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295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 硝酸.docx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1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442硝酸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时硝酸

一、选择题

1.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B.浓硝酸C.浓硫酸D.浓盐酸

2.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B.硫酸钠晶体C.硝酸钾晶体D.氯化钠晶体

3.奥运会金牌直径为70mm,厚6mm。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成分提出猜想:

甲认为金牌是由纯金制造;乙认为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请你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

A.硫酸铜溶液B.盐酸C.硝酸银溶液D.稀硝酸

4.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0.12molB.0.11mol

C.0.09molD.0.08mol

5.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A.Fe2(SO4)3B.Na2SO4

C.KNO3D.FeSO4

6.在100mL某混合酸中,c(HNO3)=0.4mol·L-1,c(H2SO4)=0.1mol·L-1,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5mol·L-1B.0.30mol·L-1

C.0.225mol·L-1D.无法计算

7.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

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

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前者多,后者少

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

还原产物为()

A.NO2B.NO

C.N2OD.N2

9.(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B.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

C.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发生离子反应:

Fe+3NO3-+6H+

Fe3++3NO2↑+3H2O

D.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10.14g铜金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1.12L(标准状况)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恰好完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9.6gB.6.4g

C.3.2gD.1.6g

11.取3张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玻璃上,然后按顺序分别滴加浓硝酸、浓硫酸、新制的氯水,3张试纸最后呈现的颜色是()

A.白、红、白B.红、黑、红

C.红、红、白D.白、黑、白

12.足量铜与一定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

二、非选择题

13.某课外学习小组,为探究稀HNO3能与Cu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稀HNO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向U形管中注入稀HNO3并将左管充满的操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左管充满稀HN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反应很慢,为加快反应速率,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HNO3与Cu的反应能否自动停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实验中,证明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防止气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外逸,污染空气,教师建议同学们在漏斗上口处堵一小团蘸有浓NaOH的棉花,将有毒气体吸收。

其中一种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__g。

15.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放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16.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

Cu+HNO3→Cu(NO3)2+NO↑+NO2↑+H2O(方程式未配平)

(1)硝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的作用是。

(2)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硝酸得到的电子数是(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mol

(3)0.3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此时产生的NO和NO2气体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8.96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mol,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时硝酸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以选用常温下可以和铜反应,但是可以使铝钝化的物质。

稀硝酸可以和铝、铜反应,A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可以和铜反应,但是浓硝酸可以使

铝钝化,B项正确;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才可以和铜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可以和铝反应,C项错误;浓盐酸常温或者加热的条件下都不可以和铜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2.

【答案】C

【解析】铜与盐酸、硫酸不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铜与硫酸、硫酸钠不反应,故B不符合;加入硝酸钾,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

3Cu+8H++2NO3-=3Cu2++2NO↑+4H2O,故C符合;铜与硫酸、盐酸、钠离子不反应,故D不符合;故选C。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3.

【答案】D

【解析】A项、只有Zn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u、Ag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无法证明,B项、只有Zn能与盐酸反应,Au、Ag、Cu都不能与盐酸反应,则无法证明;C项、Au、Ag都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则无法证明;D项、因金不能与硝酸反应,银能与硝酸反应,Cu、Zn都能与硝酸反应,则可以利用金牌的溶解来证明甲、乙、丙的猜想;故选D。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4.

【答案】B

【解析】铜与硝酸反应时,消耗的HNO3中的N进入Cu(NO3)2和氮的氧化物(NO2或NO)中。

n(Cu)=

=0.03mol,n(气体)=

=0.05mol。

所以共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0.03mol×2+0.05mol=0.11mol。

故正确答案为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

【答案】C

【解析】“溶液呈蓝色”说明铜被氧化,在原稀H2SO4溶液中已含有H+,当加入Fe3+时,也可以氧化Cu,但此时并不能放出气体。

只有加入C选项的KNO3,提供了NO

,相当于Cu片在稀硝酸的环境中,才会被氧化并放出NO气体。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6.

【答案】C

【解析】当金属与HNO3和H2SO4的混合酸反应时,最好根据金属与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求解。

在100mL溶液中,HNO3和H2SO4共电离出0.06molH+、0.04molNO3-和0.01molSO42-。

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来看:

3Cu+2NO3-+8H+===3Cu2++2NO↑+4H2O,1.92gCu即0.03molCu完全溶解,需n(H+)=0.08mol,n(NO3-)=0.02mol,而此时溶液中有0.06mol的H+(不足量)、0.04molNO3-(足量),因此按H+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8H+~3Cu2+

83

0.06moln(Cu2+)

所以Cu2+的物质的量

n(Cu2+)=

=0.0225mol,则Cu2+的物质的量浓度c(Cu2+)=

0.225mol·L-1。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

【答案】B

【解析】比较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当Cu的质量相同、HNO3过量时,两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同,消耗的HNO3前者多,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深。

浓HNO3的氧化性比稀HNO3强,浓HNO3与铜反应的速率比稀HNO3快得多。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8.

