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223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自主学习不理解的字,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屡次”、“匍匐”、“冰雹”、“摧毁”、“胸膛”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1、应用朗读体验的方法,在朗读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感受黄继光舍身堵抢眼的英勇与顽强。

  2、在朗读中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黄继光为革命利益,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者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是如何歌颂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使用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1950年6月,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中国政府派出几十万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的战争打响了。

  2、师:

现在让我们一同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去看一下当时激烈的战争场面,了解几位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课件播放)

  3、师:

看到了这里,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4、师: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理解这位英雄,他的壮举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他就是——黄继光。

(板书课题)

  5、师: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了关于抗美援朝和黄继光的相关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6、师:

老师也在网上搜集了一些黄继光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课件出示)

  7、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开,13课《黄继光》。

  二、讲授新课

  1、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遇到不理解的字要多读几遍,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生词

  

(2)指生(开火车)认读

  (3)同桌之间检查识字情况

  3、迅速浏览课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生汇报、师板书:

接受任务、主动请战、壮烈牺牲、夺取胜利)

  4、讲读第一自然段

  师: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英雄黄继光所在的营接到了上级怎样的命令?

课文是在第几自然段描写的?

  5、讲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

  

(2)师:

通过同学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

时间紧、任务重)

  (3)师:

战斗已经持续了四天四夜,多么激烈的战斗啊!

战斗是非常顺利的吗?

战士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6、同学们自由读第3、4自然段

  师:

“屡次”是什么意思?

比雨点还密集的枪弹,说明了什么?

  师:

可见战士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不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事情会怎么样?

  师:

在这万分紧急、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是谁挺身而出主动请战?

  7、讲读第五自然段

  师:

黄继光是如何向指导员请战的?

他当时的神情如何?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黄继光的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板书:

坚定)

  师:

谁来试着读一下?

  师:

现在老师就是指导员,谁来向老师请战?

  师:

生齐读这句话。

  师:

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的场景。

(课件出示)

  8、讲读第6自然段

  师:

当黄继光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大喊了一声(课件出示齐读):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师:

黄继光在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心情?

(板书:

信心)

  师: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9、讲读第7自然段

  

(1)师:

敌人会让他们顺利地摧毁火力点吗?

  

(2)指生读第7自然段

  (3)师:

此时这个重任就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身上,他是否完成了任务这时的他做出了怎样的壮举?

  10、讲读第8—11自然段

  

(1)师:

默读8—11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一会读给大家听。

  

(2)生汇报

  (3)播放视频感受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11、讲读12自然段

  

(1)师:

英勇的黄继光就这样牺牲了,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的战友们愤怒了,大声的高喊着(课件出示齐读):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2)师:

报仇的喊声惊天动地,为什么战士们像海涛一样的向上冲呢?

  (3)师:

是谁激励了战士们?

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板书:

消灭全部敌人)

  (4)师:

让我们带着战友对敌人的仇恨,再带着夺取胜利的喜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本课总结

  1、师:

黄继光倒下了,他永远的留在了朝鲜,留在了中朝人民的心中,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想对黄继光说些什么?

  2、生汇报

  3、师总结:

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我们有十几万的战士长眠于异国他乡,黄继光仅仅其中的一位,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板书: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中朝人民的友谊也必将世代长存。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之后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其他英雄人物的事迹,下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黄继光

  接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主动请战坚定信心爱国主义

  壮烈牺牲张开猛扑堵国际主义

  夺取胜利消灭全部敌人

篇二

  一、教材分析

  《黄继光》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舍己为人的主题,课程标准对这个部分的要求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黄继光舍身堵抢眼的奉献精神。

  这篇课文主要写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课文渲染了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衬托出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而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也生动刻画了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言行,他主动请缨时说的话,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舍身堵枪口的壮举,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分四个部分:

1、综述上甘岭战役的激烈,以及夺回597.5高地时间的紧迫。

2、写黄继光争取到炸敌人的火力点任务。

3、写黄继光堵敌人枪眼装类牺牲的经过。

4、写志愿军全歼敌人,夺回597.5高地。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但本文写的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事,历史跨越较久远,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决定,以读为主,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阅读中感知,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锻炼语文学习的努水平。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感受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获得最深的情感体验呢?

