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8998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考点串联

(一)

●初步奠定中药学理论基础的本草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按三品分类。

●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编写模式的本草著作是:

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撰著的《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载药730种。

●我国最早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唐代的《新修本草》,载药850种,开创图文对照编写模式,由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21人编写而成。

●集宋以前药学之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证类本草》,其还采用图文对照、方药兼收、医药结合方式编写,载药1746种,方3000余首。

●古代载药数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明代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载图1100余幅,载方11000余首。

●清代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是:

赵学敏撰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该本草著作新增药物之最,新增药物716种(注意区别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载药数量最多的本草著作是:

《中华本草》载药8980种,其反映了2000年来我国的医药学成就。

●温热性药物所示功效:

温里散寒、发散风寒、温经通脉、补阳助阳等。

温热性药物不良作用:

助火、伤阴;热盛、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寒凉性药物所示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泻下通便等。

寒凉性药物不良作用:

助寒、伤阳,阴寒内盛、阳虚者不宜使用。

●辛味药所示作用:

发散、行气、活血、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

辛味药不良作用: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不宜使用。

●苦味药所示作用:

清泄热邪、降泄肺气、通泄大肠、燥湿、坚阴。

苦味药不良作用:

伤津、败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甘味药所示作用:

补虚、和中、缓急。

甘味药不良作用:

腻膈、满中;湿盛中满者不宜使用。

●酸涩味药所示作用:

收敛固涩(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咳等),酸可生津。

酸涩味药不良作用:

收敛邪气,闭门留寇;表邪未解,湿热方盛,余邪未尽者不宜使用。

●咸味药所示作用:

软坚泻下,软坚散结。

咸味药不良作用:

致血液凝滞或瘀血;瘀血者不宜使用。

●肺寒咳嗽宜选用的药物性味是:

味苦性寒归肺经药;

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大多苦寒;发散风寒药的性味大多为辛温。

●解表药主归肺经;芳香开窍药主归心经;化湿药主归脾胃经;泻下药主归大肠经;利水渗湿药主归肾、膀胱经。

●病位在上,病势下陷宜选择药物的药性是:

升浮性。

病位在下,病势向上宜选择药物的药性是沉降性。

升浮药性具有的功效是发散解表、升阳举陷、涌吐、透疹等;其趋向多向外、向上。

沉降药性具有的功效是泻下通便、平肝潜阳、清热泻火、息风止痉、利水渗湿、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其趋向多向下、向内。

●有毒无毒的注意事项:

用量要适当,采制要严格,用药要合理,识别过敏者。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

品种混乱,误服毒品,用量过大,炮制失度、制剂失宜,疗程过长,配伍不当,管理不善,辨证不确,药不对症,离经悖法,个体差异等。

●对应病症功效:

蚀疮、截疟、祛风湿、通鼻窍、利水退黄、驱杀绦虫;分别针对赘疣、疟疾、痹症、鼻渊、黄疸、绦虫病等治疗。

●对应症状的功效:

止咳、止泻、止痛、止汗、涩精止遗,分别针对咳嗽、腹泻、疼痛、出汗、遗精遗尿等症状加以改善。

●对因功效涵盖:

祛邪、调脏腑、扶正、消除病理产物等具体功效。

针对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六淫病邪,有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泻火、解毒等功效,均属于对因功效中祛邪功效;和胃、宣肺、疏肝等为调脏腑功效;补血、养阴、生津、补阳等为扶正功效;而排石、化瘀、排脓、化痰、消食等分别针对结石、瘀血、脓液、痰饮、食积等病理产物发挥消除作用,属于对因功效中消除病理产物功效。

●两药合用能增效的配伍关系是相须、相使。

其中强强联合增效者为相须;有主辅之分,辅药增强主要效应的是相使。

●麻黄配桂枝、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附子配干姜、属于配伍关系中的相须。

●两药合用减毒的是相畏、相杀。

其中无毒药制约有毒者为相杀;有毒药被无毒药消除者为相畏。

●生半夏、生南星配生姜的配伍关系是相畏;生姜配生半夏、生南星的配伍关系是相杀。

●临床应当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增效、减毒)。

●减效的配伍关系是相恶,一般应当避免。

人参配莱菔子、人参配五灵脂均属相恶(减效)。

●增毒的配伍关系是相反,临床应当禁忌。

半夏配乌头、天花粉配乌头、甘遂配甘草均属于相反。

●中成药配伍包括的内容有功似配伍、功异配伍。

当病证单一,症重者,选择功效相似组方配伍(功似配伍);当罹患多种病证,病情复杂者,选择功效不同组方配伍(功异配伍)。

●方剂组成原则是指:

君、臣、佐、使。

●佐药包括的内容是:

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增效,或治兼有症状的药);②佐制药(降低、消除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③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

●方剂组成变化包含的内容是:

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变化。

●常用治法包含: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的药材有:

北沙参、小茴香、当归、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来源于菊科植物的药材有:

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蒲公英、牛蒡子、紫苑。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有:

黄芩、益母草、丹参、紫苏叶、广藿香、荆芥、薄荷。

●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药材有:

山豆根、葛根、苏木、降香、番泻叶、合欢皮、槐花、儿茶、沙苑子、决明子、甘草、苦参、广金钱草、黄芪、鸡血藤、补骨脂。

●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的药材有:

通草、三七、西洋参、红参、人参。

●来源于萝藦科植物的药材有:

白前、白薇、徐长卿、香加皮。

●来源于石竹科植物的药材有:

银柴胡、太子参。

●云南的道地药材有:

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草果。

●四川的道地药材有:

川芎、黄连、附子、川贝母。

●甘肃的道地药材有:

当归。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宜在秋冬季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刚出苗时采收;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药材一般宜在叶片繁茂、色绿时采收;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种子类药材在果实、种子成熟时采收。

●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开花前期。

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是花蕾期。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包括品种种属、产地、栽培、采收加工、包装与贮运。

●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

①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②使药用部位尽快灭活,干燥或保鲜,防腐,保证药材质量;③降低或消除药材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④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⑤有利于药材包装、运输与贮藏。

●对一些坚硬的藤木、较大的根及根茎或肉质果实类药材采用的产地加工方法主要为切片。

●含浆汁、淀粉粒、糖较多的药材为利于干燥,产地加工时应蒸、煮、烫。

●需要“发汗”的药材有玄参、续断、厚朴、杜仲、茯苓。

●《中国药典》规定,低温干燥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0℃。

●番红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盛花期。

●溶剂极性强弱:

石油醚<四氯化碳(CCl4)<苯(C6H6)<二氯甲烷(CHCl2)<三氯甲烷(CHCl3)<乙醚(Et2O)<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丙酮(Me2CO)<乙醇(EtOH)<甲醇(MeOH)<水(H2O)。

●中药化学成分常用溶剂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操作方法

特点

溶剂

注意点

浸渍法

优点:

简便

缺点:

提取时间长,效率低

水或稀醇

适用于遇热宜破坏或含淀粉或黏液质较多的成份

渗漉法

优点:

效率高

缺点:

溶剂消耗大,操作繁琐

水或稀醇

效率高于浸渍法,还可用于挥发性成份的提取

煎煮法

优点:

简便

缺点:

杂质溶出多,难过滤

对含挥发性成份及加热宜破坏的成份不宜使用

回流提取法

优点:

效率高

缺点:

溶剂消耗大,操作繁琐

有机溶剂

提取效率高于渗漉法,但受热宜破坏的成份不宜使用

连续回流提取法

优点:

效率高

缺点:

溶剂消耗小,操作简单

有机溶剂

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受热宜分解的成份不宜使用

●挥发油常用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常用分离精制方法的原理:

①结晶法:

溶解度;②两相溶剂萃取法:

分配系数;③聚酰胺色谱法:

氢键吸附;④凝胶过滤色谱法:

分子筛作用,按分子由大到小的顺序先后流出;⑤离子交换色谱法:

解离度;⑥分馏法:

沸点等。

●pH梯度萃取法可用于提取生物碱类、蒽醌类、黄酮类等。

●判断单体化合物纯度的方法:

①晶型均一,色泽一致;②有一定的溶点和较小的溶距;③TLC或PC分别用三种以上溶剂系统检识,呈现单一圆整斑点;④HPLC或GC检查呈现单峰。

●麻黄生物碱主要分布在麻黄茎髓部。

●生物碱特殊性状:

液体生物碱(烟碱、毒芹碱、槟榔碱);咖啡因具有升华性;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药根碱、小檗红碱呈红色等。

●溶解性:

生物碱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度较大;氧化苦参碱为苦参碱的氮氧化合物,亲水性较强;吗啡、槟榔次碱为两性生物碱既可溶于酸水,也可溶于碱水;小檗碱盐酸盐、麻黄碱草酸盐难溶于水。