【答案】C

【解析】设金属单质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再设金属单质氧化产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x,HNO3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2x=1×(5-y),因为2x是偶数,所以1×(5-y)必为偶数,则y为奇数,应选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9.

【答案】BD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与稀HNO3发生反应:

Fe+4HNO3===Fe(NO3)3+NO↑+2H2O,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项错误;铜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硝酸与铜反应可生成NO,B、D项正确;铁与浓硝酸反应生成Fe3+,但过量的铁粉还能与Fe3+反应生成Fe2+,C项错误。

10.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相当于1.12LO2氧化了铜,由2Cu+O2

2CuO可得,n(Cu)=2n(O2)=0.1mol。

答案选B。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1.

【答案】D

【解析】浓HNO3和氯水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试纸,而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试纸脱水炭化变黑,答案选D。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12.

【答案】A

【解析】被铜还原后的NOX气体被氧气氧化,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Cu~2e-,O2~4e-,所以参加反应的n(Cu)=2N(O2)=

=0.15mol,则沉淀这些Cu2+需要n(NaOH)为0.30mol,其体积为60mL,答案选A。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二、非选择题

13.

【答案】

(1)3Cu+2NO3-+8H+===3Cu2++2NO↑+4H2O

(2)拿下活塞,将稀HNO3从U形管a端(右端)注入U形管中,至溶液充满左管,塞上活塞

(3)防止反应生成的NO被O2氧化成NO2

(4)用酒精灯在左管下加热

(5)能,随反应生成气体的增多,压强增大,液面下降,当液面脱离铜丝时,反应停止

(6)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无色气体进入分液漏斗,若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无色气体为NO

(7)2NO2+2NaOH===NaNO2+NaNO3+H2O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稀HNO3能与Cu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所以实验过程中要避免与空气的接触。

验证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也是根据其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的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容易

14.

【答案】

(1)5.85.4

(2)

(3)57.8

【解析】

(1)设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物质的量为y。

可得:

x+y=0.5mol(根据气体的总体积为11.2L)。

3x+y=0.51mol×2(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左边的N得电子数,右边为Cu失电子数)

解方程组得:

x=0.26mol,y=0.24mol

所以NO的体积为0.26mol×22.4L/mol=5.8L;NO2的体积为11.2L-5.8L=5.4L。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考虑。

HNO3在反应中一部分形成气体,另一部分以NO3-的形式留在溶液中。

变成气体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加入NaOH溶液至正好使溶液中Cu2+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只有NaNO3,其物质的量为10-3aVmol,也就是以NO3-形式留在溶液中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0-3aVmol。

所以,HNO3的浓度为

mol/L。

(3)NO,NO2变成NaNO3需要失去电子总数等于Cu与HNO3反应时失去电子总数:

0.51mol×2=1.02mol。

需要用做氧化剂的H2O2的物质的量为:

0.51mol。

也就是需要30%H2O2溶液的质量为:

=57.8g。

【题型】计算题

【难度】一般

15.

【答案】Ⅰ.

(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片溶解,试管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Ⅱ.(3)向试管中加水将浓硝酸稀释;(4)C。

【解析】

(1)在具支试管中,浓硝酸与铜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NO2、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铜片溶解,试管中溶液变蓝,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向试管中加水将浓硝酸稀释;(4)NO是无色气体,遇空气会发生反应:

2NO+O2=2NO2,反应产生的NO2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可以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故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16.

【答案】

(1)酸性和氧化性;

(2)0.8NA;1.2mol;(3)1mol;1:

3

【解析】

(1)在该反应中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且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作氧化剂;

(2)该反应中Cu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则失去的电子为0.4mol×(2-0)×NAmol-1=0.8NA个,即硝酸得到电子数为0.8NA;设NO的物质的量为n,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

由电子守恒可知,0.4mol×2=n×(5-2)+n×(5-4),解得n=0.2mol,则N原子守恒可知作氧化剂的硝酸为0.2mol+0.2mol=0.4mol,由Cu(NO3)2可知,作酸性的硝酸为0.4mol×2=

0.8mo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4ol+0.8mol=1.2mol。

(3)8.96L(标准状况)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0.4mol,被还原的硝酸生成氮的氧化物气体,N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为0.4mol;

反应中硝酸起酸性及氧化剂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生成硝酸铜,起氧化剂作用的硝酸生成气体,根据N原子守恒,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n(气体)+2n[Cu(NO3)2]=0.4mol+2×0.3mol=

1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y,则

,解得x:

y=1:

3,即二者体积比为1:

3,故答案为:

0.4;1;1:

3。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题型】计算题

【难度】较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