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82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上期高2020届1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①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

文化浅层的标志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

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

例如,只要是汉族人,大家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过年都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这些都是汉民族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依据。

②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

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反之,如果文化已经消亡,即使没有敌军入侵,民族实际上就已经灭亡。

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③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置换。

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

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

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

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④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重要举措。

但是,有人打着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⑤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

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异彩纷呈。

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大约500年中,西方殖民者垄断了全世界的资源,长期奴役许多地区的人民,毁灭了他们的文明。

殖民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提出“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摧毁异质文明的自尊。

⑥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

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朴充、相互学习。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

如果本土文化都失落了,又用什么去交交流?

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

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

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摘编自彭林《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同一民族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凝聚在同一文化之下,都有着过春节、吃年夜饭等基本相同的风俗习惯。

B.文化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不同的民族在服饰、语言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最重要的是缺乏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

C.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文化在则希望在,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文化亡则民族亡,即使无外敌入侵。

D.在顾炎武看来,“亡国”指民族内部政权兴替而文化性质不变,“亡夭下”是民族政权覆灭且伴随种族消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从文化与民族认同、文化与民族生存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了文化对一个民族存在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B.第三段以上古时代诞生的人类最早的文明被外来文明置换,但后来又可以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来说明文化的更替性。

C.第五段,作者以否定殖民者提出的“西方文明中心论”的谬论来说明,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D.文章最后一段重申观点,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地区的文明的消亡和中国的契丹文明的消亡,说明了历史上文明消亡的两种途径。

B.我们只有坚决反对多元文化,积极提倡主体文化,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才能延续中华文脉,从而振兴中华。

C.西方殖民者为了自己垄断世界资源、奴役异族人民提出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企图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D.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护本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12分)

穆旦:

苦难铸就的天才诗人

临终前,穆旦留下的唯一遗物就是一个小帆布提箱——里面是他的《唐璜》译稿。

1977年3月1日,穆旦遗体被火化。

骨灰存放于天津东郊火葬场。

他死时,人们只知道这位名叫查良铮的人是一个“历史反革命”,包括他的子女在内,都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名叫“穆旦”的著名诗人。

查氏为海宁世家望族。

穆旦祖父查美荫曾任易州知州和直隶州知州。

1935年高中毕业后,穆旦被三所大学录取,他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外文系。

抗战时,清华迁往昆明,穆旦参加的是步行团(美其名曰:

“湘黔滇旅行团”)。

步行团的行进路线为长沙—益阳—常德—芷江—新晃—贵阳—永宁—平彝—昆明。

步行团1938年2月19日出发,4月28日到达昆明。

期间步行路程约为1600多公里。

在行进途中,穆旦常与闻一多先生结伴而行,边走边谈论诗歌。

当时传为奇谈的是穆旦在离开前买了一本英文字典,此后步行途中穆旦一边走一边背诵,背熟后将该页撕去。

抵达昆明的时候,字典已被撕光。

正是因为边走边学,穆旦在行走中往往是最后一个到休整地点。

当时的办学条件极其艰苦。

晚上只能在极其微弱的菜油灯下读书,而一起议论时局国事则成为他们必备的功课。

但是因为与闻一多、陈寅恪、朱自清、吴宓、冯至、金岳霖、郑天挺、冯友兰、叶公超、等名师大家朝夕相处,穆旦无论是在人格还是在学养上都受益终生。

1942年2月,杜聿明率军入缅甸作战,并致函西南联大,征求精通英文的教师从军。

3月,穆旦辞去西南联大教职,参加了中国远征军。

穆旦任随军翻译,远赴缅甸抗日战场。

当时正值东南亚雨季,军中因疫病流行和饥饿难耐而损伤大半。

沿途留下的是触目惊心的一地白骨,仿佛人间地狱。

穆旦拖着肿胀的腿在死人堆里艰难行进,有时近乎爬行。

除了战争以及疾病的考验,最让穆旦等将士们难以忍受的则是饥饿,穆旦随军在森林中步行四个月,九死一生,到达印度。

1943年初,穆旦从印度辗转归国。

他将入缅作战的经历写进了诗歌《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和长诗《隐现》当中:

“为什么一切发光的领我来到绝顶的黑暗/坐在山冈上让我静静地哭泣。

1949年穆旦赴芝加哥大学英文系攻读硕士学位,课余时间他不停打工以维持生计。

对祖国和亲人的怀念,使穆旦一直有强烈的回国冲动,而在回国的问题上,他经常与其他留学生产生分歧。

他一直坚持留学生应该最终回到祖国去,所以当时很多同学都以为他是共产党。

穆旦没有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新中国成立的氛围,但远在国外的他,通过各种途径在思想上不断“充实”自己。

1950年穆旦在芝加哥大学选修俄国文学,并背诵下整部俄语辞典。

1953年年初,在他不断努力与争取下,终于历经周折回到中国。

回国后的穆旦一直从事外文翻译和教学工作。

然而平稳的日子很快结束。

“文革”开始了,穆旦因远征军问题被判为“历史反革命”,遭抄家,不仅衣服、被褥被当做“四旧”拉走,而且很多手稿和书籍几乎被洗劫一空。

让穆旦稍感安慰和庆幸的是,他苦心孤诣翻译的《唐璜》手稿没有被抄走。

造反派在房间里四处贴上标语“砸烂反革命分子查良铮狗头”。

穆旦被罚打扫图书馆、厕所和游泳池。

每晚回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穆旦在新购买的《且介亭杂文》的扉页上兴奋地写下“于‘四人帮’揪出后,文学事业有望,购《且介亭杂文》三册为念”。

穆旦高兴地对妻子周与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又能写诗了”,“相信手中这支笔,还会青春”。

然而因为连年政治运动的冲击,心有余悸的妻子反对穆旦写诗,“咱们过些平安的日子吧,你不要再写了”。

而实际上即使是在“文革”期间,穆旦也并未因政治运动的高压而搁笔,而是背着家人偷偷地在纸条、烟盒、信封、日历上将自己的感受转换成诗行。

在诗坛沉寂近20年后,在生命的最后时日,他又重新使诗歌焕发出光辉。

这也为一个诗人一生的写作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当然,这些诗句的背后是一个诗人无比深重的苦难,更有一个诗人的良知、深沉的爱国情怀,而诗则成了苦痛的“至高的见证”。

?

1979年8月3日,穆旦得以平反,宣告无罪。

1985年5月28日,穆旦的骨灰终于安葬于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

黑色墓碑上刻着简短的一行字——“诗人穆旦之墓”。

2003年9月21日,穆旦与夫人的骨灰在北京合葬。

墓穴中陪伴他们的还有出版于1981年的《唐璜》。

(摘自《长江文艺》,有删改)

【相关链接】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

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也有评论家认为穆旦“是那个时代的诗人中最有能量、走得最远的诗人之一”。

长期从事国外诗歌翻译工作,译本在国内翻译文中有很大影响。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这是穆旦经常说的话。

4.穆旦在诗歌和翻译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以下分析不是他取得成就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穆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抗战时,在1600多公里的步行途中坚持背字典,在芝加哥大学苦修俄文。

B.受名师大家的熏陶,南迁途中,曾与闻一多、陈寅恪等名师大家朝夕相处,在人格、学养方面受益终生。

C.长期坚持写作,即使是在“文革”期间,也并未因政治运动的高压而搁笔,背着家人偷偷地写作。

D.文革中,穆旦因远征军问题被判为“历史反革命”,被罚打扫图书馆、厕所和游泳池,遭抄家,每晚回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穆旦原名查良铮,是我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被众多评论家推崇、赞许,但他一生处世低调,以致死时人们都不知道他是著名诗人。

B.穆旦学业优异,高中毕业后被三所大学录取,他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外文系。

由于精通英语,穆旦后来任随军翻译,在缅甸历尽艰辛。

C.穆旦虽然没有能够亲身感受新中国成立的氛围,但依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因此当时很多同学都以为他是共产党。

D.“文革”中备受摧残的穆旦在“四人帮”倒台后焕发了青春,他买了《且介亭杂文集》以志纪念,并且创作了能够见证其痛苦的诗歌。

E.穆旦应征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对日作战;赴美留学后渴求回国,并最终历经周折回到了祖国,都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

