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485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docx

高中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下午好!

三年前,我的孩子来到了他向往的东北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真的很厉害,在单位,谁要说孩子是东北师大附中,那就被高看一眼的。

如果用数据说话,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长春理科前20名,师大附中包揽了19人。

清华北大港校达98人,世界前50所大学进了81人。

就拿我孩子班级来说,也就唐大友老师带的这个班,有两名学生成为长春市理科状元。

有一名学生高二时就进了全国奥数竞赛全国前10名,唐老师亲自教的。

我说,在高手、牛人云集的师大附中,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的家长,这绝不是客套,你看,我的孩子既不是什么高考状元,也没有取得过辉煌的学科竞赛成绩,也不是什么校学生干部。

如果我们非用考进清华北大来衡量一位孩子优秀程度的话,那么我的孩子顶多是他所在班级的十七分之一。

三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坐在台下,拿着小本本,听上届去美国麻省理工的一位孩子的家长谈过来者的感受。

回想高中这三年,虽然有最后一搏考上清华的欣喜,但经历更多的是一次次失败。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至今有许多困惑,找不到答案,但好在,我们都乐于学习和反思。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如何做高中孩子的家长。

-——我想,对教育的虔诚,是我们该有态度。

面对“家长”的称呼,我想,我们永远没有毕业的那一天。

今天我想用漫谈的方式,没有逻辑地与大家交流一下,作为学校培养孩子的一个积极的配合者,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长,我们做到了吗?

首先,我觉得,孩子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理解他,更重要的是如何尊重他,尤其是尊重他的选择的家长。

一上高中,我们被分在高一一班,这是一个竞赛实验班,其中一些孩子要从事各种学科竞赛,走保送生之路。

同这个班其他家长一样,我们也面临的一个很纠结的选择,就是走学科竞赛还是走学科综合发展的路子。

从初中的基础上看,孩子各科发展比较均衡,我认为,如果走均衡发展,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孩子那时候已经表现出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他想挑战一下当年10月份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这就意味着,他要在数学学习上花很多时间。

可当时,刚上了高中,我认为打好各科基础非常重要。

而且,第一次月考,大家又都非常重视,都想在高中有一个精彩亮相,为今后打个好底儿。

而且老师也说了,每一次考试,都计入最后保送生、自主招生排队的总成绩中。

面对这种情况,我也一度犹豫,但最终,我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去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实力。

在妥协中,我也让他答应一个要求,联赛之后,马上把落下课程补回来,转入正轨。

那一个月,他把大把的精力都用在了学数学上。

当时,我在心里着急,表面上显得很轻松,很支持。

而且看到他那种夸下海口要拿一等奖的雄心勃勃的状态,我也很欣慰。

第一次月考他是年级182名,这是一个我不能容忍的名次,因为在师大附中,前百名可向清华北大冲刺。

但我也在说服自己----我既然尊重他的选择,也就要学会妥协和承担。

联赛成绩出来了,虽然只取得了二等奖,但从那之后,他对数学的热爱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那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很震撼,他说,我能发现数学中的惊艳之美。

随后,他也真是没有食言,很快把精力转回到其他学科学习,第二次月考,他得年级91名,和第一次月考比,正好打了个折。

第三次,也就是期末考试,年级排32名。

高中两年多,他一直是这样,在学科竞赛与综合学科之间跋涉着。

孩子挑战学科竞赛,综合成绩忽上忽下,本是正常的事,但作为家长的我,心里也一直“提了”着,成绩最差的有一次为312名,这是超出我能容忍的程度,马上让他停一段时间。

一个月之内,返到76名。

这就是选择的风险与代价。

最后,孩子在高二学年拿到了数学一等奖,取得了保送生资格,这个一等奖的份量,相当于可以直接保送到上海交大这样档次的学校。

在尊重中学会妥协,在我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

有个叫薛某某的,和我孩子一样热爱数学,他综合成绩十分突出。

她妈妈一开始也是不大同意他搞竞赛,但看孩子有热情,后来也提出一个妥协的办法,如果综合成绩在班级前十名,就让他搞竞赛。

将了这个军儿之后,孩子更来劲了,没想到那次考试成绩是班级第一,年级第二。

她妈没话说了,最后,让他把更多时间用在竞赛上,最后进入省队,保送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我觉得,这一点师大附中做得特别好,把自主权交给孩子。

