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956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株洲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6.0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7页,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区域。

回答选考题时,先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涂黑。

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Na23O16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会形成细胞板产生新的细胞壁

B.细胞凋亡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细胞从正常组织中死亡和消失,机体无炎症反应

C.原癌基因发挥作用时,细胞将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D.动物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松散

3.下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

B.BC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

C.CD段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

D.EF段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始终相等

4.现有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玉米幼苗,希望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要短时间内达到育种目标,下列育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通过多次射线处理,实现人工诱变

B.通过连续自交、逐代筛选获得

C.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D.先用秋水仙素处理,再用花药离体培养

5、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下图表示“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减少了环境污染

B.使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利用苏云金芽泡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

虫作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其二次爆炸威力巨大。

据推测可能是由于某物质遇水燃烧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下列常见危险品中最有可能具有这种性质的是

A.KNO3B.NH4NO3C.CaC2D.P4(白磷)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大于2NA

B.常温下,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个数必定小于NA

C.1mol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个数为NA

D.1mol苯分子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

9.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分子结构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C.青蒿素可溶于NaOH溶液,可发生取代反应

D.青蒿素难溶于水,提取的方法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馏

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NaClO溶液和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

.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

在相同温度下Ksp:

Mg(OH)2>Fe(OH)3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12.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

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

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试剂是

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CCl4;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⑥D.②③⑥

13.常温下,向20mL0.2mol·L-1二元酸H2A溶液中滴加0.2mol·L-lNaOH溶液,有关

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顺序为c(Na+)>c(HA-)>c(A2-)>c(OH-)>((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中的大

C.等浓度H2A和NaHA的混合溶液中无论加入少量的

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变化都不大

D.当V(NaOH)=40mL时,升高温度,c(Na+)/c(A2-)减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至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至21题有两项或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库仑定律的公式为F=kq1q2/r2,式中静电力常量k的单位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应为N·m2·C-2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

实验装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真空中,一带电小球慢慢靠近一绝缘导体的过程中,导体内部的场强越来越大

15.如图所示,直杆BC的一端用铰链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固定一个小滑轮C,细绳下端挂一重物,细绳的AC段水平。

不计直杆、滑轮及细绳的质量,忽略所有摩擦。

若将细绳的端点A稍向下移至A'点,使之重新平衡,则此时滑轮C的位置

A、在AA'之间

B、与A'点等高

C、在A'点之下

D、在A点之上

16.“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I为圆形,轨道Ⅱ为椭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轨道I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

B、探测器在轨道I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时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I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I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

 

1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相互绝缘且质量均为2kg,A带正电,电荷量为0.1C,B不带电。

开始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加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变为15N。

g=10m/s2,则(   )

A、电场强度为50N/C B、电场强度为100N/C  

C、电场强度为150N/CD、电场强度为200N/C

 

18.一摩托车在竖直的圆轨道内侧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车经最高点时发动机功率为P0,车对轨道的压力为2mg.设轨道对摩托车的阻力与车对轨道的压力成正比,则:

A、车经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B、车经最低点时发动机功率为2P0

C、车从最高点经半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等于0.5P0T

D、车从最低点经半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等于2mgR

19.负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P仅在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a、b、c,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A、粒子P带负电

B、a、b、c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是

C、粒子P由a到b电势能增加,由b到c电势能减小

D、粒子P在a、b、C三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2:

1:

2

20.一交流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按如图电路连接,已知该发电机线圈匝数为N,电阻为r,当线圈以转速n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示数为U,灯泡(额定电压为Uo,电阻恒为R)恰能正常发光,则(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A、变压器的匝数比为U:

U0

B、电流表的示数为

C、在图示位置时,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为

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变压器输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2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和L3L4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矩形线圈abcd,宽度cd=L=0.5m,质量为0.1kg,电阻为2Ω,将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cd边与L1重合),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1时刻cd边与L2重合,t2时刻ab边与L3重合,t3时刻ab边与L4重合,已知t1∼t2的时间间隔为0.6s,整个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在0∼t1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0.25C

B、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2m/s

C、线圈的长度为1m

D、0∼t3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1.8J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需要测量由静止开始到某点的瞬时速度V与下落高度h。

某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

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用秒表测出下落时间t,并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C.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

D.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

计算

出高度h.

以上方案中正确的是:

(2分)

(2)实验中,测得所用的重物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五个点A、B、C、D、E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E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3.14cm、4.90cm、7.05cm、9.59cm、12.48cm,。

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以上数据,打点计算器打下D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VD=m/s.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D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J,

若同学丙在测量数据时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她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

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

(填“能”或“不能”)。

④若同学丁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第一二点间的距离为0.32cm.那么原因是:

23.(10分)同学甲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1.23V.乙怀疑甲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测量数据来绘制灯泡的U-I图线,进而分析灯泡的额定电压.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D.滑动变阻器R1(0~20Ω)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H.待测灯泡L(额定功率0.75W,额定电压未知)

(1)在上面所给的虚线框(图甲)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________(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选择________(填“R1”或“R2”).

