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544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x

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单元检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

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

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解析:

空想社会主义只是空想,无法实现,原因在于它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也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答案:

D

2、马克思、恩格斯说:

“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这些“发明家”中包括(  )

A、马丁·路德        B、孟德斯鸠

C、康德D、圣西门

解析:

从材料信息“这些发明家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可知这是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价,圣西门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答案:

D

3、在一次历史知识演讲中,高二学生王平因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演讲主题而赢得了参赛者和听众的一片赞誉之声。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为哪一项他演讲内容中被广泛认可的原因(  )

A、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

C、无产阶级政党还没诞生

D、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

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时,欧洲反封建的任务仍在进行,历史的主题是反对封建主义,而不是铲除资本主义本身,再加上工人运动的不够成熟,决定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答案:

D

4、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以下有关“这种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工业革命是其诞生的经济根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其诞生的标志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意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这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A、B、C三项分别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经济根源、标志和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都是正确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故D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5、《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他们可以了解(  )

A、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B、普法战争推动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C、无产阶级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D、资本家从工人那里无偿取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

解析: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答案:

A

6.恩格斯说:

“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

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

”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B、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

C、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

D、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解析:

审题关键在于恩格斯的科学要向运动中深入,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根据恩格斯的话,A项可以直接排除,C项本身不准确,D项空想社会主义根本没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所以答案是B项。

答案:

B

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巴黎公社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无产阶级曾成为当时的统治阶级。

B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项较晚。

D项时间是1949年,更晚。

答案:

A

8、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准确理解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特定时期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特点,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仍代表着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也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

D

9、马克思说过:

“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

公社的原那么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那么将一再表现出来。

”这些原那么包括(  )

①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②建立代表人民利益的、民主的、新型的国家政权

③运用无产阶级政权来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④国家由人民来管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从巴黎公社运动的性质、目的来看,各项说法都符合巴黎公社运动,都能表达马克思所说的“原那么”。

答案:

C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谈到巴黎公社时,这样说: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文件,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巴黎公社的战士有着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

B、巴黎公社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

D、巴黎公社不具备充分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解析:

从材料来看,巴黎公社采取的社会措施主要是为了人民,政权逐渐由人民掌握。

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主要意思是该政权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答案:

B

11、“历史清楚地说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恩格斯评价巴黎公社的基本视角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

B、阶级斗争的特征和工人政党的成熟程度

C、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尚无自己的理论体系

解析:

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法国当时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条件,这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的。

答案:

A

12.“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规定各公共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

”这一“限薪”令的主要动机是()

A.解决财政困难B.防止官员腐败

C.提高执政能力D.创建理想社会

解析:

解题关键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政权尝试,时间短,谈不上解决财政困难和防止官员腐败,刚执政就说提高执政能力是很幼稚的,所以限薪目的是创建理想社会。

答案:

D

13.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

“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解析:

题干中列宁的观点是1871年巴黎公社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革命不能成功,注意理解题干中材料的意思。

答案:

C

14、21世纪以来,俄罗斯民间开始了对苏联历史的反思,出现了一些相对客观的评价。

十月革命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无产阶级彻底推翻了沙皇统治

D、无产阶级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十月革命是一场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方式属于暴力革命。

B、C、D三项结论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15、列宁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A、进行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进行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解析:

此题是对十月革命这一考点的考查。

分析材料,说明材料中表达的是通过发展壮大工农力量,建立新的政权,这是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西欧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

答案:

B

16、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以下相关信息。

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解析:

此题围绕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判断历史观点的能力。

《共产党宣言》从理论上、巴黎公社从建立政权上、“斯大林模式”从社会主义建设上反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符合题意。

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沙皇统治被推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

答案:

C

17、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现实”。

以下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理想到现实”。

A表达的是“由空想到科学”,可排除;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可排除;C是社会主义制度扩展的表现,且不符合“该时期”的限定。

答案:

D

18、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

“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

”与标语“打倒战争!

