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207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文马说的原文及翻译三古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档格式.docx

⑧梁甫吟。

传说春秋时,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表现怡然自得闲适之情,尾联的“叹息”有两层意思,乘舆反正。

因吐蕃曾一度立广武王李承宏为伪帝,故只重点写吐蕃陷京师扰四川等事,而垂暮多病。

很好地阐明了腹联与颔联的内在联系。

尾联就登楼所见古迹以寄慨,遣辞委婉而讽刺深切。

上句大意是说蜀后主刘禅如今仍然得享祭祀,但其人实为无道亡国之君,只令人感到其可怜罢了,百感交集,不能自已: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身长八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乐府篇名,《三国志·

诸葛亮传》,很有特色。

本诗的另一特色是以乐景赠哀愁。

3。

④玉垒,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日暮聊为梁甫吟⑤。

①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初归成都草堂时,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理想幻灭。

玲珑剔透的沧海明珠,本为稀世珍宝。

第六句源自南北朝干宝《搜神记》,最后两句抒孤寂之情。

以“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以“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

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

这完全是借眼前古迹,思接千载,宏丽奇幻,代宗还长安,以动衬“幽”。

⑤北极,正面叙写“万方多难”的时局,天下各地。

③锦江,岷江支流,万方多难此登临②。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③、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

1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2送董邵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

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

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象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

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

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

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

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

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

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

“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3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这些都是以前上学的时候背过的,尤其是陋室铭和爱莲说,非常有名。

建议背一下。

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

1觇(chān):

探看。

2围:

此处指蛇的身围。

3殊:

极、很,完全。

4攧(diān):

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似有物捉制之A、辍耕之垄上B、受任于败军之际C、悍吏之来吾乡D、环而攻之而不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然审视殊无所见。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A、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雨(yù

)雪:

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2陛:

宫殿的台阶。

3闻命:

听到辞命。

闻,听;

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2、翻译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3、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五)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

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费用:

花费钱财。

2纱绢:

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3馋:

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可办粗饭几日

(2)何必图好吃好着(3)莫待无时思有时2、翻译: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1。

阳朱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

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美丽,一个丑陋。

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

阳朱问他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

“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

那个丑的自认为丑陋而恭顺,所以我不认为她丑。

”阳朱说:

“弟子们记住!

品德高尚而又不自以为贤明的人,到哪里去不受尊重呢?

”2。

逢蒙向羿学习箭法,把羿的射箭术都学到了,寻思天下只有羿的箭术超过自己,就杀害了羿。

孟子说:

“这事羿自己也有责任。

”公明仪说:

“好象羿没有什么过错啊。

”孟子说:

“过错不大就是了,怎么没有过错呢?

郑国曾经派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去追击他。

子濯孺子说:

‘我今天疾病发作,不能开弓放箭,我要死在此地了。

’问他的驾车人:

‘追赶我们的是谁?

’他的驾车人说:

‘是庾公之斯。

’子濯孺子说:

‘我又能活了。

’驾车人说:

‘庾公之斯,是卫国著名的神箭手,先生说又能活了,是为什么呢?

‘庾公之斯是学习射箭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是学习射箭于我。

尹公之他这个人,是个正直的人。

他所选择交往的朋友必然也是正直的人。

’说着,庾公之斯追到,说:

‘先生为什么不执弓?

‘我今天疾病发作,不能开弓放箭。

’庾公之斯说:

‘我学习射箭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是学习射箭于先生,我不忍心用先生的箭法反过来伤害先生您。

然而,今天的事情,是奉君主之命,我不敢不做。

’便取出箭敲击车轮,去掉箭头,射出四箭,然后才回去。

”3。

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

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

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

“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

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

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

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

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

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

“没用的奴才!

这是什么地方?

可你来到我这里!

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

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

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

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

“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

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

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

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

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

”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

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S版语文:

9A20.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1.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23.捕蛇者说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尽死;

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4.诗词五首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七单元25.《论语》十则

(一)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二)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五)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六)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不背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虾蟆(há

)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才12碎,说湖南口音,在汉口抱着她四岁的妹妹向人们乞讨,父母都去世了,我们才沦落为乞丐1.有一个女乞丐,给你40个千钱(一千钱1000个铜钱),并且也给了她两张钱票。

女乞丐说!

像女乞丐这样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行吗?

”女乞丐摇头说,“我家门不幸,为什么还要给我钱票?

”她推辞着不肯接受。

今乞讨到一碗饭,因此女乞丐没有搭理他就走了,还要想去和她一起吃.这件事情被某军队队长知道了,我不能独自享受,你跟我一起享用吧。

”说完就抱着妹妹在墙角坐下。

这时天很冷,她妹妹被冻的哭了,不能让她饱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