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8443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网络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练习题.docx

《网络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练习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练习题.docx

网络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集及答案

第1章

一.必做题

填空题:

1)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答案:

客户-服务器方式

2)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

答案:

SNA

3)通信线路的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或通频带),单位是HZ。

答案:

“带宽”

4)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

答案:

分组

单选选择题:

1)按照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

(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C)网络层,会话层(D)数据链路层,会话层

答:

B

2)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ELNETB.PPPC.FTPD.SMTP

答:

B

3)TCP/IP协议有______层体系结构

A.2B.3C.4D.5

答案:

C

4)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InternetB.ARPAnetC.EthernetD.NSFNET

答:

B

5)RFC是下列哪一个英文短语的缩写

(A)ReferenceForComputers

(B)RequestForComment

(C)RegistrationFunctionCitation

(D)RenewalFormCatalogue

答案:

B

6)下列哪一个(或几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错误的?

(A)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B)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使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可能出现序号颠倒的分组

答:

B

问答和计算题: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解:

从源站到目的站分组交换的总时延t1=(p/b+d)*k+(x-p)/b

从源站到目的站电路交换的总时延t2=s+x/b+k*d

欲t1

所以,当(k-1)*p/b

2.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

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

需要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向上层提供可靠的、按序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服务。

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

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

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3.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

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

(1)发送时延为100s,传播时延为5ms。

(2)发送时延为1s,传播时延为5ms。

结论:

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又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4.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

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

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

数据长度为100字节时,数据传输效率为63.3%;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时,传输效率为94.5%。

二.提高题(供能力强的同学选作,其他同学可不做)

1.能否说:

“电路交换和面向连接是等同的,而分组交换和无连接是等同的”?

答:

不行。

这在概念上是很不一样的。

这点可举例说明如下。

电路交换就是在A和B要通信的开始,必须先建立一条从A到B的连接(中间可能经过很多的交换结点)。

当A到B的连接建立后,通信就沿着这条路径进行。

A和B在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这条信道(全程占用),即使在通信的信号暂时不在通信路径上流动时(例如打电话时双方暂时停止说话),也是同样地占用信道。

通信完毕时就释放所占用的信道,即断开连接,将通信资源还给网络,以便让其他用户可以使用。

因此电路交换是使用面向连接的服务。

但分组交换也可以使用面向连接服务。

例如X.25网络、帧中继网络或ATM网络都是属于分组交换网。

然而这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在传送用户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

数据传送完毕后还必须释放连接。

因此使用面向连接服务的可以是电路交换,也可以是分组交换。

2.在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中,如果下面的一层使用面向连接服务或无连接服务,那么在上面的一层是否也必须使用同样性质的服务呢?

或者说,是否我们可以在各层任意使用面向连接服务或无连接服务呢?

答:

实际上,在五层协议栈中,并非在所有的层次上都存在这两种服务方式的选择问题。

在网络层由于现在大家都使用IP协议,它只提供一种服务,即无连接服务。

在使用IP协议的网络层的下面和上面,都可以使用面向连接服务或无连接服务。

已经过时的OSI体系结构在网络层使用面向连接的X.25协议。

但在因特网成为主流计算机网络后,即使还有很少量的X.25网在使用,那也往往是在X.25协议上面运行IP协议,即IP网络把X.25网当作一种面向连接的链路使用(见教材5.1.2节的讨论)。

在网络层下面的数据链路层可以使用面向连接服务(如使用拨号上网的PPP协议,见教材3.6节),即IP可运行在面向连接的网络之上。

但网络层下面也可以使用无连接服务(如使用以太网,见教材4.2节),即IP可运行在无连接网络之上。

网络层的上面是运输层。

运输层可以使用面向连接的TCP,也可以使用无连接的UDP。

 

第2章

一.必做题

填空题:

1)多根光纤复用在一根主干光纤中,该种多路复用方法称为多路复用。

答案:

波分,或密集波分复用

2)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100Mbps局域网的波特率为baud。

答案:

200M

多选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关于信道的描述是错误的?

(A)模拟信道主要用于传送模拟信号(B)数字信道主要用于传送数字信号

(C)数字信号在经过数模变换后就可以在模拟信道上传送

(D)模拟信号不可能在数字信道上传送。

答:

D

2)采用1200bps的同步传输时,若每帧含56位同步信息、48位控制位和4096位数据位,那么传输1024个字节需要()秒。

A.7B.5C.10D.15

答案:

A

3)有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A)与信号功率成正比(B)与带宽成正比

(C)与信噪比S/N+1成正比(D)与噪声功率成反比

答:

B

4)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一般是

(A)基带,300ohm(B)宽带,50ohm

(C)基带,75ohm(D)宽带,75ohm

答:

D

5)关于T1传输系统的正确的描述是:

(A).T1线路的数据率就是1.544Mb/s。

(B)T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占128us。

(C)T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中可供用户使用的话音信道占24个时隙。

(D)T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中可供用户使用的话音信道占30个时隙。

答:

A,C

6)在物理层标准EIA-232中,下列哪一句(或几句)话是错误的?

