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983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燃气锅炉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燃气锅炉施工技术方案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

(1)由项目部组织监理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

(2)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联系。

作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3)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图集

2.基准点交接测量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高程及座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

3.工程技术人员认真了解施工场地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度,做好记录并签字。

4.技术工作计划

(1)根据工程的特点,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按期编制缜密、合理的措施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措施和技术交底必须经审批后实施,施工措施和技术交底要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2)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

5.提前做好施工部分设计详图及材料加工放样工作。

6.做好各种设备和材料进场计划,主要设备和材料施工用量计划。

7.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从未经过蓄水池的水平干管基础直径为20mm支管供水,供给现场生活用水等,支管埋设深度800mm。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需在现场设150KW配电室,有建设单位开闭所引入两路电路。

(2)干线全部采用地埋方式,埋入深度700mm。

(3)采用三相五线制,用电设备实行三级以上漏电保护。

(4)编制电器布置平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和电技术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等。

第五章主要部位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一、土方工程

1、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放出基槽定位边线,以便基槽开挖。

2、定位放线的基桩,标高桩应注意保护,防止运输车辆及人为的破坏。

3、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开挖边坡坡度为1:

0.5,人工配合机械修理。

4、土方开挖止离基底200-300mm处,采用人工清槽至设计标高。

如基槽出现超挖现象,对于超挖部分应回填与垫层相同标号砼至设计标高。

5、余土用自卸斗车运到甲方指定位置,开挖的实际土方量及运距以实际发生为准。

6、用于土方平衡调配,在现场内堆放的土方,应用密目安全网满覆盖,避免大风天气造成扬尘。

7、土方施工完毕,具备验收条件,请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监督站等有关部门联合验槽,遇有持力层与勘察不符的,即与有关方面制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础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不发火地坪的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水泥、白云石、白云石粉等材料检验→配合比试配→170mm厚C30普通混凝土振动补振、人工搓板找平→铺50mm厚不发火混凝土→真空吸水→表面抹面,压光处理→表面拉毛→养护→成型后不发火性现场实验。

1、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水泥必需进行强度、安定性试验,白云石、白云石粉应进行化学成分及不发火性试验,混凝土、砂浆先时行配比试验方可进行混凝土、砂浆的施工。

(2)因白云石、白云石粉较普通砂、石价格昂贵,混凝土、砂浆拌和前应采用磅称严格计量,节约材料,保证配比

(3)针对普通混凝土与不发火混凝土成层分布的构造特点搅拌时应采用两组小推车上料,两组机动翻抖车运料,两台搅拌机搅拌、普通混凝土表面人工找平工具不得用于不发火混凝土面层的人工找补,用于面层的平板振动器、滚桶清洗干净后方可用于不发火混凝土面层找平、提浆工序。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材料混杂而影响面层的不发火性能。

(4)为了防止真空度过高,造成下层普通混凝土中细砂与水泥吸入上层不发火面层,真空度应控制在0.06~0.07MPa之间,底层普通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45以下;真空吸水时间控制在20-24分钟之间。

(5)不发火混凝土可根据原材料的实测粒径,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制方法自行配制。

四、锅炉基础安装

1、施工测量

(1).轴线测量

根据业主移交的控制点,利用全站仪测设出控制轴网。

利用控制轴网上的控制点放出主厂房及锅炉基础的一条纵横轴线,然后根据该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用50m卷尺放出各部位的细部尺寸。

(2).高程测量

主厂房及锅炉基础±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整个高程控制以厂区控制点的绝对高程为基准点,采用DS3水准仪测设。

施工中需测设高程时,均以此点为后视点。

(3).本工程设备预留及预埋数量较多且精度较高,因此要提前熟悉图纸,将预埋件、预留洞口提前统计并做好材料准备及预埋件的加工。

(4).施工前先设好控制线,反复检查无误方可按线施工。

(5).洞深小于500时用木模钉成洞口形状固定在设计位置,待砼初凝时及时拆除;洞深大于500时采用满涂黄油的50钢管四周绑木条拼成设计形状,外面用油毡包裹后固定在设计位置上,砼浇筑时经常转动钢管砼初凝后将钢管及木条抽出。

(6).预埋件及洞口预设完毕要反复检查,确定是否牢固,轴线、标高、尺寸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砼浇筑,砼浇筑过程中也要随时检查复核,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一、土方工程

1、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放出基槽定位边线,以便基槽开挖。

2、定位放线的基桩,标高桩应注意保护,防止运输车辆及人为的破坏。

3、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开挖边坡坡度为1:

