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保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84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医院后勤保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后勤保障.docx

《医院后勤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后勤保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后勤保障.docx

医院后勤保障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展开与发展,其中相当多的工作将会被纳入社会经营。

然而,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医院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实行计划、组织和调控的活动过程。

即使是纳入后勤社会化运作的部分,也应该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协调和调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医院各项工作和生活进行物质性的保障:

医疗、科研及教学设备和设施的保障,饮食、水电气等经常性保障,环境净化、秩序维护、建筑用房的保障等。

一、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基本观念

1。

 整体观念ﻫ"〉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个系统之所以存在的前提.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计划、组织与调控必须紧密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不能自行其事;必须与医院其他分支系统有机化,相辅相成,以体现出整体的效益。

为此,每项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每种后勤岗位工作,都必须树立医院一盘棋的思想,努力为这一整体工作,并且以这一整体努力工作而做的贡献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

医院后勤社会化并不意味着医院撒手不管,而是以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使之产生比旧的“医院办社会”模式更大的效益。

 

2.服务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的留给病人”、“把微笑留给病人”、“把质量留给病人”是优质高效保障服务工作的原则.只有真正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

因此,这是检验后勤保障工作的试金石。

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公约,防止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是必然的要求.

3。

 效益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不仅要有大量的投入,而且部门多、岗位多,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浪费的现象。

因此,必须强调节约开支,反对浪费。

特别是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物”、“财”资源的使用效益有着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效益作为判断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加强成本的核算,做好各种经济预测工作,保证把“财”用到关键的工作上.

4。

法制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要与生产、物质供应等单位发生经济的关系,如物质材料的采购、外判维修、保养项目的谈判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必然涉及到有关的政策与纪律问题,对于从事管理的工作者更是要求克己奉公、廉正自律,不能有任何假公济私、甚至贪污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存在形形色色价值观,追求金钱物欲的情况下,加强法制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基本特点 

1。

服务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的目标和任务.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必须坚持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特别是为临床第一线服务。

服务上门、收送物品上门、及时有效地保证各种供应、主动到科室进行巡检维修工作等。

2. 计划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项目繁多、涉及面广,而且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的随机性大而带来务必实时保障的要求。

因此,加强预测与计划十分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忙乱和失误。

要在掌握医院工作规律,尤其是医疗工作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的安排,要建立相适应的工作程序,包括项目论证与决策、实施与反馈、保障效果评价等。

针对不同的保障要求,做好计划障碍,规定提前准备时间及工作量。

要有一定的应急措施,以应付突发的重大事故等活动之所需。

加强计划性,不能理解为人力物质设备越多越好,恰恰相反,正是为使人力物质设备既能及时供应,又不造成积压浪费的现象。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计划性质是一门大学问,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计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

 不间断性

医院医疗工作的要求,决定了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必须保持不间断性.在事关病人生命分秒必争的救治中要保证各种供应的通畅。

水、电、冷气、暖气、氧气等均要处于正常状态,保持24小时供应.在维护环境秩序上,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

在日常病人和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上,要保证能够持续地正常运行,不能时好时差,也不能有丝毫懈怠。

在各种仪器设备的维护上,要及时检查与维修,使之开得动

用得上。

要保持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的不间断性,除了合理安排人力和物质外,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

4。

技术性

医院各类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特别是现代化医院的要求更多更高.仪器设备、建筑设施、环境净化等技术的要求远远超过以前.一个现代化医院的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需要更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及管理规章,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及后勤人员的能力培训成为后勤管理的基本建设,应该常抓不懈。

5.经济性

医院

投入的较大比例在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方面,因此,后勤管理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按照医院的经济规律去管理后勤,加强分析、讲究效益、提高设备物质的利用率.在保证医疗等业务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应节约开支、防止浪费,同时也要重视废品利用,为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有成,《医院后勤管理百科全书》,中科电子出版社,2005

 

医院后勤管理内容及其方法

▲医院日常性后勤保障及其管理要点

 一、水、电及供热管理

  

(一)供水管理

  医院供水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要保证为业务用水提供合乎卫生标准的充足水量;二是要对污水排放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水源和环境,影响人群健康。

 1、给水

  (1)用水量计算 医院用水可按用途分别测算,业务用水一般按床位计算,宿舍,办公室一般按人数及卫生设施件数计算,也有将两者结合计算的。

按床位计算每日以0。

5~1吨为标准,即500床的医院日用水量为250~500吨,随着目前医院大型设备的增加,制剂室工作的扩展,可取用水量标准的上限。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内容分为感官司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放射性等标准(表1)。

