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8717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docx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

中班谁是好孩子教案

【篇一:

中班上好孩子备课】

活动一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2012.9.18

1.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和自己家庭的主要成员。

2.知道并能记住家庭地址和父母的电话。

3.感受家庭的温暖,增进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调查表《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2.每名幼儿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3.幼儿用书中班上册第1-3页。

活动过程:

1.“讲讲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是谁接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家里都有谁等。

(2)幼儿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2.游戏:

“击鼓传花”,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1)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击鼓,幼儿传花。

教师停止击鼓时,花停留在谁手里,谁就站起来介绍自己“全家福”照片上的成员,以及自己家的住址和父母的电话号码。

(2)幼儿继续玩游戏,同时教师依据幼儿填写的调查表加以适当的指导。

3.谈话:

“我爱我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1)引导幼儿讲述爸爸在家干什么,妈妈在家干什么,自己在家干什么。

(2)请幼儿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关爱自己的,引导幼儿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两件事。

(3)启发幼儿说说,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哪些人?

(4)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姨奶奶,还有姥爷姥姥》他们每天都在为家操劳、忙碌,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

我们也要关爱自己的家,关爱老人。

想一想自己应该为家人做点什么?

活动效果:

较好,通过活动孩子更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活动体会:

孩子能够感受到家人的爱,要孝敬父母。

活动二伤心的小鲤鱼

活动目标:

2012.9.24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污水的危害。

2、知道应保护水资源,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伤心的小鲤鱼》故事挂图。

2、小鲤鱼头饰1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鲤鱼头饰,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教师边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出示挂图一,提问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条什么样的小河?

谁的家住在这里?

(2)出示挂图二,提问:

小老鼠等小动物在干什么?

它们做得对不对?

(3)出示挂图三,提问:

河水变成什么样子了?

小动物们还来这里吗?

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提问:

小鲤鱼怎么了?

它们为什么生病?

大树爷爷是怎么说的?

(5)出示挂图五,提问:

小喜鹊是怎么说的?

小鲤鱼为什么伤心?

4、请小朋友帮助小鲤鱼想想办法,怎样让河水不再被污染,让小鲤鱼不再伤心?

(1)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2)根据小朋友想的办法,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3)j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六,小结故事结尾,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效果:

较好,孩子理解污水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危害很大,要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体会:

通过活动孩子知道要保护水资源,不浪费每一滴水。

活动三漂亮的小毛巾

活动目标:

2012.9.28

1、学习洗小毛巾,体验洗小毛巾的乐趣。

2、产生兴趣做自己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小毛巾、盆、肥皂、肥皂盒。

3、幼儿操作有小毛巾、盆、肥皂、肥皂盒。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毛巾,请幼儿观察:

小毛巾是什么形状的?

它上面有什么?

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

小毛巾有哪些作用?

3、引导幼儿学习洗小毛巾。

(1)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讨论:

怎样洗,小毛巾才能洗的更干净?

(2)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小毛巾的方法、步骤。

(3)引导幼儿讨论:

洗小毛巾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

先挽起袖子,不要把袖子弄湿了;不要把水溅到身上;擦肥皂时均匀地擦一遍就可以了;晒前把水拧干。

(4)知指导幼儿洗小毛巾体验自己洗小毛巾的乐趣。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洗小毛巾。

每4-5名幼儿一组,共有一块肥皂;每人幼儿用一个小

盆,清洗幼儿小毛巾,教师边示范边复述儿歌。

泡一泡;双手拿小毛巾轻轻浸入水,擦肥皂;左手托着小毛巾,右手擦肥皂,搓一遍。

搓一搓,出泡泡;双手用力来回搓,搓出许多小泡泡。

清清水儿漂一漂;再把小毛巾放进清水中冲洗干净。

太阳见了咪咪笑;把小毛巾宁干净挂在绳子上晒一晒。

4.教师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把小毛巾洗得这么干净。

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效果:

较好,孩子都愿意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活动体会:

通过活动孩子得到了锻炼,动手能力也增加了许多,在以后的活动中还要多给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

活动四白白的牙齿

活动目标:

2012.10.5

1.知道为什么刷牙,什么时间刷牙。

2.初步养成按时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透明的废水桶、果盘,每名幼儿一块饼干、一只杯子、一面小镜子。

2.《牙牙乐》音乐磁带。

3.幼儿用书中班上册第8-10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检查”自己的牙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每个幼儿拿出一面镜子,张大嘴巴观察自己的牙齿是否有异常,教师负责做好记录。

提醒幼儿不要把手伸到嘴里摸牙齿。

(2)针对教师的记录情况,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牙齿变黄了?

