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360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见面课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2021见面课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问题: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因此人心是深不可测的。

选项:

A:

B:

答案:

【错】

2、问题:

研究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对心理现象及其行为的

选项:

A:

准确预测

B:

正确描述和解释

C:

有效控制和调节

D:

坚决阻止和制止

答案:

【准确预测;

正确描述和解释;

有效控制和调节】

3、问题:

心理“灰色区”是指

选项:

A:

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明显界限

B: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间存在缓冲区域

C:

是指精神病人的覆盖范围

D: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一个从量变的发展过程

答案: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间存在缓冲区域】

4、问题: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人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选项:

A:

B:

答案:

【错】

5、问题:

界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B:

主观和客观是否统一

C:

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D:

根据他人的提供的经验知识来确定

答案:

【根据他人的提供的经验知识来确定】

6、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选项:

A:

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B:

意志健全;人格完整

C:

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D: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

答案:

【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意志健全;人格完整;

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

7、问题: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哪些方面

选项:

A:

标准的发展性

B:

标准的矛盾性

C:

标准的相对性

D:

整体的协调性

答案:

【标准的发展性;

标准的相对性;

整体的协调性】

8、问题:

“你可以承认乌云的存在,但别忘了乌云边缘的光明。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

选项:

A:

B:

答案:

【对】

9、问题: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选项:

A:

向身边的同学学习

B:

学习心理健康理论课程

C: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D:

自己阅读心理健康书刊

答案:

【学习心理健康理论课程】

10、问题:

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有

选项:

A:

要保持自信

B:

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C:

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D:

注意劳逸结合,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答案:

【要保持自信;

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注意劳逸结合,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第二章单元测试

1、问题:

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选项:

A:

自我把关

B:

自我调控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认识

答案:

【自我调控】

2、问题:

心理学所说的个体自我包括哪两个部分?

选项:

A:

理想自我

B:

客观自我

C:

主观自我

D:

投射自我

答案:

【客观自我;

主观自我】

3、问题:

在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上,自我意识表现为

选项: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调控

C:

自我把关

D:

自我体验

答案:

【自我认识;

自我调控;

自我体验】

4、问题:

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有

选项:

A:

正确认识自我

B:

不断超越自我

C:

合理调控自我

D:

积极悦纳自我

答案:

【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超越自我;

合理调控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5、问题:

自我意识的种种偏差究其原因是某个人固有的缺点,需要及时改正。

选项:

A:

B:

答案:

【错】

6、问题:

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自己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与家庭和社会没有任何关系。

选项:

A:

B:

答案:

【错】

7、问题: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是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

选项:

A:

B:

答案:

【对】

8、问题:

小王同学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变得更加自爱和自信,与同学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哪一部分?

选项:

A:

心理自我

B:

生理自我

C:

社会自我

D:

理想自我

答案:

【社会自我】

9、问题:

过高地、不切实际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这种心理认知偏差属于

选项:

A:

自负

B:

任性

C:

自卑

D:

虚荣

答案:

【自负】

10、问题:

乔韩窗口理论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映了

选项:

A:

公开的我

B:

秘密的我

C:

未知的我

D:

盲目的我

答案:

【盲目的我】

第三章单元测试

1、问题:

下列反映人的心理面貌总和的是

选项:

A:

情感

B:

性格

C:

人格

D:

气质

答案:

【人格】

*本部分为付费内容,您已获得阅读权限

2、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是指人格的哪一特征?

选项: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社会性

D:

独特性

答案:

【独特性】

3、问题: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的心理学流派是

选项:

A:

行为主义

B:

认知学派

C:

人本主义

D:

精神分析

答案:

【行为主义】

4、问题:

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

选项:

A:

能力

B:

性格

C:

意志

D:

气质

答案:

【性格】

5、问题:

人格倾向性包含的因素有

选项:

A:

性格

B:

动机

C:

价值观

D:

需要

答案:

【动机;

价值观;

需要】

6、问题:

人格的基本特点有

选项:

A:

整体性

B:

功能性

C:

独特性

D:

稳定性

答案:

【整体性;

功能性;

独特性;

稳定性】

7、问题: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哪些类型?

选项:

A:

多血质

B:

抑郁质

C:

胆汁质

D:

粘液质

答案:

【多血质;

抑郁质;

胆汁质;

粘液质】

8、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有下列组成部分

选项:

A:

超我

B:

本能

C:

本我

D:

自我

答案:

【超我;

本我;

自我】

9、问题:

性格有好坏之分,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选项:

A:

B:

答案:

【对】

10、问题: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选项:

A:

B:

答案:

【对】

第四章单元测试

1、问题:

作为刺激和反应的中介,在应激过程中属于影响应激反应首要中介因素的是

选项:

A:

人格特征

B:

认知评价

C:

应对方式

D:

社会支持

答案:

【认知评价】

2、问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映了认知的哪个特点?