历史不可以重演,现在反思一下,如果当初选择走综合,也会有不错的结果,但今年清华分数线在吉林省686分,裸考进去,真是很难。

关键是,对孩子而言,少了许多挑战自我的机会。

学科竞赛考的是思维品质,但凭用功,达不到那种高度,它是才能与勤奋的集中体现。

奥巴马在今年全美中小学开学典礼中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教育是让一个人发现自身潜力和才能的过程。

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哪方面行与不行。

我孩子从小到大并非一路在学奥数,如果不给他机会,谁会相信,到了高中之后,能在数学上大放异彩。

(以我大学为例,展开)尝试才知道这一点。

教育要因材施教,但前提是,我要知道是什么样的材料。

在挑战数学过程中,培养了他非常强的自学能力。

而且我认为,数学是一种思维体操,学好了它,能很好地改善一个人的思维品质。

这就是为什么清华特别喜欢数学和物理学的好的学生。

当一个人的思维品质达到一定高度,学其他学科会很轻松。

这在我孩子身上得到了验证。

在孩子去清华参加保送生考试之前,师大附中李桢校长曾与十几名去清华的考生一一谈话。

轮到我孩子了,她问,你对考清华有把握吗?

孩子说,有把握。

她又问,我们只知道你数学好,而这次是考数学和物理,怎么会有把握呢?

儿子说,我会学习,我会把学数学的方法移植到其他学科。

校长问:

何以见得?

孩子回答:

上次月考语文成绩在班级考了倒数第几。

为了不让语文拖后腿,曾对语文阅读理解,诗词欣赏进行深入的研究,此次月考一下子考了第一,年级第九。

他说,语文虽然和数学不同,但也是有规律可循。

对物理来说,起初要把知识点学懂,再构筑知识体系,随后在深化阶段,采取讨论的方式比较有效。

当时,我是趴在门缝听到的这番对话。

我的感受是,数学给他带来的益处,绝不仅仅是数学本身。

总结这一过程,尊重孩子,要允许孩子去尝试他认为有挑战性的事情。

而且在孩子信心满满的时候,更不能去打击他的积极性,否则,你说什么,他也很难理解进去。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不论成功失败,他都会有收获。

即使失败,也应该给他空间,哪怕是试错的空间。

短期的试错,相比三年这个时间跨度,得到的会更多。

其实,尊重孩子,对青春期孩子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没有谁能躲过这些考验。

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1、关于补课。

家长非常热衷在校外请老师。

但一定要尊重孩子,一定要看效果,切不可盲目。

不能额外增加学习负担。

2、看孩子在家关门,有的家长总是抓心挠肝的,总是想着找什么理由推开门,看看孩子在房间里干什么。

想想,孩子其实已经老大不小了,有的身份证都领了,早就是大人了。

他应该有自己的空间。

其实,硬是把孩子的房门敲开,孩子有可能对关上他的心门!

3、很多家长看不得孩子放学回家就打开电视或者电脑,总觉得浪费时间,对学习不上心。

有的家长做得比较绝,干脆给电脑加密码,这十分不可取。

密码好加,但就怕伤了孩子的自尊,至少让他觉得不信任,彼此之间有了隔阖。

最后加到了儿子的心里可就后患无穷,真是要三思。

我孩子也玩电脑,但我发现你只要信任他,儿子其实是很自觉的,我一说差不多了啊,他也能很快关掉电脑。

有时会换了个做法。

先让儿子玩会儿,等到差不多了,我们就找借口,说我要写稿,需要查资料,或发邮件等等。

4、举个例子,学校不许孩子带手机,玩游戏。

我孩子就是个很贪玩的孩子,即使在准备保送生考试最紧张的时候,在下课的间隙也因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了。

当时老师教我来一趟学校。

当时看到,孩子还有些不服气。

我在说服孩子的同时,也跟他说,妈妈尊重你,你也要尊重老师,尊重学校的规定,老师没收手机,是为了树立好的校风,也是为了你能专心学习,如果取得了好成绩,有尊严地拿回手机那多像样。

他认可这样的说法,也成了一个他学习的动力。

孩子考上清华后的第二天,就到老师那要手机,我说你怎么要的,他说在走廊里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发自内心地表达谢意。