表1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序号

项 目

标 准

感官性指标

<15°不显其他颜色

浑浊度

<5°/L

3

气味

无臭味,异味

4

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

pH值

6.8~8。

5

6

总硬度

 <450mg/L

7

<0。

3mg/L

8

<0.1mg/L

9

<1.0mg/L

10

<1.0mg/L

11

挥发酚类

<0.002mg/L

12

阳离子合成洗涤剂

<0。

3mg/L

13

硫酸盐

<250mg/L

14

氯化物

<250mg/L

1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16

<50ppb

17

硝酸盐(以氮计)

<20mg/L

18

氯仿

<60ug/L

19

四氯化碳

<3ug/L

20

苯并芘

<0。

01ug/L

21

滴滴涕

<1ug/L

22

六六六

<5ug/L

毒理学指标

23

氟化物

<1.0mg/L适宜浓度0.5~1.0mg/L

24

氰化物

<0。

05mg/L

25

<0。

04mg/L

26

<0。

01mg/L

27

<0.01mg/L

28

<0。

01mg/L

29

六价格

<0.05mg/L

30

<0。

1mg/L

细菌学指标

31

细菌总数

<100个/ml水

32

大肠杆菌

<3个/L水

放射性指标

33

总α放射性

0.1Bq/L

 

总β放射性

1Bq/L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学管理学》1990年9月版

2、排水

 (1)医院污水排放量及来源①生活污水:

来源于医院办公室、宿舍、浴室,厨房等污水及天然雨水;②含病原体污水:

含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卵,来源于病房,诊疗室,手术室,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

\search。

fh21.com。

cn\?

key=&col=8化验室,病理解剖室,厕所等,是医院污水处理重点对象;③含放射性污水,主要来源于使用的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④有毒污水:

含废试药,消毒洗涤剂,有机溶剂,酸碱和重金属等有毒污水,主要来源于检验,制剂等科室.

  

(2)污水的净化与消毒净化处理就其工艺流程可分一、二、三级处理。

污水一级处理也称机械处理,是指经过过滤或沉淀方法去除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病原体的净化方法,如设置化粪池或沉淀池。

二级处理也称生化处理,是利用生物氧化法净化污水。

其原理是利用需氧微生物群自身新陈代谢过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氧化成无机物,除去污水中溶解的胶状有机物和病原体,使污水得到净化.三级处理,即应用过滤,混凝,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物理化学方法,使之无害化。

此法只用于排放条件要求很高的医院的污水处理。

 污水净化处理后,只有除去部分的致病微生物,故尚应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方法①加氯消毒法:

目前常用的有液氯和次氯酸钠两种。

液氯毒性较大。

易发生危险.次氯酸钠消毒效果可靠,设备使用安全,维持费用不高,多在医院中应用.②臭氧消毒法:

优点是消毒作用高效,对病毒效果好,无残留物二次传染,操作简单,原料来源方便.

  

(二)供电管理

 医院是一级负荷供电单位,用电量大,应用两路进线并有备用电源。

医院耗电量一般可按每床0.5~1。

2KVA左右计算,医疗设备及空调设备较多的医院可取上限。

 1、用电设备与照明用电照明度

  医院应根据负荷量选用变压器,并考虑留有余地。

变压器的位置尽可能设在负荷中心。

此外,应有配电间,并安置配电装置(含全部开关设备:

隔离开关,刀闸,油遮断器,自动开关,溶断器),各种仪表(安计,伏计,瓦计)仪器用及保护用的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等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种保护装置。

不同规模医院变压器配备见表2。

表2 医院变压器配备参考标准

床位数(床)

变压器电功率(KVA)

台数

300

320

1

 

500

560

1

500床以上医院可采用配较小电功率的两台变压器,其用量不变

600

620

700

760

1

1000

860

2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第484页,1990年9月版.

 医院要保证照明用电,根据不同部门,提供相应的照明表(表3)。

2、用电管理基本要求

 

(1)保证24小时连续供电。

医院应配两路进线,并安装自动合闸装置,当一路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可及时接通以保证用电不间断。

 (2)照明线路和动力线路之间负荷应保持基本平衡,并注意避免对精密仪器电感应的干扰。

 (3)大型设备如大毫安X线机,CT,MRI等要求电源,电压稳定,最好设专用线路和专用变压器。

 (4)对某些常用直接接触病人的诊疗设备,应安装漏电自动保护装置。

 (5)经常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明确用电制度和规范,加强检查,防止电线破损和裸露;各种仪器电源插座,应有接地线,以确保安全。

表3医院人工照明参考标准

部门

全般照明(IX)

