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549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docx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

2011年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高二阶段性测验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58分)

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流派众多,观点各异,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据此回答1-3题。

1、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2、“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对问题的不同回答。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3、据调查,目前不少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

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告完美落幕,这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月技术实现了重大跨越。

据此回答4—7题。

4、空间探月技术是

A.具体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D.逻辑学

5、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这体现了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6、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这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7、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突破。

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8、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发展观是理论化体系化的世界观

D.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

A.阶级性B.革命性C.科学性D.实践性

10、“反腐倡廉”是2009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

A.世界观自发产生,人人都有世界观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末日之说”就如同一个幽灵与我们若即若离。

不少小说、电影都以此为题材,如好莱坞大片《后天》、《2012》等。

据此回答11—12题。

11、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末日之说”,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末日”确有其事B.这是根据客观实际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

C.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世界末日”是少数作者在那里无病呻吟

12、由于对“全球变暖”的普遍担忧,许多游客将目光转向正在消融的南北极冰川等自然景观。

一种新的旅游项目——“末日旅游”正在一些国家悄然兴起。

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自2009年4月起,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蔓延。

据此回答13-16题。

13、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并已准备好与世卫组织和所有国家共同努力抗击和应对流感大流行。

从哲学上看,这主要是因为

A.联系是多种多样的B.部分离不开整体

C.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14、2009年8月31日,河南省相关领导在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各级各部门要密切追踪疫情变化态势,牢固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做好长期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这一观点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树立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B.在前进中看到曲折,在曲折中看到光明

C.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D.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15、2009年9月初,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投入生产,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疫苗研发和注册使用的国家。

中国的疫苗研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肯定。

这表明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来造福人类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16、2009年11月4日,卫生部专家称,我国疫情已经提前开始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疫情流行规模和强度将明显高于往年,并预测此次流行周期将持续到2010年3月份。

卫生部专家的上述预测

A.来源于客观存在B.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是人脑对事物现阶段状态的如实反映D.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虚幻的反映

美国“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开始逐步显现,随后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引发全球危机。

据此回答17-19题。

17、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这表明

①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④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几年前,一则关于消费观的故事在中国传为佳话:

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里见面,美国老太说,就快把房贷款还完了,中国老太说,就快把盖新房的钱攒齐了。

如今,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结局:

美国老太赶上了次贷危机,没钱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了。

中国老太则庆幸没有贷款盖房,否则也成负资产了。

这体现了

A.世界是瞬息万变的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9、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坚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效果已经充分显现,中国经济2009年“保八”无忧。

这表明

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物质决定意识

C.要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20、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男性吃太多奶制类品会增加患帕金森症风险。

这个结论是研究人员在搜集并分析了57689名男士和73175名女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资料的基础上得到的。

虽然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吃太多奶类制品会增加患帕金森症的风险,但该项研究却未能解释为何男性更易患帕金森病,这说明

A.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009年是新中国60年华诞。

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难曲折,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无比自豪!

据此回答21—22题。

21、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这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因为

A.新事物开始时力量比较强大B.新事物增加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C.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2、中国共产党在这60年里,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3、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心外无物

D.天不变,道亦不变

24、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人们可以观测到日全食。

日食本来是一种十分平常的天文现象,然而有人却把日食与一些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可能会有地震等灾害发生。

但据统计,20世纪中国境内一共观测到16次日食现象,同期中国境内发生了7次大地震,却没有一次发生在日全食或者日环食的当年。

可见

①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

②联系是多样的,天象奇观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将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于客观事物

④联系是具体的,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读右边漫画《裁剪》。

该地区在资源开发中之所以这样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是因为

A.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没有树立全局观念,缺乏整体意识

B.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没有发挥局部的功能

C.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D.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

(以下26—29题为理科生做)

(理)26、《左传·曹刿论战》有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从哲学上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是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27、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理)2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理)29、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

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

《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往往强调“用”,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思维,结果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这启示我们

A.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B.应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不断发展真理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D.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以下26—29题为文科生做)

(文)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说明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B.①②C.①③D.①④

(文)2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文)28、漫画《各人心目中的“上帝”》的哲学寓意是

A.上帝也是客观存在的

B.“上帝”纯粹是人的心灵的产物

C.正确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如实反映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文)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

30、滴滴涕(DDT)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虫剂,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DDT药效,而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