其次,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心智走上成熟的过程中,他既需要学校的指引和督导,更需要家长的亲密陪伴,他需要一个与他一起经历荣耀与挫折的“同盟者”,特别是与他一起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断给他爬起来再继续前进的力量。

儿子在整个高中时期,在数学上花了非常大的功夫,但在最关键的一次考试失利了,(可以展开)没有进入吉林省代表队,也就没有资格参加全国数学总决赛,因为很多数学高手在这个冬令营上,签约清华北大。

这意味着,他无缘依靠数学这一优势学科踏进清华北大的大门。

当然,还可以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保送生考试,但就得考好几科,对我孩子而言,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知道未进入省队,当时他就完全呆了,他说脑子一片空白。

因为高二时,他就是全省一等奖里的第十三名,只差一名就进省队,这一年中,他在数学上又提高了很多,但结果却不如高二,而且当时有一个说法,进入省队就直接签清华北大。

他班上的同学后来跟我说,当时,他几个小时地爬在桌子上不动,看了让人心疼。

作为他妈妈,我的心情可想而知。

当时离高考只有7个月,离清华保送生考试不到两个月(解释一下去清华的几条路)。

这个跟头跌的有点重。

清华之梦似乎要破碎了。

怎么办?

根据我对孩子的了解,每次他自信满满的时候,也是他学习突飞猛进的时候。

可是如今当大家都说他必进省队,却没有进,对一向自尊的他,无疑是颜面扫地,情绪低落到谷底。

我记得那一天,从学校回来,看到他情绪低落到极点,我说,咱一起吃点啥,因为平时几乎不吃高能量食品,但不说他不爱吃,那就肯德基吧。

这是那两个月放学之后常去学习的地方。

在那熟悉的音乐下,他的眼泪哗哗地流。

我们就坐在一旁,任何安慰他的话都显得很苍白。

他自言自语说,我那么努力怎么还考过搞计算机竞赛的人?

我深知,没有自信,会很难面对落了半年课的综合学科上,取得好成绩,更不用说去创造奇迹?

什么是撬动他自信的杠杆呢?

当时,正值清华举办数学体验营。

我想,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让他能在清华这个平台,再有一次和他同学较量的机会。

但那个数学营是面向进入省队的竞赛生。

当时,我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和举办方清华大学联系,情真意切,表达出争取给一次考试的机会的迫切心情。

清华没有答应。

当时,也有人劝我们,别去了,没有意义。

但我觉得,这是一次证明孩子的机会。

也许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当天晚上,清华居然给我手机发来了一条短信,同意让我们参加,当然条件要比正式营员苛刻很多。

也许是放下了包袱,也许是憋着一股劲,在清华这次数学考试,孩子发挥得非常出色。

清华也确实是公平的地方。

成绩出来后,给了他一个不用参加所在学校排队的保送生名额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他的成绩比进入省队的还要好,这让他感到特别的爽。

从清华返回的路上,他好像变了一个人,状态极好。

他觉得找回了尊严。

如果说这次难得的体验营机会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及时了解到了一个重要信息,今年,清华为减轻学生负担,保送生考试只考两科,很有可能只考数学和物理(但要等十八大召开之后才能确定)。

了解到这个信息非常重要,比正式公布要早了半个月。

从清华回来,孩子信心大增,我和孩子一起定下迎考策略,先不复习外语、化学,只攻物理。

在学习资料和攻读方面的选择上也与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努力做到事半而功倍。

在距离保送生还有三十三天的时间里,孩子像上紧的发条,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把物理从基础开始,补到能参加竞赛拿奖的程度,最终在清华的保送生考试中,以物理不落后,数学遥遥领先的优势,成为师大附中两位幸运儿中的一个,实现了他自己人生的一次“神奇逆袭”。

我比较得意的一件事是为他选准了教材。

从北京回来,我立即和物理老师沟通,他说保送生没有固定的教材,适合自己的就行。

随后,我跑遍长春各大书店,把所有的物理保送生有关的书一点点看,因为我本科是学理工科,物理也有点基础。

通过一点点对比,选取了一本上海交大出版的书。

我感到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实践证明,这本书非常适合我孩子,一些孩子选的教材过于偏难效果并不好。

那段时间,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还能为孩子做什么?

