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4635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docx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第1章绪论

第2章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技术:

√追求目标:

√要求:

√测试技术:

环境监测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2、主动监测3、自动监测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等情况。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综合性。

连续性。

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优先污染物:

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

潜在危险性高、生物累积高、成熟的检测技术。

3、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共68种有毒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以及标准间的关系

(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

(3)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1、第一类污染物: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共13种。

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2、第二类污染物:

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在执行上,地方标准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于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应依据国家规定时的指标和污染物确定。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监测方法选择原则:

√方法分类:

√水体污染类型:

化学型污染,物理性。

生物性。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是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恢复原样的过程。

√监测分析方法

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

(1)化学分析法。

(2)原子吸收光谱法(3)分光光度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5)电化学法(6)离子色谱法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主要有:

(1)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2)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3)其他方法

√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1)背景断面(源头):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排污口上游100~500m):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3)控制断面(排污口下游500~1000m):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4)削减断面(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

3、湖泊、水库通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a. 在湖(库)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b.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4、采样点的确定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在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不足0.5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样类型及意义

(一)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二)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

(三)综合水样

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称为综合水样,这种水样在某些情况下更具有实际意义。

√采样方法:

√采样容器:

√采样注意事项:

√水样保存要求:

√水样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

(2)调节pH(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为什么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

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水样的消解

(一)湿式消解法

(二)干灰化法(马弗炉)(三)微波消解法

富集与分离

(一)气提、顶空和蒸馏法:

测定仪挥发组分水样的预处理

(二)萃取法1、溶剂萃取法2、固相萃取(SPE)法

(三)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样中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

(四)离子交换法

(五)共沉淀法1、利用吸附作用的共沉淀分离2、利用生成混晶的共沉淀分离

3、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分离

物理指标检验

(一)水温

水温测量应在现场进行。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温计、颠倒温度计和热敏电阻温度计。

(二)臭和1、定性描述2、臭阈值法

(三)色度

水的颜色分为真色和表色。

真色指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

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常用

(1)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

(2)稀释倍数法

(四)浊度

(1)目视比浊法

(2)分光光度法(3)浊度仪法:

测定水样对一定波长光的透射或散射强度而实现浊度测定。

(五)透明度

测定透明度常用铅字法、塞氏盘法和十字法等。

(六)固体物

水中的固体物分为总固体物(又称总残渣)、溶解固体物(又称可滤残渣)和悬浮物(又称不可滤残渣)三种。

(七)矿化度

矿化度是水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中含盐量,是农田灌溉用水适用性指标的主要指标之一。

矿化度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电导法等。

(八)电导率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语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用电导仪测量。

(九)氧化还原电位

十、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一)铝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二)汞

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橙色螯合物)

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3.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与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区别: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与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测定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气吸收后的投射光强,而冷原子荧光测定仪是测定洗手池的汞原子蒸汽吸收特征紫外光后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波长较紫外光长)强度,其光电倍增管必须放在与吸收池相垂直的方向上。

用高纯氩气或氮气作为载气。

(三)镉

1.原子吸收光谱法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铜、铅)

2.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红色螯合物)

3.阳极溶出伏安法

(四)铅(方法同镉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五)铜

原子吸收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分光光度法、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六)锌

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阳极溶出示波极谱分析法ICP-AES

(七)铬

1.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总铬的测定

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剩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总铬

3.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总铬质量浓度大于1mg/L的废水)

(八)砷

1、新银盐分光光度法

2、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3、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十一、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

(一)酸度和碱度

1、酸度(与pH的区别)

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酸度分为:

(一)用酚酞作指示剂(其变色pH为8.3)测得的酸度称为总酸度(酚酞酸度),包括强酸和弱酸

(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pH约3.7)测得的酸度称强酸酸度或甲基橙酸度。

2、碱度(碱度的计算)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二)pH

PH和酸度,碱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pH表示水的酸碱性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税种所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测定pH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电位法),还有在玻璃电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差分电极法。

(三)溶解氧(DO)

(1)碘量法: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实验室采用碘量法:

在水样中加人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2)修正碘量法(高浓度工业废水)

A.叠氮化钠修正法(NaN3剧毒,易爆,不可将碱性KI-NaN3直接酸化)

消除亚硝酸干扰

干扰及其消除:

亚硝酸盐,Fe3+---氟化钾或磷酸

B.高锰酸钾修正法

干扰及其消除:

Fe2+;草酸钠,氟化钾掩蔽

(3)氧电极法:

聚四氟乙烯薄膜电极

评定地面水,工业、农业、渔类用水的依据:

在比较清洁的河流和湖泊中,溶解氧一般在7.5mg/L以上;当溶解氧在5mg/L以下时,各种浮游生物不能生存;大多数鱼类要求溶解氧在4mg/L以上;当溶解氧在2mg/L以下时,水体就会发臭。

(四)氰化物

1.氰化物包括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腈)。

2.分光光度法

1、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

(五)氟化物

1.测定水中氟化物采用离子色谱法。

2.氟离子选择电极法(LaF3电极)

(六)含氮化合物

1、氨氮NH3-N

方法:

1.纳氏试剂光度法(痕量NH3)

干扰:

浊度(过滤)、金属离子(EDTA络合)

2.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

3.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2、亚硝酸盐氮NO2--N

1.亚硝酸盐氮(NO2-—N)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氧和微生物的作用下,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也可被还原为氨。

在常用的测定方法中,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3、硝酸盐氮(NO3-—N)

1.硝酸盐是在有氧环境中最稳定的含氮化合物,也是含氮有机物经无机化作用最终阶段的分解产物。

在常用的测定方法中,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显色稳定,测定范围较宽。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4、凯氏氮(有机氮氨氮)

