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24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docx

陕西省留坝县中学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

2018届高三下学期语文小测(3)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

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

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

《尚书》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

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

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舟墀”,“含鸡舌香伏奏事”。

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

1972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

这些药物经研究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

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以及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

公元971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

于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

宋朝的税收,仅仅书舶司香药税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1600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6000余万,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物必以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松阁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琴,以清香一炷佐共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

生活上,书中置芸香草避虫而有“书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树皮作纸而有“香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以看作是香文化的起源。

B.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方法,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C.《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藉,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

D.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届原就曾在《离骚》《九歌》等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B.《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香料。

C.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D.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薰囊、薰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已较为普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宗教用香等因素使得香药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

B.宋朝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促进了香药的进口,使香药成为主要进口货物。

C.唐宋时期,“香”已经渗入到文人的生活中,其不仅是芳香之物,更能启迪性灵,濡养身心。

D.香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成长于春秋,发展于汉,鼎盛于宋,伴随着民族的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

及长,倜傥任气。

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

天圣八年,始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

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

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窃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翁死,遂夺而有之。

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之。

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沆曰:

“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

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

其人固多在,可讯也。

”尹氏遂伏罪。

奉使契丹,馆伴杜防强沆以酒,沆沾醉,拂袖起,因骂之,坐是出知潭州。

又降知和州,改右谏议大夫、知江州。

时湖南蛮猺数出寇,至杀官吏。

以沆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安抚使,许便宜从事。

沆大发兵至桂阳,招降二千余人,而蛮酋降者皆奏命以官。

又募土兵分捕余党,斩馘甚众。

已而贼复出,杀裨将胡元,坐降知鄂州。

还,知审刑院,除知永兴军。

顷之,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数发隐伏。

皇祐三年,拜参知政事。

文彦博、富弼复入为相。

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士,弼监修国史,沆迁兵部侍郎,位在弼下。

论者以为非故事,乃帖麻改沆监修国史,弼为集贤殿大学士。

沆既疾言事官,因言:

“庆历后,台谏官用事,朝廷命令之出,事无当否悉论之,必胜而后已,专务抉人阴私莫辨之事,以中伤士大夫。

执政畏其言,进擢尤速。

”沆遂举行御史迁次之格,满二岁者与知州。

御史范师道、赵抃岁满求补郡,沆引格出之,中丞张升等言沆挟私出御史。

时枢密使狄青亦因御史言,罢知陈州,沆奏曰:

“御史去陛下将相,削陛下爪牙,此曹所谋,臣莫测也。

”升等益论辨不已,罢沆知应天府。

迁刑部尚书,徙陈州。

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

(节选自《宋史·刘沆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

B.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

C.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

D.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是在出生时由父亲所取,字是在成人礼上后加的,出于礼貌,古人往往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D.便宜从事,朝廷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权,遇事不必请示,可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沆为官善决断。

任舒州通判时,将州里几年没有判决的案件几天就裁决了。

B.刘沆办案心思细密。

曾有尹姓的大户人家,霸占邻居的房产二十多年,刘沆从这户人家每年上缴的赋税判断田地买卖的契约是伪造的。

C.刘沆仕途坎坷,宦海沉浮。

他曾因镇压湖南起义失利被贬鄂州,任职开封府期间官职又几起几落。

D.刘沆痛恨言官,直言进谏。

刘沆进言说,言官专挑别人隐秘不能争辩的事情来中伤士大夫,令执政者忌惮,从而得到提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5分)

(2)御史去陛下将相,削陛下爪牙,此曹所谋,臣莫测也。

(5分)

三、语文文字运用(20分)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②古巴在政治上深谙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

它积极改善古美关系,又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与拉美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

③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④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经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⑤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

鱼龙混杂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⑥面对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困境,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日前表示,应对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刻不容缓。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

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组成。

B.三星注重通过产品的研发提升智能家居的体验,而国内企业长虹则通过构建服务整体的服务系统来加大智能化水平。

在1月初的CES展上,长虹向外界展示了在智能市场上取得的突破。

C.夏天要防备虫害的叮咬,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尽量穿浅色的衣服;勤洗澡,洗澡可消减人体分泌的汗味;在农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

D.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和英国人民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融城既是中英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开放的一个生动诠释。

10.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5月8日,福建泰宁“大型泥石流”,制造了一场极其可怕的灾难,①会让我们经历苦痛,②我们的希望不会沉沦,③会升腾。

④从灾难发生那一刻起,我们都在为那些灾难中的生命祈祷,⑤这场灾难产生如何可怕的破坏力,我们也都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所有人的力量向同一个方向聚集,爱心与力量⑥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递到灾区。

A

尽管

可是

即使

不管

B

虽然

但是

反而

因为

无论

C

尽管

可是

反而

不管

D

虽然

但是

即使

无论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5分)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①,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在所不计。

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

然而,②,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

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或者③),再好的说理也对他无法产生实际影响。

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

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

12.下面是由光明日报4月2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调查报告”相关数据图。

请认真阅读图表,以“成熟影院人次占比”和“O2O”作维度,用文字归结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45字。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两句借用云中郡太守魏尚被贬后再度被起用的典故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意愿。

(2)李白在《行路难》中描写了“,”的奢靡生活,借以反衬自己内心的彷徨和苦闷。

(3)《岳阳楼记》中描写了“,”这一春和景明的时节里,洞庭湖鸟飞鱼跃的活泼场景。

 

参考答案

1.B【《诗经》记载的是人们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不是香药香草的使用方法。

2.D【“民间”之说,推论依据不足。

只能说“上层社会”。

3.B【因为香药是宋代进口的主要货物,才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

4.A【刘沆擅长官府事务,生性豪放直事,不讲究礼仪规矩。

但他喜欢耍弄权术,善于刺探皇帝近臣的过失,暗中挟持他们的短处来操纵利害处置,谈事的人因为这一点而看轻他。

5.C【有的皇帝未起年号;有的在任期间改年号,不止一个年号。

6.C【对“数发隐伏”理解有误。

7.