6.穆旦说: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

”请谈谈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并联系传主事迹简要分析。

(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14分)

鹿的穷途

王开岭

①曾经,《齐鲁晚报》以《行人疯狂追杀野鹿》为题披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目击者称——一头从刘公岛“偷渡”出境的野生梅花鹿在威海市郊登陆后,竟招来行人追杀。

于是,光天化日下,一场索命与逃亡的马拉松开始了:

野鹿沿公路狂奔,越过2米高的围墙,躲进一所小学里,众人紧跟跳入;小学校长欲打110报警,疯狂的逐鹿者夺过电话叫嚣,“抓住杀了,鹿血,鹿肉都值钱,能卖两万块!

”并警告“少管闲事”。

后来,鹿被堵在了一间乒乓球室,警方赶到后,场面仍无法控制,仍有人高吼“野鹿谁捡归谁!

”情势危急,警方只好与刘公岛林业部门联系,直到鹿主赶来,事态才稍有缓和。

由于天色已晚,轮渡停航,有关人员决定让鹿在学校暂避一宿。

深夜,竟还有垂涎者在校外遛达,一副伺机抢鹿的架式……

②捏着这份报纸,我体味到一股冷,一股惊悚的饕餮之冷。

不仅是对蒙昧的寒心,更有对人性和同类的陌生、对文明的迟疑与迷茫。

有时,你不免疑虑:

除了遮体的兽皮换成了化纤织物,人到底进化了多少?

③想起了人的遭遇。

④有时候,一头鹿的命运就是一个人、一类人的命运。

“人——鹿”背后,隐匿的是“人——人”的关系。

既然以此待鹿,怎能保证不以同样方式对同类下手呢?

那些研制细菌战的人,不就把为人准备的东西先喂给了动物吗?

那些窥视藏羚羊的枪口,不也毫不犹豫瞄准了环保志愿者吗?

⑤眼前,浮现出两幅情景——

⑥一是歹徒行凶或英雄落难时,那黑压压一望无际的看客丛林。

一是“文革”批斗会上,群情激昂、纷纷冲上台集体施暴甚至当众杀人的表演。

诸如广西武宣县的食人案,据《武宣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事件》记载:

“文革”中该县有一百几十人遭食;有学生批斗老师后,在校园内就地架起炉灶,将之脔割烹煮。

1968年6月18日,武宣中学教师吴树芳被批斗致死,其肝被烘烤药用……(见王毅《“文化大革命”野蛮性和残酷性的文化根源》)

⑦两幅情景,表面上一冷一热、一静一动。

其实,冷漠与狂暴、怯懦与凶残,畏缩与嗜血、优柔与决绝、被虐与施虐……这些人性的两面,实乃一脉相承、同根同源,转化起来也一蹴而就,并无障碍。

⑧尤须注意的是,逐鹿者不仅是人,更是人群。

上述的鹿和“文革”遇难者,其最大杀手即这种“集群”效应。

法国人古·勒庞有本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名著:

《乌合之众》。

他指出:

群体氛围下,人的心理比平时更有武断、粗暴、专横的倾向,更易滋生犯罪和极端行为;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契约,在狂热的群体中往往失效。

⑨群体掩护下的施暴,在欧洲异教冲突、法国大革命、德国“水晶之夜”、义和团运动、南京大屠杀、中国“文革”、波黑内战、科索沃纷争、印尼骚乱中已屡见不鲜。

⑩群恶群暴的因子,不会随伤疤和光阴一起消逝。

它会像灰尘、蟑螂一样耐心地潜伏下来,趴在生活的旮旯里、皱褶里,寄生在人体的毛囊中,默默繁殖、变异,它时刻准备着,伺机掀起新的暴动……

⑪伏契克临终告诫:

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啊。

(选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详尽地叙写了“行人追杀野鹿”的事件,旨在用细节表现人类的随性而为,激发读者共鸣,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B.作者认为,群体掩护下的施暴行为从中国到外国,从过去到现在普遍存在着,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还会伺机再次出现。

