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4957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绘本教案三年级.docx

绘本教案三年级

课题一《大卫,不可以》

背景分析:

小孩总是伴随着爸爸妈妈的“不可以”、“不准”、“不要做……”之声长大的。

通过《大卫,不可以》这个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事理,逐渐变得懂规矩、守规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2、训练学生大胆表达,提高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明辨是非。

乐于自我批评,敢于批评他人。

4、引导学生明白:

在多数情况下,父母、老师不让你做一些事情是为了你好,而不是不爱你。

课前准备:

绘本《大卫,不可以》及PPT

教学活动

(一)预热导入(8分钟)

1.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对你说“不可以”、“不准”、“不要做……”吗?

2.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说“不”?

3. 当他们说“不”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

乖乖听话,还是大哭大闹?

(二)绘本阅读与讨论(18分钟)

1、播放《大卫,不可以》PPT,分组看PPT,要求:

首先要仔细看图,看看大卫在做些什么事情?

然后读读文中的句子,想想他妈妈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

大卫在做些什么事情?

他妈妈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

(各小组可以再次播放《大卫,不可以》PPT)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比赛(各组推选发言代表,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大卫在做些什么事情?

他妈妈为什么总是说“不可以”?

学生评议:

你认为哪组汇报得好,为什么?

老师评议。

4、举手示意:

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很像大卫?

能举例说说吗?

(随机教育学生要诚实勇敢,不要有顾忌,知错就改也是好孩子)

5、最后大卫依偎在妈妈怀中,这代表着什么?

(先指导学生看大为坐在屋角独自流泪的画面,明白大为知道自己错了,体会大为在担心妈妈真的会不爱自己的心情。

再看大卫依偎在妈妈怀中的画面,告诉学生尽管大卫妈妈总是说“不可以”,但她这是“爱子心切”。

在多数情况下,父母不让你做一些事情是为了你好,而不是不爱你。

孩子哭了,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知错了。

(三)延伸讨论(11分钟)

1、你认为哪些事情的确是不可以做的?

举例:

(1)危及生命安全:

如触摸电线开关、夏天到河里游泳玩水、冬天在河边滑冰等等。

(2)败坏品德:

如偷窃

2、我们是全寄宿制学校,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对学生说“不可以”、“不准”、“不要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做哪些事情时,老师在说“不可以”、“不准”、“不要做……”?

3、以后当爸爸、妈妈、老师向你说“不”时,你会怎么办?

提示:

(1)做的是以上提到的事时,应虚心改正,引以为戒;

(2)做的是无伤大雅的淘气事,则尽量避免再犯

(3)…… 

(四)总结:

(1分钟)

小孩总是伴随着爸爸、妈妈、老师的“不可以”、“不准”、“不要做……”之声长大的。

通过《大卫,不可以》这个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老师相信孩子们会明白事理、明辨是非,逐渐变懂规矩、守规矩的。

我希望孩子们今后能遵守一些基本原则,避免受到伤害。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老师做了什么事后,你想对老师说“不可以”、“不要做……”?

(老师率先举出实例自我反思,由此启发学生回忆。

)要求去向XXX老师简单说说事件,勇敢地向老师说“不”。

2、周末放学回到家后,你也可以针对爸爸、妈妈做的某件事,向他们说“不可以”。

3、鼓励学生向该绘本的作者学习,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画一幅画:

“XXX,不可以”

课题二《搬过来搬过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并善于从身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启发学生初步理解爱需要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课标提出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等能力。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始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难点:

  1、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启发学生初步理解爱需要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

    1、同学们,咱班的小朋友呀特别爱读书,曾读过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

孩子们,快告诉老师,你们都读过哪些故事呀?

(抽2-3名同学回答。

    生:

我读过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

我读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故事。

    生:

我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故事。

    还有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说,现在咱们就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名字说给同桌听听。

     好了孩子们,看来大家脑子中的故事还真不少,以老师看你们马上就能称得上是小小故事家了。

(刚才有的同学已经提到)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

还记得吗?

我们知道他们俩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知道鳄鱼爱上了长颈鹿。

今天这节课老师继续给大家讲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

  2、组织教学:

   投影显示:

1、自己回答问题要积极举手。

 2、别人回答问题要仔细倾听。

    这是我们共同的约定,我们的约定我们一定记在心上,做在行动上哟。

孩子们,你们能说到做到吗?

