几乎都没变,一样没变的还有我们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温情,一想到一家人围着爷爷奶奶高兴地说啊笑啊,我就迫不及待地要过年了,新年快来吧!

  

  作文家乡的风俗3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

吃年饭,看春晚,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大家欢聚一堂,满脸喜悦,开心的忙碌着。

你猜猜我们要干什么呢,哈哈答对了,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

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盘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

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年饭当然是很丰富的啦,大鱼大肉。

着时候大家都坐在椅子上,眼睛瞄着一盘一盘的菜,便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

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我在看春晚联欢晚会之前,我最期待的是:

“到了正月初一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爸爸一个,妈妈一个,爷爷一个......大家都忙完了活,该做下来休息了。

”想到这里我便兴奋起来。

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

我们边看边聊边啃瓜子,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

总算熬到十二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

“轰!

”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第一个礼炮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各样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

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缤纷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

我和哥哥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地直跳心想:

“我这次苦熬到十二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

”午夜放烟花,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也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了,你们也听说了。

  新的一年来临了,我祝大家新年快乐!

身体健康!

心想事成!

  

  作文家乡的风俗4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中秋;一样的中秋夜,不一样的月饼文化。

我从书上了解到:

博饼——是福建闽南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博饼”的由来有许多传说。

但听得最多的,传说是我国古代很有名的郑成功将军,在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为激励、鼓舞士兵的士气,而发明的一种娱乐活动。

因“博饼”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便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是一个趣味、开心,博的是一个好兆头。

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都相信,博中状元的人,来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

我想:

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多种的感情寄托吧!

所以,厦门人对中秋节格外重视,厦门的中秋节当然也格外热闹。

民间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呢!

  当一粒粒骰子在大瓷碗里旋转、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时;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底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特别美妙。

  很多外乡人来厦门,都会被这种浓浓的节日风情所打动。

不仅因为博饼趣味性大、参与性强,更多的是对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深深期盼之心。

  今年我总算弄明白了,一套会饼有:

状元一个,对堂二个,三红四个,四进八个,二举十六个,一秀三十二个。

原来数量是成倍数地递减啊!

妈妈说:

“简单理解,会饼——是根据中国古代科考名次来设计的,考得最好的就是‘状元’,依次是‘榜眼和进士’......”

  我惊呼:

“怪不得状元那么难博到,原来是第一名啊!

我要是能博到状元,能考个状元那该多美呢!

”妈妈又说了:

“博饼博状元完全是运气,而考状元凭的是孜孜不倦、刻苦认真学习所积累的实力噢!

  我听了若有所思……

  

  作文家乡的风俗5

  

  公路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带着人们迫切的心情,向各自的家乡飞去······

  春节,是我们农材最盛大的节日,按照习俗,每个人都要在节日的前一天回家,为春节的欢庆做准备,不过我们春里的春民大多数都在外地谋业,所以回来时需要时间,因此,刚好在那一晚回到家是不太现实的,故节日那天的清晨,便是村里人回归的高峰期。

没等起得早的太阳从地平线上爬起,村里的每家每户便亮起了灯。

不论大人,老人还是小孩,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神采奕奕。

村里的人家便大大小小地行动了起来,挂鞭炮,粘红联,煮早餐···忙得不亦说乎。

有的人家还提着几捆鞭炮,待到远处亲人归来,便高高的挂起燃放,亲人们在一片欢腾中相见。

  按照我们村里的习俗,春节早上要吃一碗甜面的。

村民们便将一碗满满的面倒入嘴中,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饶有味道地咂了咂嘴后,便在那依稀的黎明下,挂上红联。

村里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红联要是挂得最早,那就是好运来的最快的。

因此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将一张张鲜红的对联完好地粘在对应的门框上,大门上。

  挂好对联后,人们便会放响第一个“庆年炮”,便是将一捆长长的炮挂在屋顶上燃放,有兴致的人家还会将鞭炮摆弄成“运”字形或“龙”字形等形状,以企盼新年能交好运,得大喜。

就这样,当鞭炮挂好燃放时,天也差不多亮了,在一阵阵耀眼的火光和喜庆的炮声中,淡淡的阳光从云缝间撒下,如同世上最大的鞭炮绽放出最美丽的光芒。

  而我们村最大的鞭炮在村里的广场上,四跟高达十米的柱子上,缠绕交织着一条长长的巨龙,巨龙张开那庞大的嘴在天空咙叫,在柱子上游走。

随着太阳的升起,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聚集到广场上,仰望着半空中的巨龙,向着它祈祷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不知谁点燃了巨龙的尾巴,巨龙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它吐出耀眼的火焰,火焰一圈一圈地将它的身体包围起来,正当它全身被火焰覆盖的瞬间,它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鲜花花瓣,在天空中缓缓落下。

这是全村最美的好的时刻——点燃村里最大的鞭炮。

观完这一出盛事后,村里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人,子女去到处游玩,渡过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这就是我乡村的春节,它充满了喜庆欢乐与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