工作面综合照明(IX)*

手术室

100

2000~3000

各科诊室,治疗室

100

500

实验室

100 

500 

病房

25

眼科病房

10 

医护办公室

75

200 

盥洗室

20

— 

走廊楼梯

15~20

— 

食堂,休息室

75~100

— 

药房,化验室

50~75 

300

图书馆

50

100 

仓库 

20 

 

 *国际TJ34~79.0。

8m高为工作面.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1990年9月版。

 (三)供热管理

 医院热源供应主要通过锅炉产生热量,经供热管道输送到使用部门.主要用于蒸煮食物,消毒,烘干被服,采暖,温,开水,蒸馏水等。

 1、供热设备管理

 医院锅炉气吨位的配备,根据医疗,生活等每小时最大热量并计入同时使用系数计算,一般以每床10~15kg/h计算,即100张病床配1。

0~1.5T。

此外,还应考虑备用锅炉,以备交替检修和高负荷时同时运行。

  锅炉的配套设备包括鼓风机,引风机,自动给水泵,蒸气给水泵,自动炉排电动机等.还要配备水质处理的离子交换器,消烟除尘灰器,消音设备。

余热水利用装置,分汽缸,输汽管道,散热装置和散热排管等设备。

近年燃油锅炉逐渐推广.其优点是供气快且足,点火30分钟后即可供气,但成本费用较大,医院锅炉配备(表4)。

表4医院锅炉配备参考标准

床位数(床)

气吨位(T)

配备数(台) 

100

二台(其中备用0.5T一台) 

200~300

2 

二台(备用一台) 

300~500

4

一台

2

一台(备用)

600~700 

4

二台 

2 

一台(备用)

800~1000

4 

三台(备用一台)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1990年9月版

  2、采暖要求

  医院是病人诊疗场所,操作过程中往往要脱衣裸身,因而对室温有较高要求。

具体标准(表5)。

表5 医院主要部门冬季室温参考标准

部门名称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成人病房一般诊室 

18~20

各科病房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

儿科病房,妇产科病房 

20~22 

理疗室,X光室 

20~22

手术室,产房,婴儿室

22~25

新生儿病房

24~26

办公室,工作室,急诊室 

16~18

 引自郭子恒主编《医院管理学》1990年9月版

 3、锅炉管理要求

  

(1)司炉工负责锅炉的正常运行,注意保持连续进水及正常的水位,水温,压力。

 

(2)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遇下列情况,应立即停炉并报主管领导:

炉压过高致安全阀自动开启,压力表超过规定限度;或水位过高而不能显示水位情况;水位过低而采取进水措施无效;锅炉结构损坏或主要附属设备失灵等.

 (3)建立严格检查检修制度按劳动部门要求每年检修一次,并保存资料。

运行情况实行班组,科室,主管院领导三级检查制度。

 (4)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二、制冷与空调管理

 医院为保证诊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以及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转,都要求其环境合适的室温,湿度和气流速度.

1、供冷部门 医院的供冷部门,主要有手术室,婴儿室,产房,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菌检室,血气分析仪器室,无菌制菌室,内窥镜室,同位素室,“B”超室、 CT室、MRI室、800mA以上X线机室,太平间,以及需恒温的仪器室,病房等。

 2、供冷设备 医院的供冷系统装置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集中式供冷。

一般按每平方米100kCal/h计算出需要配备何种热功率的冷气机,其系列设备有压缩冷凝机组、蒸发器、冷却塔,输送管道、风仙盘管、散热器、鼓风机等.适用于手术室等使用频繁且时间长的部门.另一类是分散式供冷,多采用窗式或立柜式空调。

其热功率大小的选择。

常按每米150kCai/h计算。

集中式供冷,冷气机机型一般选用冷水机组,可按需要配2~3台或者更多,制冷剂多选用氟里昂,其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与空气混合不会爆炸,较为安全,宜用于医院。

 3、FK供冷设备管理要点

 

(1)专人负责。

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人负责维修,管理或操作。

 

(2)制定操作规程,按规程管理。

(3)注重日常检查与维护。

 三 、医院被服装具管理

 被服装具指病人使用医院的床上用品和穿着的衣服。

以及工作人员的服装和各种敷料布、洗手衣、手术衣等。

 1、医院员工服装配备 医院员工服装既是防护服装,也是职业标志服装,要求端庄,整洁,美观,大方,符合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于员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符合心理学的原理。

医、护、技、工勤人员冬夏装各备2~3套,帽子3顶,口罩4个,行政人员冬夏装各有2套,帽子2顶,口罩2个,以便更换洗涤。

各类服装实行以旧换新,调离收回制度。

衣料选择,冬夏装应分别选用厚、薄不同面料,以利少洗涤后浆烫平整。

  2、被服装具洗换

 

