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19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doc

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

学生姓名陈飞

学号09113109

指导教师李敏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年级2009级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商洛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商洛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公开 □保密(____年__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

摘要:

商洛市虽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经济发展中却有独特的优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旅游环境、显著的区位优势,以及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都为商洛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商洛经济又存在很多问题,如商洛经济基础根基太差;没有明显的资源;缺少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商洛人的安于现状,比较喜欢稳定的生活,不愿冒太大风险去做工商业;近些年商洛的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经济基数太差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收集大量商洛资源经济现状的相关资料,利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和市域层面分析法,进行了现状分析、商洛市区域经济规划分析和对商洛市区域经济合理性研究,最终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破解对策

关键词:

经济合理性资源规划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现状

TheregionaleconomicrationalityShangluo

Abstract:

Shangluoisthewesternunderdevelopedregion,butineconomicdevelopmenthasuniqueadvantages,itsrichnaturalresources,agoodtourismenvironment,asignificantadvantage,andtheopportunityofwesterndevelopment,forShangluo'seconomicdevelopmenthascreatedconditions.Atthesametime,theeconomyofShangluohasmanyproblems,suchastheShangluoeconomicfoundationistoopoor;nosignificantresources;lackofstatekeyprojects;Shangluopeoplewiththestatusquo,morelikeastablelife,don'ttaketoomuchrisktodobusiness;inrecentyears,Shangluo'seconomicdevelopmentverysoonthough,buttheeconomicbaseisverypoorandsoon.

Inthefaceoftheseproblems,ThispapercollectsrelateddataofShangluoresourceseconomicsituation,usingtwodifferentmethodsofanalysis,swotanalysisandcitylevedomainanalysis,analysisthestatusquo,analysisofShangluocityregionaleconomicplanningandregionaleconomicrationalityofShangluoCity,finallyputsforwardsomemeasuresand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conomicrationalityofresourceplanning,regionalplanning.Regionaleconomicsituation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现状分析 2

1.1.商州区现状分析 2

1.1.1区位条件 2

1.1.2政区概况 2

1.1.3社会经济 2

1.1.4水资源 3

1.1.5矿产资源 3

1.1.6生物资源 3

1.1.7旅游资源 3

1.2柞水县现状分析 5

1.2.1矿产资源 5

1.2.2旅游资源 5

1.2.3林木资源 6

1.2.4水利资源 6

1.3商南县现状分析 6

1.3.1旅游资源 6

1.3.2矿产资源 6

1.3.3生物资源 6

1.3.4水资源 6

1.4山阳县现状分析 7

1.4.1矿产资源 7

1.4.2.旅游资源 7

1.4.3生物资源 8

1.5洛南现状分析 9

1.5.1土地资源 9

1.5.2林地资源 9

1.5.3矿产资源 9

1.5.4动植物资源 9

1.6丹凤县现状分析 9

1.6.1土地资源 9

1.6.2矿产资源 9

1.6.3旅游资源 9

1.7镇安县现状分析 10

1.7.1栗子 10

2.7.2山金矿 10

1.7.3旅游资源 10

第二章区域经济规划 11

2.1商洛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 11

2.2商州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12

2.3重点乡镇规划 13

2.4旅游总体规划 13

2.5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 14

第三章区域经济合理性分析 14

3.1SWOT分析矩阵 14

3.2市域层面解析 15

3.2.1城市拓展空间受限 15

3.2.2新农村建设陷入瓶颈 15

3.2.3规划专业人才的缺乏 15

3.2.4规划管理权限不明晰 15

3.2.5城市魅力彰显不足 16

3.2.6规模经济效应不足 16

3.2.7相关规划编制的缺失 16

第四章破解对策 16

4.1用地集约化发展 16

4.2退城、退镇进园 16

4.3打造低碳绿色产业 17

4.4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17

4.5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8

4.6编制商丹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商丹两地建设 18

4.7成立市规划局下辖的商州规划分局和丹凤规划分局 19

4.8编制“一江两岸”景观规划,打造秀美山水城市景观线 19

4.9编制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打造商州城区精彩一平方 19

参考文献 20

谢 辞 21

附件1 24

附件2 25

附件3 28

引言

我国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非常大的国家,要制订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政策,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找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经济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使用历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科学结论,为挖掘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制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我国南北方的交界处商洛市虽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但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的优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旅游环境、显著的区位优势。

以及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都为商洛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市内所辖6个县(商州区除外)除洛南县是省级贫困县外,其余5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底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达到20.7%,可见,商洛当务之急是实施突破式经济发展战略措施闭。