●麻黄碱的结构与分类

类别

代表化合物

注意点

赖氨酸

吡啶类

简单吡啶类

胡椒碱、槟榔碱等

分子较小,结构简单,多呈液态

双稠哌啶类

金雀儿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

由两个哌啶环共用一个氮原子稠合而成的杂环,具喹诺里西啶的具体母核

鸟氨酸

莨菪烷类

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

多由莨菪烷的C3-醇羟基和有机酸缩合成酯;主要存在于茄科的颠茄属、曼陀罗属、莨菪属和天仙子属

苯丙氨酸及酪氨酸

有机胺类

麻黄碱

N不在环状结构内

异喹啉类

简单异喹啉类

萨苏林

四氢异喹啉的衍生物

苄基异喹啉类

罂粟碱、厚朴碱、汉防己甲素

异喹啉母核连有苄基

原小檗碱类

小檗碱、延胡索乙碱

两个异喹啉环稠合而成

吗啡烷类

吗啡、可待因、青风藤碱

具有部分饱和的菲核

色氨酸

吲哚类

简单吲哚类

靛青苷

既是生物碱,又是苷类

色胺吲哚类

吴茱萸碱

含有色胺部分

单萜吲哚类

士的宁、喜树碱

双吲哚类

长春碱、长春新碱

两分子单吲哚类聚合而成

●碱性来源于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pKa越大,生物碱的碱性越强。

●生物碱的碱性及其影响因素:

氮原子杂化方式、电子云密度、空间效应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碘化铋钾,橘红色至黄色无定形沉淀;碘-碘化钾,红棕色无定形沉淀;苦味酸,黄色沉淀;雷氏铵盐,红色沉淀或结晶,为季铵碱专属试剂。

●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天仙子、川乌、马钱子、千里光和雷公藤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生物活性或毒性及质量控制成分。

●常见糖的分类:

单糖(五碳醛糖、甲基五碳糖、六碳醛糖、六碳酮糖、糖醛酸、2,6-二去氧糖);低聚糖(二糖、三糖、四糖等);多糖。

●苷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按苷键原子分类包括氧苷、氮苷、硫苷、碳苷;按存在状况分类包括原生苷、次生苷。

●Molish反应:

取样品溶液加5%α-萘酚乙醇液和浓硫酸,两液面间有紫色环产生。

●苷键的裂解

苷键裂解方式

反映特点及水解产物

注意点

酸催化水解

是苷类水解的主要方式,只要有利于苷元质子化的因素,就能有利于水解的进行。

温和水解得到次级苷;剧烈水解得到破坏的苷元

1)常用烯酸。

水解难易的规律是:

①N-苷>O-苷>S-苷>C-苷(由易到难)

②呋喃糖苷>吡喃糖苷

③酮糖苷>醛糖苷(酮糖多为呋喃糖)

④五碳糖苷>六碳糖苷>糖醛酸苷

⑤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⑥芳香苷>脂肪苷(芳香苷元有供电之结构

2)对难水解的苷用强酸,但苷元易被破坏,可用两相水解法以避免苷元被破坏

碱催化水解

苷元

用于酯苷、酚苷、稀醇苷和β位有吸电子基团的苷类的水解

酶催化水解

条件温和(30~40℃);专属性强;得到原生苷或次级苷

1麦芽糖酶(α-苷酶)水解α-葡萄糖苷键

苦杏仁酶(β-苷酶)水解β-葡萄糖苷键

2用于获知糖的类型、苷键及糖苷键的构型、糖与糖连接方式等信息

●苦杏仁、桃仁、郁李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是氧苷中的氰苷,易分解得到苯甲醛和氢氰酸。

●醌类化合物的分类:

苯醌(如信筒子醌)、萘醌(如紫草素)、菲醌(如丹参酮ⅡA)、蒽醌(羟基分布于一侧为茜草素型,如茜草素;羟基分布于两侧为大黄素型,如大黄酚、大黄酸。

●醌类共轭系统较长,多为有色结晶;游离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小分子苯醌及萘醌类还具有挥发性。

●有利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

含-COOH(可溶于5%碳酸氢钠)>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β-OH(可溶于5%碳酸氢钠)>含一个β-OH(可溶于5%碳酸氢钠)>含两个或两个以上α-OH(可溶于1%氢氧化钠)>含一个α-OH(可溶于5%氢氧化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份多呈现蓝色或紫色荧光。

●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有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

含木脂素的常用中药有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异羟肟酸铁反应可用于鉴别香豆素内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异羟肟酸,在酸性条件下再与Fe3+络合而显色。

●Gibb反应与Emerson反应均可用于判断香豆素分子中C6位有无取代基的存活,应注意区分二者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3-苯基色原酮。

