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329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docx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11做事做人道德为先

逻辑脉络:

兴业安邦人为本,育人之道德为先(地位)——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国梦(重要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性工程)。

知识结构:

只要是有良知的社会,对人的道德教育、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要求,都是一项根本性的事情。

这既涉及公民个人的道德素养,也关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实现中国梦)。

为此,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借鉴外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法治意识:

正确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公共参与:

明确并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以“道德”为议题,探究道德的力量,明确道德与法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高尚道德对社会生活、个人成长的作用。

以“道德建设”为议题,探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1 做事做人 道德为先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

了解道德的含义。

2.解析与论证:

理解道德对社会生活、个人成长的作用。

3.预测与选择:

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

4.辨析与评价:

理解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政治认同:

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

2.科学精神:

道德对社会生活、个人成长的作用。

3.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公共参与:

培养道德意识。

一、道德的力量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作用

(1)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尺。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4.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过程

(1)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倡“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改革开放以来,提倡“新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二、道德与法相辅相成

1.联系:

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区别

(1)产生时间和评价标准不同:

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法律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2)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同:

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以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法律则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

(3)调节的范围不同:

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法律调节的范围要小得多,它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

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联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全面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区别: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辨一辨] 有人认为,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请你分析该观点。

提示: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判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

我们必须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以不能说德治比法治更重要。

三、成功和幸福的支柱

1.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2.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3.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道德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

[创设情景]

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的颁奖词: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

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

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探究任务]

1.(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道德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人生事业、生活幸福都有重要作用。

张玉滚能在艰苦的条件下从教17年,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境界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学习张玉滚的精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提示:

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探究总结]

1.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德是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决定性力量。

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水平。

2.道德的作用既表现在影响社会发展方面,也表现在影响个人成长方面;道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先进的道德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道德则起阻碍作用。

道德是对人的约束也是对人的保护。

人们的活动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遵守行为规则,而道德就是一种行为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就是对人的约束。

道德的约束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如果总认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冲突之中,个人得不到保护,目的和利益难以实现。

 一个人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说明他的自觉、自律意识强。

从人生角度看,培养高尚的道德(  )

A.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的获得

B.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和谐

C.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D.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从人生角度看

审材料

培养高尚道德的作用

审选项

材料要求从人生角度看,B、D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均不符合题意。

C夸大了道德的作用。

故选A。

定答案

A

说起被评上“五星文明户”,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的王大爷高兴得合不上嘴:

“这可是最高的奖赏、最大的荣誉呀。

”目前,广安已有17个乡镇的83个村建成文明示范村,其中一部分农户评上了“遵纪守法户”“五好文明户”等。

上述材料表明(  )

①道德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尺 ②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 ③道德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尺 ④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A [①中“唯一标尺”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均应入选。

]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创设情景]

《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从基本生活、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方面对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见义勇为者的行为,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在见义勇为的背后,法律亦不是全部。

[探究任务]

1.(解析与论证·法治意识)见义勇为者的行为,为什么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提示: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

二者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辨析与评价·公共参与)“见义勇为的背后,法律亦不是全部”是何意?

提示:

一方面,“见义勇为”很大程度上是公民道德素质的体现,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要靠个人良心等起作用;另一方面,法律仅调节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道德调节范围则大得多,“见义勇为”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调节。

所以说,见义勇为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现象,法律仅起辅助作用,当然不会是全部。

[探究总结]

1.道德与法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1)二者都是重要的社会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2)二者的调控范围交叉渗透。

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要求和倡导的行为。

(3)二者的社会功能互补。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的他律约束作用与道德的自律教化作用,只有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建设社会文明的良好成果。

2.法律和道德的不同

类别

法律

道德

表现形式不同

用严格的文字表述,明确具体

存在于认识和舆论中,不成文,概括而笼统

实现方式不同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实施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人们与法律相关的行为

涉及人们的思想、品格、言语、动机及一切行为

 “有法无德谓之暴,有德无法谓之昏”体现了(  )

①道德的影响和作用比法律更深远持久 ②道德与法律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③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④道德靠人的自我约束,法律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起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体现类选择题

审材料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审选项

“有法无德谓之暴,有德无法谓之昏”说明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因此,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均不符合题意。

定答案

B

1.道德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起作用(  )

①个人良心 ②风俗习惯 ③社会舆论 ④教育、批评和自省

A.①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D [本题考查对道德起作用的方式的认识,①②③④都是道德起作用的方式。

]

2.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道德调节的范围更广泛

C.法律调节的行为更具体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二者是根本对立的

A [B、C两项正确,但它们所阐明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区别而非联系,D项本身说法错误,排除。

]

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尺。

4.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全面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近年来,曲阜市在全市开展“彬彬有礼”打造道德城市主题教育活动。

曲阜市委提出,要将孝道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红线”,不孝者不得提拔重用。

曲阜市认为,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和实力的竞争,更是环境、文化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社会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服务是否高效,风气是否纯正。

也有人提醒:

制度化考核的前提自然是依法行政,目前国家公务人员的任免升降已经有法可依,无论出于怎样的善意,对官员的考核都要尽量避免法治之外的道德条款。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开展“彬彬有礼”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区域之间的竞争更是环境、文化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社会是否文明

道德的作用

将孝道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红线”——国家公务人员的任免升降已经有法可依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对官员的考核都要尽量避免法治之外的道德条款

道德与法的区别

1.开展“彬彬有礼”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  )

①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D [开展“彬彬有礼”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故①②③④皆当选。

]

2.构建道德城市的做法启示我们(  )

A.实现人生幸福和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B.人的道德越高尚,实现人生幸福和成功越容易

C.实现人生幸福和成功,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D.专业才能对于实现人生幸福和成功的作用是有限的

C [B、D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