0.5,人工配合机械修理。

4、土方开挖止离基底200-300mm处,采用人工清槽至设计标高。

如基槽出现超挖现象,对于超挖部分应回填与垫层相同标号砼至设计标高。

5、余土用自卸斗车运到甲方指定位置,开挖的实际土方量及运距以实际发生为准。

6、用于土方平衡调配,在现场内堆放的土方,应用密目安全网满覆盖,避免大风天气造成扬尘。

7、土方施工完毕,具备验收条件,请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监督站等有关部门联合验槽,遇有持力层与勘察不符的,即与有关方面制定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基础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

模板选用厚度δ=12mm的竹胶板做面板,选用Φ48×3.0mm钢管作为竖楞,间距200mm,模板拼缝处采用50*100mm木档;横楞采用φ48×3.0双钢管,竖向每600mm设置一道。

基础模板一次支设到顶标高,钢管横楞四周用扣件连接成为整体。

为保证模板稳定性,控制混凝土成型质量,同时保证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不发生胀模,设置钢管斜撑加固,详见下图:

模板安装应注意解决工序之间的矛盾,并应互相配合,创造施工条件。

模板安装应与钢筋组装、各种管线安装密切配合,对各种类型的预留孔洞必须定位准确,两侧用木方夹紧,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两侧对称浇筑同时上升,防止预留孔洞模板移位。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在安装全过程中应随时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垂直度、中心线、标高及各部分尺寸。

模板的接缝要严密,为了确保接缝处不漏浆,缝隙处贴一层胶带。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1

轴线位移

3

2

表面尺寸

基础

±5

柱、梁

±3

3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5

截面内部尺寸

+10-0

4

相邻两面高低差

2

5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3

2、模板的拆除:

基础侧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后,才可拆除;拆除的顺序是先松开模板加固钢管,使模板与砼面脱离,如脱模困难,可用撬棍撬动。

模板和木枋拆除后将表面的垃圾、钉子等清理干净后按照规格整齐堆码到现场指定地点。

三、钢筋工程

1、钢筋进场检验

钢筋进场按照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识外观检查,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钢筋要有出场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有标牌,验收人员要把标识牌上的钢筋炉批号标在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上,并检查其含碳、锰量是否符合规定。

外观检查:

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且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力学性能检验:

同批次根据进场吨数不超过60吨作为一个检验单位,每个取样单位任意选出两根钢筋取两套试样,作抗拉试验和冷弯试验。

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弯曲试验均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

钢筋进场检验合格后要分类堆放在专用场地上并做好排水设施。

堆场内每隔2.5米设置砖砌条墩,将钢筋搁置在条墩上,雨天宜用彩条布遮盖。

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表明使用的部位、规格等。

2、钢筋下料

技术员在下料前,必须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充分了解构筑物建筑结构特点,现场操作环境、考虑各相关部位的钢筋绑扎施工先后顺序等因素,在符合设计技术规格书、图纸或国家现行验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遵循节约利用、下料简明、操作省力等原则,对不同的部位选择相对合理的钢筋连接方式,并尽量使用钢筋原料,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要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满足以下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要互相错开,其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要相互错开,其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

钢筋在下料前应对弯曲的钢筋调直。

用冷拉方法调直,Ⅰ级钢筋的冷拉率应控制在4%以内;Ⅱ级钢筋的冷拉率应控制在1%以内。

3、钢筋制作

将同规格的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料头。

钢筋加工的切断口要平整,无马蹄形或弯起等现象,切断长度的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钢筋弯曲点处不允许有裂纹;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

对加工草图中有弯钩和曲线的钢筋,加工前先制作出3~5根,检查其规格尺寸,符合加工草图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钢筋加工车间按加工计划加工钢筋,先施工的先加工,后施工的后加工,并对每种工种成型的钢筋分类堆放,每一种规格放两个料牌,方便使用。

4、钢筋运输

遵循先绑先运、后绑后运、不绑不运的原则。

运输前核对钢筋标识牌,根据钢筋加工计划检查钢筋形状、数量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将先绑扎的钢筋先运到现场,钢筋运输应根据施工计划随用随运,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按照规格、使用部位分类堆放,然后由人工搬运至绑扎作业面。

5、钢筋绑扎

(1)绑扎顺序:

底层钢筋网片位置划线→安放保护层条形垫块→底层钢筋绑扎→钢筋支撑架安装→上层钢筋绑扎→柱插筋绑扎、固定→钢筋隐蔽验收。

(2)支撑架设计:

采用同主筋规格的钢筋作为支撑架焊接,支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便在安装钢筋、支模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钢筋位置正确、稳定。

(3)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在垫层上根据钢筋间距用石笔划好底层钢筋位置线,然后按钢筋位置线摆放相应规格、型号的钢筋并绑扎牢固;垫块采用与混凝土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制作,承台底部采用尺寸为100×100mm×100mm,垫块数量每平方米不少1个,梅花形布置;其它部位垫块采用50×50mm,厚度40mm。