(1)(5分)

(1)内侍张怀信倚仗诏令,监工非常严厉,州将甚至都称病不敢任职,刘沆上奏请求罢免张怀信。

(挟,倚仗。

督役:

监工。

奏罢:

上奏罢免。

关键词各1分,大意2分)

(2)(5分)御史除掉陛下的将相,犹如削去陛下的爪牙,这些人的阴谋,我不能预料啊!

(关键词:

去:

除掉,使……离开。

此曹:

这些人,这类人。

莫测:

不能预料。

关键词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

成人后,洒脱任性。

考进士没中选,自称“退士”,不再参与科举,他的父亲尽力鼓励他。

天圣八年,他才考中科举,选为进士第二名,担任大理评事、舒州通判。

有一件大案历年没能判决,刘沆用几天时间就判决了。

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倚仗皇帝诏令,督促工程严厉,州将乃至上书称病不敢任职,刘沆上奏罢免了张怀信。

一再升迁,担任了太常丞、直集贤院,出京担任衡州知州。

当地大姓尹氏欺负邻居年老子幼,想强占他家的田产,于是假造了买卖田契,等到邻家老人去世后,终于侵夺占有了那田产。

邻家的儿子向州县官衙告状,过了二十年也得不到公正判决,刘沆到任,邻家的儿子又就此事提出诉讼。

尹氏拿出多年交纳赋税的凭据作为证物,刘沆说:

“如果你本有千顷田产,每年交纳赋税怎么只有这一点呢?

你当初立买卖田契的时候,曾经按照皇帝诏令让乡邻知晓作证吗?

那些人本来就还有很多在世,可以讯问他们。

”尹氏于是认罪。

他奉命出使契丹,馆伴杜防强劝刘沆饮酒,刘沆喝醉了,拂袖起身,趁势斥骂他,因为这事获罪调出京城做了潭州知州。

后来又降职做和州知州,改任右谏议大夫、江州知州。

当时湖南蛮猺屡次出来作乱,乃至杀害官吏。

朝廷任命刘沆为龙图阁直学士、潭州知州兼安抚使,允许他按需要自行裁决事务。

刘沆大规模发动军队来到桂阳,招降二千余人,对于降顺的蛮族首领他都上奏朝廷给他们官职。

他还招当地兵卒分头抓捕剩余叛乱者,斩杀了很多人。

后来判贼再次作乱,杀了副将胡元,刘沆因此降职任鄂州知州。

他回到京城,主管审刑院,授任主管永兴军。

过了不久,以龙图阁学士代理开封府知府,屡次揭发潜藏的坏人坏事。

皇祐三年,任参知政事。

文彦博、富弼再次入朝担任宰相。

文彦博任昭文馆大学士,富弼监修国史,刘沆任职兵部侍郎,地位在富弼之下。

议事的人认为不合惯例,于是重新颁诏改任刘沆监修国史,富弼为集贤殿大学士。

刘沆忌恨谏官,于是上奏说:

“庆历年后,台谏官掌权,朝廷命令一颁布,事情无论是否妥当他们都要争论,一定要争赢才罢休,他们专门挑出别人无法争辩的隐私,来中伤士大夫。

宰相畏惧他们说话,就对他们提拔得特别快。

”刘沆于是施行御史升职次序的条例,任职满两年的授任知州。

御史范师道、赵抃任期期满请求到郡中补缺,刘沆依据条例让他们出京任职,中丞张升等人上奏说刘沆出于私心将御史调离京城。

当时枢密使狄青也通过御史上奏,免去枢密使担任陈州知州,刘沆上奏说:

“御史免去陛下的将相,削除陛下的爪牙,他们这些人谋划的事情,我不敢推测啊。

”张升等人更加争辩不断,于是罢免刘沆,让他担任应天府知府。

后来任职刑部尚书,调任陈州知州。

刘沆擅长官府事务,生性豪放直率,不讲究礼仪规矩。

但他喜欢耍弄权术,善于刺探皇帝近臣的过失,暗中挟持他们的短处来操纵利害处置,谈事的人因为这一点而看轻他。

8.A【鱼龙混杂:

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席不暇暖:

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剖腹藏珠:

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9.D【A“分……四个部分组成”句式杂糅;B“加大……水平”搭配不当;C颠倒因果,不合逻辑,“虫害”是结果,“叮咬”是过程、行为)。

10.B【虽然……但是……反而……因为……无论……就】

【解析】①②两句应是转折关系,③是反向递进,④表原因,⑤⑥是条件关系。

11.【①(而)说服只着眼于结果(1分)/②即便是好的说理(2分)/③他根本不愿意说理(他不可理喻)(2分)。

12.①成熟影院人次占比连续四年稳步增长,成熟影院人次占比仍据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主导地位。

②与2013年相比,非O2O渠道仍占出票量渗透率的主流,O2O渠道占有率猛增,增加23个百分点。

13.【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每道横线全对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