因此,对商洛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研究亦成为题中之义,明确商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转化相对劣势,改造可能威胁,发挥最大优势,赢得发展机会,从而有效地将商洛地区的战略规划目标与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区域内部资源、外部环境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促进商

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现状分析

1.1.商州区现状分析

1.1.1区位条件

商州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丹江源头,东经109°30′—110°16′、北纬33°38′—34°11′之间。

东临丹凤县,西毗蓝田,南接山阳、柞水,北靠洛南。

距西安市110公里,自古就为古都长安的东南门户。

全区东西长67.5公里,南北宽65公里,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

目前,商州区已经融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一天经济圈。

伴随着榆南、商柞等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商州即将成为高速公路密集区和西安的次交通中心。

1.1.2政区概况

商州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6个镇,10个乡,396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

即城关街道办事处、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刘湾街道办事处、陈塬街道办事处;孝义镇、夜村镇、白杨店镇、张村镇、沙河子镇、杨峪河镇、金陵寺镇、黑山镇、杨斜镇、麻街镇、黑龙口镇、牧护关镇、大荆镇、腰市镇、板桥镇、北宽坪镇;上官坊乡、闫村乡、麻池河乡、三岔河乡、红门河乡、西荆乡、李庙乡、蒲峪乡、龙王庙乡、砚池河乡。

1.1.3社会经济

2008年商州区总人口为54.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79万人,农业人口36.9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2.4%。

商州区抢抓纳入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启动建设的机遇,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突出重点抓项目,关注民生抓实事,扭住机遇抓招商,扩大投资抓增长,统筹城乡抓特色,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至2009年底,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2.633亿元,较2008年增长达11.9%,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7.68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0.03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24.916亿元。

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7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281元。

1.1.4水资源

⑴地表水资源

商州区境内是长江二级支流丹江源头,丹江由西向东穿越商州区而过,将商州区及商洛市域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商州区有小河流2032条,河网密度为0.69~1.28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11条,10平方公里的以上的7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条。

境内河流分属丹江、金钱河、灞河流域。

丹江流域面积占商洛市面积的83.9%,金钱河流域占13.1%,灞河流域占3%,在城区西北方向有仙娥湖水库涵养区。

就整个商洛市域范围内而言,商州区地表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⑵地下水资源

据地下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表明,商州区境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水和结晶岩类裂隙水3种类型。

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水量丰富,是商州区境内可供开采的地下水源;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范围较广,但水量很少;结晶岩类裂隙水,水量不大。

境内地下水为无色、无臭、无味,水色透明,水温13~19℃。

属溶滤作用形成的低矿化淡水,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

1.1.5矿产资源

商州区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查明的矿产有21种,矿区37处。

其中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铝、锌、锑、钨、钼、金、银共10种;非金属矿产有煤、萤石、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花岗石、石膏、黄铁矿、透闪石、蛭石、粘土等11种。

非金属矿产占相对优势。

在非金属矿产中,建筑材料用矿又占绝对优势,其储量大,前景可观。

另外,萤石查明储量居全国之首。

1.1.6生物资源

商州地处秦岭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中草药最佳适生地。

全区现有中药材30余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万余亩,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陕西天麻、桔梗、二花、黄芪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

全区宜林地500万亩,林木覆盖面积200万亩,草坡可利用面积61万亩,以核桃、柿子、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树160多种,“商州核桃”、“孝义柿饼”在全国久负盛名,具有良好的林业和农业特色产品优势。

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12种。

1.1.7旅游资源

⑴自然旅游资源

商州地处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的腹地,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境内有大云寺、仙娥湖、秦王山、静泉山、砚池河溶洞等自然景观,风景迷人。

境内丹江穿越,森林覆盖率达68.2%,山水林相得益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

城区北依金凤山、南望龟山,形如翔鹤,故有“鹤城”之誉。

目前,国家已把该区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示范区。

已开发建设了牧护关生态旅游度假区、牧护关滑雪场、静泉山风景旅游区、仙娥湖旅游区、秦王山自然风景区、“江山”风景旅游区、农家乐等一批休闲娱乐度假项目,不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后续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基础。

⑵人文旅游资源

商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有秦时的商鞅封地、汉时的四皓隐居之处、道教第五十八福地商谷山、闯王屯兵的“闯王寨”、红遍三秦大地的“商洛花鼓”、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战斗和创建的鄂豫陕根据地,更有仓颉留步造商字、大禹治水历商山、孝爷湾里孝子多等传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留下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千古名句。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必将成为商州区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和带来巨大效益的发展资本。

商州区公园一览表

类型

名称

位置

面积(公顷)