后来人们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DDT从兴起到被取缔,发人深省,为此,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就因曾颁布此项诺贝尔奖而表示深深的内疚。

为了杀死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而又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化学工作者进行了不懈努力,研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以替代DDT等农药。

对DDT认识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12分)

31、载人航天,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从“神一”到“神七”,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

神七在神五“载人”、神六“多人多天”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航天员出舱行走,为今后的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

但这不会阻挡中国人前进的步伐。

预计至2012年,我们通过飞行器对接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将进一步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其他星体。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12分)

32、材料一:

1997年,小灵通被引进国内。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2006年小灵通用户已达到一亿户。

小灵通为市场所推崇,首先在于其资费低廉、省时低耗电、使用方便、绿色环保。

其次,在技术、设备领域,小灵通创造了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网交换技术有机结合的奇迹、原有技术与先进技术融合的奇迹、科学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奇迹。

再次,小灵通的成功与固网运营商积极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策略是分不开的。

这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实现了政策创新、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统一。

材料二:

2006年8月至今,中国电信推出一种名为“超级无绳”的业务。

一个用户同时使用固定电话和小灵通的,两部话机可共用一个电话号码,这使得小灵通成为固话随处可见的超级无绳电话。

超级无绳业务达到了用户与运营商共赢的目标,从试点到推广,市场反应强烈。

材料三:

小灵通刚进入中国,人们就在嘲笑小灵通的技术落后、通话质量差。

如今,随着新兴的3G通信技术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一些对小灵通消极的舆论再次出现,报刊杂志中出现了这样的标题:

“小灵通,还能灵多远?

(1)对小灵通的种种评价蕴含着许多唯物论的哲理。

假定你以上述材料为题材,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

请完整写出你的选题:

“从小灵通的看”。

如:

“从小灵通的成功看意识的能动作用。

”(2分)

(2)结合材料一,你认为小灵通业务经营成功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哲学智慧?

(8分)

(以下小题为文科生做)

(文)(3)请运用相关哲理对小灵通业务将来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8分)

(33题为理科生做)

(理)33、2009年高考过后,一些考生收到同学发送的连环诅咒短信:

“高考结束,送你咒语,如想金榜题名,就请将此条短信转发10个人,如不转发或删除此信息,一定遭到落榜的厄运!

”有些考生怕遭到“报应”,不得不按照要求转发诅咒短信。

有些考生就一删置之,不加理睬。

(1)两种考生的不同做法分别属于哲学的什么派别?

(2分)

(2)具体阐述上题中两种哲学派别的根本内容。

(6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得分_____

卷Ⅰ请做在答题卡上

卷Ⅱ

二、非选择题(42分)

30、

31、

32、

33、

 

期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C

B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A

B

A

D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A

27B

28C

29B

答案

C

D

C

D

A

26A

27A

28D

29A

二、非选择题题(42分)

30、答: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了环境保护的问题,推动人们研制出新型的杀虫剂。

(4分)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的检验,人们可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4分)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从DDT的广泛使用到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再到研制新的杀虫剂的问世体现了上述观点。

(4分)

31、答: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分)从“神一”到“神七”的发射过程,是不断优化、完善、改进的过程;从“多人多天”到航天员出舱行走、完成飞行器对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到中国人将探测月球、甚至火星等都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分)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与曲折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2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会不断遇到艰难险阻,但我们会一直前进,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分)

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

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会进行新的量变、质变,不断向前发展。

(2分)“神5”、“神6”是“神7”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神7”是在“神5”、“神6”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从“神舟7号”到飞行器对接,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分)

 

32、答:

(1)选题如:

从小灵通的成功看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

(2)①小灵通业务经营成功首先在于能从我国市场的实际出发,满足市场的需求。

(4分)

②小灵通业务经营成功还在于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出不懈的追求。

并能在科学的经营策略指导下,开展业务经营。

(4分)

(3)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小灵通业务自身的灵活经营和开拓创新,小灵通在短期内还不会马上退出市场。

(4分,也可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来分析)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小灵通等产品都会经历取代原先旧事物,后又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的过程。

或者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小灵通会逐渐退出市场,被其他新产品所取代。

(4分)

33、答:

(1)转发短信的考生的做法是唯心主义,删除短信的考生的做法是唯物主义。

(2分)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