选项:

A:

认知的联想性

B:

认知的相对性

C:

认知的发展性

D:

认知的多维性

答案:

【认知的相对性】

3、问题:

根据认知过程是否合理,可以将其分为

选项:

A:

显性认知和非显性认知

B:

理性认知和非理性认知

C:

显性认知和理性认知

D:

理性认知和非显性认知

答案:

【理性认知和非理性认知】

4、问题:

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反映了认知的

选项:

A:

认知的多维性

B:

认知的联想性

C:

认知的发展性

D:

认知的相对性

答案:

【认知的多维性】

5、问题:

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有

选项:

A:

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B:

思维存在一定的超前性

C:

思维独断专一

D:

辩证逻辑思维成为主要思维形态

答案:

【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辩证逻辑思维成为主要思维形态】

6、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包括

选项:

A:

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B:

诱发性事件

C:

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

D:

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

答案:

【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诱发性事件;

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

7、问题:

以下属于大学生常见认知偏差的是

选项:

A:

追求完美

B:

自我中心

C:

极端思维

D:

以偏概全

答案:

【追求完美;

自我中心;

极端思维;

以偏概全】

8、问题:

“盲人摸象”的典故在认知偏差里边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叫做“自我中心”。

选项:

A:

B:

答案:

【错】

9、问题:

在理性情绪疗法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一直是帮助来访者的主要方法,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得以提高。

选项:

A:

B:

答案:

【对】

10、问题: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属于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选项:

A:

B:

答案:

【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这一经典语录的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

A:

表达是重要的

B:

学习是辛苦的

C:

学习是重要的

D:

学以致用

答案:

【学以致用】

2、问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反映了哪一项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选项:

A:

学习兴趣

B:

意志力

C:

学习方法

D:

学习动机

答案:

【学习兴趣】

3、问题:

关于考试焦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使用生理调节、注意转移等可以缓解考试焦虑

B:

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

C: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

D:

没有焦虑十分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

答案:

【没有焦虑十分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

4、问题: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与中学相比大学教育的特点是

选项:

A:

探索性

B:

社会服务性

C:

职业定向性

D:

专业性

答案:

【探索性;

社会服务性;

职业定向性;

专业性】

5、问题: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有哪些特点?

选项:

A:

学习方式的间接性

B:

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C:

学习结果的高效性

D:

学习安排的计划性

答案:

【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学习结果的高效性】

6、问题: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作用是

选项:

A:

有助于激发学习动力

B:

有助于自我形象的提升

C:

有助于开发学习智力

D:

有助于激励学习创新

答案:

【有助于激发学习动力;

有助于开发学习智力;

有助于激励学习创新】

7、问题:

考试焦虑的具体表现有

选项:

A:

情绪上表现出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B:

身体上表现为头痛、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

C:

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僵化等

D:

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答案:

【情绪上表现出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身体上表现为头痛、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

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僵化等;

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8、问题:

狭义的学习通常是指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选项:

A:

B:

答案:

【对】

9、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其中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最为重要。

选项:

A:

B:

答案:

【错】

10、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

选项:

A:

B:

答案:

【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1、问题:

以下关于情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情绪和认知没有任何关系

B:

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C:

情绪具有两极性

D:

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答案:

【情绪和认知没有任何关系】

2、问题:

情绪的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错的?

()

选项:

A:

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

B:

具有不稳定性

C: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D:

具有两极性

答案:

【具有比情感更强的强度】

3、问题:

每次考试小明都感到很紧张,有的时候紧张得手发抖,平时会做的题此时也没了思路,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

这说明( )。

选项:

A:

情绪是消极的

B:

人不能有任何情绪

C:

情绪是无法调控的

D:

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答案:

【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水平的发挥。

4、问题:

强烈的情绪主要通过()途径来表现?