(A).数据0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十3V或更高的电压,

(B).数据1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十3V或更高的电压,

(C).DCE是数据终端设备(D)RTS、CTS引脚可用于流量控制。

答:

B,C

7)一般情况下,不能作为单模光纤传输系统的一部分。

(A)发光二极管(B)半导体激光器(C)光电二极管(D)单模光缆

答:

A

问答和计算题:

1)一个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模拟信道的频率范围为45MHZ—50MHZ,起信号功率与噪音功率之比S/N为127,试求出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V。

解:

带宽W=50-45=5MHZ

V=W*log2(1+127)=5*106*log2128bps=35Mbps

2)一个MODEM的星座图中包含4个点,它们的座标是(1,1),(1,-1),(-1,1),(-1,-1),当这个MODEM在1200baud的线路上工作时可以达到多大的数据传输速率?

解:

每个signal(码元)传送2bit,数据传输速率V=1200*2=2400b/s

3)曼彻斯特编码编码有何优缺点?

试写出一串数据bit0110100的原码、曼彻斯特、微分曼彻斯特编码三种波形。

解:

优点:

(1)每个码元的正中间出现一次跳变,便于接收端提取位同步信号。

(2)发送和接收时便于通过隔离变压器。

缺点:

所占的频带宽度比原始的基带信号增加了一倍。

4)一个时分复用帧由两个16bit的X信道数据,一个4bit的Y信道数据及若干附加bit组成,每250微秒发一帧,计算单个X信道、单个Y信道的数据传输率。

解:

X信道=16b/250μs=64kb/s,Y信道=4b/250μs=16kbps。

二.提高题(供能力强的同学选作,其他同学可不做)

1.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

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

(-1-1-1+1+1-1+1+1)B:

(-1-1+1-1+1+1+1-1)

C:

(-1+1-1+1+1+1-1-1)D:

(-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

发送数据

的站发送的1还是0?

答:

A和D发送1,B发送0,而C未发送。

2.假定在进行异步通信时,发送端每发送一个字符就要发送10个等宽的比特(一个起始

比特,8个比特的ASCII码字符,最后一个结束比特)。

试问当接收端的时钟频率和发

送端的时钟频率相差5%时,双方能否正常通信?

答:

提示:

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周期分别为X和Y。

若接收端时钟稍慢,则最后一个采样必须发生在停止比特结速之前,即9.5Y<10X.若接收端时钟稍快,则最后一个采样必须发生在停止比特开始之后,即9.5Y>9X.解出:

|(Y-X)/X|<1/19=5.26%,因此收发双方频率相差5%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但最好不要这样,太临界了)。

第3章

一.必做题

填空题:

3)在连续重传ARQ协议中,如果接收窗口为1,帧的序号占用4个比特,则发送窗口最大为______。

答案:

15

4)PPP帧的起始和结束标志都是0x7e,若在信息字段中出现与此相同的字符,必须进行填充。

在同步数据链路中,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填充;在异步数据链路中,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填

充。

答案:

比特填充法字符填充法

 

多选选择题:

8)采用连续ARQ协议,接收窗口内的序号为4时,接收到正确的5号帧应该()。

A.丢弃B.缓存C.递交高层

答案:

A

9)HDLC帧格式中,()不属于HDLC帧格式的类型。

A.信息帧B.无编号帧C.监督帧D.纠错帧

答:

D

10)发送方准备发送的信息位为1010101,采用CRC校验算法,生成多项式G(x)=X4+X3+X2+1,发出的校验位为()。

A.0110B.1001C.1010D.0101

答案:

B

11)两数据链路层主机A、B按后退n协议(protocol5)工作并相互对发数据,序号用三位编码(0—7),开始时,A站next_frame_to_send=3,frame_expected=6,则A向B发送的帧的seq、ack为:

(A)seq=2,ack=6(B)seq=3,ack=6

(C)seq=6,ack=3(D)seq=3,ack=5

答:

D

12)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不是流量控制)的实现主要依靠技术。

(A)纠错码(B)检错码

(C)滑动窗口(D)字符填充

答案:

B

13)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PDU俗称

(A)帧(B)分组(C)数据报(D)报文

答:

A

14)停止等待协议要解决:

(A).DATA帧出错的问题,(B)DATA帧丢失的问题,

(C)收到重复的DATA帧的问题,(D)透明传输的问题。

答:

A,B,C

15)关于PPP协议,下列哪一句(或几句)话是错误的?