我会上网,了解自主招生的趋势,具体到物理考的几大版块,力学、电学、热学等都占多大的比例,如何分配好时间。

一些专家对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清华与北大出题的区别,等等。

学习之余,我会提醒他,能否关注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动向,历届物理预赛题,题型会很新颖,是否有必要看看。

这些话对他来说果然起到了点拨的作用,后来我给他下载了近十年全国物理联赛预赛题。

真没想到,清华保送生考试压中了一道,当时,我儿子说,看到这道题,简直是狂喜,信心大增。

到清华考试,我让他爸爸打前战,测量从学校到考场的距离、时间。

我认为,在一些关键时点的关键问题上,要想得细些、再细些。

我曾看过金牌教师王金战在为他女儿高考进行的大量、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

比如,心理暗示,也有一定的效果。

我跟他说,清华是你的福地,一到了这里,一下变得神勇无比。

上次在这里买的巧克力,咬一口就出思路,这次专门到那个地方买的。

从清华考场出来,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妈,我考得相当好。

我当时一阵眩晕。

附中去清华考试共有十几人,我孩子是以校内排队第十名身份的去的。

如果只考上两个的话,没有人会想到是他。

但在去清华之前,我已经有了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考完之后,我甚至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了。

虽然,别人认为这是意外,但我认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意料之内的事。

今年6月,长春市两家都市报,新文化报和长春晚报,刊登了一组东北师大附中“梦想照亮现实”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师大附中的风采,其中系列报道之二名为《颠覆刻板印象保送生的世界很精彩》,报道的是关于保送生的学习与生活,选取的两个保送生,其中之一就是我孩子,报道的题目是《叛逆小子的神奇逆袭》,文中第一句就是说他利用“失意33天”,上演了保送清华的神话,能够预想到这将会成为一个传说,在学弟学妹中间久久流传。

奇迹的确是人创造的,但没有人知道,这其中老师付出了多少,家长和孩子又付出了多少,我相信,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所以说,作为“同盟者”,面对孩子摔跟头的时间,要鼓励他,当时我跟他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是必然要经历的,在学习上摔跟头,代价最小,要从容淡定地争取一切有利的机会,重拾信心,多方搜集有利信息,给予前进的正能量。

有人对竞赛生不用高考,认为是在走捷径,但回往这三年,我认为竞赛之路是挑战之路,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

想一想,人生之路何不是如此?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今天本科生开学典礼时就做了《在挫折中成长》的演讲。

我把这个演讲通过微信发给了孩子,并附上一句:

在这个阶段,挫折也许是常态。

持续向着阳光走,影子就会躲在后面,刺眼,却是对的方向。

孩子回了一句:

挫折怎能阻挡我?

我给了一个赞,好儿郎!

第三,孩子需要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行动者,当他成功的时候,有你默默的赞许的目光;但他失落时,有一双轻轻抚慰的肩膀,你是他的影子内阁,但决不是一个唠唠叨叨的控制者、强制者。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敏感,很叛逆。

而且,当他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很难去兼顾其他,这是很多竞赛生的特点,如何弥补在人文方面的缺欠,如果更功利一点的话,如何应对自主招生需要的人文积淀呢?

如果硬来,让他学,效果也不好。

我的方法是不着痕迹地渗透。

他喜欢上厕所时看书。

我就在厕所旁,放了《高中语文资料包》这本书。

我还把历届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有关人文方面的题打印出来,每隔几天放一张。

我从《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剪下来,放在厕所旁的小桌上。

我还订了杂志《看天下》、《人物》放在他桌子旁,等他学累了,随手翻阅。

在闲唠嗑的时候,我还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抛出来,问问他怎么看。

孩子他爸知识广博,善于分析问题,我就派活给他,抓一些热点问题,在饭桌上做主讲,我和孩子讨论。

在和谐的氛围中,提升孩子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对社会的关注度。

在清华保送生考试前几天,学校做了场景模拟,也出了关于幸福以及社会焦点题目,儿子回答起来都非常流畅。

关于幸福,我记得他对我说,“我们都在忙忙碌碌,在喧嚣的世界里迈着匆匆的脚步,可又有多少人把眼光面向心灵,追问一个问题:

我幸福吗?

我听懂了我内心的声音吗?

