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841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红河学院工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四]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五]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六]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七]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实验八]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实验九]集成温度传感AD590温度特性实验

[实验十]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实验十一]铜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实验十二]K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实验十三]E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实验一]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况。

二、所需器件及模块

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20克砝码10只、±15V电源、±2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传感器已装于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R1、R2、R3、R4已接入模块的下方,K1开关应置于OFF状态。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1K,加热丝阻值为25Ω。

2、接入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15V电源(从实验台可用快捷插座一次接入),检查无误后,合上实验台电源开关,实验模块±15V指示灯应亮,将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增益电位器调节大致在W335左右、W4100(这时增益在100左右)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将仪器放大器的正(Vin+)、负(Vin-)输入端与地短接,可用屏蔽线直接把输入端和调“O”端连接,V02输出端与实验台面板上数显表外接输入端量程为0-2V,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W5和W6,使数显表显示为零,关闭实验台电源。

3、将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R2、R3、R4(即1号实验模块下方的R1)接入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直流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14、R15、R16接成直流电桥(R14、R15、R16、在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内已连接好),接上桥路A、B两端电源电压±2V(从实验台±2V引入或14号模块板上引入)。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实验台电源开关。

重新微量调节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W5、W6,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注意:

当W3、W4、W5、W6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一直到做完实验为止)具体见图1-1。

4、在秤盘上放一只20g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

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表1-1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5、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6、根据表1-1计算系统灵敏度S=ΔU/ΔW(ΔU输出电压变化量,Δ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

δ=Δm/yF·S×100%式中Δm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

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或500g)。

四、思考题

单臂电桥时,作为桥臂电阻应变片应选用:

(1)正(受拉)应变片

(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实验二]半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

不同受力方向的两只应变片如图1-1中R1和R2或老R3和R4接入电桥作为邻边。

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2=EKε/2。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20g砝码10只、±15V电源、±2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传感器安装、调试同实验1.3.1.3,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差动放大器调零。

具体线路见图1-2。

2、R1、R2为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上方的应变片为半桥,注意R2应和R1受力状态相反。

R3和R4为另一组组成的另外半桥。

即将传感器中两片受力相反(一片受拉、一片受压)的电阻应变片作为电桥的相邻边。

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R1、R2作电桥的一半与14号实验模块R14、

R15组成完整的直流电桥,然后在直流电桥A、B端接±2V直流电源C、D端,接入1号仪器放大器Vin+、Vin-输入端再重新调为“0”,调W5、W6使数显表为“0”。

将实验数据记入表1-2,计算灵敏度S2=ΔU/ΔW,非线性误差δf2。

3、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表1-2半桥测量时,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五、思考题

1、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 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

(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实验三]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实验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20g砝码20只、±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

1、将1号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实验模块的K1置于ON开的位置,R1、R2、R3、R4各作电桥的邻边,组成一个完整直流电桥。

R1头和R3头连接并接电源+2V,R2尾与R4尾已相连接电源-2V。

JK1用φ3.5插头屏蔽线与14号模块输入端连接。

(见图1-3)

2、将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接上电源±15V,其差动放大输出端V02接数显表0-2V输入端,调节W5、W6使数显表为0.000V,W3、W4为增益调节电位器,保持和实验一、二相同增益,故不能调节。

3、放一个20g砝码记录实验结果填入表1-3中,直至10枚砝码放完。

然后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4、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表1-3

重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电压(mv)

 

 

 

 

 

 

 

 

 

 

五、思考题

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1)可以

(2)不可以。

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何利用这四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应变片传感器受接时传感器圆周面展开图

 

 

[实验四]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所需器件及模块

4号电容式传感器实验模块、测微头、0-20V数显表、直流稳压源。

三、实验步骤

1、接入+15V、-15V电源或用快捷插座一次接入。

2、按图4-1安装接好线,把测微头安装在测微头支架上,旋钮测微头使电容动片基本居中。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OUT与数显表单元V+相接,W1调节数显表为零。

4、旋动测微头推进向上或向下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记下位移X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4-1。

表4-1电容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值

X(mm)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V(mv)

 

 

 

 

 

 

 

 

 

 

5、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图4-1

6、根据表4-1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δf。

四、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

能否叙述一下在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验五]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所需器件及模块

5号霍尔式传感器实验模块、直流源±2V或±4V、测微头、0-2V数显单元。

三、实验步骤

1、将5号霍尔式传感器实验模块接上±15V电源或快捷插座与实验台连接。

霍尔元件1、3为电源±4V,2、4为输出。

(见图5-1)K1、K2选择在直流位置。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离霍尔元件10mm处,再调节W3、W4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3、测微头向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0.2mm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5-1。

表5-1

X(mm)

 

 

 

 

 

 

 

 

 

 

V01(mv)

 

 

 

 

 

 

 

 

 

 

作出V-X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4、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四、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什么量的变化?