(2)在实验过程中,乙同学将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缓慢地增加,当电压达到1.23V时,发现灯泡亮度很暗,当达到2.70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便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边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70

I/mA

80

155

195

227

255

279

310

请你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灯泡的U-I图线.

(3)由图象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这一结果大于1.23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2.0V、内阻为4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24.(12分)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AC边界的左侧有与AC边平行的匀强电场,D是底边AB的中点。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B边上的D点竖直向上射入磁场,恰好垂直打在AC边上。

(1)求粒子的速度大小;

(2)粒子离开磁场后,经一段时间到达BA延长线上N点(图中没有标出),已知NA=L,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5.(19分)如图所示为一电磁选矿、传输一体机的传送带示意图,已知传送带由电磁铁组成,位于A轮附近的铁矿石被传送带吸引后,会附着在A轮附近的传送带上,被选中的铁矿石附着在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之间有恒定的电磁力作用且电磁力垂直于接触面,且吸引力为其重力的1.4倍,当有铁矿石附着在传送带上时,传送带便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将所选中的铁矿石送到B端,由自动卸货装置取走。

已知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3°,铁矿石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A、B两轮间的距离为L=64m,A、B两轮半径忽略不计,g=10m/s2,sin53°=0.8,cos53°=0.6。

(1)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0=10m/s传动,求被选中的铁矿石从A端运动到B所需要的时间;

(2)若所选铁矿石质量为200kg,求在

(1)条件下铁矿石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3)实际选矿传送带设计有节能系统,当没有铁矿石附着传送带时,传送带速度几乎为0,一旦有铁矿石吸附在传送带上时,传送带便会立即加速启动,要使铁矿石最快运送到B端,传送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并求出最短时间。

26.(14分)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测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

Ⅰ.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废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mL2mol·L-1H2SO4溶液和10mL20%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mL2mol·L-1H2SO4溶液,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

重复3次,数据记录见下表:

(已知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6Fe2++Cr2O

+14H+===6Fe3++2Cr3++7H2O)

次数

1

2

3

滴定体积/mL

19.60

19.65

19.55

Ⅱ.碘的回收

取250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并将饱和CuSO4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左右完全反应生成CuI沉淀。

过滤,得到的CuI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2实验装置中烧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配制200mL2mol·L-1的H2SO4,配制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在200mL1mol·L-1的H2SO4中加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SO3

B.向100mL4mol·L-1的H2SO4中加入100mL水

C.取5mol·L-1的H2SO480.0mL,加水至200mL

D.将16gNaOH固体加入到200mL3mol·L-1的H2SO4溶液中

(3)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mL2mol·L-1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滴定的有关数据,计算该废液中I-的含量为________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写出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________(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

27.(15分)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由Ni(OH)2、碳粉、氧化铁等涂覆在铝箔上制成。

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

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资源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NiCl2易溶于水,Fe3+不能氧化Ni2+。

②已知实验温度时的溶解度:

NiC2O4>NiC2O4。

·H2O>NiC2O4·2H2O

Ksp (Ni(OH)2):

5.0×10-16 , Ksp (NiC2O4):

4.0×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后所留残渣的主要成份              (填物质名称)。

(2)用NiO调节溶液的pH,析出沉淀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Na2C2O4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5)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

,沉淀Ⅲ可被电解所得产物之一氧化,写出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总反应:

Fe+Ni2O3+3H2O  Fe(OH)2+2Ni(OH)2,下

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电池的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C.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0H一一2e一 Fe(OH)2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0H一一2e一Ni2O3+3H2O

28.(14分)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

为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1)2NO(g)+2CO(g)2CO2(g)+N2(g)△H=-746.5KJ/mol(条件为使用催化剂)

已知:

2C(s)+O2(g)2CO(g)△H=-221.0KJ/mol

C(s)+O2(g)CO2(g)△H=-393.5KJ/mol

则N2(g)+O2(g)=2NO(g)△H=kJ·mol-1。

(2)T℃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和CO,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10-4mol/L

10.0

4.50

C1

1.50

1.00

1.00

C(CO)10-3mol/L

3.60

3.05

C2

2.75

2.70

2.70

则C2合理的数值为(填字母标号)。

A.4.20B.4.00C.2.95D.2.80

(3)研究表明:

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根据下表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则曲线II对应的实验编号为。

(4)将不同物质的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CO

H2

i

650

2

4

2.4

1.6

5

ii

900

1

2

1.6

0.4

3

iii

900

a

b

c

d

t

实验组i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a=2,b=1,则c=,达平衡时实验组ii中H2O(g)和实验组iii中CO的转化率的关系为αii(H2O)αiii(CO)(填“<”、“>”或“=”)。

(5)CO分析仪的传感器可测定汽车尾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于

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和氧化锆(ZrO2)晶体,能传导O2-。

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成图一。

若X、Y为石墨,a为2L0.1mol/LKCl溶液,写出电解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