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75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docx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

论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

摘要:

伦理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是顺应我国改革开放潮流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西方国家在伦理道德理论建设方面蓬勃发展,并将之运用到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推动了其国家、社会经济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西方国家用实践证明了企业伦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伦理道德建设却在我国企业中面临了一场去与留的尴尬境地。

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汲取西方国家的精华,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国企业应当在产品伦理、消费者伦理、员工伦理和企业家伦理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我国企业赢得更多、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忠诚的消费群体。

进而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境地。

关键词:

伦理道德建设;企业发展;企业伦理

 

一、企业伦理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一)企业伦理的含义

在我国的古籍和文物中认为“伦理”中的“伦”字是“辈”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类,序,比,群等涵义。

如《滕文公篇》说:

“圣人有忧之,使契司为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辈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原则。

“伦理”中的“理”字,原为“治玉”的意思,由此引申为分理,条理,精微,道理的含义。

通俗的讲就是做人的道理或道德。

然而在西方,伦理一词源出希腊文,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著作。

”[1]另外英文“businessethics”这个词在我国有多种译法,包括企业伦理,经济伦理,管理伦理,商业伦理,商业道德等。

其中又以企业伦理和经济伦理最为常见。

“Ethics有两层涵义:

一是规范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原则,二是研究道德的一门学科。

前者是伦理,后者是伦理学,故译成伦理或伦理学均可。

关于business,威廉H肖(WilliamHShaw)和文森特巴里(VincentBarry)在讨论businessethics时,把business规定为“那些旨在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取利益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

根据这一说法,把businessethics译成企业伦理或企业伦理学是合适的。

”[2]

(二)企业伦理的产生

“在西方,受到利润最大化观点的支持,谈论企业伦理道德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被人所讥笑,有人甚至断言:

“企业伦理”只能表明“企业”与“伦理”从构词角度上看很容易联系在一起,听起来也响亮,但一进入实践就会失败,不可能成为现实。

因此,人们只承认和执着于企业的经济性,将赚取利益作为企业的唯一意义,排斥、否定企业与伦理的相容性,轻视企业作为社会行为主体存在的超越性意义,其结果是不少企业只专注于追求经济利益,却背离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成长的人道主义初衷。

然而,违背道德的企业经营导致企业受损或被搞垮的大量事例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调整着战后西方国家及其企业仅仅关怀于经济振兴而把道德或价值问题视为个人私事摆在一边的做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界、企业界主动提出了探讨企业伦理的需求。

强生、大众、宝马、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出于生产经营道德或技术环保等社会责任的考虑,纷纷制定维护企业声誉、企业形象的企业章程或企业伦理信条,在企业中大力提倡伦理道德之风;理论界也积极参与,极大的推动了企业伦理学的发展,各种企业组织的出现,以及各种企业伦理活动的兴起。

经过波浪式的曲折发展,终于迎来了企业伦理时代。

”[3]

(三)企业伦理的发展

企业伦理在现代西方的兴起,与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现代西方经济伦理运动紧密相关。

当时,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肆意污染环境、忽视安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结果,这些不道德行为遭到媒体的曝光和抨击,激起全社会的不满,一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由此展开。

此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出的形形色色的企业丑陋也使学术界觉醒,尤其是“水门事件”之后,华尔街非法股票交易盛行,一些大企业、大财团纷纷卷入非法政治捐款和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丑闻中,迫使有责任心的正直学者们思考一些重大的经济伦理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伦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首先,企业伦理学从美国和日本扩展到了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

第二,企业伦理学开始进入大学教堂,各种企业伦理学的刊物和研究机构纷纷问世。

美国、加拿大和西欧有近30所大学建立了企业伦理学的专门学术机构或以企业伦理为研究课题的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

第三,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就公司的道德地位问题、伦理道德与企业活动能否相容问题、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问题等展开了讨论。

此外,学者们还构建了企业决策的伦理分析模式,为企业伦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渗透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第四,在企业伦理的实践方面,80年代,企业伦理规范在美国大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开始引入书面的企业伦理规范。

少数企业开始建立伦理委员会和负责处理企业伦理问题的经理。

”[4]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企业伦理学继续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迅速发展。

到1993年止,美国已有90%以上的管理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学方面的课程。

到1995年3月,国外企业伦理学的研究和交流机构已达到300多个,企业伦理学方面的刊物有14种,企业伦理学方面的教材、专著有1000多部。

企业伦理学从对某一企业、某一地区的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转向了不同地区之间企业伦理的比较研究和对全球企业伦理的研究,从单学科研究转向了跨学科研究。