应寻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点——以语文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将传统的语文文化精髓“以读悟情”和现代信息技术实行有机整合,通过老师、学生、教材、媒体多边互动,有力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文本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形象有效地协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四、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继光为了革命事业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3、领悟课文通过细节刻画任务的方法,提升表情达意的水平。

  4、理解课后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五、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黄继光的英雄品质,领悟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

这样确定重点难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品味语言能够促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生活实际,加深对重点词句的体会,感受黄继光为了革命事业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六、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中体现了: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讲与练结合,扶与放结合。

  2、在学中体现了:

①自主学习;②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十分重要!

本课采用的是: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不但“学会语文”而且“会学语文”的水平。

}

  七、教学准备:

  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英雄”)教师提问:

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哪些人?

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英雄。

  2看来,每个同学的心里都有自己最敬佩的英雄。

他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领域的工作,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品德高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人,就应该称之为——英雄。

  3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理解一位英雄,他就是黄继光。

板书课题。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特级英雄黄继光,(课件出示)

  4教师简单介绍上甘岭战役和抗美援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明确读书的要求,能够提升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这个环节之后,学生在有了充分的预习基础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尤为重要。

  通过再次默读感知、回顾全文,概括完成填空“黄继光是一位()的战士”。

在汇报交流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适机实行有侧重点的引导,使黄继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满腔的爱国主义精神”跃不过出,并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心上,自不过然地形成了本课的情感基调,为深入文本的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并且指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奖全文分为四部分。

  【设计意图:

这样引导目的在于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向与内容加以指引,无形中形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为后边的小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

  (三)重点研析,精读感悟。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在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这个环节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步骤层层深入:

  ①读中找:

学生在自读中标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感受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②品中感:

找出描写敌人子弹的几个比喻句,通过品读、交流这样写的好处,感受反衬的写作手法对表现人物品质的巧妙作用。

  ③观中悟:

先让学生体会两次站起来,第一次站起来时黄继光已经身负重伤,只能爬行,常人看,他是无法站起来的,也是很难完成爆破敌人火力点的任务。

不过他竟然站起来了,真是超出常人之想,是一个壮举;第二次站起来,是他在昏迷中醒来的情况下站起来的,其难度更大此时他以身负重伤7处,身上没有任何武器,他所有的仅仅血肉之躯,展示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感人画面,使学生在理性的认知前提下,感性理解得到充溢。

  【设计意图:

这样的教学流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效地突显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能够层层深入,突破教学难点,自不过然地将学生的“学、思、感”推向高潮。

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在找词句时能够准确把握重点词句;在品读比喻句,对比感悟时,对英雄的敬佩和对敌人的憎恨,溢于言表、色彩分明;在欣赏视频播放的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感人画面时,更有学生热泪盈眶。

学生的情感在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持续的深化,本课的教学目标逐一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析文品赏,获得启迪

  一起品味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后,让学生齐读12自然段,重点把握好“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要让学生读出文中所说的“惊天动地”的气势来,让学生的激情完全宣泄到读中!

随即板书:

这样,学生的感悟和思考会更多,受到的情感熏陶会更浓,获得的思想启迪会更深。

  让学生讨论:

如果说战士们很快占领高地,是受到了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鼓舞,那么对黄继光来说,又是什么使他英勇顽强呢?

是什么让他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呢?

在教师结合历史背景的引导下,总结“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这样即完成了整个“析文品赏”。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学生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引导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情感这条线不放,通过学生情感的持续深入,层层连接,使整个环节一气呵成!

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五)深入挖掘,拓展提升。

  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想对黄继光说些什么?

请你写下来,在写后的交流中,学生语言丰富、情感真挚,一定会表现出令人欣喜的课堂效果。

  【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散思维。

在学生的情感饱满而高涨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情感流露】

  (六)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本次教学活动在全班齐读诗人严辰献给黄继光的诗歌——《永恒》中结束。

当学生的情感在“读——品——悟——写”中得到持续积淀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纵情抒发的机会。

课堂上全班起立,带着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蓄积的情感得以释放,读的入情入境,读的感人至深,课堂氛围最终被再一次推向高潮,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高效落实。

  【设计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头脑中。

  (七)回顾小结

  结合板书,让学生理清学习全文的过程与内容。

形成一个回归,感悟课堂!