 

[实验六]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所需器件及模块

2

7号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板、直流电源、30-2V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

 

三、实验步骤

1、根据图7-1安装电涡流传感器。

2、观察传感器结构,这是一个平绕的线圈。

3、将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线已接入实验模板上标有TP1字的一端,另一端接地,作为振荡器的一个元件。

2

4、在测微头端部装上铁质金属圆片,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体。

5、将实验模板输出端V02与3数显表输入红端V+相接,V-端接地,数显表量程切换开关选择电压20V档。

6、7号模块的±15V接入实验台±15V。

7、 测微头与传感器线圈端接触,开启实验台电源开关,记下数显表读数,然后每隔0.2mm读一个数,直到输出几乎不变为止。

将结果列入表7-1。

表7-1电涡流传感器位移X与输出电压数据

X(mm)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V02(mV)

 

 

 

 

 

 

 

 

 

 

8、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9、根据表7-1数据,画出V-X曲线,根据曲线找出线性区域及进行正、负位移测量时的最佳工作点,试计算量程为1mm、3mm及5mm时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可以用端基法或其它拟合直线)。

四、思考题

1、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需要测量±5mm的量程应如何设计传感器?

2、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非接触位移测量时,如何根据量程使用选用传感器。

[实验七]被测体材质对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特性影响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涡流效应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和磁导率有关,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7号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直流电源、数显单元、测微头、铁圆片、铜和铝的被测体圆盘。

四、实验步骤

1、安装与实验7.3.1.3相同。

2、将原铁圆片换成铝或铜圆片。

3、重复实验7.3.1.3步骤,进行被测体为铝圆片和铜圆片时的位移特性测试,分别记入表7-2和表7-3。

表7-2被测体为铝圆片时的位移为输出电压数据

X(mm)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V(mV)

 

 

 

 

 

 

 

 

 

 

表7-3被测体为铜圆片时的位移与输出电压数据

X(mm)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V02(mV)

 

 

 

 

 

 

 

 

 

 

4、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5、根据表7-2和表7-3分别计算量程为1mm和3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线性度)。

6、分别比较实验7.3.1.3和本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小结。

五、思考题

当被测体为非金属材料时,如何利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测试?

[实验八]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连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连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此同时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由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压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8号转速实验模块、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8-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相接。

2、将光纤传感器输出端TP5与数显0-20V单元相连,见图8-6。

3、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在光纤位移实验部分。

4、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实验台电源开关。

5、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8-6。

表8-6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X(mm)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V(mV)

 

 

 

 

 

 

 

 

 

 

6、根据表8-6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实验九]集成温度传感AD590温度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性能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

集成温度传感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之间温度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为克服温敏晶体管Ub电压生产时的离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电路。

集成温度传感器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二种,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它相当于一个恒流源。

因此它具有不易受接触电阻、引线电阻、电压噪声的干扰。

具有很好的线性特性。

本实验采用的是国产的AD590。

它只需要一种电源(+4V—30V)。

即可实现温度到电流的线性变换,然后在终端使用一只取样电阻(本实验中为R2,见图9-4)即可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

它使用方便且电流型比电压型的测量精度更高。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0-2V数显单元、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

四、实验步骤

1、接9号实验模块上的温度控制仪,与14号模块连接具体见图9-4。

2、将9号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2-10V端接上+2V。

3、温度从40℃开始,仪表每隔5℃设定一个点(设定方法参见温控仪说明)。

记下数显表上相应的读数,上限不超过125℃,记入表9-1。

4、由表9-1数据计算在此范围内集成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

T(℃)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V(mV)

 

 

 

 

 

 

 

 

 

 