总之,企业伦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正在逐步成熟起来。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企业伦理道德通过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相互对立的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各种行为,并通过这种评价和社会舆论监督、指导和调整,使企业和员工行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正是因为企业伦理道德适用于企业层面,因此,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

(1)利益性企业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体,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追求经济绩效是企业本质特征的表现。

企业伦理道德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生活中,调节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如企业重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谋求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协调,必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力维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造福子孙后代,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支持,能够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

相反,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即使可能取得眼前利益,但却损害了社会利益和企业长远利益。

(2)制约性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从而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对社会所负的特殊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脱离经济、政治、社会责任的企业伦理道德是不存在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必然统领着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公平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等,既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

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是社会伦理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必然受到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制约。

(3)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相联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都是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但它们执行着不同的职能。

企业伦理道德要求企业及员工“应该怎么做”,这种应该怎么做是通过社会舆论、习惯、传统、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是靠外部的强制性力量来实现。

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这样做”,它依靠外部强制性力量来禁止企业及员工有关行为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强制性禁止并强制承担相应行为的后果。

但是,企业伦理道德与有关法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有关法律法规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依据,企业通过有关“守则”、“制度”、“准则”、“条例”、“规定”以及各种传统、惯例,规定企业及员工“应该怎样做”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包含了“必须这样做”的、具有法律含义的规定性,从而使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4)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总是与企业的性质、历史发展、经营行为和员工的职业生活、职业要求相结合的。

某一个企业一旦产生,它就开始了其自身的历史过程,而内部员工通过劳动分工也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形成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在企业实践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形象、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种形象、心理、习惯和评价,就会铸成企业及员工的相对固定的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连续性。

企业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注重质量、讲究信誉、追求效益、重视人才、品牌塑造、社会责任等,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一种传统性的伦理道德要求。

三、我国当前面临的企业伦理尴尬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企业道德的推进提供了机遇,中国企业道德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道德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重大成绩。

但中国企业道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脱胎而来的,企业还没有度过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适应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规则、新秩序等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传统企业道德已被打破,而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不道德的企业行为屡屡发生,且呈急剧爆发的态势。

(一)触目惊心的事件

轰动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便是“缺德”的极端表现,其他事例有:

家电市场上的“三低空调”,棉纺市场上的“黑心棉”,食品市场上的“乡巴佬”事件,建筑工程上的“豆腐渣”,保健品市场上的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落马等等。

再如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搜身现象,近几年屡见不鲜,其中一些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2000年元月初,广东东莞市大朗“爱家”超市因怀疑已怀孕7个月的妇女卢善辉偷窃商场的商品,迫令其脱掉衣服对其强行搜身,并不顾孕妇的苦苦哀求,残忍地剁掉了她四根手指的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指责“爱家”的不道德行为,并要求严惩凶手。

鉴于此,《华西都市报》对近几年商场搜身作了一个辑录,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道德缺失的严重性:

深圳:

女生被三度脱衣搜身(1998年11月17日)

上海:

女大学生被强行搜身(1998年7月8日)

海南:

商场保安对顾客动粗(1999年1月21日)

重庆:

八学童遭书店搜身(1999年11月11日)

南宁:

南百微笑堂保安搜身(1999年7月4日)

成都:

“互惠“对3名12岁小学生粗暴搜身(2000年3月29日)”[8]

(二)对企业员工生命的漠视

追求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作为“经济人”的本质要求,没有利益的实现和扩大,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但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企业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没有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企业的发展就失去了根基。

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的认识成为衡量企业伦理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尺。

正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所说:

“人就是万物之王,是伟大而崇高的存在。

”“西方管理学中的三P理论强调人对企业的价值,即企业为人(forpeople)的需要而存在、生产,企业是依靠人(by people)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和人才(ofpeople)。

因此,企业的底线伦理要求是对员工生命价值的承认和尊重,努力降低企业发展的“生命成本”,即企业发展不能以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短期的的利益。

”[5]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同时,对员工生命价值的承认和尊重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件。

劳动力的素质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员工价值实现与企业整体价值实现呈双向互动关系,企业通过制度设计和实行系统,通过尊重人、关怀人、培养人,使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进取心得到更大的发挥,即通过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来达到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目的。

然而,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把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实现同企业的发展对立起来。

使工人的人身安全、最低工资、工作条件等得不到基本保证。

如,一些无通风设备等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屡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每年都会使无数矿工命归黄泉。