凯氏氮是指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5、总氮

过硫酸钾将有机氮与无机氮转变为硝酸盐

(七)硫化物

水体中硫化物包含溶解性的H2S、HS-、S2-,酸溶性的金属硫化物,以及不溶性的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

主要方法:

(1)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2)间接火焰AAS法(3)碘量法

(八)含磷化合物:

富营养化指标

存在形态:

磷酸盐、有机磷

测定方法:

1、钼锑抗分光光度法2、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3、离子色谱法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K2Cr2O7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二)高锰酸盐指数(IMn)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

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四)总有机碳(TOC)

(1)测定意义

1.定义:

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以C的mg/L表示。

2.意义:

比BOD、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所以,更能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的程度。

测定方法:

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五)挥发酚

(1)定义:

沸点在230℃以下,能随着水蒸气蒸出的酚类为挥发酚。

水样保存:

加酸(H3PO4pH<2),硫酸铜

预处理:

氧化剂如Cl2加入硫酸亚铁还原;

硫化物加入硫酸铜,或酸化;

油类加NaOH后有机溶剂萃取除去等。

蒸馏:

分离挥发酚;消除色度、浑浊和金属离子等的干扰。

(2)测定方法

1、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510nm)

2、溴化滴定法

(六)石油类

来源: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水中状态:

漂浮、乳化、溶解

危害:

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间的氧交换;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含有毒性大的芳烃类。

测定方法:

(1)重量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3)非色散红外法

二、特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特定有机污染物特点:

毒性大、蓄积性强、难降解、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

特定有机污染物:

1、苯系物2、挥发性卤代烃3、氯苯类化合物4、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检测器:

将载气里被分离组分的量转变为测量的信号

(1)热导检测器TCD:

无机有机气体、较高浓度组分分析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低浓度有机组分分析

选择性检测器:

(3)电子捕获检测器ECD(4)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对检测器的要求是:

灵敏度高、检测度(反映噪音大小和灵敏度的综合指标)低、响应快、线性范围宽。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第一节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空气污染源:

大气和空气

大气系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其厚度达1000~1400km,其中,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着重要作用的是近地面约10km内的空气层(对流层)。

空气层厚度虽然比大气层厚度小得多,但空气质量却占大气总质量的95%左右。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次污染物:

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空气中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气象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一般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目的:

1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3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一)质量浓度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

这种方法对任何污染物都适用。

(二)体积分数

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汽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

显然这种表示方法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它不受空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布设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方法

(一)功能区布点法

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二)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均匀网状方格

(三)同心圆布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

(四)扇形布点法

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一)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气体吸收管(瓶)有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孔筛板吸收管(瓶)。

2、填充柱阻留法:

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

3、滤料阻留法中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4、低温冷凝法:

沸点较低的气态污染物

5、自然积集法:

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氟化物

√采样仪器:

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采集颗粒物效率的评价方法

对颗粒物的采集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颗粒数采样效率表示,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颗粒数占总颗粒物颗粒数的百分数;另一种是质量采样效率,即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质量占颗粒物总质量的百分数。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一)二氧化硫的测定

测定空气中SO2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紫外荧光光谱法等。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实验室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原理:

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测定要点:

洗液加入0.5mL氨基磺酸钠溶液,混匀,放置10min以除去氮氧化物的干扰。

(二)氮氧化物的测定(原理细节及与SO2测定有什么区别)

空气中NO、NO2实验室常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该方法采样与显色同时进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1、原理:

用无水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为亚硝酸和硝酸。

在无水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细节(不全):

吸收液吸收空气中的NO2后,并不是全部地生成亚硝酸,还有一部分生成硝酸,计算结果时需要用Saltzman实验系数f进行换算。

颗粒物的测定

(一)总悬浮颗粒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中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国内外广泛采用滤膜捕集—重量法。

原理为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实验室中采用滤膜校正法校正质量差。

(二)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

可吸入颗粒物(PM10)主要是指透过人的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μm和上截止点30μm的粒径范围,常用PM10符号表示。

PM10与TSP测定方法的区别是要采用切割器将大颗粒物分离。

苯并[a]芘测定方法:

(1)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谱法

(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九、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x,API)是指将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制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十、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采样点的布设

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道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2、采样点数目

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依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1)圆形烟道:

在选定的采样断面上设两个相互垂直的采样孔。

将烟道断面分成一定数量的同心等面积圆环,沿着两个采样孔中心线设四个采样点。

若采样断面上气流流速较均匀,可设一个采样孔,采样点数减半。

当烟道直径小于0.3m,且气流流速均匀时,可在烟道中心设一个采样点。

(二)基本状态参数的测量

1、温度的测量

对于直径小、温度不高的烟道,可使用长杆水银温度计。

对于直径大、温度高的烟道,要用热电偶测温毫伏计测量。

2、压力的测量

测量烟气压力常用测压管和压力计。

(1)测压管:

常用的测压管有标准皮托管和S形皮托管。

标准皮托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测孔很小,当烟气中颗粒物浓度较大时,易被堵塞,适用于测量含尘量小的烟气。

S形皮托管开口较大,适用于测量颗粒物含量较高的烟气。

(2)压力计:

常用的压力计有U形压力计和斜管式微压计。

U形压力计用于测量烟气的全压和静压。

斜管式微压计用于测量烟气动压。

(三)烟尘浓度的测定

测定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应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

当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由于气体分子的惯性小,容易改变方向,而烟尘惯性大,不容易改变方向,所以采样嘴边缘意外的部分气流被抽入采样嘴,而其中的烟尘按原方向前进,不进入采样嘴,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当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