二、解读绘本:

   过渡:

我们快看,故事的主人公就要闪亮登场了。

  1、教师提出故事名字《搬过来,搬过去》,大屏幕显示书的封面,请学生猜想:

 

(1)画面上画得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现在同学们看着画面,试着用上“高大”和“矮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2)咱们都知道他们的名字了,而画面上的鳄鱼和长颈鹿还不知道我们的名字,我们快向他打个招呼吧?

随便也向他们介绍介绍你们自己。

 (3)看到这个题目《搬过来,搬过去》,你想知道些什么?

2、出示绘本,引导学生逐步观察。

第二次猜想:

 

(1)鳄鱼的房子那么矮小,高大的长颈鹿能进去吗?

 

(2)他为了和好朋友长颈鹿生活在一起,他肯委屈自己吗,他进去了吗?

  (3)长颈鹿进去后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3、商量再一次搬家——搬过去。

提问:

搬到长颈鹿家会有什么麻烦吗?

   好,咱们继续听故事,看看到长颈鹿家后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生活。

4、继续讲故事,讲完在长颈鹿家居住的故事后,猜想:

  

(1)困难是一个接一个,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他们是从此抛弃了对方,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还是继续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共同克服困难呢?

为什么?

  

(2)你们能帮助他们俩想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吗?

   过渡:

咱们接着听老师讲,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5、讲完故事,引领学生观察最后一页(同学们,你们从画面上观察一下,新家哪些设计适合鳄鱼和长颈鹿共同居住呢?

  

(1)吃饭问题——餐桌设在游泳池中间,为了不使餐桌漂移,在餐桌的两头用铁链固定住。

他俩可以在同一高度用餐了。

是不是想得很妙?

   

(2) 门把手问题——改造长颈鹿家的大门。

在原来的大门上安装上一扇小门,装上小门把手,这样鳄鱼就能够得着了。

   (3) 楼梯问题——双人楼梯。

在游泳池的不同方位分别按上楼梯,方便上下。

鳄鱼的楼梯台阶是小的,长颈鹿的楼梯台阶当然是大的。

“真是‘绿色通道’呀!

  (4)马桶问题——与游泳池相连,水池里的水可以减少马桶的高度,鳄鱼上厕所就不用再爬梯子了。

鳄鱼也不用担心上完厕所因为够不着手纸,光着屁股干瞪眼了,如今的手纸就放在马桶同样的高度上,伸伸手就能够到。

假如你担心厕所的臭气问题,那你可以放12个心了,他们在马桶外面安装上了隔臭玻璃,在家里应该闻不到臭气了,而且厕所的造型美观大方。

   (5)晾衣服问题——晾衣服的地方就设在地面与游泳池的交界处,刚好有高度上的落差。

长颈鹿晾衣服时可以在地面上,鳄鱼晾衣服时就可以站在上面了。

 6、教师小结:

     这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建造的爱的家,共同营造的爱的生活!

在这个充满创意的爱的家庭中,一高一低悬差惊人的一对爱人曾经所面临的困难都被解决了。

吃饭问题,门把手问题、楼梯问题、马桶问题、晾衣服问题……所有的问题今天已不再是问题,剩下的就只有看不完的最甜蜜的微笑了。

7、引导学生理解爱需要分享的道理。

    大家如果再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他们为了方便蚯蚓和蜗牛来家做客,还特意在门下挖了一个小洞,看来他们也想让别的小伙伴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真是太可爱的一对好朋友了。

三、拓展延伸,绘画讲述:

   总而言之,鳄鱼和长颈鹿的家庭生活可谓是困难重重,离奇曲折,不过,他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一个个困难终于迎面倒下,他们成了生活的胜利者。

现在再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在以后走入社会的日子里,高低悬差差惊人的鳄鱼和长颈鹿的生活又会是怎么样呢?

   1、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绘画纸快速地地把你猜想到的生活情景表示出来。

先用绘画表示好的同学还有可能获得到台上展示作品的机会。

   2、学生用语言讲述自己创作的绘本内容。

   3、学生创编故事。

(下节课分享)

四、结束语:

    孩子们,整整一节课,老师都在为你们太丰富的想象,太有趣的画面,太精彩的语言打动着。

老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老师带来了如此多的感动。

这篇有关鳄鱼和长颈鹿的故事是德国一名女作家编写的,我相信在我们中间一定也会有伟大的童话大师出现,老师等待着这一天,等待着拜读你们的大作。

课题三爱的旅行——《麦先生的旅行》

教学目标:

1、阅读绘本材料,通过倾听故事、诉说感悟、品读场景、续写旅程四种方式,感悟麦先生失去儿子后的忧伤之旅及遇到男孩后的希望之旅。

2、读故事,补画面。

培养学生细致的读图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阅读中体验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懂得爱能带来生命的希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和片段描写的能力,引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体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麦先生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介绍绘本:

这是一部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绘本作品,故事非常感人。

相机板书:

麦先生的旅行

2、齐读书名《麦先生的旅行》。

二、欣赏故事。

师配乐朗读。

三、赏读交流,品析重点场景。

1、游乐场场景:

(1)生说感受。

(初次感受)

(2)回顾故事内容:

麦先生旅行的第一站先来到了哪儿?

(游乐园)他为什么来游乐场呢?

看看图,麦先生在干什么?

他又会想些什么?

语言训练:

很多个夜晚,在火车靠站的地方,麦先生都会在游乐场走来走去,嘴里哼着比微风还要轻柔的催眠曲。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回想起了:

                  。

(3)男女配乐赛读

2、自选画面,分享感悟

带着这份忧伤,麦先生还到过哪儿?

选择你最感动的一幅画面细细地看,说说你的感受。

(1)马戏团场景:

指名读。

观察画面,麦先生的动作,此时,麦先生在干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语言训练:

麦先生也去看马戏。

每一次马戏结束后,观众们都笑着离开了,只有麦先生还会在舞台中央安静地呆上一会儿。

只见他回想起 。

  

(2)沙滩场景:

指名读。

语言训练:

有一天,火车停在了海边。

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在那里,麦先生看见了一座沙丘城堡,他看了很久很久。

四、品读希望之旅,感悟爱“子”之情

  1、全班配乐朗读:

在世界的尽头,麦先生遇到了一个男孩。

男孩哭着告诉他:

战争毁了他的家!

为此,男孩哭了三天三夜。

他唯一能找到的,只有一个洋娃娃。

   麦先生发现了一把小木椅。

   他修好了椅子并把它给了男孩。

   男孩挨着麦先生坐下来,他们一起聆听鸟儿的歌唱和树叶在风中轻轻说话。

麦先生把泰迪熊给了男孩。

男孩轻轻拍打着泰迪熊的大鼻子,讲起了自己和洋娃娃的故事。

   从那天起,麦先生和男孩就肩并着肩、手拉着手,一起开始了旅行。

  2、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再谈感受)

(师引导:

麦先生遇到小男孩之后是怎么想的?

当他把小椅子交给小男孩后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麦先生和小男孩新的旅行会是一段怎样的旅行呢?

五、小组合作交流,发挥想象,改编故事:

《麦先生与小男孩的旅行》。

   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

(配乐诉说故事)

六、总结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阅读了一本耐人寻味的绘本——《麦先生的旅行》,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升华)

让我们祝愿这对新生的父子在这一段爱的旅行中一路走好!

 

课题四我有友情要出租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

3、知道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情景,理解大猩猩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2、找朋友开心吗?

二、揭题,认识主人公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讲的也是找朋友的故事。

是谁要找朋友呢?

看,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

大猩猩。

大猩猩在吃饼干,三个小女孩在玩。

(是三个吗?

2、这也是书里的人物,叫咪咪。

板书:

咪咪    她在干什么?

3、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我有友情要出租》,什么是友情呢?

(是啊,你和另一个人成了朋友,你们之间就有了友情,做朋友的时间越长,友情就越深厚)

4、出租是什么意思呢?

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出租”这个词?

大猩猩有友情要出租,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

师:

故事发生在一个绿油油的大森林……

1、从前,有一只大猩猩,他常常想:

“我好寂寞,我都没有朋友。

你们看,大猩猩现在是什么样子?

真是一只寂寞无聊的大猩猩。

2、有一天,他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

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

……但是,好不容易有人和他玩,他巴不得沙子不要漏得那么快呢!

 这是为什么呀?

原来这个游戏这么好玩呀,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

我们和同桌小朋友玩一玩。

3、这一天,咪咪和大猩猩在一起玩了一个小时,大猩猩一点也不寂寞。

猜猜看,第二天,咪咪还会来吗?

为什么呢?

4、谁猜得对呢,继续往下听:

第二天,咪咪又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了。

……后来,咪咪每天都到大树下来租友情,他总是先把一块钱交给大猩猩,等大猩猩把钱放进背包里。

沙漏开始计时了,她就和大猩猩玩。

有一天,她教大猩猩玩一二三木头人。

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你们会吗?