●游离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因含有手性碳原子均有旋光性。

●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非平面型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平面分子稍大。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顺序依次为:

7,4′-OH>7或4′-OH>一般酚OH>5-OH

●四氢硼钠反应是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性鉴别。

●锆盐-枸橼酸反应可用于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OH或5-OH的存在。

●氨性氯化锶反应可以用于判断黄酮类化合物中邻二酚羟基的存在与否。

●萜类化合物按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可分为半萜(异戊醛)、单萜(薄荷醇)、倍单萜(山道年)、二萜(甜菊素)、二倍半萜(羊毛脂醇)、三萜(胡萝卜烯)、四萜(硬胶)。

●挥发油与脂肪油可通过油迹试验相鉴别,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油迹,而脂肪油留下油迹。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

酸值、酯值、皂化值

①酸值是指代表挥发油中游离羧酸和酚类成份含量的指标。

以中和1g挥发油中游离酸性成分所消耗的KOH毫克数表示。

②酯值是代表挥发油中酯类成份含量的指标。

以水解1g挥发油中所含酯所需要的KOH毫克数表示。

③皂化值是代表挥发油中所含游离羧酸、酚类成份和结合态酯总量的指标。

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

实际上皂化值是酸值和酯值的和。

●挥发油的组成成分: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三萜皂苷:

苷元为30个碳原子,具酸性基团,成为酸性皂苷;

甾体皂苷:

苷元为27个碳原子,不具羧基,称中性皂苷。

●皂苷性质:

发泡性、溶血性。

●Liebermann-Burchar反应和三氯乙酸反应可用于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人参皂苷结构:

A型、B型的皂苷元属于四环三萜达玛烷型,C型皂苷元则属于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如人参皂苷Ro。

●根据C17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将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①甲型强心苷,C12位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基本母核称为强心甾;②乙型强心苷,C17位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基本母核为海葱甾或蟾蜍甾。

●α-去氧糖常见于强心苷类,是强心苷区别于其他苷类成份的主要特征,包括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和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桃糖)等。

●按苷元和糖的连接方式以及糖的种类,可将强心苷分为Ⅰ、Ⅱ、Ⅲ型。

●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显色反应:

Legal反应、Raymond反应、Kedde反应、Baljet反应,利用此类反应可区别甲、乙型强心苷。

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位移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

●α-去氧糖的颜色反应:

K-K反应、呫吨氢醇反应。

●胆汁酸成盐易溶于碱水、酸化成游离形态,酸沉淀析出。

●牛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去氧胆酸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熊胆活性成分有镇静、解痉作用。

●蟾酥强心成份主要为蟾蜍甾二烯类和强心甾稀蟾毒类,其中游离和结合型的蟾酥甾二烯类、强心甾稀蟾毒类成份都具有强心苷元的母核结构,所以它们都具有强心苷元母核的颜色反应。

●麝香的活性成分为麝香酮;斑蝥抗肿瘤活性成分为斑蝥素;水蛭抗凝血活性成分为水蛭素。

●金银花的抗菌活性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当归的活性成分为阿魏酸;丹参的活性成分为丹酚酸A、丹酚酸B。

●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可水解鞣质化合物有:

五倍子鞣质、诃子鞣质;缩合鞣质代表化合物:

儿茶素。

●鞣质具有还原性,还原斐林试剂,生成暗棕色或暗黑色。

●去除鞣质的方法有:

热处理法、石灰法、铅盐法、明胶法、聚酰胺吸附法等。

●适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

炮制辅料为黄酒;水制时宜少泡多润;少用醋炮制;可采用烘、晒、炒等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等。

●药物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水泡漂、净制、加辅料处理、加热、去油制霜。

●药物炮制后发生的变化包括性味、升降浮沉、归经、作用趋势、理化性质。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

增强药物生物碱类、苷类化学成分的溶出率;使药物化学成份发生一定的量变;降低挥发油类成分含量;破坏或抑制药材中酶的活性,保护有效成分。

●一般饮片的含水量控制在7%~13%。

●为保证药物的疗效,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煮、烘等方法进行炮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酒的作用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米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引药入肝的辅料是醋;引药入肾的辅料是盐。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度一般不宜超过50℃。

●米炒斑蝥降低毒性,是利用了斑蝥素的升华性。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宜选用砂炒法,亦可油炸,质地变脆,易于粉碎,也便于除去绒毛,制后还可降低毒性,可供内服;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黄连的炮制品中,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是萸黄连。

●醋炙延胡索增强止痛作用的原理是:

醋与其中的生物碱结合生成盐,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厚朴姜炙的最主要目的是:

消除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甘草汁。

●甘遂炮制后毒性减低的炮制方法是:

醋炙法。

●蛤蚧的炮制方法除油炙外还可用酒炙。

●羊脂油炙淫羊藿的作用是增强温肾壮阳作用。

●石决明煅后增强了固涩收敛、明目的作用。

●经煅后失去结晶水的药材是明矾。

●自然铜醋煅淬后主要成分是醋酸亚铁。

●用醋煅淬后能增强平肝止血作用的药物是代赭石。

●炉甘石用黄连汤煅淬火拌制后的作用是增强清热明目、收湿敛疮的作用。

●血余煅炭后的作用是:

产生止血作用。

●判断密闭煅炭是否煅透的标准是:

滴水于盖锅四周即沸、贴于锅盖上的纸变焦黄色、放于盖锅上的白米变焦黄色。

●淡附片的炮制需用:

黑豆、甘草和水共煮。

●酒黄芩的作用是:

引药上行,清上焦热。

●制首乌的主要目的是:

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

●黄芩蒸制或沸水煮的目的是:

使酶灭活,保存药效,软化药物,便于切片。

●附子常有的饮片规格包括:

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淡附片。

●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豆腐制。

●半夏炮制原理:

半夏用生姜、白矾、甘草等辅料炮制,可作用于半夏所含的刺激性苷、蛋白、3,4-二羟基苯甲醛等有毒成份,从而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HgS)。

朱砂水飞注意事项:

粉碎时忌铁器,注意温度;研磨过程中水量宜少;搅拌混悬时水量宜大,以除去毒性物质和杂质。

●发芽应取新鲜、成熟、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国家药品标准:

《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

●地方药品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中药真实性鉴定:

基原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目前定性鉴别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薄层色谱法。

●水试法

药材

水试特征

西红花

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秦皮

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

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葶苈子

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

车前子

小通草(旌节花属植物)

遇水表面显黏性

熊胆粉

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蛤蟆油

温水浸泡,膨胀度不小于55

牵牛子

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

菟丝子

用开水浸泡,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胚

蟾酥

断面沾水呈乳白色隆起

●火试法

药材

火试特征

降香

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状物流出,灰烬白色

海金沙

火烧有爆鸣声且有闪光

血竭

用火隔纸烘烤则溶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烟气

雄黄

燃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产生黄白色烟,并伴有强烈的蒜臭气

●显微鉴别

(1)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糊粉粒;加碘试液呈蓝色或紫色:

淀粉粒

(2)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黏液;鉴别木质化细胞壁的试液:

间苯三酚试液和浓盐酸。

(3)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

草酸钙结晶。

(4)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定时,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溶解的后含物是:

菊糖。

●微量升华法进行鉴别的药材有:

大黄、薄荷、斑蝥、牡丹皮、徐长卿。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

蕲蛇、乌梢蛇。

●中药质量评价包括传统经验鉴别;纯度检查(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与有效性有关的定量分析(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

●含无机盐较多的植物类中药材,灰分测定时需要测定酸不溶性灰分,使用的酸为稀盐酸。

●测定中药水分的方法:

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

如砂仁、肉桂等使用甲苯法测定水分。

●主要的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见下表

药材

限量检测成分

制川乌

双酯型生物碱

制草乌

附子

千里光

毒性成分

川楝子

苦楝皮

马钱子

士的宁

斑蝥

斑蝥素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外源有害物质及检测

药材分类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

砷盐检查

农药残留

黄曲霉毒素检测

植物药

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山楂、枸杞子

甘草、黄芪、丹参、西洋参、白芍、金银花

甘草、黄芪

酸枣仁、桃仁

矿物药

石膏、芒硝、玄明粉

玄明粉、芒硝、石膏

——

——

动物药

地龙

阿娇

——

僵蚕

植物药提取物

银杏叶、黄芩、连翘

——

——

——

●白术需要进行色度检查。

检测富含油脂的药材是否泛油变质常用的方法为酸败度测定。

●浸出物测定法:

①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冷浸法和热浸法);②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冷浸法和热浸法);③挥发性醚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药材叶不得少于30%,薄荷药材叶不得少于30%,广藿香药材叶不得少于20%。

●中药材显微鉴定时常制作粉末鉴定。

●制剂:

根据药典、局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剂型: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

●中药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

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浊液型、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药剂制备过程中,可能污染微生物的因素有:

原药材、药用辅料、制药设备与器械、制药环境、操作人员、包装材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