在绑扎好的底层钢筋上架设钢筋支架,支架架设好后,绑扎面层钢筋,最后绑扎柱插筋,短柱箍筋必须呈封闭型,开口处设置135°弯头,弯钩长度不小于10d,箍筋弯钩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钢筋网片的交叉点应绑扎牢固,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防止钢筋松动移位。

(5)钢筋绑扎质量要求: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钢筋绑扎偏差值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绑扎偏差值表: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

骨架的宽度、高度

±5

受力筋

间距

±10

排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基础

±10

柱、梁

±5

(6)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的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电弧焊和绑扎两种形式。

弯起钢筋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曲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设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搭接位置:

基础底板底筋在跨中1/3处,面筋在支座位置1/3处。

钢筋的数量、规格、间距严格按施工图纸绑扎;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焊接接头的受力钢筋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制,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由承担焊接任务的焊工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四、混凝土工程

1、基础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水泥采用P.Ⅱ(硅酸盐)水泥,铝酸三钙的含量不宜大于8%。

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3,水灰比小于0.5,最大氯离子含量0.15%,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3.0kg/m3。

2、凝土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布料→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平仓→混凝土抹面、压面→混凝土养护

3、凝土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基础钢筋已进行检查复核并办理好了隐蔽验收,对模板内的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通过验收。

混凝土浇筑通知与会签工作完成。

(2)现场准备:

施工道路主要是浇筑机械和混凝土运输车的行走道路应保持畅通,浇筑前应对此进行检查。

浇筑机械行走和工作点应平整、坚实。

混凝土泵车、振捣等机具布置就位。

用电机具在混凝土施工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运转,现场电源线路、供水管线和照明设施安装到位,保证用水用电畅通和足够的照明。

混凝土浇筑前,关注天气状况,对于气温变化、是否有降雨等都要有预见性。

4、混凝土浇筑

在锅炉房东侧道路上停放一台46米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独立基础先浇筑一次性浇筑到顶部,从基础的一侧沿轴线方向向另一侧循序退浇,采用“斜向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浇,一次到顶”的连续施工方法,分层厚度宜为250~400mm,不得超过500mm,分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为限。

5、混凝土振捣

检查插入式振动器数量及型号,下料点配备4台振动器(1台备用)。

基础混凝土下料后,用插入式振动棒在下料点、斜坡中点、坡底等处同时进行振捣。

振捣棒插震点应均匀排列,依次向前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控制在400mm,并使振捣范围搭接50~100mm,每点振捣时间一般情况下为15~20秒左右,但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且表面泛浆和不冒泡为准,振动棒要“快插慢拔”,且振动棒必须保持垂直混凝土面,并延其自身的轴线提升和插入;为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二次振捣方法(在新浇混凝土覆盖下一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0mm进行振捣),二次振捣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各振动棒应按照确定好的混凝土浇筑方向齐头并进,相邻振捣棒的交界处、四周外模应作重点振捣,要注意防止混凝土漏振,在四周外模等部位浇筑混凝土时,要边振捣边用木棍敲击模板,检查混凝土的捣实密度,以便重振,以免造成空鼓或露筋。

振捣时不得出现漏振现象,同时不得过振,以免混凝土离析。

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使用时不宜仅靠模板振动,应特别注意成品保护,不允许碰撞预埋铁件和预留孔洞等,以防其变形和移位,振捣棒距离上述物件必须保持300mm左右的距离。

6、混凝土泌水处理

流动性混凝土在斜向浇筑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浆水会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到坑底,现场准备了水泵和海绵球,当泌水较少时,采用人工海绵球吸除泌水,如泌水较多时,则采用水泵吸去泌水。

混凝土找平时密切注意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低洼积水处及时用混凝土补平,初凝前若仍有积水,用棉砂或大块海绵进行清理,并抹平。

7、混凝土找平

浇捣后先按设计标高用2m刮尺刮平,混凝土收水并开始初凝时,用木抹子进行抹压工作,以能感觉到混凝土的柔和性为准,将面层小凹坑、气泡眼、砂眼和脚印等压平。

然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面,用木抹子找平,搓磨2~3次,以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度,消除收缩裂缝,及混凝土表面的其它痕迹,即形成最终混凝土面。

此过程应在终凝前完成。

垂直表面:

拆除模板后对垂直混凝土面进行检查,如有混凝土缺陷应及时通知监理、业主,根据混凝土缺陷情况制定相应处理方案,修补时应严格按方案,修补后即为最终混凝土面。

8、混凝土的取样

(1)试块留置要求:

留置的试块分两种,一种为标准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另一种为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等效养护龄期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等效养护龄期不少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2)由质控部试化验员在入泵口(罐车下料处)对坍落度、入模温度、试块等进行取样放行后才能进行浇筑,不合格的混凝土予以退还。

(3)标准养护试块委托实验室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的要求进行取样并养护。

(4)同条件试块取样:

在监理见证下由试化验员随机取样,做好的试块现场集中堆放,每组试块做好标记。

包括工程部位、标号、取样时间、试块养护时采用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2昼夜之后拆模,放置在底板附近和底板进行同条件养护。

9、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

本工程采用化纤毯和薄膜保湿养护法,当混凝土初凝后先覆盖1层塑料薄膜(覆盖前先将混凝土表面做雾状喷水),然后覆盖一层充分润湿的化纤毯。

以达到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的目的,养护期间不得少于14昼夜。

(2)混凝土养护检查: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应经常检查化纤毯和薄膜覆盖情况,及时恢复受风吹或人为移动后的遮盖物。

五、脚手架工程

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在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次架用于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

荷载按装修荷载考虑,进行强度、稳定性、承载力等荷载验算。

其搭设技术要求如下:

1、脚手架的搭设

(1)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双立杆,其立杆距结构外沿350mm,排距(横距)为1200mm。

(2)架子地基应平整夯实,并抄平后加设垫木或垫板,不得在未经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当地基承载力不够时,采用灰土垫层或砼垫层处理。

(3)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0mm。

(4)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且不小于6m,同一步打横杆四周要交圈;打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不自同步同跨内。

(5)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联墙杆、斜撑杆、剪刀撑,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和倾倒。

(6)砌筑脚手架上,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即单行侧摆三层砖。

(7)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m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网。

(8)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m,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

(9)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垫木上,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m,大横杆步距不大于1.5m,小横杆步距不大于1.0m。

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要相互错开。

(10)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设剪刀撑和支杆。

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0,支杆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cm,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m,水平每隔7m,脚手架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11)翻脚手架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12)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

拆脚手架横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

2、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脚手架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顺序为:

安全网一栏杆一脚手板一剪刀撑一小模杆一大模杆一立杆

(1)不准分立面拆架区上下两步同时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2)拆除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在拆开最后两个扣。

(3)拆除打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断头扣。

(4)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5)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扣件等材料堆放整齐。

3、脚手架搭设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下,以防紧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4)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区指挥上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

(5)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上两步。

(6)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作局部拆改时,须经技术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7)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六、砌筑工程

1.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作业条件

砌筑前,将楼、地面基层水泥浮浆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弹出楼层轴线及墙身边线,经复核,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标高控制线及窗台、窗顶标高,预排出砖砌块的皮数线,皮数线可划在框架柱上,并标明拉结筋、圈梁、过梁、墙梁的尺寸、标高,皮数线经技术质检部门复核,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最下面第一匹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先用C15以上细石混凝土找平。

严禁用砂浆或砂浆包碎砖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芯找平。

构造柱钢筋绑扎,隐检验收完毕。

砌筑砂浆配合比经有资质的试验部门试配确定,有书面配合比试配单。

在施工现场根据砌体方量准备好取样砂浆试模。

做好水电管线的预留预埋工作。

(2)操作要点

2、技术准备

(1)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算出窗台及过梁顶部标高,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2)已审核完建筑施工图纸,并确保填充墙、门窗洞口的位置、轴线尺寸准确无误,确保圈梁、过梁的标高正确。

(3)使用经过校验合格的监测和测量工具。

(4)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编制出专项施工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性文件。

(5)制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检查验收制度等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6)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完整的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材料要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规格的公称尺寸有两个系列,单位为mm:

a.长度:

600。

高度:

200,250,300。

宽度:

75,100,125,150,175,200,250……(以25递增)。

b.长度:

600。

高度:

240,300。

宽度:

60,120,180,240……(以60递增)。

其他规格可由购货单位与生产厂协商确定。

其规格尺寸比较灵活,根据设计要求,可根据需要选用或加工。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密度为300~800kg/m3,选择砌块时必须具有出场合格证,其强度等级及干表观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的规定。

施工用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22.5级或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需新鲜、无结块。

施工用砂宜采用中砂,砂中泥土含量不应超过5%,并过5mm的密目网筛。

3、操作要点

结构经验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层楼地面的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进行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要准确,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皮数杆尽可能立在填充墙的两端或转角处,并拉通线。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应砌200mm高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或浇筑200mm高等墙厚混凝土坎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

砌筑时应预先试排砌块,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

不得已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手锯、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锯裁砌块的长度不应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