郊野公园

金凤山公园

金凤山

龟山公园

龟山

38

龙山公园

龙山

静泉山公园

静泉山

21

市级公园

丹江公园

南秦路西侧的滨江两岸

30

烈士陵园

民丰街以北、纵跨西合铁路

2.0

莲湖公园

工农路以东、滨江路以北

17.5

两江公园

东环路与朝阳路之间的丹江两岸

7.0

城东公园

通达路与比亚迪之间的丹江两岸

28

区级公园

杨峪河公园

杨裕河组团

5.0

城西公园

外联路以北、丹江以西

4.6

新城公园

商州路以南、西二路以西

3.0

移动路公园

移动路以东、南新街以北

4.0

东环路公园

东环路以西、南新街以北

1.5

冀家公园

冀家

3.0

沙河子公园

沙河子

1.5

西涧公园

西涧

5.0

张村公园

张村

15

(表一)

1.2柞水县现状分析

1.2.1矿产资源

初步查明有色金属矿藏量3000万吨、黑色金属矿藏35000万吨、非金属矿藏量584000万吨。

柞水矿产资源不仅量大,而且种类多,品位高,开采开发方便。

经地质部门勘察,国家鉴定大西沟矿床是一个铁藏量居全省之首位,名列全国前茅,银铜藏量名列全国第二的一个多矿种的矿田,被誉为陕西省未来的大型钢铁基地。

1.2.2旅游资源

按照“一带三区一镇”的总体布局,启动了总投资达5.6亿元的林丰、龙王沟、高砭沟、秦楚古道等旅游景点开发和乾佑镇百里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建成了百神庙、三道井、七里峡、云台山等一批景点。

牛背梁森林公园获得批准,溶洞AAA级国家风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项目己上报待批。

县城“穿衣戴帽”工程已完成楼房改造;东坡森林公园道路建设和护栏已完成,成为居民休闲游乐的绝佳去处;凤凰古镇制定了保护方案,目前正在修订完善。

同时,溶洞国债项目的完工,使“一带三区一镇”的大旅游格局日显雏形。

1.2.3林木资源

柞水县是陕西省林业县之一。

森林覆盖率高,树木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泛板栗、核桃、木耳、香菇、香椿等林特产品畅销全国而驰名各地。

同时柞水县是天然“药仓”,中草药分布广,品种多,数量大,质量高。

1.2.4水利资源

柞水县境内山青水长,水多药丰。

有溪流大小7320条,水域面积占2.8万亩,河流总长5693.4公里。

其中10公里以上50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9条。

平水年计算,全县地表水总流量6.54亿,人均占水量4100m3,为全地区人均3.2倍,是陕西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富县之一。

1.3商南县现状分析

1.3.1旅游资源

商南县自然风光秀丽,可供旅游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金丝峡丹江漂流、商南玉皇山省级森林公园、金钟山闯王寨旅游风景区、商南试马寨上苍森林公园、白浪镇“三省石”、冷水河自然生态保护区、商南凤凰山庄等。

1.3.2矿产资源

主要有钛、钒、铁、镁橄榄石、熔炼水晶、蓝石棉、瓦板岩、石榴石等矿藏,铁、钒为主要资源。

铁矿主要产地在青山乡花园村,钒矿主要分布在冷水河向斜两翼,保有储量为125.77万吨。

1.3.3生物资源

县域内有茶叶、花生、核桃、板栗、芝麻、药材(丹参、柴胡、五味子、二花、杜仲、木瓜、黄芩、连翘等)等丰富的农林特产资源,是陕西重要的茶叶基地、现代中药材基地,是我国油桐、生漆基地县之一。

已建成茶叶产业基地8.8万亩、药源基地8万亩。

1.3.4水资源

水资源。

商南县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8.4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124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00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800立方米,开发潜力极大。

全县水能蕴藏量13.2万千瓦,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开发潜力巨大。

1.4山阳县现状分析

1.4.1矿产资源

山阳县境内已发现矿藏49种,其中有色金属矿15种,总储量900多万吨,非金属矿19种,总储量达44亿吨,已开采利用的有金、铜、锑、锌、钒、镁、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重晶石等,其中钒矿储量达330万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1.4.2.旅游资源

山阳县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天竺山、月亮洞、夹石峡、黑龙谷、百潭沟、金钱河漂流、漫川古镇等大小景区(点)近20处,大都分布于县城西南部,覆盖10余个乡镇,形成了沿金钱河“一”字型排列独具特色的百里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1)人文旅游资源