有的小朋友牙齿有小黑点或小黑洞?

2.引导幼儿明白为什么要漱口、刷牙。

(1)吃饼干。

请幼儿每人从果盘里取一块饼干,安静地吃,注意吃饼干时不要把饼干渣撒到地上。

(2)引导幼儿观察牙齿。

幼儿吃完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牙齿并提问:

吃完饼干后牙齿上有什么?

怎么做才能让牙齿变干净?

出刷牙。

①教师给每位幼儿一杯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水是清清的。

然后让幼儿漱口,把漱口水吐到透明的废水桶内,再引导幼儿观察水桶内水的变化。

教师提问:

“水为什么变脏了?

”请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适当进行小结:

因为牙齿喘息未定食物后,牙齿上会残留食物残渣,经过漱口,食物残渣被水冲掉了,所以水变脏了。

②教师提问:

“刚才小朋友用漱口的办法让牙齿变干净了,可是还有些很小的食物残渣粘在牙齿上或藏在牙齿缝隙里,仅仅漱口是冲不掉的,所以我们要用别的方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引出刷牙。

3.谈话讨论并学习儿歌《牙牙乐》。

(1)引导幼儿交流什么时间刷牙?

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10页,通过自主,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总结出早晚刷牙、每天刷牙。

(2)教师以儿歌的形式进行小结。

4.听音乐表演儿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自由表演儿歌。

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了为什么刷牙,什么时间刷牙。

.

活动体会: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按时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五干净卫生吃得香

活动目标:

2012.10.10

1.知道并愿意遵守正确的进餐卫生要求。

2.进餐过程不挑食、不剩饭,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针对幼儿在园进餐情况进行观察,并《幼儿一周进餐观察记录》。

2.《进餐好孩子记录表》。

3.幼儿用书中班上册第11-13页。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一周进餐观察记录”情况,引导幼儿交流讨论:

进餐前后小朋友要遵守哪些卫生要求?

为什么?

(1)为什么进餐前要先洗手、再吃饭?

幼儿讨论后小结:

我们的小手每天要做很多的事情,拿各种东西,细菌会沾到我们手上,不洗手就吃饭,细菌会沾在饭上一起吃到肚子里,容易生病。

所以吃饭前一定要洗衣干净手。

(2)如果边吃边玩、边吃饭边说话有什么不好?

幼儿讨论后小结:

边吃边玩、边吃饭边说话,食物容易呛到气管里,小朋友会咳嗽,还容易堵住气管,发生危险。

所以要安静就餐,不大声说话,不跑闹。

(3)如果经常挑食、剩饭会怎么样?

①鼓励幼儿交流讨论。

②教师讲述故事《小哥俩》。

设疑:

“姥姥为什么吃惊和纳闷?

你能把原因告诉奇奇和鹏鹏的姥姥吗?

(奇奇吃饭又挑食、又剩饭,所以长得瘦小。

③小结:

要想长得又高又壮,就要做到吃饭不挑食、不剩饭,蔬菜、水果、肉蛋都要吃。

(4)进餐后我们的口腔里有食物残渣,应该怎么做?

小桌子上也有食物残渣,应该怎么做?

幼儿讨论后小结:

小朋友进餐后,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时间太长了,会产生蛀牙伤害到我们的牙齿,所以一定要漱口,并把小嘴巴擦一擦;还要把小桌子收拾干净。

(5)进餐后马上追随、跑跳可以吗?

为什么?

应该怎样做?

