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4870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和运用第二章考点四变换句式练习

考点四 变换句式

——不改原意,转换到位

Ⅰ 精做江苏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变换句式

(一)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

1.(2004·江苏)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

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

系我国红学界的后起之秀,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

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

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转换的要点:

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转换得体。

具体作答时必须注意:

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文学社成员;②要考虑到对方的身份,表达要得体;③要符合口语的特点。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的表达能力。

转换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使语言表达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得体)。

答题时要看所给材料哪些词语带有书面语色彩,哪些句式较长,还要看括号内的内容在转换时能不能丢掉。

(二)形象性语言与平实性语言的转换

2.(2005·江苏)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已。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40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将形象性语言转换成平实性语言的能力。

题干已经把对该句形象性语言背后的直白意思点明了,做题的关键是把该句中的“关节处”“结穴处”的比喻义搞清楚,而“一着棋活,妙手成春”“低回不已”则是描述其效果的。

所给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暗示了答题要点有两个。

这是江苏卷首次考该类题型,之后沉寂七年后复现于江苏卷中。

3.(2012·江苏)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

“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

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深层含意的能力。

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来表述。

试题评点

 该题的考查带有综合性。

老园艺师的一番话属口语,又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语言表达较形象,且有言外之意。

从题干“深层含意”看,有点近似提炼语意中的深层含意的提炼;从题干“平实的语言”看,又是一道由形象性语言到平实性语言的转换。

不管属哪种题型,关键是要“听”懂这番话。

这番话共有四句,第一句是与人进行类比,说明树睡觉也不能有灯光;第二句用反问语气说电线缠、灯光照,树活不好;第三句再次强调树会生病;第四句以拟人手法作结——“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前三句都是说树要有好的生长环境;最后一句是总结,是说我们要善待自然。

答该道题,考生须从“树”到“草木”再到“自然”才能把握“深层含意”。

该题是江苏卷语言表达题的“拐点”。

它标志着江苏卷不再考查最常规的提炼语意题,而是转为考查像2005年高考卷那类的题型,并且不断强化它。

4.(2013·江苏)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

“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 画线句是一个哲理句,“自己的脚”代指自己,“全世界”代指环境,“给自己的脚穿上鞋子”指的是“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的是“改变环境”。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将形象性语言转换为平实性语言的能力。

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转换的关键是将“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与“世界上的地毯”这些喻体转述为“自己”“改变自己”“环境”等平实性语言。

另外,较为中性的关键词“容易”转述时千万不能丢。

该题沿用了2012年高考卷第3题的命题形式,只是材料变换了,其命题意图很明显:

要善于倾听,听话要听音,要懂得言外之意。

其导向性很好,因为当今高中生不仅“不会说话”,而且“不会听话”,学会交流太重要了。

同时,该题比2012年高考卷第3题要好,字数少,表意明,且说明的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教育意义:

在这个“拼爹”“拼相貌”的时代,出身、长相是难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内涵(知识、品质等),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

命题探究及备考启示

1.江苏卷在变换句式上命题有何特点?

答案 江苏卷考“变换”,不考“句式”的变换,而是考“语言形式”的变换,即由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

尤其是2011年至2013年的语言转换题,导向很明确:

既考查两种语体的转换,又考查学会“倾听”,要能听懂别人语言中的深意和弦外之音。

随着江苏卷题型转型,即由主观题向客观题转变,这一考点可能趋冷。

2.江苏卷变换句式题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有何启示?

答案 复习的根本原则在于“题型专攻”,即对变换句式相关题型专练、精练、短练(练的时间不宜长)。

只要能掌握长短句互换、整散句互换、口语与书面语互换、形象性语言向平实性语言转换四种题型的要领即可。

Ⅱ 掌握变换句式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

一、了解常见句式的特点

常见句式有:

长句与短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单句与复句等。

在高考中,要求考生能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上述句式。

1.长句与短句

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其修辞效果。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等中。

2.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就叫被动句。

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

被动句也可分为无标志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如“被”字句)。

“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

有时“被”后对象省略。

3.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

否定句有两种类型:

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单重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

