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8968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docx

中考科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二详细解析

选择题训练

(二)

建议时间:

30min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X和O2是分解反应

B.X和H2转化成NH3的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CH4在该流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利用CH4在O2中燃烧为转化提供能量,同时为合成提供原料

D.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

2.今年3月份,吉安市区几个菜市场的活禽检测发现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活禽市场立即停业整顿,市疾控中心立即发岀公告,提醒市民注意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感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C.对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活禽宰杀活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3.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还原4.0g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装置气密性良稀酸生石灰氧化钢无水硫献铜好,夹持仪器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仪器I的名称锥形瓶

B.反应结束后,先关闭Ⅱ,后撤掉酒精灯

C.B中生石灰作用为吸收水蒸气,反应后D中现

D.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可说明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4.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

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5.今年“五四”青年节是农历三月十六。

甲图是月球运行轨迹图,乙图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最接近这一天的月球的位置和月相的是()

A.月球在a处,月相如图②

B.月球在c处,月相如图②

C.月球在a处,月相如图④

D.月球在c处,月相如图④

6.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

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省去装置甲和丁

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7.用你学过的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A.变化观:

只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8.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李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小华:

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

小李:

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

以上判断()

A.小华正确

B.小李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9.小金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足少量红磷;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红磷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底去掉,水槽中的水里滴有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红磷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

C.实验中发现瓶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气压增大量大于因氧气消耗引起的气压减小量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红磷燃烧产物具有酸性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1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甲的挂钩的拉力与手对乙的拉环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B.手对甲的挂钩的拉力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C.手对乙的拉环拉力与钩码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利用弹簧秤测钩码的重力属于直接测量

11.如图所示,是物理学习小组设计的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油量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其中,能实现油面越高油量表示数越大,且刻度均匀的是()

A.

B.

C.

D.

12.利用超导体可以实现磁悬浮。

将一块永磁铁从超导体的正上方缓慢下移,由于超导体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终永磁铁悬浮在超导体的正上方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导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超导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B.超导体对永磁体的吸引力和永磁体对超导体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永磁铁上端为N极,从上往下看超导体中形成的涡形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D.若永磁铁上端为N极,从上往下看超导体中形成的涡形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13.如图表示了初中科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纯碱

C.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14.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

的混合液中通入

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

气体体积(V)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15.实验室里可以用欧姆表来直接测量电阻。

如图虚线框内是欧姆表的简化结构图,它由灵敏电流表、电源、变阻器等组成。

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电路中就有一个对电流I,即电阻R与电流表的读数I有一一对应关系。

所以,由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可以知道电阻R大小。

为了方便,事先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出了电阻的欧姆值。

欧姆表在测量电阻前都需要调零,即把a、b两接线柱短接,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电流表满偏(指在最大刻度处).若某欧姆表的刻度值是按电源电压为1.5伏来刻度的,满偏电流为10毫安。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电源电压降为1.2伏,用这个欧姆表测得某电阻为350欧,则这个电阻的实际值为(不考虑电源本身的电阻)()

A.280欧B.350欧C.250欧D.400欧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

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

4

17.如图,一质量为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

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

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

成正比,其中

为风速、

为物块迎风面积。

当风速变为

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A.4mB.8m

C.32mD.64m

18.已知反应:

在常温下向容器为

的真空容器中注入

气体和

气体(

均为⩽5的正整数).待反应完毕后,容器内的气体的密度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为()

A.24.5/LB.14.4g/LC.12.8g/LD.10.2g/L

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变为光能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变为化学能

③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④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⑤等质量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7

⑥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是新发现的元素

⑦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①⑤⑦

20.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暴晒,车胎极易爆裂。

关于这一事例有以下描述(设爆裂前的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其中错误的是()

A.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胎内气体对外界气体做功

B.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的结果

C.在车胎爆裂前,胎内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胎内气体内能增加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X为N2,从空气中分离出N2和O2,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B、N2和H2转化成NH3的过程中,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CH4在该流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利用CH4在O2中燃烧为转化提供能量,同时为合成提供原料,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故D正确。

故选:

A。

2.B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详解】

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而不是有细胞结构,故A错误;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注射该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正确;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活禽属于传染源,对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活禽宰杀活埋属于控制传染源而不是切断传播途径,故C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而不是非特异性免疫,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抗体的特点、疫苗免疫的原理。

3.B

【解析】

【详解】

A、仪器I的名称是锥形瓶,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关闭Ⅱ,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故符合题意;

C、生石灰能吸收水蒸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所以B中生石灰作用为吸收水蒸气,反应后D中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D、4.0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4.0g×

×100%=3.2g,所以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可说明氧化铜基本消耗完,故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分析】

(1)拉力F1的功率可用P=Fv求出;

(2)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可通过二力平衡求出;

(3)拉力F2的大小可通过对滑轮组进行分析得出;

(4)拉力F2做的功可利用公式W=Fs求出.