C.文章由“行人追杀野鹿”事件谈到人类自相残杀的事件,并深入剖析了人类产生群体暴行的原因:

人类的蒙昧原始以及“集群”效应。

D.第⑩段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群恶群暴思想比作灰尘和蟑螂,形象地表现了其肮脏、卑劣、普遍以及顽固的特点。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有较深的文化意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引人深思。

8.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

9.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用“鹿的穷途”作为标题的用意。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也。

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

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

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

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

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元兴元年,哀宗走归德。

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

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

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

“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

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

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乃谓奕辈曰:

“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

”奕辈怒曰:

“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

”曰:

“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

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

”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

“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祁等固辞而别。

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

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

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

“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

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金史•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用:

任用。

B.人或少忤你忤:

触犯,冒犯。

C.众议属二君属:

交付,委托。

D.不果立也。

果:

实现。

11.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判官”,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名,始于隋朝。

至唐,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均置判官,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唐宋元明清各州府均设置判官。

B.“哀宗”即金哀宗完颜守绪,金国第九位皇帝。

“哀”是谥号,像“成、桓、昭、穆、景、明”一样表示对皇帝的褒奖和同情。

C.《滹南遗老》书名是以作者的名号来命名的,因为作者自称“滹南遗老”;古代有些著作以官名来命名,如《杜工部集》;也有以郡望来命名的,如《韩昌黎集》。

D.“尚书省”,古代官僚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隋唐对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加以厘定,形成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三省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若虚从小就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进入仕途后,爱护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以至他离任时百姓们都依依不舍。

B.崔立发动兵变,一些小人就附和他,请王若虚为崔立写功德碑文,王若虚坚守人格,誓死不从,直接回绝了翟奕的无耻要求。

C.翟奕等人仗恃崔立的势力作威作福,人们稍微有不合他心意的地方,马上就被他罗织罪名加以屠杀,因此王若虚也作好了死的准备。

D.金朝灭亡后,王若虚穿着百姓的衣服回到镇阳,在和好朋友东游泰山的时候,发现这里风景美丽,于是支开自己的儿子,自己在山石上瞑目而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1)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

(3分)

(2)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4分)

(3)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

(2)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②亚:

接近。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B.“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C.“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D.“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禁持,摆布。

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E.词的下片写作者看到春波迎棹、小梅亚门、灯火盼归的景象,语淡而情浓,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急切之情。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到诗歌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请据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题1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

,,?

(2)《再别康桥》中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

(3)《雨巷》中丁香姑娘的背影渐渐远去,走向雨巷尽头的句子:

“,。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用,两句表现了宾客受音乐感染,同仇敌忾的画面。

(5)《记念刘和珍君》中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两句是:

,。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拊心(fǔ)雏菊(chú)廖廓义愤填膺(yīnɡ)

B.漫溯(sù)长篙(ɡāo)搭讪青荇(xìnɡ)

C.瞩目(zhǔ)提防(dī)骟动殚精竭虑

D.创伤(chuànɡ)弄堂(nònɡ)气概蜚声中外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④苹果、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阴沉下来,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A.①③B.②⑤C.④⑤D.①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孟加拉的成衣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知名时装品牌生产商的高度关注,孟加拉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

B.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C.环境保护部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完善核安全法规体系,优化管理系统,独立有效地开展审评、检查和执法等监管活动。

D.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6分)

寒冷环境不仅容易使人感冒,①。

据环球网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②,肥胖人士的体内常有较常人更多的壁厚菌类和更少的拟杆菌类。

在寒冷的条件下,人体会自动提高自身温度以适应环境,与此同时,人体内各种肠道细菌的比例也会随着外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即③。

因而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人们更易肥胖。

20.请阅读成都商报2017年11月19日的一则报道,按要求答题。

(5分)

11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场发布会,解读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启用及相关政策。

从11月20日起,成都将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号码增加一位,由5位升为6位,使号牌号码容量增大、资源更为丰富。

而与之相匹配的是,号牌发放将应用全国统一的选号系统,所有号牌统一监管、统一发放。

此外,新能源汽车号牌按不同车辆类型实行分段管理,字母“D”代表纯电动汽车,字母“F”代表非纯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