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语意最重,语气最强烈;一般否定句语意最轻,语气最弱。

4.整句与散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整句主要是排比、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

整句和散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

整句句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这种句式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

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如:

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二、掌握变换句式的基本原则

变换句式的基本原则是:

不能变的一定不要变,该变的一定要变到位。

1.不能变的一定不要变

这个要求主要指变换绝不能改变或偏离原意,这是变换句式的根本原则之一。

表现在: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内容;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不改变原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3)根据题目要求变换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4)变换句式后对句子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等。

2.该变的一定要变到位

这个要求主要指句式的变换,题干要求变为单句,绝不能变为复句;题干要求变为三个短句,绝不能变为两个或四个。

总之,题干要求变成什么句式,就变成什么句式,要求变成几个,就变成几个,要严格按照要求变到位。

三、掌握主要题型的答题规范

(一)长短句互换

1.长句变短句

(2011·辽宁)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解析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主干,再将修饰成分相应变成几个短句,并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做到句意顺畅、结构完整。

精要点拨

(1)步骤

①找出句子主干及其直接修饰语,使它们单独成句。

②对直接修饰语进行分析,使它们组成新的句子;对那种多组性修饰语的句子,可以将原来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的一组修饰语分开,使它们分别与中心语组成短句。

③将分解出的句子合理安排顺序。

(2)方法

①抽取法。

直接把长句子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子。

②复指法。

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这、它、他、她等)来复指它。

2.短句变长句

(2011·广东)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分别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解析 此题为短句变长句的考查。

首先根据语段的中心确定主要陈述对象,进而确定句子的主干。

分析题干,三个短句的句式完全相同,都是判断句,且构成了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把“……总是同……相比较而存在的”作为句子的主干。

其次,合并表意相同的词语,提取各次要语句的主要信息。

我们可将三个短句的主语合并为“真、善、美的东西”,将三个短句的介词宾语合并为“假、恶、丑的东西”。

最后我们再作逻辑与语法上的检验。

还要注意变换后的句子应做到前后词语的对应,力求语句表意明确、自然流畅。

精要点拨

短句变长句一定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保证变换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

步骤:

①弄清该系列短句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一个可做长句主干的句子,作为长句的主干。

②将其他短句改作该主干句的修饰成分,并按一定的语法或语意的关系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③检查变换后的句子是否为一个单句,切不可为复句甚至句群。

(二)重组句子

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解析 变换语序是重组句子的重要题型,即考查用不同语序表达同一意思的能力。

首先,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先果后因,而以“儒、道、佛”为开头重组句子,即以“因”为开头来重组语句。

进一步分析,“思想比较复杂”又是这种“影响”的直接结果,所以它应该放在开头;而“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更是“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和“复杂”的“思想”的间接结果。

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理解:

有了“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影响这个原因,会产生“思想复杂”“充满矛盾”这两种结果,即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精要点拨

句子重组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改变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步骤:

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②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句式特点、分句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若搞不清原句的层次因果关系,很难重组好。

③根据重组的要求改变原句句式。

④检验重组后的句子,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原意,是否规范,特别是是否符合新的主语。

(三)整散句互换

将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变换成四个“是”字句。

(可适当增减词语,保留全部信息,语意连贯)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有碧湛湛的海和青郁郁的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山是青郁郁的。

解析 变换后的四个“是”字句有整句效果,要根据前一句“书斋外面是阳台”来写,先写有什么事物,再写事物如何。

精要点拨

(1)整散句互换多为散句变整句,既是对句式变换的考查,又是对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考查。

(2)整句与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用词。

整句变散句时,可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去掉,使相关内容变为细小成分。

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和对偶句。

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划类归一,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

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四)口语与书面语互换

少儿广播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下面一段文字用作少儿广播稿时,有些词语需要修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有头驴子披着狮子皮四处游荡,恐吓那些弱小无知的动物。

他看见了狐狸,也想去恐吓一下。

狐狸正巧以前就听到过他的叫声,便对驴子说:

“倘若不是以前听过你的叫声,我也被你吓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看起来挺神气,然而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四处游荡”改为“到处走来走去”,“恐吓”改为“吓唬”,“倘若”改为“如果”,“原形毕露”改为“露出了本来样子”。