(1)各类员工服装力求做到冬季每周至少换洗一次,夏季每周至少换洗二次,特殊情况应随时洗换。

  

(2)病人的衣服,使用的被套、床单、枕套等,应每周更换1~2次。

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

外科手术后病人应更换清洁衣物, 以防感染。

  (3)分类洗涤工作人员与病人分开.传染科被服、工作服、其他严重污染的治疗巾等,应分开收集、运送,消毒处理后,再单锅洗涤。

 (4)清点、分类脏被服时,应将污染敷料、金属制品(止血钳、针头等)及其他杂物剔出.

  (5)洗涤晾晒干燥后,作平整或熨烫,再按科室分类严格分开叠放。

 (6)被服破损,掉扣,应予缝补.难以修补的,应嘱科室交旧换新。

 (3)洗衣房管理

  洗衣房由供应科或总务科领导,内部分工由缝纫、洗涤、平整、取送、消毒、保管等部分组成.

  (1)被服装具属固定资产,应采取定额管理,实耗实销办法,并单独建帐,300床以上医院可设专职会计.

 

(2)购置、加工、保管等程序按规范管理。

做好材料帐,成品帐和月报表,制成品标出成本价,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

 (3)每周下收、下送一次,收发签字。

凡手术当日取当日送一次。

经洗衣房换洗的各类衣物,每半年清查一次.

 四、车辆运输及通讯设备管理

  

(一)车辆运输管理

  医院车辆的主要任务是运送物资,接送人员,会诊和病人转院等。

车辆和驾驶员配备视医院工作需要与可能实际情况而定。

  

(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值班司机和救护车司机应该实行全天值班制,不得任意脱岗。

  

(2)做好车辆运行的计划安排。

调度员按医院工作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司机凭出车单运作,每次出车后填写出返时间、目的地、使用部门、用途等,以便做好任务与费用核算。

  (3)强化车辆维修保养.随时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做好日常保养和年审维护,车辆完好率达95%。

 (4)认真抓好安全学习,严格遵守交通管理规范,保证出车及时,行车安全。

(5)汽油贮存与车库分开,修车时严禁接触烟火,严防火灾事故。

  (6)改善服务态度,搞好车辆清洁卫生。

 

(二)通讯设备管理

  医院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系统。

通讯灵敏与否,直接影响医院工作效率。

加强通讯设备管理不容忽视。

 1、通讯设备配置

 (1)电话 300订以上医院设总机,通过各部门的分机形成电话网络系统。

目前多使用程控自动交换机,其容易应根据医院规模选配.

  

(2)电子音控对讲机用于各病区,便于病人治疗,医护联系之用。

病房和各护理单元设三联呼唤灯,病室门口和护士设讯号灯。

 (3)无线电呼叫系统有条件医院可配无线电遥控呼叫或无线电寻呼机(BP机),有利于及时召唤所需员工投入工作(尤其是抢救工作)。

  (4)闭路电视系统

 2、管理要求

(1)配备相应专业人员 电话总机操作人员应作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如电话总机应设二班或三班值班制。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加强维护保养 注意防尘,防潮,防霉,防震以及怛温,恒湿等。

  五、太平间管理

 

(一)太平间设置要求

  

(1)太平间宜设于避开门诊、急诊、病房、患者活动范围及可视范围以外的地方,以免造成对病人不良的心理影响。

(2)最好是独立建筑物,有直接对外通道,使于尸体运输.

  (3)太平间内应有防腐,冷冻设备,考虑设置传染病尸体隔离室或隔离柜等设备;活动式尸体冷柜,效果较好。

(4)尸体存放床位数一般按医院核定病床数1~3%计算,并设解剖间,接待室。

 

(二)太平间管理

(1)设专职人员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

(2)室内有专用通风设备,并防鼠、防蝇,送及太平间的尸体,必须衣着整齐,做好尸体处理,符合卫生要求.

  (3)建立健全接运尸体制度,存放尸体制度,收费制度,清洁消毒制度,冷冻机制操作制度。

 (4)执行严格的核对制度,尸体标有死者姓名、年龄、性别、死亡诊断,死亡日期,以及死者生前职业和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的卡片。

取走尸体时,管理人员须与家人或殡仪馆人员核对准确,登记取尸日期,经办者及尸体去向,避免发生差错。

  (5)传染性疾病尸体应存放于隔离室或隔离柜内,严禁与非传染病尸体混放。

尸体送走后,对存放床位或尸柜及时进行严格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