选项:

A:

哭泣

B:

面部表情

C:

愤怒

D:

吼叫

答案:

【面部表情】

5、问题: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不包括()。

选项:

A:

缺乏热情

B:

外向、活泼

C:

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D:

情绪延迟性及趋向于心境化

答案:

【缺乏热情】

6、问题:

下列属于青春期情绪特点的是(  )。

选项:

A:

情绪的闭锁性

B:

情绪波动与固执

C:

情绪反应强烈

D:

情绪的细腻性

答案:

【情绪的闭锁性;

情绪波动与固执;

情绪反应强烈;

情绪的细腻性】

7、问题:

情绪的基本要素包括()。

选项:

A:

情绪的行为表现

B:

情绪的生理反应

C:

情绪的心理体验

D:

情绪的言语发泄

答案:

【情绪的行为表现;

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的心理体验】

8、问题:

下列不属于大学情绪问题的突出表现的是:

()。

选项:

A:

崇拜、羡慕

B:

冷酷、无情

C:

焦虑、抑郁

D:

兴奋、喜悦

答案:

【崇拜、羡慕;

冷酷、无情;

兴奋、喜悦】

9、问题:

情绪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主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选项:

A:

B:

答案:

【错】

10、问题:

基本情绪主要就表现为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内心体验。

选项:

A:

B:

答案:

【对】

第七章单元测试

1、问题:

()是恋爱最为积极的目的和结果。

选项:

A:

爱情

B:

情感

C:

婚姻

D:

答案:

【爱情】

2、问题:

斯滕伯格(RobertJ.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

能看到爱情完整的样子,包含激情、亲密和承诺三种成分的爱情是:

()

选项:

A:

浪漫式的爱情

B:

完美式的爱情

C:

伴侣式的爱情

D:

喜欢式的爱情

答案:

【完美式的爱情】

3、问题:

大学生树立科学恋爱观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选项:

A:

摆正爱情的位置

B:

学习爱的技巧

C:

懂得爱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D:

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答案:

【学习爱的技巧】

4、问题:

大学生发生多角恋的原因除了以下哪一条?

()

选项:

A:

择偶标准不明确

B:

择偶能力不强

C:

虚荣心强

D:

择偶动机不良

答案:

【择偶能力不强】

5、问题:

一般来说,大学生恋爱双方从相识到确立恋爱关系,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

选项:

A:

初恋期

B:

苦恋期

C:

择偶期

D:

恋爱期

答案:

【初恋期;

苦恋期;

择偶期】

6、问题:

大学生的爱情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选项:

A:

恋爱态度的轻率化

B:

择偶标准的理想化

C:

性观念变化的显性化

D:

恋爱的自我中心化

答案:

【恋爱态度的轻率化;

择偶标准的理想化;

性观念变化的显性化;

恋爱的自我中心化】

7、问题:

正确对待失恋要做到:

()

选项:

A:

失恋不失态

B:

失恋不失命

C:

失恋不失德

D:

失恋不失学

答案:

【失恋不失态;

失恋不失命;

失恋不失德;

失恋不失学】

8、问题:

失恋的调整方法主要有:

选项:

A:

升华法

B:

环境转移法

C:

倾诉

D:

自我疗养法

答案:

【升华法;

环境转移法;

倾诉;

自我疗养法】

9、问题:

培养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表达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鉴别爱的能力、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和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

选项:

A:

B:

答案:

【对】

10、问题:

在爱情三元理论中,不亲密的两个人也可以有真爱。

选项:

A:

B:

答案:

【错】

第八章单元测试

1、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会了合作就可以创造互惠双赢的局面。

选项:

A:

B:

答案:

【对】

2、问题:

下列对人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人际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

B:

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利用

C:

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距离

D:

人际关系都有一定的目的

答案:

【人际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际关系都有一定的目的】

3、问题:

人际吸引的两大心理机制是

选项:

A:

性别一致

B:

价值观相似

C:

感情相悦

D:

社会地位平等

答案:

【价值观相似;

感情相悦】

4、问题:

一般人际交往的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选项:

A:

B:

答案:

【对】

5、问题: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的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

这反映了哪一心理效应?

选项:

A:

刻板效应

B:

光环效应

C:

近因效应

D:

首因效应

答案:

【首因效应】

6、问题:

人际交往中说话要选择话题,话题的选择标准有

选项:

A:

爱谈

B:

好谈

C:

能谈

D:

时尚

答案:

【爱谈;

好谈;

能谈】

7、问题:

人际交往的距离可分为哪几种?

选项:

A:

个人距离

B:

社交距离

C:

亲密距离

D:

公共距离

答案: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亲密距离;

公共距离】

8、问题:

刻板效应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

选项:

A:

B:

答案:

【对】

9、问题:

一言不合就疏远对方,出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现象,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哪个特点?

选项:

A:

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B: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C:

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D:

交往友谊理想化

答案:

【交往友谊理想化】

10、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有效的倾听应注意哪些问题?