精要点拨

无论是口语转换为书面语,还是书面语转换为口语,转换后必须符合各自语体特点。

口语体在用词上多为生活化语汇,句式多为短句;书面语体在用词上多为较典雅、文言色彩重的语汇,句式较长。

另外,像广播稿不宜使用会引起误解的同音词。

(五)形象性语言转换为平实性语言

著名诗歌评论家缪钺先生对唐诗与宋诗的不同风格有如下形象的比喻,请你将缪钺的话中画线部分用简明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

(不超过40个字)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唐诗情辞华美,初读即能领略其妙;宋诗含意幽深,初读难懂但回味无穷。

精要点拨

形象句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有文采、意蕴,含蓄的句子,使人印象深刻;平实句多平易质朴,直白晓畅。

江苏卷考查由形象性语言向平实性语言的变换。

在这个变换过程中要注意:

分析句中的关键词,对主要信息进行提取转述。

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没有对句子含意的正确理解,表达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毫无意义。

一篇文章没有读懂,那是因为有些语段没读明白;一段话没有读懂,那是因为某些句子没读透;一句话没读懂,那是因为没有分析关键词。

因而,分析了关键词,才能明白形象表达的言外之意,提取转述才有依据。

示例

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

(不超过20个字)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

“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首先必须明确画线内容是针对剧本创作而言的,李渔在表达他对创作的看法,这是句子表述的对象。

于是文中的“东施之貌”的本体也就明了了。

其次,“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是说东施亦有属于自己的美貌,创作应当坚持自我。

再考虑“效颦于人”具体对应的内容,有了“创作”这个主体对象的启发,加上将“效颦”理解为效仿、模仿,“蒙千古之诮”转述为遭人嘲笑、耻笑并不困难。

故而“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也就呼之欲出了。

练出高分 变换句式题题组训练

1.把下面几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Windows8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操作系统。

该系统旨在让人们的日常电脑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为人们提供高效易行的工作环境。

Windows8将支持来自Intel、AMD和ARM的芯片架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Windows8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旨在让人们的日常电脑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为人们提供高效易行的工作环境的,支持来自Intel、AMD和ARM的芯片架构的,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操作系统。

2.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整合为一个长单句。

要求:

保持原意,语句通顺,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

①蒸发盐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发现。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发现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盐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发现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而且可能一度是沙滩。

3.将下面的长句变成几个短句,使其连贯通畅、明白易懂,不得改变原意。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南京鼓楼医院日前向世人公布了新近发现的记录了1937年12月25日至1941年9月15日期间鲍恩典在南京鼓楼医院经历的南京大屠杀又一证据的鲍恩典的日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南京鼓楼医院日前向世人公布了新近发现的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又一证据——鲍恩典的日记。

②日记记录了1937年12月25日至1941年9月15日期间鲍恩典在南京鼓楼医院的经历。

4.(2011·大纲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常常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解析 先将句子主干抽出,组成一句话,再将相关修饰语拆开单独成句,注意安排好顺序。

5.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或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部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等重大事件且规模宏大的形象化的历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部规模宏大的历史。

②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等重大事件。

③它是各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所给句子的主干成分,即句子的主、谓、宾,然后把长句的定语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分句的形式进行排列。

注意不要漏掉成分,以保证句子意思的完整。

长句的主干是“史诗是一部历史”,然后把定语成分拆分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即可。

6.用平实的语言转述画线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陈佩斯钟情喜剧艺术,他创办的大道喜剧院已经正式鸣锣开演。

对于正在从事喜剧演出的演员来说,从演出的剧目中截取一部分到春晚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应当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是,陈佩斯拒绝了央视的邀请,明确表示不参加蛇年春晚小品演出,他说:

“我们的作品不是羊肉串,不是糖葫芦,所以没有适合的。

A.我们的作品适合普通百姓,不适合高规格的央视春晚。

B.我们的作品品位很高,不适合面向全国观众的央视春晚。

C.我们的作品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不好拿其中几个片段单独演出。

D.我们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