打倒沙皇专制政府!

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相关的“战斗”是(  )

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

由“沙皇”可以排除A、D两项,由“打倒沙皇专制政府!

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可判断这是二月革命中出现的标语。

答案:

B

19.《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成立人民委员会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第二次革命”是指什么,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

答案:

B

20.之所以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判断和理解。

所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对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应选D。

答案:

D。

21.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解析: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制度创新”和时间“20世纪初期”。

只有D项符合。

答案:

D。

22、某校课外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了以下四幅历史图片,请你为其拟订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变化过程

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解析:

图一反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图二反映的内容是巴黎公社革命;图三反映的内容是十月革命;图四反映的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A、B两项无法完全反映图【二】图【三】图四所包含的内容,C项与四幅图片无关,只有D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23题14分,第24题14分,第25题19分,第26题17分,27题14分,共78分)

2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之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伯恩斯坦说,社会主义可以是工人理想主义努力争取的一个目标,一个权利意识的要求,一个文化要求,但绝不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必然性。

正因为社会主义只是一个目标,运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通过民主和政治改革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资本主义“长入”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

——伯恩斯坦《机会主义》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人教版必修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文献出现的历史背景,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指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核心内容。

(3分)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分)

(3)依据材料二,归纳文中思想的主要论点,评述材料思想的实质。

(4分)

(4)依据材料三,指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俄国和中国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以俄中为例,概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两国革命所选择的不同的革命道路上发挥的作用。

(3分)

(5)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

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内容、作用等知识全面准确地掌握,第(3)题注意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作答,第(4)题要结合教材内容判断出俄国、中国取得的成果。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熟读材料,并对教材、材料知识加以合理运用。

答案:

(1)背景: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弊端也日益显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思想

成果,特别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并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教训。

历史使命: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核心内容:

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3)论点:

否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对资本主义以和平的方式加以改造,使其进入社会主义。

实质:

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

(4)俄国:

1917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

1949年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同的革命道路:

俄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中心论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5)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

24、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

《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

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

——中国新华网

材料2:

2017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

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3:

(1)材料1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2)巴黎公社“尝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分)

(3)图2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从三幅图中,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

(7分)

解析:

(1)问根据材料内容可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第

(2)问从巴黎公社的意义等方面回答;第(3)问在作答时要认真捕捉画面上反映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归纳。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和直接领导者。

经验:

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求得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必须以农民为革命同盟军,建立工农联盟;正确的革命理论和伟大的革命领袖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

25、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

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资本论》第1卷

材料2: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3: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4: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堆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2分)

(3)依据材料3,分析这些措施表达的思想及产生的作用。

(5分)

(4)依据材料4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分)

(5)以上材料反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分)

解析:

此题考查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问结合相关史实概括作答。

(2)问结合《共产党宣言》中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原那么回答。

第(3)问依据材料3中的“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概括措施表达的思想,依据每项措施概括其作用。

第(4)问根据材料4和所学知识概括作答。

第(5)问综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综合概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特点。

答案:

(1)领域:

生产领域。

变化:

从自由、平等到不自由、不平等(或受压迫、剥削)。

(2)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思想:

民主、平等。

作用:

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剥削阶级。

(4)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5)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

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私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

材料2: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说: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

……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3:

《永远的马克思》(2017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

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正确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

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

这是完全不正确的:

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

”“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1)材料1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9分〕

(2)《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从材料1看,艾瑞克·霍布斯邦对《共产党宣言》所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分〕

(3)施泰因布吕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2017年经济危机的办法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提炼和整合材料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问要结合材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由此进行概括之后就能够作答。

第(3)问虽然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设问,但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实际上是一种有倾向的不确定性。

答案:

(1)特征:

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生产资料全民公有制;实现公平、公正。

背景: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民主政治发展;工人运动高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产生。

(2)《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

(3)施泰因布吕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27.阅读以下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那么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3分)

(2)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是指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3分)

(3)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