选项:

A:

只听不说

B:

真诚关注

C:

切勿多话

D:

话要听完全

答案:

【真诚关注;

切勿多话;

话要听完全】

第九章单元测试

1、问题:

一个成年女性在与丈夫吵架后跑回娘家和母亲哭诉,她使用的防御机制是

选项:

A:

投射

B:

否认

C:

退行

D:

压抑

答案:

【退行】

2、问题:

个体把内心的欲望和冲动夸张性地以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防御机制是

选项:

A:

隔离

B:

否认

C:

退化

D:

反向形成

答案:

【反向形成】

3、问题:

以下哪种归因方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抗挫能力?

选项:

A:

听天由命

B:

把挫折完全归因为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C:

合理地归因,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

D:

把挫折归结为完全是外在情境的影响

答案:

【合理地归因,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

4、问题:

压力包含哪些基本因素?

选项:

A:

压力反应

B:

慢性压力

C:

有机体和环境刺激物的互动作用

D:

压力源

答案:

【压力反应;

有机体和环境刺激物的互动作用;

压力源】

5、问题:

大学生遭受挫折后常见的不良行为反应有

选项:

A:

逆反

B:

幽默

C:

退行

D:

攻击性行为

答案:

【逆反;

退行;

攻击性行为】

6、问题:

大学生要正确地应对压力与挫折,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勇敢面对挑战

B:

调整对压力的认知评价

C:

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

D:

合理调整期望值

答案:

【勇敢面对挑战;

调整对压力的认知评价;

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

合理调整期望值】

7、问题:

导致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有

选项:

A:

人际关系受阻

B:

就业压力

C:

对自身估价过高

D:

心理脆弱

答案:

【人际关系受阻;

就业压力;

对自身估价过高;

心理脆弱】

8、问题:

慢性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不大。

选项:

A:

B:

答案:

【错】

9、问题:

正性与负性生活事件都可能造成压力的产生。

选项:

A:

B:

答案:

【对】

10、问题:

挫折对个体带来的总是一系列消极反应。

选项:

A:

B:

答案:

【错】

第十章单元测试

1、问题:

心理学认为,生命是()

选项:

A:

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有机反应的开放系统所组成的

B:

生命即意识到的自我,从婴儿期开始缓慢发展。

C:

作为生物的本质属性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D:

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体系存在方式

答案:

【生命即意识到的自我,从婴儿期开始缓慢发展。

2、问题:

人的生命应包含以下含义()

选项:

A:

人的生命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物质的和价值意义的交换

B:

生物性,即主体是“人”,生命是人内在的一种系统

C:

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

D:

人的生命存在于实践活动中

答案:

【人的生命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物质的和价值意义的交换;

生物性,即主体是“人”,生命是人内在的一种系统;

人的生命存在于实践活动中】

3、问题: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选项:

A:

B:

答案:

【对】

4、问题:

发展性危机又称外源性危机或环境性危机,是指由外部可见的或者超常的、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事件引起的危机。

()

选项:

A:

B:

答案:

【错】

5、问题:

境遇性危机是可预见的,因而也被认为是正常的危机。

()

选项:

A:

B:

答案:

【错】

6、问题:

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选项:

A:

B:

答案:

【对】

7、问题:

心理危机的预防方法包括()

选项:

A: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B:

争取社会支持

C:

学会自助、求助和助人

D:

正确看待压力、挫折与危机

答案: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争取社会支持;

学会自助、求助和助人;

正确看待压力、挫折与危机】

8、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两大类技术分别是

选项:

A:

行为干预

B:

专业协助技术

C:

自我支持技术

D:

认知干预

答案:

【专业协助技术;

自我支持技术】

9、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

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

()

选项:

A:

B:

答案:

【对】

10、问题:

自我支持技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寻求滋养性环境,搜集充分的信息;积极调整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面对现实,正视危机;暂时避免作重大的决定。

选项:

A:

B:

答案:

【对】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1、问题:

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是()

选项:

A:

人生目标的修正

B:

职业发展规划

C:

职业生涯规划

D:

生涯路线的选择

答案:

【职业生涯规划】

2、问题:

职业生涯的基础是()

选项:

A:

智力开发

B:

生理开发

C:

潜能开发

D:

心理开发

答案:

【潜能开发】

3、问题:

大学生处于人的生涯发展的哪一阶段()

选项:

A:

维持阶段

B:

确定阶段

C:

探索阶断

D:

成长阶段

答案:

【探索阶断】

4、问题:

有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过于怯懦,属于()。

选项:

A:

情绪问题

B:

心理失衡

C:

自我认知缺失

D:

人际交往困难

答案:

【情绪问题】

5、问题:

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属于什么问题()

选项:

A:

谨小慎微

B:

自我认知缺失

C:

人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