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790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docx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

1.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与水平钢板成450角打在钢板上,刚接触钢板时的速度为υ,然后又以同样大的速率和水平钢板成450角的方向反弹上去,如图所示,在与钢板碰撞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变化量是()

A.2mυ,方向竖直向上B.0

C.

mυ,方向竖直向上D.

mυ,方向水平向右

2.质量为1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则此物体在前4s和后4s内受到的合外力冲量为(  )

A.8N·s,8N·s 

B.8N·s,-8N·s

C.0,8N·s 

D.0,-8N·s

3.一炮弹以一定倾角斜向上发射达到最高点时,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沿原方向运动,则另一块()

A、一定沿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B、一定沿原来相同的方向运动

C、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D、可能做竖直上抛运动

4、如图所示,A、B两质量相等的物体,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和B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动摩擦因数之比为3∶2,地面光滑。

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相对C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系统动量守恒

B.A、B、C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向左运动

D.小车向右运动

5.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MA=1kg,MB=2kg,vA=6m/s,vB=2m/s,当A球与B球发生碰撞后,A、B两球速度可能为(  )

A.vA=5m/s,vB=2.5m/sB.vA=2m/s,vB=4m/s

C.vA=-4m/s,vB=7m/sD.vA=7m/s,vB=1.5m/s

6.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整个系统原来静止,则当两人同时相向走动时().

A.要使小车静止不动,甲乙速率必相等

B.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速率必须比乙的大

C.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大

D.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小

7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

8.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30年后,汤姆生的儿子小汤姆生利用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

下列关于这对父子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电子绕核运动

C.在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电子的动能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D.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不明显

 

9.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Ek—v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两者的图象分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个Ek—v图上,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10.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已知谱线a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是氢原子()

A.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B.从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C.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D.从n=1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

1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是α衰变B.

是β衰变

C.

是轻核聚变D.

是重核裂变

12.天然放射性元素

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Pb(铅)。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Th(钍)元素发生α衰变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B.共发生了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α射线比β射线的电离作用强,但穿透能力弱

D.β粒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它是高速的电子流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任意两个核子之间都有核力

B.核力总表现为引力

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14.利用氦-3(

)和氘进行的聚变安全无污染,容易控制。

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每个航天大国都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评估月壤中氦-3的分布和储量。

已知两个氘核聚变生成一个氦3和一个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2

H→

He+

n+3.26MeV若有2g氘全部发生聚变,则释放的能量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0.5×3.26MeVB.3.26MeV

C.0.5NA×3.26MeVD.NA×3.26MeV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

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Kg

16.质量m1=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与另一物体相碰,碰撞前后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取g=10m/s2,则m2=_______kg.

 

17.平静的水面上,有一个质量M=130kg的小船浮于水面,船长4m,船上一个质量m=70kg的人匀速从船头向船尾,不计水的阻力,则人相对水面走了

m。

18.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辐射。

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经过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

mB=。

19.质量为m的小球,从沙坑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1到达沙坑表面,又经过时间t2停在沙坑里.求:

⑴沙对小球的平均阻力F;

⑵小球在沙坑里下落过程所受的总冲量I.

 

20.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与其一起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某同学解题时注意到:

子弹与木块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地面滑动摩擦力冲量可以忽略不计,列出了动量守恒方程:

……①

还列出了能量守恒方程:

并据此得出结果.这种解法正确吗?

如果是正确的,请求出结果;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所列出的有关方程错误的原因,再纠正错误,求出结果.

 

21.如图所示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

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1.9eV),A为阳极。

在a、b间不接任何电源,用频率为

(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会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

这时,若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

求:

(1)a、b间未接直流电源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回答: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2)从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焦?

(3)入射单色光的频率是多少?

 

22.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

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

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

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1u=1.66×10-27kg。

⑴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⑵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⑶若建一座功率为3.0×105kW的核聚变电站,假设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有一半变成了电能,每年要消耗多少氘的质量?

(一年按3.2×107s计算,光速c=3.00×108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高二物理期末综合复习题4(选修3-5)

参考答案

1C2D3C4BC5B6C7A8AD9A10B11AC12BC13CD14C15D

16.解析:

碰前m1匀速,v1=4m/s,m2静止;碰后两者黏合在一起共同匀速运动,v=1m/s,由m1v1=(m1+m2)v得m2=3kg.

17.2.6

18.【答案】:

γ,2T2:

2T1

【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伴随γ辐射;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T1·T2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

=

,故mA:

mB=2T2:

2T1

19.解:

设刚开始下落的位置为A,刚好接触沙的位置为B,在沙中到达的最低点为C.⑴在下落的全过程对小球用动量定理:

重力作用时间为t1+t2,而阻力作用时间仅为t2,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

mg(t1+t2)-Ft2=0,解得:

⑵仍然在下落的全过程对小球用动量定理:

在t1时间内只有重力的冲量,在t2时间内只有总冲量(已包括重力冲量在内),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

mgt1-I=0,∴I=mgt1

20.解:

这种解法是错误的.

方程②没有考虑子弹与木块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第二个方程应写为

与方程①联立解得

21.从下向上;3.36×10-19J;9.65×1014Hz

解析:

.⑴光电子由K向A定向移动,光电流由A向K,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从下向上。

⑵具有最大初动能的电子刚好不能到达A板,对该电子用动能定理,EK=Ue得最大初动能为2.1eV=3.36×10-19J

⑶由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得ν=9.65×1014Hz

22.

(1)

(2)

(3)一年中产生的电能发生的核反应次数为

所需氘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