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288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8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docx

项目消防工程监理细则

省委新一号项目

消防工程

 

编制:

审核:

 

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省委新一号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三年五月十一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消防工程的特点和难点………………………………………5

三、编制依据………………………………………………………6

四、监理工作内容、流程和基本程序………………………………7

1、监理工作内容…………………………………………………7

2、监理工作流程和基本程序……………………………………7

五、项目监理组织架构、监理人员岗位职责及监理设施.……………8

1、项目监理组织架构………………………………………………8

2、监理人员岗位职责……………………………………………9

六、本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2

1、各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12

1.1、消防水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18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18

1.3、防排烟系统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20

1.4、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21

1.5、防火卷帘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22

2、各分项工程的事前监理工作………………………………24

3、各分项工程的事中监理工作………………………….….26

4、各分项工程的事后监理工作…………………….……28

6.3.3、消防系统试压和冲洗……………………………………….35

6.3.4、消防系统调试……………………………………………..38

6.3.5、消防系统验收……………………………………………..40

6.4、通风空调系统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0

6.4.1、大型组合空调机的质量控制………………………………...40

6.4.2、通风管道、设备的减震、降噪………………….…….…..45

七、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57

八、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目录…………………………………….61

九、附件和附表……………………………………………….……64

一、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钢筋砼框筒、空心预应力厚板结构,由主楼和副楼两部分组成。

主楼是大堂和办公用房,副楼为多功能会议室。

主楼外形呈“人”字对称形,高69.85米。

地下室分主楼和副楼二部分,主楼地下室负二层,层高为4.2米。

设计为平战结合用途,战时为地下人防掩体,平时为地下车库;负一层层高为4.5米,其中有2.1米高露出自然地面,设计为单车库和机关人员活动用房。

副楼地下室为一层,层高5.8米,设计为设备用房和消防水池等。

主楼地上为十五层,首层层高4.5米,2~15层层高3.65米,两翼和中间为钢筋砼筒体结构,顶部为直升机停机坪,屋顶有一钢筋砼构架层。

副楼外形呈“等腰三角形”,共五层,第六层为装饰构架层,总高37.35米。

消防工程范围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防火卷帘等。

消防泵房设在副楼负一层,有两台消防泵和两台喷淋泵,天面各设一套稳压装置。

其中消防栓系统-2层至11层室内消火栓均为减压稳压消火栓,12层及12层以上为普通消火栓。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式,防护区包括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平时发电机室,储油间和各类计算机房等。

防烟楼梯间设有加压送风系统,主楼走道设有排烟阀,副楼各类会议室、多功能厅也设有防排烟系统。

该大厦属于省委办公楼,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现行规范的要求施工,发挥其功能,为大厦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安装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因本工程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特殊性,“新一号”大楼不是一般的办公楼,它是一幢重要机关的办公、指挥大楼,大楼所有设备材料从购置到安装均采用严格手段。

该工程安装工作量大,工期特别紧;工程地点在省委大院内,场地狭窄;材料设备类繁多,质量要求高,从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以及各个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质量都要达到评优标准,其中不少为进口设备,进口阀门类,其安装工艺要求高;专业性强,包括消火栓给水、气体消防、水消防及通风、防排烟等各有其特点;各系统在地下室人防区都有特别要求;整个工程安装施工都有必须符合保密要求;协调工作量大,包括甲方及其相关单位、保密监理单位、项目顾问单位、总承包和各专业安装及装修分包商,参建单位将会有十几家,天面地面、室内室外、平面空间,将立体交叉、全面开花,各种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现场拍板,协调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要求参建单位顾全大局,通力合作、主动协调,并推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三、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2)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工程变更文件、图纸会审记录、消防报建批文;

3)《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9)《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

1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消防专业分包合同;

12)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13)国家及省、市政府颁布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

四、监理工作内容、流程和基本程序

1、监理工作内容

消防工程监理工作主要内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布线、火灾报警集中控制器、联动控制柜、探测器、消防广播等);水系统(供水设备,各系统管道、阀类、消火栓、喷头等子分部分项工程);防排烟系统(各类型风机、风管配件、防火阀、加压送风阀和排烟防火阀等);气体灭火系统和防火卷帘等的安装和调试,施工各阶段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控制,合同管理,同时配合土建、装修、智能建筑、设备房等专业工程施工监理和协调工作。