在一些企业员工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

“干的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

近期曝光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中存在的拐骗农民工、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雇佣童工、故意伤害甚至致人死亡等行为仅是冰山一角。

作为世界上煤炭生产最多的国家,中国也是矿难最多的国家。

2006年死亡4746人,75%是小煤矿,小煤矿死亡的人数里绝大多数是农民工。

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例,2006年发展中的煤炭大国,如印度、南非、波兰均在0.5左右,中国为2.041,是他们的4倍,先进国家安全,像美国、澳大利亚是0.03、0.05,我国是它们的40倍、50倍。

来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统计表明,一是事故总量大。

2005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717938起,死亡127089人。

二是特大事故多。

2001年至2005年,全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5起、一次死亡10至29人特大事故117起。

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134起,比上年增加了3起,死亡人数增加了17%。

其中煤矿58起,增加了34.9%,死亡人数上升66.6%特别是发生了4起百人以上的矿难。

三是职业危害严重。

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农民工目前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

(三)员工的报酬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劳动需要付报酬,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一些不法企业以各种借口不给或拖欠工人工资尤其是农民工工资。

今年来,讨薪者为追要自己的血汗钱无奈中采取极端的方式屡屡见诸于媒体,为此,各级政府不得不拿出相当的精力、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甚至需要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亲自出面为劳动者追讨工资。

据建设系统统计,到2005年底止,全国已偿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331亿元,占各地上报拖欠总额的98.4%。

“员工靠企业生存”是员工应树立的理念,但同时,企业经营管理者也应对“企业靠员工发展”有足够的认识。

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对此认识仅停留在口号或仅诉注在文件中。

专家曾对近100所中小企业进行了访谈和问卷,企业管理者都承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企业很重要,但当问及他们员工是否有劳动保险时,84%采取了回避的态度,16%表示没有;当问及是否知道SA8000社会道德责任体系时,100%的企业明确表示目前还不知道。

进入2004年以来,发生在我国局部地区的短工缺现象尤其是具有优势的浙江、广东等地,也格外清晰地凸显出“民工荒”的困境,已经被上升到“荒”的高度。

据浙江省劳动就业部门对50个市县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统计,2004年一、二季度,当地企业发布的用工需求总数为122.96万,而同时期前来求职的人数为79.43万人次。

50个市县的企业缺工总数在40万人左右。

为什么缺工如此严重?

全国经济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拿不到工资、过低的工资和恶劣的用工环境等因素,无疑也是诱因。

事实上,“民工荒”反映的正是企业的“观念荒”,不少企业没有将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不注重人力投资,而只是对员工进行消耗性、掠夺性的使用。

(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推动。

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契约”,指企业除了对自己和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之外,还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并对全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依法纳税、环境保护、参加慈善事业等。

”[6]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企业在利益的牵引下,轻视或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偷税漏税,环境污染,商业贿赂等现象屡有发生。

“2005年9月10日,国家税务局第五次发布“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

榜上数据显示:

纳税额名列前茅的是烟草、能源等垄断性国企,且其纳税额保持快速增长,私企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也是比2003年增长了35.48%。

与人们一般想象大相径庭的是:

被评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房地产行业却成了纳税“侏儒”。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贡献税收几乎零增长。

(《新京报》,2005年7月26日)”[7]

四、构建中国式企业伦理竞争优势的思路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见,企业伦理是应企业生存的需要而产生,也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如何引导企业主动地加强企业伦理建设,创建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内部加强对企业伦理建设的重视。

  由于企业实现经济目标所奉行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会不由自主地将获利作为行为的主要动机和衡量行为价值的唯一尺度。

许多企业还错误地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将造成产品成本增加而违背利润最大化原则,他们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要求讲究企业伦理对立起来,看不到伦理建设给企业能带来的长远发展的支撑作用,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能获得经济效益不择手段,“拉关系、走后门”,这些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必定破坏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导致不公平竞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损害市场经济的效率。

让企业自愿选择“善”的经济行为,重要的方面是让企业认识到企业伦理的作用,践行企业伦理并不会增加企业成本,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可以获得道德与效益的双赢,企业伦理不是企业偶尔的需要而是必然选择

(二)从外部完善体制改革。

企业经济行为偏向于不道德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短视,对企业伦理的作用认识不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缺位产生了伦理陷阱。

由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或者制度的滞后性,在政府尚不能涉及到的或力度不够的“真空”地带,受追求利润最大化思想影响,企业违背道德、违背政策的行为随处可见,三角债、两本账、“小银行”、假破产等,还经常打打“擦边球”。