(A)支持IPX及AppleTalk协议(B)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C)支持身份认证(D)动态IP地址分配可由NCP完成

答:

B

问答和计算题:

1.一串数据比特经HDLC比特填充法处理后是1011111010001111100,试写出其原始数据。

解:

原始数据为:

10111111000111110

2.两复合站A、B使用HDLC协议相互对发,序号用三位编码(0—7),A、B的发送窗口大小都是4。

开始时,A站V(S)=5,V(R)=4;B站V(S)=4,V(R)=5。

A欲发送5个数据帧Ia、Ib、Ic、Id、Ie,B欲发送2个数据帧Im、In,A、B间帧传送顺序为Ia、Ib、Ic、Im、Id、Ie、In,假定各帧均正确到达目的地,且线路为半双工线路,试写出各帧的N(S)、N(R)。

解:

N(S)

N(R)

N(S)

N(R)

Ia

5

4

Im

4

0

Ib

6

4

In

5

2

Ic

7

4

Id

0

5

Ie

1

5

3.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5EFE277D5D7D5D657D5E。

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解:

7EFE277D7D657E

4.在连续ARQ协议中,设编号用3bit而发送窗口WT=8。

试找出一种情况,使得在此情况下协议不能正确工作。

解:

以MAX_SEQ=7为例,发送窗口大小=8时:

⏹发送方发帧0--7

⏹帧7的捎带应答到达发送方

⏹发送方发另外的8帧0--7,两种情况

◆第二批帧0--7全部丢失

◆第二批帧0--7全部收到

⏹帧7的另一个捎带应答到达发送方,发送方产生二义性,从ack0无法确定是下面哪种情况:

◆第二批帧0--7全部丢失,ack0

◆第二批帧0--7全部收到,ack0

使用后退n帧的协议,发送窗口大小=7时,无二义性:

⏹发送方发帧0--6

⏹帧6的捎带应答到达发送方

⏹发送方发另外的7帧7,0,1,2,3,4,5,两种情况

◆第二批帧7,0,1,2,3,4,5全部丢失

◆第二批帧7,0,1,2,3,4,5全部收到

⏹另一个捎带应答到达发送方,发送方无二义性

◆第二批帧7,0,1,2,3,4,5全部丢失,ack7

◆第二批帧7,0,1,2,3,4,5全部收到,ack6

 

二.提高题(供能力强的同学选作,其他同学可不做)

3.既然现在因特网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并不保证可靠传输,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数据链路层一章中还要讲授保证可靠传输的停止等待协议呢?

答:

保证可靠传输的停止等待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一个基础内容。

讨论这一内容的目的是给协议的入门者一些有关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

这种概念对后面学习运输层的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是很有帮助的。

4.在停止等待协议中,A发送的数据帧有差错,被B的CRC检验器静悄悄地丢弃了。

如果A进行超时重传后,但又连续出错,重传的数据帧又被B的CRC检验器丢弃。

这样,B总是收不到A发送的数据帧。

这种情况是否说明停止等待协议这时不能正常工作?

答:

不是。

假定这条链路的通信质量不是非常坏,那么不可能每次传输都出现差错。

每当成功传输一次后,发送端就再传送下一帧。

这样,无非是多花费一些时间(每一帧要反复传送多次),但总是能够把所需传送的数据都传送完毕。

如果每一次(即100%的次数)传送数据都要出错,即发送端不管重传多少次都不能成功地传送一次,那么通信就会失败。

但这种通信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数据链路层协议不正确,而是由于通信线路质量太差,使得发送端没有可用的信道。

这时,应当派人检修通信线路,务必使通信线路的误码率降低到可以传送数据的水平。

总之,B对出错帧的处理策略是:

静悄悄地丢弃,其他什么也不做。

这样处理,不会发生死锁。

如果A发送的帧永远出错,导致通信失败,那是通信线路的问题,而不是协议本身的问题。

第4章

一.必做题

填空题:

16)以太网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局域网形式,它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

答案:

CSMA/CD

17)透明网桥采用学习法以建立散列表(又称转发表),并根据该散列表以转发帧。

答案:

逆向

18)在以太网中,中继器处于________层。

答案:

物理

单选选择题:

1)采用星型拓扑的10Mbps基带双绞线以太网可以表示为()。

A.10Base5B.10Base2C.10Base-TD.100Base-T

答案:

C

2)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中,

(A)所有站点都监听冲突(B)只有发送的站点监听冲突

(C)监听到冲突后立即放弃此数据帧的发送,不做任何重发尝试

(D)监听到冲突后继续发送本数据帧的后续部分

答:

B

3)10BASE5、10BASE2、10BASE-T网络中,单段电缆的最大长度分别是:

(A)2500米、约200米、100米(B)2500米、约1000米、500米

(C)500米、约200米、500米(D)500米、约200米、100米

答:

D

4)关于802.11无线局域网CSMA/CA协议的错误的描述是:

(A)如果站X能收到RTS和CTS,则站X不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

(B)如果站X没收到RTS,但收到CTS帧,则站X不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

(C)如果站X收到RTS,但没收到CTS帧,则X不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

(D)CSMA/CA协议可以解决暴露站问题

答:

C

5)下列哪一个产品是在OSI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互连的:

A.中继器B.路由器C.网关D.网桥

答案:

D

问答和计算题:

1.802.3CSMA/CD网络用截断的二进制指数类型算法计算退避时间Delay:

Delay=r*2τ,2τ=51.2μs,试计算第1次、第4次、第12次重发时Delay的取值范围。

解:

第1次重发时随机整数r的取值范围是:

[0,1],Delay的取值范围是r*51.2μs。

第4次重发时随机整数r的取值范围是:

[0,1,2,3,…14,15],Delay的取值范围是r*51.2μs。

第12次重发时随机整数r的取值范围是:

[0,1,2,3,…1022,1023],Delay的取值范围是r*51.2μs。

2.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解:

(1)1Mb/s

(2)10Mb/s(3)10Mb/s

3.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解:

最短帧长为10000bit,即1250byte。

4.令牌环形网的数据传输速率v=5Mb/s,传播时延u为5μs/km,试问1bit的时延Td相当于多长的线路。

解:

1bit的时延Td=1bit/5Mbps=0.2*10-6s=0.2μs,

1.2μs对应的传播距离l=Td/u=0.04km=40m.,1bit的时延Td相当于40m长的线路。

5.现有五个站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两个网桥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每一个网桥的两个端口号都标明在图上。

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

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即H1发送给H5,H3发送给H2,H4发送给H3,H2发送给H1。

试将有关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发送的帧

网桥1的转发表

网桥2的转发表

网桥1的处理

网桥2的处理

站地址

端口

站地址

端口

(转发?

丢弃?

登记?

(转发?

丢弃?

登记?

H1-->H5

H3-->H2

H4-->H3

H2-->H1

答:

发送的帧

网桥1的转发表

网桥2的转发表

网桥1的处理

网桥2的处理

站地址

端口

站地址

端口

(转发?

丢弃?

登记?

(转发?

丢弃?

登记?

H1-->H5

MAC1

1

MAC1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H3-->H2

MAC3

2

MAC3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H4-->H3

MAC4

2

MAC4

2

写入转发表,丢弃

转发,写入转发表

H2-->H1

MAC2

1

写入转发表,丢弃

收不到

二.提高题(供能力强的同学选作,其他同学可不做)

1.以太网的覆盖范围受限的一个原因是:

如果站点之间的距离太大,那么由于信号传输时会衰减得很多因而无法对信号进行可靠的接收。

试问:

如果我们设法提高发送信号的功率,那么是否就可以提高以太网的通信距离?

答:

不行。

决定能否正确接收信号并非取决于信号的绝对功率大小,而是取决于信噪比。

以太网信道中的噪声主要是其他双绞线中的信号通过电磁感应所造成的。

如果所有的站都提高信号的发送功率,那么这种噪声功率也随之增大,结果信噪比并未提高,因而并没有降低误码率。

所以依靠增大信号的发送功率是不能增大以太网的通信距离的。

2.当局域网刚刚问世时,总线形的以太网被认为可靠性比星形结构的网络好。

但现在以太网又回到了星形结构,使用集线器作为交换结点。

那么以前的看法是否有些不正确?

答:

不是这样的。

最初大家认为星形结构的网络的可靠性较差。

但那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看法。

那时大规模集成电路刚刚起步,集成度还不高,因此若要制作出非常可靠的星形结构的网络交换机,则其费用将是很高的。

这就是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很难用廉价的方法实现高可靠性的网络交换机。

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采用无源总线结构的以太网确实是比较经济实用的。

因此,总线式以太网一问世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然而随着以太网上站点数目的增多,由接头数目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