2、监理工作流程和基本程序

1)、监理工作流程

A、材料设备监理流程∶

根据合同或投标文件对进场的主要材料、设备进行核查,资料齐全、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即在设备开箱记录或材料进场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并留底一份备查。

B、现场施工监理流程∶

隐蔽工程报验或工序交验----设备、管道支架安装方式报设计确认----设备管道安装----报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单位确认----及时填写并进行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按施工标段)工程自查自纠、初验收等工作。

特殊情况按该项目的有关规定运作。

2)、监理工作基本程序

✓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签认程序(详见程序1);

✓工序交工、中间及隐蔽验收程序(详见程序2);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程序(详见程序3);

✓项目竣工验收程序(详见程序4)。

五、消防工程监理人员组成和岗位职责

1、监理组织人员:

人员安排视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置、动态调整。

安装组(建筑电气、通风空调、给排水、智能建筑、电梯)组长、总监代表兼造价工程师周曙光,专业监理工程师马贵吉、侯劲辉、谢赛民。

2、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全组成员的职责相对固定,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组长周曙光,负责本组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对组内成员的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收集安装工程的实施情况,向其他专业工程组提出协调配合要求。

检查和验收施工质量,填写个人监理日志和周、月工作小结。

完成总监布置的其他工作。

组员马贵吉、侯劲辉、谢赛民,审查施工图的合理性,并与土建、装修监理工程师进行工作协调。

检查和验收施工质量,填写个人监理日志和周、月工作小结。

完成总监或总监代表布置的其他工作。

六、监理控制工作概述、要点及目标值

6.1、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概述

A、设计

1)、消防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消防、环保、节能等有关规定;

2)、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对建筑物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实地勘察,设计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3)、建筑的防火、防雷和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B、材料设备

1)、安装工程所用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安装工程所用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并按有规定进行材料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或提供商检局质量证明、海关报关单。

3)、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的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应有中文说明书。

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C、施工

1)、承担工程施工的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过监理和筹建办的审查批准。

施工单位应按有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并应对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2)、承担工程施工的人员应有相应岗位的资格证书;

3)、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设计图纸、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批准或确认擅自拆改电、空调、综合布线等配套设施;

4)、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和防毒的法律法规,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器具和标识;

5)、各工程与相关各专业、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6)、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7)、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8)、管道接口及弯制钢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9)、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灌水试验;

D、验收

1)、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与其配套的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吴松勤主编)》、《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指南》按要求填写各种验收表格,各方验收签字后,分类装订、整理成册;

2)、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每个施工标段在开工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要填写《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检查记录表》详(附表1),由总监或其授权代表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

隐蔽工程验收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要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详(附表2),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各参建单位代表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

检验批(详附表3)的验收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并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应用讲座(吴松勤主编)》的各种相应验收表格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各参建单位代表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检验批的划分∶按各子分部工程检验批的划分规定执行,但每个施工标段必须有检验批的验收记录表格;

每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单位按相同项目检验批的验收记录表格进行汇总统计,并按(附表4)填写各项相应《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各参建单位代表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

每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单位按相同项目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进行汇总统计,并按(附表5)填写各相应《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由总监或其代表组织监理工程师和各参建单位负责人或其代表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

每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单位按各系统安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成果进行统计汇总,并按(附表6)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由总监组织监理工程师和各参建单位负责人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

每个施工标段的施工单位要按附表7、8、9的格式,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由总监组织监理工程师和各参建单位负责人进行核查、检查、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字手续。

3)、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整理、组卷要求

消防给水、通风及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电气等分部分项工程的竣工资料应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划分规定“化整为零”,归入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配合总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指南》的要求对工程技术资料整理、组卷。

按施工技术资料性质分为七类:

第一类:

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必备文件;

第二类:

综合管理资料;

第三类: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包括:

1验收资料

2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试验报告

5检测报告

⑥施工记录;

第四类: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第五类:

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第六类:

施工日志;

第七类:

竣工图。

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前要按上面组卷顺序和《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编制指南》的要求,一式伍份装订立卷,待项目整体竣工验收之前统一交到给总承包单位,统一编码,以备迎接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对建设工程档案的预验收和项目整体竣工验收组的最终验收及进行建设工程档案备案和移交工作。

2、各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

2.1消防水系统分部工程的监理工作内容

2.1.1消火栓系统安装

1)、管材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等。

埋地管道

2)、管道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立管应在其底部、顶部设固定支架,同时隔层设防晃支架。

3)、穿楼板及防火墙套管与管道间间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4)、地上消防管道应涂以红色。

管道上的阀门应有明显启闭标志。

5)、消火栓箱应有明显标志,结构牢固、美观,箱门开启灵活。

6)、安装消火栓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枪和快速接头绑扎好后,应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放在箱内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

7)、箱式消火栓的安装时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地面为1.1m,允许偏差+20mm;

2.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

1)、管网安装前应校直管子,并应清除管子内部的杂物;安装时应随时清除已安装管道内部的杂物。

2)、管道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子宜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管子螺纹密封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基本尺寸要求》、《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管路旋入端螺纹尺寸系列》的有关规定;

B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芯;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一个,四通上不得超过两个;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

C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1—96)表5.1.6的相关规定。

4)、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下表规定: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离(m)

3.5

4.0

4.5

5.0

6.0

8.0

8.5

7.0

8.0

9.5

11

12

B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C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D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小于1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E当管子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F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

5)、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

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或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环缝不得位于套管内。

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6)、管道横向0.002~0.00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到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7)、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成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

8)、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将管道的敞口封闭。

9)、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10)、喷头时宜采用专用的弯头、三通。

11)、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12)、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

13)、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14)、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

15)、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墙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16)、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1—96)表5.2.8的规定。

17)、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18)、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1—96)表5.2.10的相关规定。

19)、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应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

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

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离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

20)、报警阀组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压力表应安装在报警阀上便于观察的位置;

B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C水源控制阀安装应便于操作,且应有明显开关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

21)、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使报警阀前后的管道中能顺利充满水;压力波动时,水力警铃不应发生误报警。

B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安装在延迟器前,而且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

22)、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

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15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压力不应小于0.05Mpa。

23)、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水流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B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

24)、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

25)、排气阀的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排气阀应安装在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且应确保无渗漏。

26)、控制阀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控制阀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漏;主要控制阀应加设启闭标志;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

27)、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减压孔板安装在管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转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公称直径的2倍。

28)、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铃的管道上,且不应在安装中拆装改动。

29)、末端试水装置宜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

2.1.3消防系统试压和冲洗

1)、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洗。

2)、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

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3)、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础、支墩等经复查符合设计要求;

B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倍;

C试压冲洗方案已经批准;

D对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加以隔离或拆除;加设的临时盲板应有突出于法兰的边耳,且应做明显标志,并记录临时盲板的数量。

4)、系统试验过程中,当出现泄漏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

5)、系统试压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并应与记录核对无误,且应按规范的格式填写记录。

6)、管网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

冲洗顺序应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上;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

7)、管网冲洗宜用水进行。

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

止回阀和报警阀等应拆除,冲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复位。

8)、冲洗前,应对管道支架、吊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9)、对不能经受冲洗的设备和冲洗后可能存留脏物、杂物的管段,应进行清理。

10)、冲洗直径大于100mm的管道时,应对其焊缝、死角和底部进行敲打,但不得损伤管道。

11)、管网冲洗合格后,应按规范的格式填写记录。

12)、水压试验和水冲洗宜采用生活用水进行,不得使用海水或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水。

13)、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

14)、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的0.4MPa。

15)、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

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目测管网应无泄漏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16)、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

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源干管、进户管和室内埋地管道应在回填前单独地或与系统一起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

18)、管网冲洗所采用的排水管道,应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其排放应畅通和安全。

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

19)、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其流量不宜小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