【详解】

A.物体向左运动时,F1的功率P1=F1v=10N×2×3m/s=60W,故A错误;

B.图甲中是一只动滑轮,用2段绳子拉动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为2F1=2×10N=20N,所以B错误;

C.由于物体G和地面没有改变,故所受摩擦力没有改变,仍为20N,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10N,物体右侧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2,因此,2F2=2F1+f=40N,所以F2=F1+

f=10N+

×20N=20N;故C错误;

D.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的情况下,拉力F2做的功W=F2×2s=20N×2×1m=40J,所以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月球绕地球运动,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相也在不断变化。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日,地在月球的同侧,对应是满月即月球在a处,月相如图②,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共线,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日,地在月球的两侧,对应是新月即月球在C处,月相如图④,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故A正确,BCD错误;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冰熔化成水,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本身没有变化,冰熔化成水时,体积缩小,水分子的间隔变小,水分子的体积、质量不变,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变化观:

不是只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参与碳、氧循环,故错误;

B.守恒观: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化合价发生改变,如光合作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C.平衡观: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正确;

D.微粒观: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错误。

故选:

C;

8.C

【解析】

【详解】

小华:

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若动车不动,则火车是运动的;若动车运动,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菲菲的判断错误;小李:

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

故B正确ACD错误。

9.D

【解析】

【详解】

A、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足少量红磷;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红磷燃烧,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故正确;、

B、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C、实验中发现瓶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气压增大量大于因氧气消耗引起的气压减小量,故正确;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氧化物,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

D。

10.B

【解析】

【详解】

A.手对甲的挂钩的拉力与手对乙的拉环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1牛,因此手对甲的挂钩的拉力与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手对乙的拉环拉力与钩码对挂钩的拉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利用弹簧秤测钩码的重力,钩码的重力与弹簧秤对钩码的拉力平衡,大小相等,因此属于间接测量,故D错误;

11.C

【解析】

【详解】

A.当油面升高,浮子位置升高,在杠杆作用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但电压值不与R2成正比,所以刻度不均匀。

故A不符合题意;

B.当油面升高,浮子位置升高,在杠杆作用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但电压值不与R2成正比,所以刻度不均匀。

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油面升高,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电阻变大,但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并且示数均匀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当油面升高,浮子位置升高,在杠杆作用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则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由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因此电压表示数变大,由于电路中的电流是变化的,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均匀,故D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详解】

AB.由题知,最终永磁铁悬浮在超导体的正上方平衡,分析永磁铁受力可知,永磁铁受超导体对它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重力,且二力平衡,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超导体受永磁铁对它向下的作用力,因此,A超导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大于超导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故AB错误;

CD.若永磁铁上端为N极,一个向上的磁场才能使它静止,由右手定则,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故C错误,D正确。

13.B

【解析】

【详解】

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分别是过氧化氢分解、水分解生成氧气,反应均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均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①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制取的是火碱而不是纯碱,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②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可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实现,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圈Ⅱ中的化学反应氧气与碳、磷、硫、铁反应,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即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14.B

【解析】

【详解】

一开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离子减少,导电性减弱,当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完毕后,此时导电性减少到最弱,继续通二氧化碳,又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当碳酸钠反应成后,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碳酸钠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增多导电性增强;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符合我们刚才的分析,即B是正确的。

故选:

B。

15.A

【解析】

【详解】

∵I=

,∴电源电压为1.5V时,欧姆表内阻:

R内=

=

=150Ω,

刻度值为350Ω所对应的电流值:

I=

=

=0.003A,∵I=

,∴电源电压为1.2V时,欧姆表内阻:

R′内=

=

=120Ω,∵I=

,∴电流I=0.003A对应的电阻:

R总=

=

=400Ω,待测电阻的阻值:

R′=R总−R′内=400Ω−120Ω=280Ω。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反应前后的关系可知,甲反应前为16g,反应后为8g,质量减少了8g属反应物;乙反应前为4g,反应后为32g,质量增加了28g属生成物;丙反应前为12g,反应后仍为12g,故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丁反应前为24g,反应后为4g,质量减少了20g属反应物。

该反应表示为:

甲+丁→丙,属化合反应;该反应中,乙和丁的反应质量变化之比=28:

20=7:

5;甲和乙的质量之比=8:

28=2:

7,D错误。

故选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7.D

【解析】

【详解】

滑块被匀速推动,根据平衡条件,有:

F=f

N=mg

其中:

F=kSv2=ka2v2

f=μN=μmg=μρa3g

解得:

a=

现在风速v变为2倍,故能推动的滑块边长为原来的4倍,故体积为原来的64倍,质量为原来的64倍;

故D正确。

18.C

【解析】

【详解】

如果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硫且剩余最多,则对应的密度最大,此时m取最小值1,而n取最大值5.即注入34克H2S气体和320克SO2气体。

此时硫化氢完全反应,设消耗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x=32g

剩余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0g-32g=288g

容器内的气体的密度为

=14.4g/L

故选:

B。

19.A

【解析】

【详解】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未全部变为光能,有部分变为热能;故错误;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氢气和氧气具有一定的化学能,电能主要变为化学能;故正确;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这是化合物构成遵守的规则;故正确;

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等是在水里面添加了很多其他的物质,形成的都是混和物;故错误;

等质量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因为酸和碱溶液的浓度不知。

故错误;

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元素的种类与中子数无关,故不是新发现的元素,故错误;

升高温度不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气体作为溶质时也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故不正确;

【点睛】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一定注意个别的例子和特殊的现象,如大多数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特例就是氢氧化钙;如等质量的烧碱和盐酸溶液反应,看似完全反应,其实计算需要用到相对质量,看浓度的。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胎内气体对外界气体做功,A正确;

B、车胎爆胎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单位面积上气体的数量增多、压力增大,故气体压强增大,B正确;

C、车胎爆胎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单位面积上气体的数量增多、压力增大,故气体压强增大,C正确;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极短时间内,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对外放热,根据△U=W+Q可知,气体内能减少,D错误.

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