我们忙于处理外界的人和事物,而却没有时间倾听我与我心灵的对话......追问我们的内心,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这是幸福的起点。

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是个有人文支撑的人。

清华考试前一天,是上海交大面试,本身孩子排在第十七。

我与老师沟通,申请孩子第一个面试,一是为孩子争取准备清华考试时间。

二是对他在人文方面很有信心,考不倒他。

平时我非常注意搜集相关信息。

我会到书店,看各种专业究竟是什么?

我曾专门听过赢鼎教育集团专家谈专业报考,我拉着他爸一起,和我一起研究。

比如,生物医学工程,字面上看,实际是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解决医学问题。

我的一位大学生就她的专业跟我诉苦。

一件件小事,看似随意,不着痕迹,但背后都渗透着父母的良苦用心。

多年以来,我都有一个习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下来对孩子教育的一些点滴心得,同时,把培养孩子的目标、要点记录下来。

短到一周,长到一个月、一个学期。

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重点,对应不同的措施。

比如,小学期间,培养自立能力很重要,我会让他独立买东西,我偷偷跟在后面;我会给他100元,让他独立去银行存钱,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每周参与家里做一道最简单的菜;看天气预报决定自已穿什么衣服;自己去理发店剪头,决定什么头型;带他交电费、水费、物业费。

孩子性格内向,我会带着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孩子不敢站在前面说话,我会和他一起办报纸,拿着报纸站在讲台竞选班干部。

我和老师沟通,怎样当好一名升旗手。

上了初中之后,主要是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

鼓励他参与演讲和竞选,多做一些为同学服务的工作。

中考前一周,我曾带着他参加港大面试培训班。

上了高中,接近一名公民,那么我会跟他讲一讲西方的公民意识,规范日常行为举止,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比如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闯红灯,同情苦难,有社会责任,诚实等等。

推荐给孩子看的视频。

潜移默化的过程。

两年前,非诚勿诚的男嘉宾安田,表面看起来疯疯癫癫,但是你们有注意他最后说这些话时的表情吗,假如你中了1000万元大奖,你会做什么,他希望的答案是成立基金会,服务社会。

哈佛校训就是学知识回报社会。

是非常之严肃认真的,真正自己在意的事情,绝对不含糊。

他只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然后利用他的知识去改变周围。

一个男嘉宾,王豆腐,来自英国的环保哥。

让孩子出国,一点国际化视野。

闲下来的时候,我也会和他谈人生。

如何看待人生道路上取得的一点点上成功。

虽然梦圆清华,但它决不是衡量孩子最优秀的惟一标准,临上大学之前我跟他,我跟孩子说,上了清华,只能说明你很好地处理了你与书本的关系,今后你还将面对如何处理与他人,特别是与自己心灵的关系。

清华开学第一天在校园里,孩子被《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下。

对方问,你如何理解大学,他说,走进大学,我要学更多的知识,要完善自我,但上大学仅仅是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当时,我给予了他一顿夸奖,认为有高度,有境界。

第四,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越是在孩子闯关和冲刺的时候,越需要全家形成合力,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任何家庭成员都责无旁贷。

纵观三年,如果把一个个大考比做一场场战斗,那么,孩子决不是一个人在拼搏,需要全家人团结一心。

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下,家长表现出来那种轻松,那种志在必得的精神状态,会深深地感染孩子,让他有背水一战,势如破竹的勇气。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更是如此。

很多孩子都有熬夜的习惯,有的甚至用咖啡顶到二、三点。

这样看似时间比较集中,干扰比较少,其实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些熬夜的孩子,基本上白天都要补一觉,有的一整个天都昏昏沉沉。

