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395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docx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

转弯处的回头(500字)作文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从小到大,我就属于那种抓着妈妈一觉不放的孩子。

因为我有一个父亲,他非常严厉特别是对我。

只要我做错一道题或说错一句话,他就会大声训斥我。

看到他我连大气都不敢喘,更别说撒娇了。

  平时父亲总是绷着脸,对我那么冷漠,我以为他不爱我了。

但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一天,我在楼下和朋友玩,一不小心摔倒了,摔伤了胳膊。

父亲正好在楼上下来去办事,我走过去给父亲看了我受的伤,父亲不过是快速地看了了我一眼便走了,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

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朋友们走了过来,安慰我说:

现在的父亲大多数都这样,我父亲也不例外。

不要以为他不爱你了,其实父亲每时每刻都在爱着你,只是你感觉不到罢了。

不信的话你的父亲一会儿会在前面的转弯处回头看你一眼。

果然父亲在前面的转弯处回头望了我一眼。

在那一瞬间,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湿润了,在父亲的那一个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

那时我才真正明白:

其实父母对我表达爱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母亲的爱是慈祥的,而父亲的爱是严厉的&&  爱,往往在那转弯处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中。

他需要你用心去感受。

五年级:

赵皓天

篇一:

转弯处的回头

转弯处的回头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从小到大,我就属于那种抓着妈妈一觉不放的孩子。

因为我有一个父亲,他非常严厉——特别是对我。

只要我做错一道题或说错一句话,他就会大声训斥我。

看到他我连大气都不敢喘,更别说撒娇了。

平时父亲总是绷着脸,对我那么冷漠,我以为他不爱我了。

但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一天,我在楼下和朋友玩,一不小心摔倒了,摔伤了胳膊。

父亲正好在楼上下来去办事,我走过去给父亲看了我受的伤,父亲不过是快速地看了了我一眼便走了,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

我的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朋友们走了过来,安慰我说:

“现在的父亲大多数都这样,我父亲也不例外。

不要以为他不爱你了,其实父亲每时每刻都在爱着你,只是你感觉不到罢了。

不信的话你的父亲一会儿会在前面的转弯处回头看你一眼。

”果然父亲在前面的转弯处回头望了我一眼。

在那一瞬间,我的眼睛又一次被湿润了,在父亲的那一个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

那时我才真正明白:

其实父母对我表达爱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母亲的爱是慈祥的,而父亲的爱是严厉的?

?

爱,往往在那转弯处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中。

他需要你用心去感受。

五年级:

赵皓天

篇二:

拐弯儿处的回头

《拐弯儿处的回头》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

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

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2.(板书:

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概括内容

1.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

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1~2名学生说。

边说边引导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评价。

教师适当予以示范。

预设:

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

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

弟弟大发牢骚。

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拐弯儿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

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

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

为什么?

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

指导朗读。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

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

“爸爸依然……”引读。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

(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

我是谁?

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

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

此时弟弟……;

场景2:

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场景3:

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

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

孩子!

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

想得到你的关心。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

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

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师:

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生:

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

于是你——

生:

大发牢骚。

师:

你会怎样发牢骚呢?

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生:

表达不满。

预设3:

师:

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

此时你又——

生:

被打动了。

师:

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

”(课件出示这句话)师:

这是怎样的泪光?

生:

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师:

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

深的父爱呀。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篇三:

拐弯儿处的回头

《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篇带有浓浓父子情的文章,它让学生感悟到父爱很平凡,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只要引领学生潜心读文,用心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就能有个性化感悟,体会到父爱平凡中蕴涵着的伟大。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发展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

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

为什么?

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

指导朗读。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

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

“爸爸依然?

?

”引读。

(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学生与作者所创作的情景氛围交互融合,相互渲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

(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

我是谁?

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

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

此时弟弟?

?

场景2:

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

?

场景3:

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

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

孩子!

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

想得到你的关心。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

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

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师:

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

?

生:

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

于是你——

生:

大发牢骚。

师:

你会怎样发牢骚呢?

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生:

表达不满。

预设3:

师:

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

此时你又——生:

被打动了。

师:

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

?

眼里还闪着泪光。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

这是怎样的泪光?

生:

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

师:

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

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

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以字卡的形式)

三、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

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预设:

碰:

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

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4.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

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

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

四、课堂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书写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让我们今后多读书、多观察,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人世间无限的爱。

篇四:

拐弯处的回头教材简析

教材简析

《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篇带有浓浓父子情的文章,它让学生感悟到父爱很平凡,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只要引领学生潜心读文,用心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就能有个性化感悟,体会到父爱平凡中蕴涵着的伟大。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发展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

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

为什么?

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

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

“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

指导朗读。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

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

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

(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

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

“爸爸依然?

?

”引读。

(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学生与作者所创作的情景氛围交互融合,相互渲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

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

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

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

(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

(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

我是谁?

你们应该称呼我为?

(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要求:

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

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

此时弟弟?

?

场景2:

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

?

场景3:

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

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

孩子!

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

想得到你的关心。

“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

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

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师:

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

?

生:

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

于是你——

生:

大发牢骚。

师:

你会怎样发牢骚呢?

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生:

表达不满。

预设3:

师:

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

此时你又——生:

被打动了。

师:

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

“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

?

眼里还闪着泪光。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

这是怎样的泪光?

生:

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

师:

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

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

就让我们再来读读

3.教师总结:

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以字卡的形式)

三、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

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

上下结构:

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预设:

碰:

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

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4.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

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

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

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

四、课堂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书写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让我们今后多读书、多观察,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人世间无限的爱。

《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作者:

周凤玲时间:

2012-08-2519:

32:

35

《拐弯处的回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拐弯儿处的回头》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

微小的动作,向我们揭示了含蓄而又感人至深的父爱。

课文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引向细微处看世界,在平常中找到真爱。

这节课以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为中心,以朗读为主线,语言文字训练贯穿其中。

旨在对学生进行扎实训练的同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爱。

力求实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题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

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

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一把,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板书:

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

二扫清文字障碍

1请学生自由读生字,圈出不会的生字。

2同桌之间交流识记的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4请学生说出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些字。

5理解字义,为生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引导:

想现在就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

那就快快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

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在概括时能尽量用上这些词语、短语就更好了。

(课件出示:

划破、以为、说了几句、牢骚、回头、打动,引导学生齐读)(生自由读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同桌交流)

2.师:

谁想把你思考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指名1—2名学生说。

如果此处

下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