五、思考题

大家知道一定的电流模式下PN结的正向电压与温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就有温敏二极管,你若有兴趣可以利用开关二极管或其它温敏二极管在50℃—100℃之间,作温度特性,然后与集成温度传感器相同区间的温度特性进行比较,从线性看温度传感器线性优于温敏二极管,请阐明理由。

集成温度传感AD590温度特性实验图9-4

[实验十]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铂电阻的特性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

利用导体电阻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热电阻用于测量时,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常用铂电阻和铜电阻、铂电阻在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

Rt=R0(1+At+Bt2)

R0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

要实验R0=100℃,At=3.9684×10-2/℃,Bt=—5.847×10-7/℃,铂电阻现是三线连接,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K型热电偶、Pt100热电阻、温度控制单元、0-2V数显单元、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K型热电偶作为标准源接法不变。

1、温度实验模块的Pt100铂电阻,已组成直流电桥,开关拨向铂电阻见图9-5

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接±15V电源。

在端点2V-10V与地之间加直流源2V,合上实验台电源开关,调Rp1使电桥平衡,桥路输出端JK和中心活动点之间在室温下输出为零,将CK端插入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输入端。

2、调14号模块W5、W6使V02输出为零。

3、在常温基础上,将设定温度值可按Δt=5℃读取数显表值。

将结果填入下表9-2。

关闭实验台电源开关。

表9-2铂电阻热电势与温度值

t(℃)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V02(mv)

 

 

 

 

 

 

 

 

 

 

4、根据表9-2值计算其非线性误差。

5、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铂电阻温度特性实验图9-5

 

 [实验十一]铜电阻温度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铜电阻测温原理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铜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一般为:

R=R0[1+a(t-t0)]

式中R为温度是t℃时的电阻值。

R0为温度是t0℃时的电阻值,a是电阻温度系数。

铜电阻是用直径为0.1mm的绝缘铜丝绕在绝缘骨架上,线外加保护树脂。

铜电阻的优点是线性好、价格低、a值大,但易氧化,氧化后线性度会变差。

所以一般用检测较低的温度。

铜电阻值在0℃时为50Ω。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K型热电偶、温度控制单元、0-2V数显单元、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K型热电偶作标准源接法不变。

1、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已接CU50接单臂电桥K拨向铜电阻见图9-6

2、2V~10V端与地之间加直流源2V,合上实验台电源开关,调RP1使电桥平衡,桥路输出端CK和中心活动点之间在室温下输出为零,并插入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输入端。

3、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加±15V运放电源,调W5使V02=0,接上数显单元,拨2V电压显示档,使数显为零。

4、在常温基础上,将设定温度值可按Δt=5℃读取数显表值。

将结果填入下表9-3。

关闭电源实验台电源开关。

表9-3铜电阻热电势与温度值、

t(℃)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V02(mv)

 

 

 

 

 

 

 

 

 

 

5、根据表9—3值计算其非线性误差。

6、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000mV数据采集输入。

计算机RS232口接实验台面板RS232输出口,再参照本说明书软件说明部分操作。

铜电阻温度特性实验图9-6

[实验十二]K型热电偶测温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性能与应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当镍铬—镍硅(镍铝)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回路,产生的二个接点有温度差、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

温度高的接点就是工作端,将其置于被测温度场配以相应电路就可间接测得被测温度值。

三、所需器件及模块

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实验台、0-2V数显单元、±15V、+2V~+10V。

四、实验步骤

作为温度标定的K型热电偶接法不变。

1、9号温度传感器特性实验模块接上20V5A连线插入K型热电偶见图9-7。

2、将被测K型热电偶CK端插入14号交直流、全桥测量差动放大实验模块。

3、将JK1和JK2用φ3.5屏蔽线短路接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开关、正负已接准(见图9-7),将V02与数显表单元上的V+相接。

调W5、W6使数显表显示零们位。

4、去掉φ3.5屏蔽线短路接地,将K型热电偶插口直接与仪器放大器JK1相接,调W3、W4。

将信号放大到比分度值大10倍的毫伏值。

5、在40℃到100℃之间设定Δt=5℃。

读出数显表头输出电势与温度值,并记入表9—4。

表9-4K型热电偶热势与温度数据

t(℃)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V02(mv)

 

 

 

 

 

 

 

 

 

 

6、根据表9—4计算非线性误差。

7、如果采用计算机采集数据,需把数显表0-2V换成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