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8927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地理 第四章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docx

最新高中地理第四章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试标准】

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

学考要求

b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上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c

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结合图示,能够归纳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d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够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够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一、全球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1)含义:

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①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

②温度、③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

2.气候变化史的划分

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时间尺度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温暖期较⑥长,寒冷期偏⑦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新生代以⑧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

⑨冷暖交替,有⑩两次较大的波动

⑪温暖期

公元前5000年到

公元前1500年

⑫寒冷期

15世纪以来

续表

 

近现代

气温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⑬上升趋势

降水

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显著变化(热带、寒带⑭增加,亚热带⑮减少)

冰川

雪盖和冰川面积⑯减少

海洋

全球平均海平面⑰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必考b、c)

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吗?

为什么?

提示:

不是。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所以全球气候变暖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

[探究归纳]

全球气候变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全球气候的变化可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学以致用]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

(1)~

(2)题。

(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图中a时段(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在上升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降水和气温都呈波动变化,故冷暖干湿交替。

(2)题,图中a时段降水变干、气温变冷,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冰川面积增大,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

答案 

(1)C 

(2)A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必考d)

欧洲国家立陶宛的一些候鸟不再迁徙而是成为“留候鸟”在立陶宛越冬,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立陶宛冬季气温升高,从而能基本满足候鸟越冬的条件。

[探究归纳]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影响

表现

资源条件发生变化

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加剧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

气候变化会使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对主要生产领域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还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学以致用]

(2017·4月浙江省选考考试)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

完成

(1)~

(2)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

A.冰期B.间冰期

C.温暖期D.寒冷期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

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

解析 第

(1)题,观察图中两条曲线位置,可知多年冻土层的南界向北移动,反映了近两百年来气候呈变暖的趋势。

注意“冰期”与“寒冷期”的含义不同。

冰期与间冰期体现的是地质历史尺度(距今1万年前,单位是10万年),温暖期和寒冷期体现的是历史尺度(距今1万年以来),故C正确。

(2)题,图示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

全球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故B、C、D均错。

答案 

(1)D 

(2)A

                                      

1.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上升之中

B.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偏短,几乎全部为冰期

C.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D.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

解析 全球地质时期的气候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答案 D

读右图完成2~3题。

2.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空洞

C.水体污染

D.水资源短缺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

A.高山雪线上升

B.各地降水增多

C.酸雨危害加剧

D.陆地面积增大

解析 第2题,由图示内容可知极冰融化,其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陆地高山积雪融化,雪线上升。

答案 2.A 3.A

下图为“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的漫画。

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五月份穿着舒适的裤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B.人口增长过快

C.生活水平下降D.全球气候变暖

5.漫画反映了大气的热状况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反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D.地面损失热量增多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人们穿着的衣服越来越少,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

答案 4.D 5.C

6.我国目前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二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________趋势。

(2)根据下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序号填到对应字母横线上:

①极冰融化;②燃烧矿物燃料;③沿海低地被淹;④毁林。

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解析 第

(1)题,根据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减小,可以推测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或变暖趋势。

(2)题,全球气温的上升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结果,它会导致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没等一系列问题。

而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则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结合关系图可得出答案。

第(3)题,我国CO2排放量大的原因可从我国的人口总量、经济增长、能源消费构成等方面考虑;而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则可从能源利用率、能源构成、产业结构、节能意识等方面考虑。

答案 

(1)波动上升(或变暖)

(2)② ④ ① ③

(3)原因:

①人口总量大;②经济加速增长;③能源消费总量大;④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

措施:

①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②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⑤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教材P100活动

提示 1.海平面上升淹没天津市的范围

(1)当海平面上升0.3米时,特大高潮位时,淹没范围:

大港区、塘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一般风暴潮位时,淹没范围:

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以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

(2)当海平面上升1米时,特大高潮位时,淹没范围:

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以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一般风暴潮位时淹没范围:

天津市区及其辖区的大部分。

2.影响:

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影响。

                    

一、选择题

下图是1万年来挪威雪线海拔高度(实线)与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虚线)。

读图,完成1~2题。

1.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

A.1470~1520年B.1620~1720年

C.1840~1890年D.1910~1950年

2.中国与挪威相比(  )

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

B.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

C.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

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

解析 第1题,可从统计图上直接读出。

公元1500年以后,中国气温在0℃以上的是1910~1950年。

第2题,从总体上看,两地气候变化趋势有关联,但并不同步。

图中两条曲线有交叉情形。

答案 1.D 2.D

(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

完成3~4题。

3.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00~1910年B.1910~1940年

C.1940~1975年D.1975~2010年

4.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

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

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解析 第3题,直接读图可以看出,1975~2010年段,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因此选D项。

第4题,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气温变化显著,选项C正确。

答案 3.D 4.C

读图,回答5~7题。

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全球气温和海平面的变化

5.由图中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后上升D.波动上升

6.根据图中全球气温曲线变化趋势判读,目前这种变化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加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D.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7.从图中可以看出:

近100多年来全球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①砍伐森林 ②燃烧化石燃料 ③臭氧层遭到破坏 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①曲线代表CO2含量,不断上升。

第6题,从图中全球气温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目前正处于波动上升期,水稻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种植,气温升高使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气候变暖使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强烈会变得更加干旱;南方与北方普遍升温;而各地区气温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7题,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含量增多而带来的温室效应,而CO2含量增多主要是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

臭氧层遭到破坏主要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过多;入海河水对海平面上升影响很小。

答案 5.A 6.C 7.B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8~9题。

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解析 第8题,全球变暖使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热带地区降水增加,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故A、D两项错;全球变暖将使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是大部分;气候变暖对我国来说,气温升高使得自然带向北移。

第9题,考查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

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措施都可有效缓解全球变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是减少化石燃料的途径之一。

答案 8.B 9.A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

m2)。

读图回答10~11题。

10.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11.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冰川面积变化分析可知,总体上冰川面积是减小的,造成两极及高山地区的冰川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11题,该流域冰川面积继续萎缩,会加剧该区域的干旱程度。

答案 10.A 11.C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

13.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D.油菜开花期滞后

解析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变暖最为明显。

第13题,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

答案 12.D 13.C

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14~15题。

14.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15.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 第14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

第15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答案 14.D 15.A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

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

图乙是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图。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与全球气温两者基本呈__________(正或负)相关关系。

(2)从图乙看出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

这种现象称为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效应。

(3)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写3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

(1)、

(2)两题,通过读图即可得出结论。

第(3)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有关,植被破坏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客观上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第(4)题,全球变暖会使海水受热膨胀、两极冰川也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产生威胁。

因此需要针对原因,采取一些抑制二氧化碳增加的措施,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严重的后果。

答案 

(1)正 

(2)波动上升 温室 (3)BD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 我国增温速率图。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1970~2000年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

(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可知,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

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等。

答案 

(1)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②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国家农作物增产;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④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