山阳县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古迹名称

位置

级别

建造朝代

1

漫川骡帮会馆

漫川镇街道

省级

清朝光绪

2

禹王宫

县城卜吉河

省级

清朝乾隆58年

3

乔村遗址

漫川镇前店子

省级

新石器时代

4

后村遗址

南宽坪镇后村

省级

新石器初期

5

丰阳塔

县城苍龙山

县级

唐代

6

程五老爷及夫合墓

高坝镇陈家湾

县级

清光绪年间

7

三圣殿

中村镇土桥村

县级

清光绪年间

8

大仙洞

小河镇袁家沟

县级

宋代

9

北会馆

漫川街道

县级

清光绪17年

10

武昌馆

漫川街道

县级

清光绪18年

11

千佛洞

漫川镇前店子

县级

唐代

12

娘娘庙

漫川镇万福沟

县级

清光绪年间

13

太白洞

色河镇赵垣村

县级

清乾隆年间

14

白龙洞

西泉乡

县级

宋代

(表二选自商洛市规划局)

(2)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山阳县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

序号

保护区名称

级别

面积(公顷)

地点

1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

1058

长沟镇

2

天竺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

21685

长沟镇、法官乡

3

苍龙山森林公园

省级

1551

 

4

月亮洞自然风景区

省级

3000

 

(表三选自商洛市规划局)

1.4.3生物资源

山阳县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籽植物有4000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生物达1000多种。

山阳农业资源一览表

绿色农业资源

内容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为主,洋芋、红薯、水稻及豆类次之

经济作物

荞麦、芝麻、花生、莲菜、魔芋等

林副土特产

商芝、木耳、蘑菇、猕猴桃等

经济林

油茼、漆、柿子、核桃、板栗、蜜橘为主

畜禽饲养业

牛、羊、猪、鸡。

大宗中药

五味子、连翘、金银花、天麻、杜仲等

1.5洛南现状分析

1.5.1土地资源

洛南县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全县土地总面积424.6万亩。

其中:

耕地面积49.6万亩,林业面积248.91万亩。

1.5.2林地资源

全县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林业用地面积248.91万亩,常见树种160多个品种,主要有柏、松、壳斗、桦树、杨树、玄参、核桃、柿子、蔷薇、漆、槭及竹亚等科。

1.5.3矿产资源

洛南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藏资源丰富,经地质普查勘探,探明矿藏有38种。

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钼、铅、铼、锌、钨、稀土等,集中分布在秦岭小山脉中;非金属矿有煤、钾长石、白云石、水泥灰岩、水晶、硅石、大理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麦饭石、磷灰石、粘土等,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

钼矿保有储量180.77万吨,金矿保有储量11.8万吨;铁矿保有储量26.5万吨。

1.5.4动植物资源

洛南生物资源得天独厚。

水杉、雪松、银杏等稀有树木遍布,大鲵、林麝、青羊等珍稀生物在此栖息,设立了灵口大鲵自然保护区,填补了全地区没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空白,结束了北亚热带没有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历史。

洛南中药材量大、质优,连翘、丹参、桔梗、秦皮、菖蒲收购量居全国之首。

1.6丹凤县现状分析

1.6.1土地资源

丹凤县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土地资源稀缺。

据统计,丹凤全县土地总面积360万亩,其中:

耕地面积34万亩,林业用地264万亩,牧草地28万亩。

1.6.2矿产资源

全县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8种,其中储量大,开采价值较高的是蔡川乡皇台铜矿;其次是蔡川乡蔡洼锑矿,北赵川、冠山等地菱铁矿和磁铁矿,留仙坪石灰石等。

1.6.3旅游资源

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商山森林公园、冠山自然风景区、桃坪原始森林、丹江漂流等;历史、人文资源主要包括:

商山四皓碑林园、二郎庙、船帮会馆、武关胜塞、秦楚分界墙等。

1.7镇安县现状分析

1.7.1栗子

镇安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

经过多年努力,以提高板栗园标准化建设为关键,以结子、云盖寺、永乐、东川、达仁、黄家湾、余师、庙沟等乡镇为重点,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改良品质,提高产量,形成一定规模。

2008年,板栗园20.1万亩,板栗产量7300吨,产值4095万元。

现在它不仅是国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也是陕西省传统的大宗出口土特产品。

世界市场上板栗被誉为“中国甘栗”,日本人称之为“东方珍珠”。

2.7.2山金矿

近年来,经地质部门反复勘察,在镇安发现山金矿20余处,品位较高,有米粮、太白、张家、回龙二台子四大著名矿区。

其中丁马矿带位于张家镇和米粮镇境内,截至2008年年底该带探获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