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9416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共9页)6000字.docx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篇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范文1

  现在孩子的劳动习惯,的确令人汗颜。

在家里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于是孩子们缺少了锻炼。

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

对于年轻父母来说,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能力呢?

  一、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意识

  要让孩子明白,参加扫地、洗菜、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家务劳动是他的义务,而不是帮别人干活,这样孩子干家务活时,就会心甘情愿,而不讨价还价了。

最好不要以贿赂的手段利诱孩子,否则,得不到&;实惠&;孩子就更不愿意干了。

  许多父母在孩子小时不舍得让他参与家务,觉得等孩子大了就会自觉来帮忙,结果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

如果让孩子从幼儿期就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会习惯的自然地愉快地参加,而且没有辛苦的感觉,更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

  二、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兴趣

  首先,成人要成为孩子热爱家务劳动的榜样。

平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家务的烦和累。

  其次,让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务。

当孩子对家务劳动好奇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些家务活。

这时,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例如:

打扫房间时也给孩子准备一块抹布等。

  最后,让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

当孩子完成一件家务时,家长一定给予肯定,或在众人面前表扬孩子,孩子会大受鼓舞,更加愿意参加劳动。

  三、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孩子进行经常的家务劳动。

  首先,应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

三四岁的孩子学习饭前摆放餐具、洗手绢、整理图书玩具等;五六岁的孩子学习叠被褥、洗碗、收拾饭桌、扫地等。

  其次,在习惯的养成中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孩子刚开始学做家务时会慢一些,有时甚至会&;闯祸&;,家长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了。

而要耐心给孩子做正确示范,鼓励孩子坚持劳动。

  总之,力所能及的劳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孩子的一门必修课。

关系到孩子一生的自立生活,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的参与并热爱劳动。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范文2

  培养孩子爱劳动是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应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这样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锻炼,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所以,要利用幼儿期这个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

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

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要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

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孩子量力而行。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

如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穿脱衣服等,让五六岁的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

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3、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

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经常鼓励和表扬。

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我们常会看到孩子模仿成人的劳动,如拖地、洗手帕等,尽管做得不很熟练,有时还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可贵的,应该鼓励。

  指导内容:

  1、指导孩子生活自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独立地吃饭、穿脱衣服、穿脱鞋袜、梳头、入厕、叠被、整理玩具、图书等,并让其逐渐学会洗小件衣物。

  2、指导孩子帮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使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应该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他劳动习惯的养成,还可通过劳动体会到成人的辛劳。

如可让孩子摆碗筷、擦桌椅、择菜、剥豆、倒垃圾、到附近商店买小商品等。

  3、可指导孩子进行自制玩具和修被图书的劳动。

如用纸盒、瓶盖、硬约有等做小玩具,用泥捏水果、小动物、交通工具等,还可把硬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用作拼图游戏等;成人还可带领孩子一起修补破损的图书,使其继续发挥作用。

  如何指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1、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回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劳动,而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

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2、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

家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

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

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3、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

  家庭成员对家务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长的事帮着干。

  4、适时地进行表扬。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的拥抱,夸一声&;真能干&;。

千万不要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范文3

  据教育研究部门的一份统计:

城市中小学生中完全不做家务的占85%以上!

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有三:

其一,课业负担重;其二,家长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或不想让孩子做;其三,学校放弃对这方面问题进行教育的责任。

三者之中,前两者已有不少分析文章,因此这里只分析第三者。

  不少老师认为:

教育孩子在家适当从事家务劳动,是家长的责任,这话有道理。

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的向师性、学校教育在儿童心中的权威性,往往是家庭教育代替不了的。

依笔者意见儿童的家务劳动,学校应主要负责思想教育,家长应主要负责提供机会、指导操作,当然也要寓教于做。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而家务劳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及能力,以及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等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劳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能力的条件。

也是小学生体、智、德、美发展及学习劳动技能的条件。

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如下:

  

(1)劳动,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启迪智慧,体现在技巧的形成上,能使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2)小学生只有在直接参加劳动时,才能学会劳动。

小学生参加劳动愈早,对他进行劳动教育愈有成效。

  (3)儿童生来就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不从幼年起就开始习惯于从事必要和有益的家务劳动,那么这种心理倾向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小学阶段不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就会错失良机。

增加了成年后成为一个熟练而勤勉的富有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难度。

  (4)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凭着责任感,付出气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受到赞扬,引起快感,劳动后的快感又促使儿童更加热爱劳动。