5、有一天,她教大猩猩讲故事……有一天,她在树下写功课,大猩猩就乖乖地趴在旁边看,即使不说一句话,大猩猩都觉得好幸福呢!

6、真的,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跟你一起快乐游戏,是一件多么另人高兴的事情啊!

难怪大猩猩觉得幸福呢。

这一天下午,大猩猩没有带小背包,只是带了几片饼干,就走到大树下等咪咪。

小朋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7、对呀,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

是呀,和朋友在一起快乐比钱更重要。

想到马上能和咪咪一起吃东西,一起做游戏,大猩猩心里一定快乐极了。

可是,大猩猩等了好久好久,咪咪一直没有来。

咪咪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呢?

8、谁猜得对呢,接着听:

终于,一部大车子开过来了,咪咪从车里探出头,大声地对他说:

“喂!

我没有钱了,而且我们要搬家了!

再见!

”大猩猩立刻追着车子,大声地喊:

“喂,我还没有学会出剪刀呢!

”但是咪咪留下了布娃娃,远远地离开了!

看,(指图)你看到了什么?

再看看他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你听到他在说什么了吗?

9、大猩猩失望地回到大树下:

“唉!

我今天没有带小背包,也没有带沙漏,就是不要收咪咪的钱,而且还要请她吃饼干呢,可是,她怎么走了呢!

”大猩猩一面啃着饼干,一面想念咪咪。

他好想念咪咪哦,你看出来了吗?

(指导学生看图)

10、大猩猩这么想念咪咪,可咪咪一直没有回来。

后来,大猩猩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

我有友情免费出租。

“免费”什么意思?

这片叶子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他们远远的看着大猩猩。

一直到今天,那一片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朋友。

 四、回顾故事,观察想象

师:

故事讲完了

1、看着大猩猩在夕阳下等待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吗?

你有和好朋友分开的经历吗?

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2、你们喜欢跟大猩猩交朋友吗?

大猩猩和咪咪在玩踩脚游戏的时候,大猩猩一再地被咪咪踩脚,却还要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

3、当大猩猩终于有机会踩咪咪的脚时,他是怎么做的?

4、仔细看看,他为什么只是轻轻地踩,你看出来了吗?

对呀,大猩猩也看到了。

大猩猩还真爱护咪咪呢。

你跟朋友玩的时候,会计较是输了还是赢了吗?

为什么呢?

5、学生畅所欲言。

6、对呀,和朋友在一起可不能斤斤计较,那样会不快乐的。

你看,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多快乐呀,看出来了吗?

(指导看图说话)

7、有朋友可真好呀。

那么在大猩猩的周围是不是真的没有朋友呢?

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再仔细地找找看。

(出示相关图片)

8、发现谁了?

我发现谁在干什么,把话说完整好吗?

原来大猩猩的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小动物,他们都看到了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玩得很快乐,也看到了后来大猩猩在免费出租友情,那他们和大猩猩成为好朋友了吗?

这是为什么呢?

9、所以,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

如果只是默默地等着(指着大猩猩),静静地看着(指着小动物),那是交不到朋友,没有快乐的啊。

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要想和大猩猩做朋友,该怎么做呢?

10、如果你是大猩猩,怎么做就能和这些小动物交上朋友了呢?

11、其实有一个小动物一直在大猩猩身边呢。

是谁?

12、请你弯下腰,和小老鼠打个招呼吧。

13、看,朋友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当你觉得寂寞的时候,就看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其实,朋友就在你的身边。

你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吗?

那现在就请你勇敢主动地找个新朋友吧。

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

记得,要找在你附近的新朋友,找到你们就手拉手,然后相互拥抱一下,说一句友好的话。

好吗?

五、了解作者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是谁写的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

方素珍 绘者:

郝洛文  这本书是两个人花了四年的时间做出来的呢

2、方素珍阿姨是台湾人,大家都叫她花婆婆,因为她翻译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花婆婆》,大家很喜欢她翻译的这本书,于是大家都用书的名字来称呼她。

花婆婆为我们写了很多有趣的儿童诗,还写了好几篇图画故事,有《妈妈树,妈妈心》

《祝你生日快乐》等。

 六、作业:

绘画出大猩猩的下一个朋友,并创编一段故事。

 

课题十《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绘本,了解《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基本内容,学习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

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反复阅读、相互交流。

2、通过本节课推荐阅读,激发学生对《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两本书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并受到爱的熏陶,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在阅读《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指导,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展开想象,开启心灵。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从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读出更多的内容,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

教学准备

《经典绘本阅读推荐》.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本节课目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圆圆的月亮》《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两本都是图画书,也叫绘本,书中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很有趣味。

二、推荐《圆圆的月亮》(目标:

教会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细节,展开想象。

初步感受生活的美好。

1、《圆圆的月亮》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帖书封面),它是一本来自日本的图画书。

2、今晚,今晚的月亮好圆。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个怎样的夜晚?