  板书设计

  黄继光

  语言

  动作英勇顽强奋不顾身

  环境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黄继光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2、联系上下文和学生生活实际,体会重点句子是如何歌颂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师: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

黄继光所在的营在什么情况下,接到上级的什么命令?

学生读课文后,找出重点句回答上述问题。

  

(2)投影出示重点句,讨论。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课堂讨论:

“黎明”是什么时间?

通过讨论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刚要亮的时候。

”命令”是上级给下级的指示。

  从接受任务到完成任务大约是多长时间?

战士们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这个任务的?

从哪些词看出?

说明了什么?

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战斗的激烈和时间的紧迫。

  总结过渡:

这样激烈的一次阵地战,时间又是这样紧迫,夺取597.9高地可不是一件易事,可黄继光为什么还要主动请求任务呢?

  三、学习第二段。

(3—6)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师:

进攻开始后,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的?

又是怎么请战的?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3—6自然段,能够用抓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方法学习,一会汇报你的学习结果。

  生:

汇报交流:

理解重点句子

  1:

理解重点句子:

  

(1)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屡次”上什么意思?

去掉这个词行不行?

“屡次突击”都没有成功?

  “屡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这个词就成了一次突击了,有了这个词更能说明任务艰巨。

  指导朗读这句话。

敌人火力凶猛,进攻受阻,突出黄继光在完成任务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

  

(2):

“愤怒”“坚定”

  请根据“愤怒”“坚定”等词语,同桌读黄继光和指导员的话,想象一下黄继光的愤怒来自什么?

  2、哪位同学能勇敢地站起来,像黄继光那样坚定地向我——指导员请战。

师握生手。

  师:

敌人的火力那么凶猛,黄继光要完成任务,那份艰难可想而知。

  四、下面同学们重点研读7—11自然段,结合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要积极发

  言,一会全班交流。

  学习提示:

1、黄继光处境如何艰难?

用_____标在书上。

  2、找出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用﹋标在书上。

  A:

生自主学习后,小组讨论。

  B:

全班交流:

(1)先说处境如何艰难。

  

(2)再现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表现。

  师相机指导读:

表现

(1)慢表现出难。

  表现

(2)慢、有力,数字和省略号说明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惊人的毅力。

  表现(3)这位年轻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作者怎样表现他的惊讶与赞叹?

(!

啊)这是惊人的勇敢与顽强,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与赞叹朗读。

(第9自然段)

  表现(4)晕倒了

  表现(5)又站起来了。

(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战斗的激烈。

天快亮了,情况紧急自身处境。

  表现(6)“张开、猛扑、堵住”,抓住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堵枪的壮举,用尽全身力量,身负重伤,尽全力扑远一些。

  C:

讨论:

同学们,要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除了用胸膛堵枪口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武器没了,时间到了,情况严峻。

  在枪林弹雨中,黄继光拖着重伤的身体,两次顽强地站起,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时候,他用自己宽阔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罪恶的枪眼!

同学们,那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没有感觉的铁板呀!

那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他不珍视生命吗?

是什么力量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是物质的奖励吗?

(生)是什么?

(生)对!

是精神,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他英勇顽强的形象,闪耀着国际主义精神的灿烂光辉。

  五、学习第四段(12)

  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战友们的心怎能平静,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带着你的感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归纳段意:

占领阵地。

  师:

展开想象表达情感: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黄继光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的一幕,你会怎么想?

把你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以“黄继光啊,你是我的好战友——”开头说几句话(生)

  五、以情激情

  1、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后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道十多米长的血印,卫生员整理遗体时,用热毛巾捂他的手臂,捂到第三天,那高高举起的手臂才放下来。

课文学完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黄继光没有照过一次相,这尊塑像是根据连长的回忆塑成的。

此时此刻,面对英雄的塑像,你想说点什么吗?

  师:

同学们,这是一座经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

黄继光就是这些英灵中的一位.这是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黄继光纪念馆

  同学们,这就是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

  读:

黄继光,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业:

1.把《黄继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