幼儿讨论小结:

进餐后不能马上做剧烈运动,那样做会消化不好,容易肚子疼。

应该做安静的事情,如看书,散步。

玩积木。

(1)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讨论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进一步熟悉正确的进餐卫

生要求。

(2)教师边提问边引导幼儿结合图文学习儿歌《干净卫生吃的香》。

(3)鼓励幼儿争做“进餐好孩子”。

出示《进餐好孩子记录表》,引导幼儿看一看,熟悉表中的内容;告诉幼儿记录时间、要求以及如何自己来做记录。

活动效果:

较好

活动体会: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剩饭,讲卫生。

活动六擦桌子

活动目标:

2012.10.15

1、学习擦桌子的方法。

2、知道进餐后要把桌子收拾干净。

活动准备:

1、干净桌子、脏桌子图片各一张,擦桌子步骤挂图。

2、幼儿进餐后没清理的餐桌。

擦桌子用的物品。

3、《擦桌子》音乐磁带。

4、幼儿用书中班上册第14-15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出示两张桌子的图片(一张干净明亮,另一张餐后凌乱),让幼儿观察:

这两张桌子有什么不一样?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张桌子?

2.师幼共同讨论擦桌子的方法。

(1)动动小脑筋思考:

怎样让脏桌子变得干净?

请幼儿根据实际经验自由讨论交流。

(2)小朋友,你们平时擦过桌子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擦桌子的?

(3)怎样擦桌子更卫生、更好呢?

教师引导,师幼互动,共同讨论出正确的擦桌子的方法:

擦桌子时应先将桌子收拾干净,然后用洗洁精水洗过的湿抹布擦去油,再用消毒液水洗过的抹布消消毒,再用清水擦一擦,最后用干抹布抹一抹。

按顺序讨论,每讨论一个环节就出示这个环节的挂图,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3.出示幼儿进餐后没清理的餐桌,教师示范正确擦桌子的方法。

小朋友,这张餐桌是小朋友吃饭时用过的,还没有收拾,真不卫生。

老师现在用刚才咱们讨论的擦桌子的方法把餐桌收拾好、擦干净,好吗?

教师示范正确的擦桌子的方法。

同时提醒幼儿擦桌子时应将上身前倾,不要将污渍蹭到衣服及袖口上;拧抹布拧出的水注意不要流到地面上去,以免弄脏地面。

4.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给擦桌子图按正确的擦桌子方法标上序号。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5.歌表演《擦桌子》。

教师:

小朋友,我们都学会擦桌子了,现在你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歌表演吧。

听音乐师幼一同自由表演。

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孩子们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并知道进餐后要把桌子收拾干。

活动体会:

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

活动七如厕

活动目标:

2012.10.19

1.会认男女厕所的标志图,能根据自己的性别分别如厕。

2.如厕后会擦屁股,会冲水,能自己整理衣服,知道便后洗手。

3.能遵守如厕公共秩序,不随地大小便,有快乐的如厕情绪。

活动准备:

1.男女厕所标志。

2.教学挂图《我会看标志》。

3.男孩、女孩的头像照片。

4.布妹妹和纸盒各一个。

5.幼儿用书中班上册第16-17页。

【篇二:

中班社会教案:

诚实的孩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角色表演来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诚实的美德。

2、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勇敢地承认错误,仍然是个好孩子。

【活动准备】

桌子、花瓶、信纸、笔等,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1、老师这里有一本书,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呢?

2、请幼儿讲一讲所看到的故事内容。

二、老师讲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挂图,老师逐图讲述故事内容。

并提问:

故事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他们在谁家里?

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列宁是怎么做的?

他后来又是怎么改正的?

三、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境。

1、老师在这里布置好了列宁姑妈家的场景,谁愿意来扮演列宁和他的小伙伴呢?

2、老师做旁白,并指导幼儿适当地做动作。

四、请幼儿仔细体会列宁当时的心情。

1、刚才有许多小朋友扮演了列宁,当列宁说:

不是我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呢?

2、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

列宁回答的声音很轻,因为他感到很内疚。

3、当列宁写信向姑妈承认错误之后,他又有什么感觉呢?

(列宁承认错误之后,他得到了姑妈的原谅,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五、结合幼儿生活,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经历,引导幼儿在做错了事情的时候要勇于承认。

1、你们以前也说过谎吗?