我从不提倡孩子熬夜,我认为这是一种把握不住学习节奏,焦虑情绪的表现。

作为家长,尤其要帮他缓解焦虑的情绪,让他坚信效率至上。

越是在孩子学习紧张的时候,我就更注重发挥他爸爸善于讲笑话的优势,让他积累爆笑的段子,在饭桌上,在接送回家的车上,几个笑话就能把他逗得前仰后合,减压效果特别好。

还有下载了一些他喜欢的音乐,在累的时候给他播放,或是鼓励他高歌一曲,尽情抒发情感。

从学校回家,第一件事是我和他爸一起为他来个全身按摩,我感到孩子非常享受,非常幸福。

那段时间,我在家发明了用乒乓球拍打羽毛球的锻炼方法。

孩子们学习太累,用力过猛,身体吃不消,会有感冒的症状,有两次处于感冒边缘,我立即和他一番对打,一身大汗下来,快要感冒的小症状没了。

当时,一些保送生相关材料特别多,写自述、填写表格、打印,等等,所有的事务性的我全部代劳,不让他有一分心。

这个关键时刻,创造一个平和宁静的家庭环境特别重要,在接他回家之前,我要先调整好情绪。

身体上加强营养,精神上输送快乐。

那段时间,孩子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开始了疯狂冲刺,上演了一场神奇逆袭。

用他的话说,一天顶一周,一周顶一个月,效率之高,自己都感到震惊。

第五,孩子的学习无疑是紧张和繁重的,如何调节好他的身心健康,需要家长多学习一些健康的生活理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上了高中之后,许多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子,好处是节省时间,但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孩子缺乏运动。

我家离学校较远,但我没有租房子,除了冬天以及刮风下雨,我都是让孩子骑自行车上下学。

许多家长劝我说,这太危险了。

其实我也担心,孩子一不准点回家,我就揪着心,但我咬咬牙,就这么做了。

上学快骑路上也要20分钟,放学回家是上坡,需要半个多小时,每次回家他后背都湿透了,然后马上洗个澡,休息一下再学习。

但学习最紧张的时候没让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存体力。

高中三年,他没有一天因为身体不好缺课。

每年孩子过生日,我都会增加一样体育器材。

拉力器、哑呤、沙袋、滑板。

这半年,孩子养成了晨跑的习惯。

孩子上高中当的惟一的干部就是体育委员。

我认为,读书和体育锻炼是终身要做的两件事。

我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康理念。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会不失时机地讲各种营养知识。

我会随时抓一把他不认识的米,告诉他这叫什么,有什么营养,怎么吃。

所以,不用我说,孩子会非常自觉地拒绝校门口不卫生的小吃。

有一次,路过学校时正值中午吃饭的时间,出于我好奇,就偷偷地跟在他后面,看他打什么菜,看到他一荤三素,搭配得非常好,我非常欣慰。

如今上大学,我一点也不担心他会吃什么垃圾食品,我知道我的潜移默化,健康生活的理念已渗透到骨子里。

孩子喜欢街舞,我会给他买街舞视频光盘,看到他在家客厅上下翻腾,看着他身体一天天强壮结实,对他秀出的一块块肌肉,我总是抱以欣赏的眼光,不断地夸赞他。

上大学的第二天,他给我打电话说,他已经开始晨跑了,而且经常去健身房和游泳馆,没有人让他这么做,这完全是出于内在需要的自觉行动。

因为作为男孩,他知道需要锻炼出多少块肌肉,才会显得健美,有魅力。

几个日常生活的问题。

1、关于喝。

有的孩子手里经常端着奶茶、可乐等各种花样繁多的饮料,有的甚至代替水。

有研究表明,有些饮料多达7种调味剂和10%含糖,对肾脏形成压力。

我的一个同志,年纪轻轻得了肾病。

我孩子每天一小桶水。

在他的带动下,他周围的同志全都形成这个习惯。

豆浆。

原味。

奶茶这些东西让他喝都不喝。

2、关于吃。

有的早上在上学的路上,买一份肯德基所谓的营养早餐,6元那种。

有的家早晨不做饭,孩子养成天天一袋饼干。

或是,几片面包、一袋奶,一点蔬菜也没有。

几年来,都保持一样的风格,特别在早餐上下功夫,做得丰富一些,蛋白质、蔬菜、碳水化合物,白天在书包里带一个水果。

调节饮食一定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过胖多瘦表现在孩子身上,问题在家长。

好的生活方式,想要成为小胖子都很难。

把饮食功夫下在平时,不会因为考前考后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吃丰富、舒服了就是补。

我对补品向来不赞成。

把觉睡好。

调节好心情。

高歌一曲。

第六,我一直秉承这样一个观点,培养孩子,是份责任,也是一门艺术。

不是简单的复制,需要创新,也需要智慧。

1、注意说话语气。

举个例子,说的话明明是对的,是真理,但孩子就是不听,该怎么办?

我听过一位专家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87%取决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