  (5)小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

家长委托孩子浇浇花,洗洗手帕、鞋袜及衣物,收拾玩具,抹抹桌椅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义务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感,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6)小学生与父母共同劳动,分工合作,各自完成指定任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人协同工作的合作精神,培养参加集体劳动的心理素质。

  总之,家务劳动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多功能手段。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家务劳动一般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带有事务性的劳动,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尽力分担的义务,对学生来说,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属自我服务劳动,我们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会铺床、叠被、刷洗碗筷、茶杯等,能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年级学生要&;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洗刷餐具、茶具,会择菜、洗菜、淘米等。

在家长指导下,学会安全使用炉具,能烧开水和给饭菜加热&;。

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是&;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冼外衣、毛衣等衣物&;。

通过以上这些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勤于自理、乐于奉献、尊重人、体贴人等优良品质。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首先要结合教学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提高学生从事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如开展&;谁有一双巧手&;、&;劳动光荣的小红花&;、&;爱劳动的好孩子&;等主题活动;举行叠衣服、钉纽扣等比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为家长专门召开&;让孩子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学做家务&;等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认识,并同家长一道提出培养计划及步骤;设立&;家务劳动记录卡&;,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定期交班主任或学习小组;学期末进行考核和评定。

  当然,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

他们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者之间如果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

要注意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只有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增加学识,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当然,让孩子学干家务首先要注意方法:

  1、分配给孩子(尤其是年龄尚幼的儿童)的家务活不要太难做,因为太难了孩子往往做不好,这又会反过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减弱他们做家务的兴趣。

  2、孩子干家务一般不会像大人那么有耐心。

为避免枯燥乏味,分配给他们的家务活最好经常有所变化(如昨天买酱油,今天扫地,明天整理旧报纸等),也不要让他们一连数小时&;连续作战&;。

此外,边做家务边给孩子讲解有关知识也是增强孩子求知欲、减少乏味感的好办法,如剥豆时可讲讲大豆的营养,洗手帕时可谈谈肥皂的种类。

  3、有的孩子喜欢单独干家务,更多的则喜欢与父母一起干――这是性格所致,家长要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对喜欢&;单干&;的孩子,家长必须事先做好指导和示范。

同时,应让孩子有选择做哪种家务活和何时做的权利――这种对孩子的尊重可有效减少他们把干家务当做负担的感觉。

  4、如果孩子对做家务有反感,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命令。

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因而也有义务分担家务。

当这些&;懒孩子&;在干家务的态度或质量上有所进步时,家长应及时表扬。

  5、孩子干完家务后不要赏以金钱――这只能使孩子失去&;主人翁&;态度;也不要拿干家务作为惩罚手段――因为这易导致孩子们对家务劳动的消极情绪;更不要故意把种种家务活分成贵贱两种,专门要孩子去干那些所谓&;贱活&;(如倒垃圾,洗厕所等)。

  6、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循序渐进&;。

如果孩子没干好,家长不要自己重新替他做一遍――这种&;包办代替&;虽然省事,却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心。

  作为家长,当孩子做好一件事后,要给予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

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产生劳动以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让孩子劳动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劳动、家务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所以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时候也要把握&;度&;的问题,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劳动观念,并不是说非要做到什么样的&;量&;才算成功。

  在培养孩子劳动技能方面,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劳动目标。

劳动不单纯是为减少父母负担和学会干活,而是通过劳动,使得孩子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在劳动中孩子还可以学会与人交往。

  其次,激发孩子劳动的欲望。

设法使孩子从劳动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肯定。

不要让孩子做力不从心的事,不好做的事,家长可以示范,不要对孩子劳动中的事物责备过多,同时克服物质刺激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指导孩子的劳动技能。

由于孩子在体力和技巧方面和成人有差距,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劳动,家长应进行具体指导,传授一些&;诀窍&;,帮助孩子改进劳动技能。

  最后,要为孩子参加劳动创造机会。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征进行合适的安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去倒垃圾,不许孩子吃完饭后洗碗,是怕孩子打碎碗或把衣服弄湿弄脏,反而给自己添麻烦。

所以,关键是家长舍得、放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如此之少呢?

最根本的是一个观念问题。

无数家长反复叮咛孩子:

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

客观一些讲,家长们讲这样的话也是无奈,是被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逼出来的。

但是,不论有多少理由,我们应首先弄明白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

  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其实是喜欢参加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

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从教育的角度看,独生子女的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

这次调查我们发现:

  第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

  第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

譬如,在家务劳动中,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

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受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