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后来又是怎么做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经历的真实的想法。

2、谁能告诉我,小朋友能不能说谎话呢?

小朋友,你们想做一个诚实的小孩子还是一个说谎的小孩子呢?

为什么?

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

3、小结: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改正,就还是个好孩子。

不过我们不要故意去做错事情哦。

【篇三: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

好孩子不任性】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

好孩子不任性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

好孩子不任性

设计意图:

1、有时与家长谈话时,有的家长说孩子几乎每天晚离园后吵着要东西。

2、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总爱挑拣衣服,有时天气还冷时,就吵着穿裙子。

3、孩子有攀比心理,你穿什么,也穿什么;你戴什么,也戴什么。

这种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活动准备: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关图片,情景表演《买玩具》,课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赏

1、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一天晚离园时,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儿园,牛牛看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卖好吃的东西,就让爸爸买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说:

“爸爸,还要爆米花和棉花糖。

”爸爸说:

“牛牛,已经买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

”可是牛牛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哭着说:

“都给扔了,告诉奶奶去!

”看到牛牛这个样子,爸爸特别生气。

2、欣赏完后讨论:

(1)牛牛开始跟爸爸要了什么?

(2)爸爸买了后,牛牛又要吵着要什么?

(3)爸爸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再吃了?

(4)牛牛后来又是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5)牛牛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小结:

其实小朋友有时喜欢吃什么,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买点,但如果一下子让爸爸妈妈买很多的东西,小朋友吃了身体会受不了的,影响你们的健康。

牛牛这样任性,哭着叫着,不仅对自己不好,而且还影响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买玩具》

1、内容:

一天,妈妈领着涛涛来到商场,涛涛看到玩具架上有一个大变形金刚,就对妈妈说:

“妈妈,快点给买变形金刚。

”妈妈说:

“涛涛,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再说妈妈带的钱也不够呀!

”“不吗,买买买,非买不行!

”说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2、引导幼儿讨论:

(1)涛涛让妈妈买什么?

(2)妈妈是怎么说的?

(3)涛涛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他这样做对吗?

(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课件《挑衣服》

1、内容:

早晨,娇娇起床了,对妈妈说:

“妈妈,今天要穿超短裙。

”妈妈说:

“娇娇,现在天气还很冷呢!

们还是穿裤子吧!

”可是娇娇不高兴地说:

“不穿那件超短裙,就不上幼

儿园!

2、引导幼儿讨论:

(1)妈妈为什么不让娇娇穿超短裙?

(2)娇娇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她这样做对吗?

小结:

也听有的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说,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总爱挑拣衣服,妈妈说穿这件,她又要穿那件,妈妈说这件衣服脏了脱下来,她非要穿着,小朋友这种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讨论:

你还有哪些任性的行为?

应该怎样做?

五、游戏《谁是健康娃娃》

出示图片1:

小红自己在床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着了。

明明非要妈妈陪着睡。

提问:

这两个小朋友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小结:

小红这样做非常好。

小朋友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了,不能老让爸爸妈妈陪着睡觉。

出示图片2:

小强自己做在餐桌旁在吃饭,他鸡蛋,青菜,肉,鱼什么都吃。

芊芊则让奶奶在旁边喂着吃饭,而且吵着:

不吃鸡蛋,不吃鱼。

提问:

谁是健康娃娃?

为什么?

小结:

小强是个健康娃娃,他是自己吃饭,而且不挑食。

小朋友一定要每天保持稳定、欢乐的情绪,这样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

而如果你任性,哭闹,情绪不稳定,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六、活动延伸:

1、绘画《是健康娃娃》。

2、设计出《好孩子不任性》的表现单,每个周进行评比奖励,并教育幼儿坚持做到。

及时捕捉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随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3、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不任性,做个健康娃娃。

活动分析:

1、整个活动以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层层展开,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展开讨论,为幼儿创设了自然、真实、宽松的学习氛围,孩子们讨论热烈。

2、游戏《谁是健康娃娃》形式很好,让幼儿在两个幼儿的对比中,找出健康娃娃的行为,幼儿记忆深刻。

3、通过绘画《是健康娃娃》并讲解自己的绘画内容,从而巩固了幼儿的健康行为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