(学生想象)

3、老师口述:

原野的小屋里,女孩儿从窗口仰望着夜空,说:

“有谁也在什么地方看着哪吧!

好美好美的月亮。

4、在看着哪!

在看着哪!

公园的长椅上有谁呀?

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想象)(出示句子,指名读:

公园的长椅上,小鸟和小鸟和好了,虽然白天吵了架,可沐浴着月光,它们的心就变得温柔起来了。

)小百灵和小黄莺在说些什么呀?

(学生想象,表达)

5、这里有一只小狗呢,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它的眼神,体会它的心灵,它怎么了?

(学生想象)(出示句子,指名读:

迷路的狗,在街头仰望着月亮,恳求道:

“月亮,请告诉我回家的路吧!

”)

6、是的,阅读图画书,就应该这样读。

怎么读呢?

(学生回答:

要仔细观察、展开想象)

7、旷野上,一对鼠兄弟在说话。

(自己跟身边的人读一读。

)这对鼠兄弟心情怎样?

(指名读)

三、推荐《爷爷一定有办法》(目标:

继续通过观察和想象阅读,并教会学生阅读要与读者对话,相互启发。

进一步感受生活的美好。

1、过渡:

这对鼠兄弟住在哪儿呢?

你们猜猜看!

(学生猜测)。

哦!

我在另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他们住在约瑟的家。

就在这个月亮圆圆的夜晚,小约瑟出生了,这是他的——(学生回答: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爷爷在干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的呀?

(学生回答)看看前面这幅图(翻到前一幅表现约瑟盖着毯子的图画),再想想。

3、教师口述:

爷爷为约瑟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可以把恶梦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4、(出示下一幅)妈妈说:

“约瑟,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应该把它扔了!

”约瑟愿意吗?

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5、做做这个动作,约瑟会说什么?

再看看约瑟的表情。

6、约瑟该怎么办呢?

你们看他找谁想办法了?

你看爷爷在干什么呢?

哦,原来爷爷是一个裁缝。

7、(学生齐读:

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

“这块布料还够做……”)你们说,还够做?

8、(出示:

一件奇妙的外套。

9、教师口述:

约瑟穿起外套出去玩,心里可高兴了,可是他渐渐长大,外套也变得老旧了。

妈妈说该把它丢掉。

约瑟会愿意吗?

(当然不会)约瑟第一个想到谁?

(爷爷)

10、(指名读:

他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

“这块布料还够做……”)还够做?

11、(出示:

一件奇妙的背心。

)啊,约瑟来到学校,他可高兴了,一起来做做这个动作。

哦,同学们刚才说,看图画书,要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看看图上大家的表情,他们会说什么呀?

(学生想象,说话)

12、可是,约瑟一天天长大,背心也变小了。

爷爷还会有办法吗?

(学生回答)(出示:

指名读,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

“这块布料还够做……”)还够做?

13、(出示:

一条奇妙的领带。

14、就这样,约瑟一天天长大,领带旧了,约瑟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说:

“这块布料还够做……”(出示:

一块奇妙的手帕。

)手帕旧了,爷爷又把它变成了……(出示:

一颗奇妙的钮扣。

15、忽然有一天,妈妈说:

“约瑟,你的钮扣呢?

”(出示图)你们看,约瑟吓坏了,妈妈也急坏了。

同学们,起初,妈妈总要把用旧的毯子,外衣,背心扔掉,可现在,一粒小小的钮扣丢了,妈妈怎么这么着急呢?

这钮扣有什么重要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16、约瑟找遍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约瑟跑去找爷爷,(可是同学们读:

妈妈对约瑟说:

“那颗钮扣没有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

”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

“约瑟,你妈妈说得没有错。

”)爷爷还有办法吗?

(学生回答)

17、怎么办?

连钮扣都丢掉了,故事,还能怎么发展呢?

18、你们看,(一起读,第二天,约瑟去上学。

“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