这种不正常的市场运作方式,对社会、对企业自身都会产生难以估计的毁灭性打击。

可以说,政策的缺位是不道德的企业行为滋生的土壤。

虽然制度对企业行为的规范有无法弥补的弱点,但完善的制度仍然是减少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强有力的途径。

(三)加大资金投入,使企业伦理建设从理论走向实际

  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各国首脑、经济决策机构和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再造的投入,国资委也下了文件,要在中央191家企业设立专项基金促进发展企业文化。

经济和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表面现象,其背后一定有文化力的支撑,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认同。

美国通用电气每年对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的投入有十亿美元。

(四)产品方面的伦理关怀

目光远大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一定清楚企业最重要的伦理指向之一便是向社会、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保证不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

换句话说,产品问题不只是一个质量问题,更涉及到企业伦理道德问题。

现在,在企业中流行一个观点,认为企业努力提高质量,纯粹是迫于竞争的压力,因为质量过不了关就无法在竞争中获胜,无法获胜也就谈不上利润的最大化,因而质量追求与伦理关怀无关。

这种观点其实是及其片面和错误的。

不错,竞争压力确实是企业注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但因此就排斥伦理关怀对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那是非常不严肃、不负责任的态度。

不辨自明是事实是,一个讲求伦理道德、追求符合伦理行为的企业,绝对不会为了眼前利益就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因为坚定的伦理信念能够引导它不断超越自我,走道德生产、道德营销之路。

这就是说,这类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是出于双重考虑,既出于竞争的考虑,也是出于伦理的考虑。

(五)服务方面的伦理关怀

在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道路上,服务的伦理关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时企业的细化、微化服务甚至可以为企业解除信誉危机。

“35次紧急电话”便是经典的一例。

一位美国记者到日本度假,到商场选购了一套音响,准备送给她东京的婆婆。

在挑选完毕之后,营业员按照这个已经挑好的品牌到仓库取出货并交给了这位美国顾客。

当女记者回到宾馆之后,打开一看,立即“花容失色”---买来的音响只是一个空心的货样,只能摆着看看而已。

对于这种明显的欺诈行为,女记者撰写的《微笑背后隐藏的杀机》一文迅速出炉,并准备第二天发送报社。

然而,第二天早上刚出门,这个商场的经理和营业员却出现在她的面前,首先送上一台真正的音响,另附一张经典唱片,再就是一份书面的关于此事的备忘录。

这个备忘录里,记录了商场追踪这位女顾客的全过程:

营业员发现失误---电告各门口的保安“堵截”此顾客未果---上报经理---从顾客遗漏的一张快递单据上查出其父母的美国电话---在由此查出其日本婆婆家的电话---最后查出其在本地所居住的宾馆。

面对这些,这个记者还能说什么呢?

惟有感激与敬佩。

一共35个紧急电话挽救了一场即将上演的“商场欺诈事件”所以,服务方面的伦理关怀至关重要!

五、构建中国式企业伦理的经济意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人们对经济领域道德度的怀疑,人们开始反思“企业经营究竟要不要讲求伦理”,企业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会不会影响利润的获取。

许多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表明,企业伦理在改善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公司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伦理能够实现企业道德维度与经济维度的双赢。

(一)企业伦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讲是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即对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能力。

许多业绩卓越的企业都视合理的企业伦理构造为创造企业活力的秘密武器,合理的企业伦理构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能极大地激活企业的有形资产,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在他们合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公布了他们从1987-1991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调查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袁的关键因素。

美国兰德公司也对世界500强进行了二十年的跟踪调查,在1998年的时候完成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保持百年不衰的企业,郡是紧紧抓住了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三条原则:

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才培训,提升人才培训的观念。

企业的实际运行告诉我们:

从内部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新技术的发明和有效运用来自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来自具有创新激情的团队,具有创新激情的团队来自鼓励和奖赏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而鼓励和奖赏创新的企业文化来自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不断提高的职业素养及学习能力,员工的忠诚和高度职业素养则来自企业的伦理道德水准;从外部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销售网络密切相关,而稳定并不断拓展的营销网络来自于企业与顾客、经销商、当地政府、公共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和谐来自于企业是否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否遵守市场规范和市场准则,是否能够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发展,是否具有社会所赞同的伦理道德水准。

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

因此,企业伦理是构成企业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企业伦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

  企业公众形象是指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识别等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企业的关系者和团体,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